《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训练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训练 4.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一、挑选题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以下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熟悉,正确选项 A 物种是生物繁衍和进化的基本单位B 基因频率转变意味着新物种产生C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D 将西瓜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与原先的二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解读: A 项错误,种群是生物繁衍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 项错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 C 项正确,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 项错误,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能产生后代但是不行育,所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答案: C2.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
2、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 以下表达中正确选项 A 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B 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转变C该种群繁衍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0.32D 如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肯定会形成新物种解读: A 项错误,隐性性状基因型频率为0.64,所以隐性基因频率是0.8,显性基因频率为 0.2。 B 项错误,随机交配中,种群基因频率不变。C 项正确,由于隐性基因频率是0.8,显性基因频率为0.2,所以杂合子频率为2 0.8 0.2 0.32。 D 项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答案: C3. 如下列图为某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
3、、B 、C、D 、E 、F 为六个物种,据图分析,错误的表达是A A 物种进化为 B、C 两个物种的两种外部因素是突变与挑选B B 物种迁到乙岛时与C 物种之间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C D 物种与 C 物种之间最可能是竞争关系D E、F 两物种之间可能没有经过的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解读: A 项错误,突变是内因而不是外因。B 项正确, B 、C 两生物在乙岛中均有,不具有的理隔离,但独立进化为两种生物,说明它们具有生殖隔离。C 项正确, D、C 两种生物具有同一祖先,很可能生活方式类似,且它们位于同一岛屿,很可能具有竞争关系。D 项正确,没有经过的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是可能显现的,如多倍体
4、的产生。答案: A 4以下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选项A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肯定是纯合子B 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得到的种子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 突变能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但不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由于该过程并没有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的基因产生解读: 此题考查变异和进化。A 项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不肯定是纯合子,假如单倍体基因型是Aa ,那么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AAaa 是杂合子。
5、C 项必需强调生殖隔离的形成。D 项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供应了原材料,其中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 B 5以下对生物进化理论的懂得正确选项A 二倍体植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 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显现D 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解读: A 项错误,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所产生的后代不行育,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项错误,共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导致了生物多样性。 D 项错误,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的是突变和基
6、因重组,突变包括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答案: C6. 金鱼是重要的观看鱼,品种众多,可观看的性状多种多样。金鱼培养专家培养的宝贵品种 “蓝剑”,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Y 。以下有关金鱼的说法错误选项A 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能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这说明金鱼与野生鲫鱼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B 众多金鱼品种是经过突变、自然挑选、隔离等过程形成的C“蓝剑”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亲本中雄性个体在减数分裂其次次分裂时遗传物质安排反常D “蓝剑”不能直接产生后代,根本缘由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性染色体联会紊乱解读: B 项错误,金鱼是人工挑选的结果,而不是自然挑选。C 项正确,该个体多一条Y 染色体,只
7、能是父方减数其次次分裂出错。D 项正确,染色体的数目反常会导致联会紊乱,进而导致不育。答案: B7.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觉几种的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说明错误选项 A 经过长期的的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的雀物种形成现在的几种的雀物种B 的理隔离一旦形成,原先同属一个物种的的雀很快就进化形成了不同物种的的雀C这些的雀原属同一雀种,从南美迁来后,逐步分布在不同岛屿,显现不同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 在不同环境中,自然挑选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转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显现生殖隔离解读: 这是一道有关生物进化的试卷。应当把握达尔文进化理论和现代生物
8、进化理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懂得物种的形成过程。懂得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关系,的理隔离不肯定能形成新物种。答案: B8. 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试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就猜测该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解读: 思路一:分析法,从开头雌雄果蝇均为杂合子,所以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5,又由于隐性基因纯合子致死,所以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步降低即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下降,但由于杂合子的存在,隐性基因不会消逝。思路二:运算法,子一代中1/4 的个体死亡,此时基因频率显性基由于2/3、隐性基
9、由于 1/3。子二代 1/9 个体死亡,此时基因频率显性基由于 3/4、隐性基由于1/4。依此类推,隐性基因频率下降但不为0答案: C9. 预防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由于流感病毒已对原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对这种抗性最好的说明是A 病毒的获得性遗传B 病毒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C由于生殖隔离造成D 由于挑选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衍解读: A 、B 两项错误,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均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C 项错误,病毒不进行有性生殖,无生殖隔离。D 项正确,疫苗对病毒起到挑选的作用。答案: D10. 在一个种群中AA 占 25%,Aa 占 50%, aa占
10、25%。假如由于环境的变化,每年aa的个体削减 20%,AA 和 Aa 的个体分别增加 20%。一年后, aa 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为A 23.7% B 20.0% C 18.2% D 15.6%解读: aa% 25%80%/25% 80% 120% 25% 120% 50% 18.2%。答案: C 11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的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需要通过三个环节的综合作用。三个环节不包括以下哪个环节A 供应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 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突变的特别环境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转变的自然挑选D 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沟通的隔离解读: B 项错误,
11、基因不会定向变异,基因突变没有方向答案: B12. 以下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A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B 种群间由于的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沟通的现象叫生殖隔离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D 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转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解读: B 项错误,种群间由于的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沟通的现象叫的理隔离。答案: B13. 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 ,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 10/19 B 9/19 C 1/19 D 1/2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
12、品名师归纳总结解读: 假设 A 基因掌握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就人群中aa:的频率是 81% , a 的频率是 9/10、A 的频率是 1/10,人群中: aa: 81%、AA : 1%、Aa : 18%。妻子不行能是aa,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Aa妻子是 Aa 的概率为 Aa/AA Aa 18/19,该夫妇的基因型为:18191 aa,19AA aa。后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代正常的概率: 18 1 9/19,患病的概率: 1 9 10。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答案: A1921919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13、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4.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以下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A 豌豆种皮 黄色 自交 黄色、绿色B 红眼果蝇中显现了白眼C猫叫综合征D 无子西瓜解读: A 项正确,豌豆种皮的表现型是由母本打算的。B 项错误,红眼果蝇中显现白眼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 项错误,猫叫综合征是5 号染色体缺失造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项错误,无子西瓜的培养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 A二、非挑选题15.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讨论,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定。最新群体遗传学的讨论说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
14、的终点,仍旧具有进化潜力。讨论发觉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仍经受了剧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 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 ,假如大熊猫种群仍旧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 。(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 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挑选和 等。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仍经受了剧烈的种群扩张,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 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3) 突变、和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
15、机制。解读: 1考查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和遗传多样性的含义。2 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转变。3 考查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答案: 1基因库多样性(2) 生物进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突变、基因重组 基因频率(3) 挑选隔离16.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某种的中海贫血症单基因遗传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为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讨论人员对岛上如干家庭进行了调查。在一个祖孙三代的家庭里,丈夫 甲 和妻子 乙均表现正常,他们仅有的一个男孩患有该病,甲的姐姐和乙的弟弟均为该病患者,而甲、乙双方的父母均表现正常,请据此回答以下
16、问题。(1) 请在以下空白方框中绘制出该家庭三代的遗传系谱图。(2) 依据对此家庭的调查结果初步估计,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 染色体上的性基因。如用字母T、t 表示这对基因,该家庭中甲和乙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 。假如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有该病的概率约为 。通过进行遗传询问和 等手段,可有效降低该遗传病患儿的诞生率。(3) 经调查,岛上每256 人中有一人患此遗传病,就该岛人群中T 基因的频率为 。挑选此的进行调查的缘由是 有利于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4) 讨论说明,的中海贫血症的患病缘由是由于细胞中打算相关蛋白质的基因T 发生了突变, T 基因
17、既可突变为 T1,也可突变为 t1,这表达出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解读: 此题考查遗传图解、遗传概率、遗传病和优生学问、基因突变学问,属于考纲综合运用层次。(1) 依据题意描述,写出遗传图解,留意男女患病的标记,标记代数。(2) 依据 1 中遗传图解判定, “ 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乙都为正常人,而生育后代患病,因此二者都为杂合子,基因型为Tt 。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通过遗传询问和产前诊断方式可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3) 该遗传病患病基因tt 的基因型概率为1/256 ,依据哈代 温伯格定律, t 的基因频率为 1/16, T 的基因频率为15/16,挑选此的调查是由于该岛屿与外界存在的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沟通。(4) 表达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答案: 1如下图。(2) 常 隐Tt、Tt1/4产前诊断(3) 15/16岛上居民与外界基本无基因沟通或答“岛上居民与外界存在的理隔离”等, 合理即可 (4) 不定向性或“多方向性”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