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方案计划教案全一册.doc
,.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三字经课时3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教 具准 备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板 书设 计三字经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第一课时 人之初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四、复习(3):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五、总结第二课时 子不学 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二、讲解课文内容。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2)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三、总结。第三课时 昔仲尼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二、学习新课1、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2、彼既仕学且勤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三、总结。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幼学琼林课时2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4、了解各种花的花语。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熟练朗读课文。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了解各种花的花语。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教 具准 备教具准备:幼学琼林的资料。录音机、磁带板 书设 计师生 花木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第一课时 师生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四、总结。第二课时 花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二、教学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三、总结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四、拓展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山海经课时2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教 具准 备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板 书设 计精卫填海 大禹治水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第一课时 精卫填海一、看图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7、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三、总结: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第二课时 大禹治水一、揭示课题1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2板书课题,指名读。3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是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洪水如此凶猛,造成了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大禹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三、总结大禹一心为百姓造福,受到了百姓的爱戴。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孔子课时1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1、了解孔子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熟练朗读课文。3、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4、阅读并领会孔子语录。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熟练朗读课文。对孔子生平进行了解。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教 具准 备教学准备:孔子的资料板 书设 计万世师表 为人处事的准则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第一课时 万世师表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孔子吗?二、学习新课:1、教师阅读万世师表,学生想一想这段文章的意思。2、学生练习读,并读一读解释。3、教师结合万世师表,介绍一下孔子的成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山东曲阜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从十岁开始发愤学习,长大后游说各国,修学从政,晚年致力于教育,深受世人的尊崇和爱戴,被誉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4、学生再度课文,理解课文意思。5、听孔子故事,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三、课后拓展:搜集孔子的故事。四、谈话引入: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有很多的至理名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五、学习新课1、学生练习阅读四句孔子名言。2、解释名言的意思。(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释: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释:聪明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释: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想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六、总结。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孟子课时1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教 具准 备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板 书设 计中国儒学的第二奠基人 民本思想的先声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中国儒学的第二奠基人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孟子格言,体会孟子的性格特点。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孟子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三、活动广角。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孟子是怎样上当的?2、有感情的朗读孟子格言!3、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民本思想的先声孟子格言一、背诵孟子节选并学习文意二、温馨点击:1、阅读短文2、明确在中国历史上,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他们的思想和成为孔孟之道。孟子的观点“民贵君轻”当时十分先进。这也是孟子被称为“亚圣”的重要原因。3、活动广角:读孟子一书,把喜欢的孟子格言抄下来。了解桑梓的由来。4、成长袋:记录你的进步:搜集五条孟子格言并背下来。各奖励一颗星。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晏子课时1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熟练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2、了解晏子生平及对后世做出的贡献。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熟练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了解晏子生平及对后世做出的贡献。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教 具准 备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晏子的故事。板 书设 计历仕三朝的贤相 晏子言行的记录晏子春秋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历仕三朝的贤相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晏子晏子春秋,体会晏子的性格特点。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三、活动广角。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晏子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2、有感情的朗读晏子春秋3、了解杜甫草堂。4、查阅资料,了解晏子诗歌的主要特点。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晏子言行的记录晏子春秋五、谈话引入:晏子春秋是纪录晏子言行的一本书。里面记载了晏子的一些故事。六、学习新课:1、教师朗读短文,学生想想短文的意思。 2、学生自读短文。3、交流:短文讲了什么意思?4、总结: 努力去做的人容易获得成功,坚持行走的人能到达目的地。七、拓展:晏子春秋这本书是晏子的心血结晶,去读一读,把你喜欢的故事讲一讲。八、作业:搜集关于晏子的内容与故事 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孔融课时1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1、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2、让学生认识到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中里表现出来的爱惜人才的特点。 3、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4、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孔融的多才多艺,强烈的爱国之情,曹操的凶残多疑,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的语言。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教 具准 备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板 书设 计孔融才华横溢 爱惜人才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才华横溢的孔融一、谈话引入: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但他长大后的情景你知道吗?现在我们就来读读他写的这首诗吧。二、学习新课1、学生自读课文,想象课文讲的意思。2、了解课文的意思。3、教师介绍孔融的事迹。孔融是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由于性格刚直,经常给曹操提意见,最终被曹操杀害。多么令人惋惜啊!在这首诗中,他悲愤的揭露了“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的社会现实。4、拓展:你知道了曹操是以什么罪名杀害的孔融吗?请你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爱惜人才的孔融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著名的历史故事,去认识一个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板书):孔融学生交流:讲述孔融的故事板书:课题 爱惜人才的孔融二、整体感知三、朗读与背诵1、听读朗读录音,扫清语言障碍。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教师范读短文三、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四、学生对照译文自渎,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解释。五、1、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概括出本文的故事内容。(生自由朗读课文)师: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你还知道那些晏子的故事?到课外书中搜集资料,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六、小结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黄河课时1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熟读课文,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了解“龙门”的传说;3.了解黄河名胜。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4.背诵。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名胜。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突破措施: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教 具准 备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板 书设 计黄河胜景 号子 精神 颂歌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黄河胜景1. 导入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2. 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3. 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4. 检查自读情况5. 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6. 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7. 熟读成诵。8. 拓展: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9. 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黄河号子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2.范读诗歌(一)(二)3.生试读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7.查资料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8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9.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黄河精神1. 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2. 师范读公元渡河3. 生试读4. 检查学生读的效果5. 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6. 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7. 学生读背8. 课堂总结:谈收获9. 作业:黄河颂歌1. 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2. 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3.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4. 检查学生读的情况。5. 再读诗句背诵。6.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7. 当堂检测: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8. 作业: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五岳独尊泰山课时1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1、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2、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4、积累泰山文化。5、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6、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突破措施: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教 具准 备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板 书设 计五岳独尊泰山美景 日出 抒怀 典故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泰山美景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2.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3.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4.再读诗句背诵5.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6.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7.当堂检测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8.作业: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泰山日出1.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2.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5.当堂检测: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登山抒怀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4.当堂检测: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5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泰山典故1.师出示帝王、文人来泰山朝拜的图景2.范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意境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的诗句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5.活动广角:了解关于泰山的典故当堂检测:学习泰山,说说泰山的典故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歇后语课时1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通过活动,知道歇后语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知道歇后语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教 具准 备教学准备:1写有歇后语后半部分的卡片若干条、画若干幅,尖顶的小丑帽6个。 2折一些五颜六色的纸鹤,活动黑板1块,录音机1台。板 书设 计歇后语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1主持人介绍歇后语的作用。 2歇后语的前半部分(简称歇前)和后半部分(简称歇后)分别拟人化,由两个同学扮演,上场,同主持人一起介绍歇后语 3相声表演能说会道。(见资料附录1) 4给歇后语找尾巴。(黑板上出现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分组 讨论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5看图猜歇后语。 出示黑板上的图画,即歇前部分,让学生猜歇后语的后半部 分。如:猫哭耗子假慈悲;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门缝里 瞧人把人看扁了。(见资料附录2) 6看“歇前”和“歇后”的动作,猜歇后语。如: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老头儿拉琴自顾自。 7总结。 活动建议 1可将全班分为八组,每组6人。 2凡在“给歇后语找尾巴”、“看图、看动作猜歇后语”的活动 中答对的同学,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个纸鹤,表示已为本组赢得了1 分。活动结束后,各组清点纸鹤,哪组多就获奖。 2;看图猜歇后语。 蒸笼里的馒头自高自大 水仙不开花装蒜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3看动作猜歇后语。 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大腿上搭脉不是地方 切菜刀剃头危险 瞎子摸墙找门 老虎头上拍苍蝇找死1、导入课题,进行比赛。2、说出十二生肖打头的歇后语12生肖的歇后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牛)角抹油又尖又滑。老(虎)嘴里拔牙冒险。(兔)子尾巴长不了。(龙)王跳海回老家。打(蛇)七寸找要害。(马)尾搓绳不合股。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猴)子照镜得意忘形。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狗)捉耗子多管闲事。(猪)八戒照相里外不是人。3、温馨点击4、活动广角5、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读读背背,了解了歇后语的相关知识,同学们都是春天的蜜蜂-闲不住,下去还可以收集更多的歇后语,在以后的说话和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上它,老师相信这对大家来说就是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盘,是吗?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教 学 设 计月日课题民谣课时2课型新授教 学目 标1、通过活动,体验民谣活泼、有趣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民谣的喜爱之情。2、引导学生了解民谣的基本规律,学习仿编童谣。重 点难 点及突 破措 施教学重难点:1、通过活动,体验民间童谣活泼、有趣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民间童谣的喜爱之情。2、引导学生了解童谣的基本规律,学习仿编童谣。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教 具准 备教学准备:1、配乐音乐磁带。2、与童谣有关内容的课件。板 书设 计民谣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一、巧设置,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走进教师的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乡土气息的图片配上陕北民歌赶牲灵,让学生走入民俗文化的氛围。二、巧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民谣,缩短学生与本课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三、共同学习,营造新型师生关系。 提出问题:什么是民谣、民谣的特点及分类。师生在搜集的文字资料中,找出答案,共同学习。四、抓住重点,画龙点睛。本课把民歌的分类作为讲解的重点,通过游戏、教师的叙述与聆听,让学生了解每一类民谣的风格特点。五、学生活动,本课推向高潮。学生自愿结组,把搜集的民谣归类,并在全班展示。让知识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得到升华。第二课时一、听录音,思问题,激兴趣。听录音磁带并思考:童谣里唱的是什么?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二、引出课题,演示课件,学习童谣。1、讨论:这首童谣和我们学过的童谣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3、演示课件,讲解歌词内容,学生初读了解大意。4、出示曲谱,逐句教唱。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用红颜色作了标记。三、朗读童谣1、启发大胆发言,说一说童谣的一些特点。2、让学生到自选动物头饰,表演童谣里诉说的情节古诗,让学生了解童谣来源于生活。四、活动延伸将喜欢的童谣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自己仿编童谣,体现了对童谣的喜爱之情。五、活动广角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收藏
编号:257041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5.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8
金币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传统文化
教学
方案
计划
规划
教案
一册
- 资源描述:
-
,.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三字经
课时
3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
教 具
准 备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板 书
设 计
三字经
教 学 过 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人之初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3):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第二课时 子不学
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
第三课时 昔仲尼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总结。
教 学 后 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幼学琼林
课时
2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
4、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熟练朗读课文。
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
教 具
准 备
教具准备:幼学琼林的资料。录音机、磁带
板 书
设 计
师生 花木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师生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第二课时 花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教 学 后 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山海经
课时
2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
教 具
准 备
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板 书
设 计
精卫填海 大禹治水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精卫填海
一、看图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
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
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 7、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
三、总结:
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第二课时 大禹治水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板书课题,指名读。
3.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是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了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大禹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
三、总结
大禹一心为百姓造福,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孔子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孔子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熟练朗读课文。
3、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4、阅读并领会孔子语录。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熟练朗读课文。 对孔子生平进行了解。
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
教 具
准 备
教学准备:孔子的资料
板 书
设 计
万世师表 为人处事的准则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万世师表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孔子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阅读《万世师表》,学生想一想这段文章的意思。
2、学生练习读,并读一读解释。
3、教师结合《万世师表》,介绍一下孔子的成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山东曲阜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从十岁开始发愤学习,长大后游说各国,修学从政,晚年致力于教育,深受世人的尊崇和爱戴,被誉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
4、学生再度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5、听孔子故事,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三、课后拓展:搜集孔子的故事。
四、谈话引入: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有很多的至理名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五、学习新课
1、学生练习阅读四句孔子名言。
2、解释名言的意思。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释: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释:聪明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释: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想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
六、总结。
教 学 后 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孟子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
教 具
准 备
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板 书
设 计
中国儒学的第二奠基人 民本思想的先声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中国儒学的第二奠基人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孟子格言,体会孟子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孟子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孟子是怎样上当的?
2、有感情的朗读孟子格言!
3、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民本思想的先声——孟子格言
一、背诵《孟子》节选并学习文意
二、温馨点击:
1、阅读短文
2、明确在中国历史上,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他们的思想和成为孔孟之道。孟子的观点“民贵君轻”当时十分先进。这也是孟子被称为“亚圣”的重要原因。
3、活动广角:
读《孟子》一书,把喜欢的孟子格言抄下来。
了解桑梓的由来。
4、成长袋:
记录你的进步:
搜集五条孟子格言并背下来。各奖励一颗星。
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晏子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熟练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2、了解晏子生平及对后世做出的贡献。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熟练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了解晏子生平及对后世做出的贡献。
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
教 具
准 备
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晏子的故事。
板 书
设 计
历仕三朝的贤相 晏子言行的记录——晏子春秋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历仕三朝的贤相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晏子《晏子春秋》,体会晏子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晏子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晏子春秋》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晏子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晏子言行的记录——晏子春秋
五、谈话引入:
《晏子春秋》是纪录晏子言行的一本书。里面记载了晏子的一些故事。
六、学习新课:
1、教师朗读短文,学生想想短文的意思。 2、学生自读短文。
3、交流:短文讲了什么意思?4、总结:
努力去做的人容易获得成功,坚持行走的人能到达目的地。
七、拓展:《晏子春秋》这本书是晏子的心血结晶,去读一读,把你喜欢的故事讲一讲。
八、作业:搜集关于《晏子》的内容与故事
教 学 后 记(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孔融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让学生认识到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中里表现出来的爱惜人才的特点。。
3、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4、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孔融的多才多艺,强烈的爱国之情,曹操的凶残多疑,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突破措施:利用朗读课文
教 具
准 备
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板 书
设 计
孔融
才华横溢 爱惜人才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才华横溢的孔融
一、谈话引入: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但他长大后的情景你知道吗?现在我们就来读读他写的这首诗吧。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想象课文讲的意思。
2、了解课文的意思。
3、教师介绍孔融的事迹。
孔融是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由于性格刚直,经常给曹操提意见,最终被曹操杀害。多么令人惋惜啊!在这首诗中,他悲愤的揭露了“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的社会现实。
4、拓展:
你知道了曹操是以什么罪名杀害的孔融吗?请你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爱惜人才的孔融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著名的历史故事,去认识一个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板书):孔融
学生交流:讲述孔融的故事
板书:课题 爱惜人才的孔融
二、整体感知三、朗读与背诵
1、听读朗读录音,扫清语言障碍。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教师范读短文
三、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
四、学生对照译文自渎,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解释。
五、1、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概括出本文的故事内容。(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你还知道那些晏子的故事?到课外书中搜集资料,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六、小结
教 学 后 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黄河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熟读课文,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了解“龙门”的传说;
3.了解黄河名胜。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4.背诵。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名胜。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突破措施:
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教 具
准 备
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板 书
设 计
黄河
胜景 号子 精神 颂歌
教 学 过 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黄河胜景
1. 导入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
2. 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
3. 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 检查自读情况
5. 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 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
7. 熟读成诵。
8. 拓展: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
9. 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黄河号子
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
2.范读诗歌(一)(二)
3.生试读
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查资料
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8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9.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黄河精神
1. 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
2. 师范读《公元渡河》
3. 生试读
4. 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 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
6. 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 学生读——背
8. 课堂总结:谈收获
9. 作业:
黄河颂歌
1.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
2. 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
3.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
4. 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5. 再读诗句——背诵。
6.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7. 当堂检测: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8. 作业:
教 学 后 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五岳独尊——泰山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
2、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
4、积累泰山文化。
5、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
6、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
突破措施:
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
教 具
准 备
教学准备: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板 书
设 计
五岳独尊——泰山
美景 日出 抒怀 典故
教 学 过 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泰山美景
1.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
2.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
3.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
4.再读诗句——背诵
5.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
6.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
7.当堂检测
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
8.作业:
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
泰山日出
1.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
2.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当堂检测:
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登山抒怀
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
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
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
4.当堂检测:
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5.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
泰山典故
1.师出示帝王、文人来泰山朝拜的图景
2.范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活动广角:了解关于泰山的典故
当堂检测:学习《泰山》,说说泰山的典故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 学 后 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歇后语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通过活动,知道歇后语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知道歇后语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突破措施:
利用朗读课文
教 具
准 备
教学准备:
1.写有歇后语后半部分的卡片若干条、画若干幅,尖顶的小丑帽6个。
2.折一些五颜六色的纸鹤,活动黑板1块,录音机1台。
板 书
设 计
歇后语
教 学 过 程(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1.主持人介绍歇后语的作用。
2.歇后语的前半部分(简称歇前)和后半部分(简称歇后)分别拟人化,由两个同学扮演,上场,同主持人一起介绍歇后语
3.相声表演《能说会道》。(见资料附录1)
4.给歇后语找尾巴。(黑板上出现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分组
讨论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5.看图猜歇后语。
出示黑板上的图画,即歇前部分,让学生猜歇后语的后半部
分。如:猫哭耗子——假慈悲;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门缝里
瞧人——把人看扁了。(见资料附录2)
6.看“歇前”和“歇后”的动作,猜歇后语。如: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老头儿拉琴——自顾自。
7.总结。
活动建议
1.可将全班分为八组,每组6人。
2.凡在“给歇后语找尾巴”、“看图、看动作猜歇后语”的活动
中答对的同学,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个纸鹤,表示已为本组赢得了1
分。活动结束后,各组清点纸鹤,哪组多就获奖。
2;看图猜歇后语。
蒸笼里的馒头——自高自大
水仙不开花——装蒜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3.看动作猜歇后语。
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大腿上搭脉——不是地方
切菜刀剃头——危险
瞎子摸墙——找门
老虎头上拍苍蝇——找死
1、导入课题,进行比赛。
2、说出十二生肖打头的歇后语
12生肖的歇后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
(兔)子尾巴——长不了。
(龙)王跳海——回老家。
打(蛇)七寸——找要害。
(马)尾搓绳——不合股。
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猴)子照镜——得意忘形。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狗)捉耗子——多管闲事。
(猪)八戒照相——里外不是人。
3、温馨点击
4、活动广角
5、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读读背背,了解了歇后语的相关知识,同学们都是春天的蜜蜂------闲不住,下去还可以收集更多的歇后语,在以后的说话和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上它,老师相信这对大家来说就是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盘,是吗?
教 学 后 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教 学 设 计
__月__日
课题
民谣
课时
2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活动,体验民谣活泼、有趣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民谣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民谣的基本规律,学习仿编童谣。
重 点
难 点
及
突 破
措 施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活动,体验民间童谣活泼、有趣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民间童谣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童谣的基本规律,学习仿编童谣。
突破措施:
利用朗读课文
教 具
准 备
教学准备:
1、配乐音乐磁带。
2、与童谣有关内容的课件。
板 书
设 计
民谣
教 学 过 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一、巧设置,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学生走进教师的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乡土气息的图片配上陕北民歌《赶牲灵》,让学生走入民俗文化的氛围。
二、巧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民谣,缩短学生与本课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共同学习,营造新型师生关系。
提出问题:什么是民谣、民谣的特点及分类。师生在搜集的文字资料中,找出答案,共同学习。
四、抓住重点,画龙点睛。
本课把民歌的分类作为讲解的重点,通过游戏、教师的叙述与聆听,让学生了解每一类民谣的风格特点。
五、学生活动,本课推向高潮。
学生自愿结组,把搜集的民谣归类,并在全班展示。让知识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得到升华。
第二课时
一、听录音,思问题,激兴趣。
听录音磁带并思考:童谣里唱的是什么?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二、引出课题,演示课件,学习童谣。
1、讨论:这首童谣和我们学过的童谣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3、演示课件,讲解歌词内容,学生初读了解大意。
4、出示曲谱,逐句教唱。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用红颜色作了标记。
三、朗读童谣
1、启发大胆发言,说一说童谣的一些特点。
2、让学生到自选动物头饰,表演童谣里诉说的情节古诗,让学生了解童谣来源于生活。
四、活动延伸
将喜欢的童谣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自己仿编童谣,体现了对童谣的喜爱之情。
五、活动广角
教 学 后 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