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苏教版.docx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苏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淡定说课本节主要介绍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类型: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学习本节的关键词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在细胞结构和功能一节中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学问,熟悉了细胞膜能使每个细胞与四周环境分隔开,维护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固,掌握细胞与四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本节教材详细叙述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类型,是对其次节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问的补充和延长。细胞膜掌握物质交换的跨膜运输功能对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又是进一步学习人体的稳
2、态等后续学问的基础。本节教材设置了 1 个“边做边学” 、1 个“课题争论” 、1 个“连续探究”和 1 个“放眼社会”、1 个“拓展视野”学习栏目。 “边做边学”是通过对 3 粒葡萄的渗透试验的探究活动, 让同学在探究试验中发觉问题,进而自主发觉水分子的渗透作用,更好的懂得水分渗透的原理。“课题争论”的内容是如何判定细胞的死活?教材以探究与生活实际中酿酒、发面等密 切相关的酵母菌的死活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同学尝试提出假设,进而设计探究试验方案,通 过探究试验过程,从而更深刻懂得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并懂得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学到的生 物学学问。“放眼社会”栏目,通过介绍生物膜在工业、农业和医学上的应
3、用,让同学熟悉 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连续探究”活动让同学利用已学习的生物膜选择通透性学问,尝试设计一个滤去海水中盐分或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案,让同学从中体验应用所学学问进行探究的乐趣,培育同学进行科学探究的才能。“拓展视野”栏目通过介绍细胞的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使同学对物质的跨膜运输有了更全面的熟悉。教学重点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教学难点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分。教具预备人消化系统消化吸取养分的课件,简洁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动画,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表,渗透试验所需材料用具等。课时支配2 课时三维目标1. 举例说明物质的被动运输。2. 举例说明物质的主动运输。3. 通过渗透
4、试验教学,培育同学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4. 通过课题争论,连续探究活动,让同学尝试应用所学学问进行科学探究。5. 通过本节教材中课题争论、放眼社会的教学,使同学熟悉生物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6. 通过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熟悉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第 1 课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教学过程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5、- - - - - - - - -导入新课老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接着显示各类养分物质经消化后,主要在小肠处被吸取过程,动画显示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吸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情形。师这些养分物质是如何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了?课件展现:我国运动员刘翔在奥运会上110 米栏夺冠镜头,突显其骨骼肌的猛烈运动。运动员猛烈运动时,其肌细胞需吸取利用大量O2,同时产生大量CO2,那么, O2 和 CO2 是如何进出细胞的了?同学阅读教材P40 相关内容,分析回答:O2 和 CO2 通过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推动新课板书:一、被动运输师为什么 O2 和 CO2 能通过扩散
6、方式进出细胞了?老师活动: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O2 和 CO2 进出细胞的情形。师(1)细胞膜主要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基本骨架是什么?它有什么结构特点?(2) O2 和 CO2 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是否具有极性?(3)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不断消耗O2,释放出 CO2,那么组织细胞与四周环境之间 O2 和 CO2 的浓度如何?生(1)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等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肯定的流淌性。(2) O2 和 CO2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 和 44,都是非极性分子。(3)组织细胞内O2 浓度低, CO2 浓度高。而四周环境中O2 浓度高
7、, CO2 浓度低。师O2 和 CO2 都是小分子物质,都是非极性、脂溶性分子,由于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消耗O2,释放 CO2,因此组织细胞内O2 浓度比四周环境中低,O2 能不断从四周环境透过细胞膜移动到细胞内,而CO2 正好相反。像O2、CO2 分子这种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叫扩散,又称为简洁扩散。师什么叫扩散?再举一例。生扩散是指由于分子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即一种物质的分子从相对高浓度的区域移动到低浓度的区域,例:乙醇、甘油、脂肪酸等。老师活动: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葡萄糖通过载体运输进入红细胞的情形。师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与O2、CO2 进出细胞的过程相比较,有什么异同?生相同
8、点是运输方向都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不同点是O2 、CO2 扩散时不需要载体,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帮助。师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像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这种过程称为什么方式?生易化扩散。师简洁扩散和易化扩散都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运输,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其运输动力都是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因此,这两种方式都属于物质
9、的被动运输。师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暂时玻片标本时,为什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用蒸馏水了?师生共同争论:水是小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生理盐水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细胞质浓度等渗, 水分子进出细胞能保持动态平稳,如使用蒸馏水, 细胞膜会因过量吸水而膨胀破裂。水分子从浓集区域向水分子稀有区域的特别扩散现象称为渗透。(1)每 2 人一组,取三只玻璃杯,编号1、2、3,用量筒分别量取等量的葡萄汁、饱和 葡萄糖溶液、自来水倒入三只杯中,加盖。(2)选择 3 粒新奇葡萄,分别称重记录后,分别放入3 只玻璃杯中,加盖。观看并记录葡萄在玻璃杯中位置。(以上试验在课前一天做好)(3)静置 24 h 后,观看并
10、记录葡萄在玻璃杯中位置。取出葡萄,用吸水纸吸去葡萄表面上的溶液,称重,测试软硬度并记录。生比较试验前后葡萄质量有何变化?三个葡萄之间软硬度有何不同?这些现象说明白什么问题?师葡萄汁是等渗溶液,葡萄吸水和失水保持动态平稳,其质量几乎无变化,软硬度也几乎不变。饱和葡萄糖溶液浓度大于葡萄细胞液浓度,葡萄失水,质量削减,葡萄变软。放在自来水中,葡萄大量吸水膨胀变硬,质量增加。这些现象说明白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从溶液浓度较低的一侧向溶液浓度较高的一侧渗透。师葡萄糖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那么小肠上皮细胞吸取葡萄糖时以什么方式吸取了?板书:二、主动运输老师活动: 多媒体动画演示主动运输的过程。同学活动:
11、观看主动运输的动画过程,阅读教材P41 相关内容,并争论、摸索以下问题:(1)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相比较,有什么异同点?(老师提示从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几方面分析)(2)举例说明哪些物质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过程。(3)主动运输对生活细胞有何意义? 课堂小结(1)主动运输时,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运输,需要载体帮助,并且要消耗能量,而被动运输必需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2)动物体内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吸取K 和排出 Na 。海带细胞从海水中吸取碘。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取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植物细胞吸取矿质元素等等,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行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苏教版 物质 运输 教案 苏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