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造假案例情况分析毕业论文范文(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会计造假案例情况分析毕业论文范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造假案例情况分析毕业论文范文(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造假案例情况分析毕业论文范文(设计) 会计造假案例情况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国内外会计造假案例越来越多的遭曝光,特别是安然事件后,人们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失去信任,会计造假的相关原因和实施手段也愈发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财会初学者、股市的小股民都有很大的借签意义,使其充分认识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公司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信息,而且对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产生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一系列造假现象的剖析,探究其造假原因和方式,从而提出如何防范会计造假的建议。 关键词 会计造假的成因防范方法会计造假的识别 一、事件回顾 会计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但是由于会计报表的数字涉及到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
2、的经济利益,故而有不少主管和会计人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会利用职务之便,钻法律、会计制度的空子,不屑以身试法,编造假帐、编制虚假的报表,向公众发布公司虚假信息,诈取社会大众的信任,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加强与提高会计监管、打击经济违法违纪活动、杜绝会计造假已成为当前会计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案例分析 三、会计造假形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以诚信为基础。虚假的信息将会使市场资源配置调节功能失灵。近些年来,会计弄虚作假、虚列资产负债、虚报利润等不良行为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仅给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不良影响,而且给社会、企业和单位造成了危害。虚假会计
3、信息隐瞒的真实现状不仅影响了政府的税收,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决策与实际状况产生偏离。 第二,危害社会利益。 会计造假和诚信缺失会使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失,一些公司隐瞒企业财务现状,为上市造假,最终因为行径败露,运转不下去,导致股票大跌甚至企业关门倒闭,大批投资者利益亏损,危害社会、危害家庭,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了我国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局面。如2022年云南绿 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一案9月6日开庭审理。2022年至2022年间,被告单位绿大地在谋求上市和上市后年度财务报告中虚增资产、虚增收入。当时,活跃的财经评论人士叶檀明确提出,像绿大地这类“以欺诈手段闯关上市
4、的公司”应该被退市。 第三,危害个人利益。 财务人员做假账,必将受到责任追究。轻者被吊销资格证书,重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一)两权分离的弊端 两权分离是指资本所有权和资本运作权的分离,那就意味着投资者拥有的资产不是自己管理运作,而是委托经营者完成管理运作任务。而投资者和经营者利益关系的不统一,可能出现造假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大股东利益与小股东利益关系都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更加带来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如当年的科龙事件,根据科龙公布的年报显示,2000 年科龙全年巨亏达8.3 亿元,2022 年更是达到14.76 亿元,转眼到了2022 年居然实现净利1亿元。如此巨大的反差之下,隐藏
5、的是并不少见的利润大清洗的财务手段。在该案例中,科龙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实现“扭亏为盈”。1、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编造虚假财务报告。2、使用不正当的收入确认方法,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粉饰财务报表。3、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 (二)为了获得上市资格,筹集资金 发行股票能够迅速筹集到其他方式无法筹集的巨额资金,因此我国企业采用上市筹集资金作为首选方式来解决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但是企业在国内上市, 中国证监会制定有相应的条件较为严格。不少企业会走而挺险,如在绿大地一案中,2022年至2022年间,绿大地公司在不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的情况下,为达到上市目的,经过
6、被告人何学葵、蒋凯西、庞明星的共谋、策划,由被告人赵海丽、赵海艳登记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公司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并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将款项支付给其控制的公司成员、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以便达到上市目的。 (三)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乏力 1企业对中介机构的审计结果不重视。中介机构对企业报表资料审计后, 尽管对有关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了披露或提出了整改意见,但个别企业并未进行认真更正,仍按不真实的会计报表向外报送,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中介机构的监督流于形式,甚至是帮助公司进行造假,财政监督不到位,没有做到有法可依
7、,有法必依。 2中介机构未能真正依法实施审计监督。一是由于年度会计报告审计的委托主体为企业本身,且税务、银行、统计、工商、财政等有关报表使用者对企业年报是否经CPA审计不够重视,法律、法规对不经年审的企业也无明确的处罚规定,致使会计师事务所的年审业务处于被动局面。二是审计质量低。由于中介机构的无序竞争和企业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被审单位不能足额付费,致使审计质量受到审计成本的制约,一些必须实施的审计程序未能实施,重要的报告项目未能确认。 3监督缺位。对某些明星企业、重点保护挂牌企业的监督,和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人员从业资料的监督等等,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切实到位,以致出现了如会计人员无证上
8、岗、账簿设置未经审批、多套账、账外账等问题。 (四)相关利益和环境因素驱动 第一,政治利益:一些有过光辉历史的企业,由于市场以及产品需求的变化,激烈的竞争,从而失去了以往的优势,为了保住往日的荣耀和光辉,维护企业领导形象,企业负责人不得不企图瞒天过海虚报产值和利润;第二,经济利益:驱动会计造假主要有两方面:筹措资金和偷逃税款。另外,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会计人数达1200万人。而这些会计人员中,具备中专以上学历人数占4707,其中具备大专学历人数占5189。一些财会人员对会计理论缺乏系统学习,对会计的核算原则、方法认识偏颇,理解不透,法制意识淡薄,
9、不敢坚持原则,不能坚守会计职业道德和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第三,会计环境条件有待改善:由于法制、体制、舆论等现实的客观原因以及某些特定的历史因素,对财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会计职能的行为构成了条件限制,造成了“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现象发生。 三、会计造假的正确识别 (一)从公司利润的构成分析公司持续盈利的能力 关注公司财务报表的利润构成,有助于我们更真实地判断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是否有操纵利润现象。一般而言,公司的利润总额应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构成。如果公司报表显示一次性、非经营性收益或多次非经营性收益总和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过大,说明公司可能有操纵利润的行为,可能会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造假 案例 情况 分析 毕业论文 范文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