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物理期中备考卷.docx
《高一上物理期中备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物理期中备考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物理期中备考金卷 一、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忽略物体的大小和质量,把物体看成一个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B坐标系能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C位移是描述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地面或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2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B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径迹的长度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D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3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 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 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 m、7 m、5 m、3 m、1 m。汽车
2、开始制动时的瞬时速度为v0,汽车在前1 s和前2 s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更接近v0,且v1大于v0 Bv1更接近v0,且v1小于v0Cv2更接近v0,且v2大于v0 Dv2更接近v0,且v2小于v04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火箭的加速度B在0t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btc段火箭是下落的Ct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5一个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
3、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0.1 s,已知2、3两位置之间的距离为8 cm,4、5两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8 cm,则( )A位置1、2之间的距离为5 cm B该物体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C小球释放的位置是在位置“1” D小球在位置“5”的速度为2.05 m/s6一汽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沿平直轨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增大。行驶时间t后速度达到v,则可以判定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位移( )A一定大于vt B可能等于vt C一定小于vt D可能等于vt7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4 m/s和4 m/s2 B4 m/
4、s和4 m/s2 C4 m/s和2 m/s2 D4 m/s和2 m/s28A、B两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运动,从某时刻开始,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假设t8 s时两车恰好相遇,则在08 s内( )AA车加速度大小大于B车加速度大小 Bt6 s时两车相距最远Ct0时B车在A车前方33 m处 D这段时间内A、B两车可能相遇两次二、多项选择题:9一物体沿直线由A运动到B,前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后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而后物体由B沿直线返回到A,前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后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
5、B由B运动到A的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C物体由A运动到B的时间大于物体由B返回A的时间D物体由A运动到B的时间小于物体由B返回A的时间10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x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出发时乙在甲前x0处 D甲、乙两物体有两次相遇11有一辆汽车在一个沙尘暴天气中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有一个老人跌倒在地,他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 )A经4 s 汽车速度变为零 B汽车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40 mC汽车在第4 s末、第
6、3 s末、第2 s末的速度之比为321D汽车第一个1 s内,第二个1 s内,第三个1 s内,第四个1 s内位移之比为135712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使得听到前一滴水滴到盘子上的声音时,后一滴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声速为340 m/s,取g10 m/s2,则()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 m 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0.05 m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D重力加
7、速度的计算式为三、非选择题:13(6分)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填“交流”或“直流”)、_V电源的_仪器;(2)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_s;(3)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8分)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时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
8、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另一位同学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他只测出了图中的x1、x2, 已知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4)如果这位同学实验时测出纸带上计数点2和4间距为L1、计数点3和5间距为L2,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15(8分)在某次抗震救灾中,训练有素的一名武警战士从悬停的直升机上通过一根竖直的长
9、绳在离地面28.45 m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由于时间紧迫,武警战士想尽快滑到地面,所以刚开始以重力加速度加速下降,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武警战士以加速度为4 m/s2减速下降。已知该武警战士落地的速度不能大于3 m/s。长绳的下端恰好着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武警战士加速下降的距离;(2)武警战士下滑到地面的总时间。16(9分)某公交车从站点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行驶8.0 m时,发现站点上还有一名乘客没有上车,司机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车。公交车开始做减速运动1.0 s时,该乘客发现公交车减速,立即匀速追赶,公交车停止运动时该乘客恰好赶到公交车从启动
10、到停止总共历时9.0 s,行进了24 m。人和车均可视为质点。求: (1)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2)追赶公交车过程中该乘客的速度大小。(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7(13分) 如图所示的A、B两个物体,距地面高度为45 m,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计,做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大小为9 m/s2。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A、B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则:(1)若A、B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求当物体A落地时物体B离地距离;(2)若要使两物体同时落地,且两物体均由静止开始释放,求物体B需提前多长时间释放;(3)若将B物体移到距地面高度18 m处A的正下方C点
11、,并由静止释放,且A、B同时释放,为了使A在运动过程中与B相碰,则至少给A物体多大的竖直向下的初速度?18(16分)今年夏天南方暴雨多发,多地发生山体滑坡事故。假设某旅游区在发生山体滑坡时,山坡的底部B处正有一游客逗留,如图所示,此时距坡底160 m的山坡A处有一圆形石头正以2 m/s的速度、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游客发现后,立即以0.4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跑离坡底,石头滑到B处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但开始以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已知游客从发现圆形石头到开始逃跑的反应时间为1 s,游客跑动的最大速度为6 m/s,且游客的运动与圆形石头的运动在同一竖直平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上 物理 期中 备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