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取样规范标准及其检测.doc

收藏

编号:257117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6.01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1
8
金币
关 键 词:
水泥 取样 规范 标准 及其 检测
资源描述:
.\ 水泥的取样 标准及检测 一.取样 水泥检验应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取样应有代表性,克连续取,也可以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抽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二.水泥检测依据 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方法》(GB/T 1346—2001)。 3.《水泥胶砂强度建院方法》(GB/T 17671—1999)。 4.《水泥取样方法》(GB 12573—2008)。 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 1345—2005)。 三.水泥重点检测指标 1.水泥细度的检验; 2.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试验; 3.水泥凝结时间检验; 4.水泥安定性检验; 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四.具体检测方案 (1) 水泥细度检验方案 ①检测试验的目的:通过筛析法测定筛余量,评定水泥细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②检验标准及主要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标准: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1345—2005)。 GB 175—2007规定:水泥细度为选择性指标: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其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细度检验方法有负压筛法、水筛法和干筛法,当三种检验方法测试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③主要仪器设备:负压筛析仪、试验筛、水筛架和喷头、天平最大感量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 ④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试验步骤:a、筛析试验前,将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整负压在4000~6000Pa范围内。 b、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量。 试验注意事项: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⑤试验结果处理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式计算(精确至0.1%): F= 100 式中 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m—水泥试样的质量,g。 (2)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用水量测定试样方案 ① 检测试样目的: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均受水泥浆稠稀的影响,为了不同水泥具有可比性,水泥必须有一个标准稠度,通过此项试验测定水泥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作为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用水量的标准。 ② 检验标准及主要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标准 a、《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b、《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方法》(GB/T 1346—2001)。 GB/T 1346—2001规定,当采用标准法时,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mm时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当采用代用法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调整水量法)或标准稠度用水量。 ③ 主要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代用法维卡仪、标准维卡仪。 ④ 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试验步骤(标准法): a、搅拌机具用湿布擦过后,将拌合用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分钟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 b、拌和时,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搅拌机具粘有的水泥浆刮入锅内,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c、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和的水泥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内,用小刀插捣,轻振数次,刮去多余的水泥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调整试杆与水泥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沉入水泥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放松30s后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 注意事项:a、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b、调整至柱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c、沉入深度测定应在搅拌后1.5min以内完成。 ⑤试验结果处理:采用标准法时,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mm时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 (三)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方案 ①检测试验的目的:通过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得到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判定水泥凝结时间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②检验标准及主要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和标准 a、《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方法》(GB/T 1346—2001)。 b、《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GB 175—2007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600min。 ③主要仪器设备 a、 凝结时间测定仪。 b、 量水器 c、 天平。 d、 温热养护箱 ⑤ 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试验步骤: a、 试件的制备。按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制备标准稠度水泥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后,立即放入养护箱内,记录水泥加入水中的试件即位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b、 初凝时间测定。试件在养护箱中养护至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将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钉1~2s后,突然放松,使试针铅垂自由沉入水泥浆中,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并同时记录此时的时间。 c、 终凝时间测定。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将试模连同浆体从玻璃板上平移取下,并翻转180将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养护箱内继续养护,接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并同时记录测定时间。 注意事项: a、 测定前调整试件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b、 整个测定过程中试针以自由下落为准,且沉入位置至少距试模内壁10mm。 c、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孔,每次测完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入养护箱内,整个测试防止试模受振。 d、 临近初凝,每隔5min测一次,临近终凝,每隔15min测一次。达到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或终凝状态。 ⑥ 试验处理结果 初凝时间确定: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初凝时间,从水泥加入水中起至初凝状态的时间内为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终凝时间确定: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为终凝状态,从水泥加入水中起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四)水泥安定性检验方案 ①检测试验的目的:通过测定沸煮后标准稠度水泥净浆试样的体积和外形的变化程度,评定体积安定性是否合格。 ②检验标准及主要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和标准 a、《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方法》(GB/T 1346—2001)。 b、《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GB 175—2007规定:硅酸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安定性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测定方法可以用试饼法也可以用雷氏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③主要仪器设备:雷氏夹、沸煮箱、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湿热养护箱 ④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试验步骤: a、 按标准稠度用水量确定的方法和结果拌和水泥净浆。 b、 将实现校准的雷氏夹放在涂有一薄层黄油的玻璃板上,把制备好的标准稠度水泥净浆装填在雷氏夹试模里,并用小抹刀插捣多次,确保密实,然后抹平。每个水泥样品至少制备两个试样,在盖上一块涂油的玻璃板,放入养护箱中养护242h。 c、 沸煮试验前,首先调整好箱内水位,要求在整个沸煮过程中箱里的水始终能够没过试件,不可中途补水,同时要保证水在305min内开始沸腾。 {4}从养护箱中取出雷氏夹,去掉玻璃板,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记作A),精确到0.5mm,随后将试件放入沸煮箱中的试件架上,要求指针朝上,然后开始加热,使箱总的水在30min内沸腾,并恒沸1805min。 d、 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测定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记作C)。 注意事项: a、 需平行测试两个试件、 b、 凡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有稍涂一层油。 ⑤试验结果评断:当两个雷氏夹试件煮后指针尖端增加的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mm,则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差超过4mm时,应采用同一样品再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判定为不合格品。 (五)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案 ① 检验目的:通过检验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确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或评定水泥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②检验标准及主要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和标准 a、《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方法》(GB/T 1346—2001)。 b、《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GB 175—2007规定: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不同龄期的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② 主要仪器设备:a、行星式胶砂搅拌机 符合(JC/T 681—1997)。 c、 水泥胶砂试模 符合(JC/T 726—1999)。 d、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符合(JC/T 682—1997)。 e、 抗折试验机。 f、 抗压试验机。 g、 抗压夹具 符合(JC/T 683—1997) ④ 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试验步骤: 1)胶砂的制备   ① 配合比: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三份标准砂和半份水(水灰比为0.5)。一锅胶砂成三条试体,每锅材料需要量如表 水泥名称 水泥(g) 标准砂(g) 水(g) 硅酸盐水泥 4502 13505 2251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表4-1 每锅胶砂的材料数量 ② 配料: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当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1ml。   ③ 搅拌: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   a.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b.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   c.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2)试件的制备   ① 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② 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   (3)沸煮   ① 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   ② 脱模:脱模应非常小心。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分钟内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   已确定作为24h龄期试验(或其他不下水直接做试验)的已脱模试体,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为止。   ③ 水中养护:将作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箅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间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最初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或容器),随后随时加水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④ 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 15min;   --48h 30min;   --72h 45min;   --7d 2h;   -->28d 8h。   (4)强度测试   ① 抗折强度测定   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   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   抗折强度 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表示,按下式计算:R1=1.5F1L/b3 式中:F1—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      L—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     b— 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取40mm。   ② 抗压强度测定   抗压强度试验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机和抗压强度试验机用夹具,在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上进行。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0mm。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n/s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   抗压强度 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为单位,按下式计算:RC=FC/A 式中:FC—破时的最大荷载,N;    A—受压部分面积,(40mm40mm=1600 mm2)。 注意事项:a、试模内壁应在成型前涂薄层的隔离剂。 b、脱模时应小心操作,防止试件受到损伤。 C、养护时不应将试模叠放。   ⑤试验结果处理   a、抗折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各试体的抗折强度记录至0.1mpa;计算平均值应精确至0.1mpa。   b、抗压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作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各个半棱柱体得到的单个抗压强度结果计算至0.1mpa;计算平均值应精确至0.1mpa。 砌筑砂浆的取样、标准及检测 一、 取样 1、建筑砂浆试验用料应从同一盘砂浆或同一车砂浆中取样。取样不少于试验所需量的4倍。 2、当施工过程中进行砂浆试验时,砂浆取样量应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并宜在现场搅拌点或预拌砂浆卸料点的至少3个不同部位及时取样。对于现场取得的试样,试验前应人工搅拌均匀。 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15min。 二、检测依据 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3、《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00)。 三、重点检测指标 1、砂浆拌合物性能检测试验 2、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四、具体检测方法 (一)1、砂浆拌合物性能检测试验方案 ①检测试验目的:通过稠度的测定,便于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稠度,达到控制用水量的目的,同时为确定配合比、合理选择稠度及确定满足施工要求的流动性提供依据;通过分层度的测定,评定砂浆的保水性。 ②《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方法》 a、《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b、《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建筑砂浆的分层度水得大于30mm,其中室内混合砂浆的分层度一般不大于20mm。 ③主要仪器设备:砂浆稠度测定仪、钢制捣棒、秒表等。 ④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试验步骤 a、 稠度试验 i.将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用湿布擦干净,并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然后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 ii.将砂浆拌和物一次装入容器,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l0mm左右,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插捣25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 iii.拧开试锥滑杆的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拧紧制 动螺丝,使齿条测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上。 iv.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待10s立即固定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lmm)即为砂浆)的稠度值。 b、 分层度试验 i.将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用湿布擦干净,并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然后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 ii.将砂浆拌和物一次装入容器,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l0mm左右,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插捣25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 iii.拧开试锥滑杆的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拧紧制 动螺丝,使齿条测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上。 iv.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待10s立即固定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lmm)即为砂浆的稠度值。 v.圆锥形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进行测定。 注意事项:a、圆锥形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进行测定。 b、分层度试验可采取标准法,当发生争议时,以标准法测定的结果为准。 ⑤处理结果: a、 稠度试验: i.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测定值,计算值精确至1mm。 ii.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如大于10mm,则应另取砂浆搅拌后重新测定。 b、 分层度 i.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分层度值。 ii. 两次分层度试验结果之差,如大于10mm,则应另取砂浆搅拌后重新测定。 (二)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①试验目的:通过砂浆试件抗压强度的测定,检验砂浆质量,确定、校核配合比是否满足要求,并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②依据标准 a、《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b、《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③主要试验仪器:试模、捣棒、压力试验机、垫板、振动台 ④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试验步骤: a.制作砂浆立方体试件 i.制作砌筑吸水底材砂浆试件。将无底试模放在预先铺上吸水性较好的湿纸的普通砖上,砖的吸水率不小于10%,含水率小于2%。试模内壁应事先涂上机油作为隔离剂。然后将拌和好的砂浆一次倒满试模,并用捣棒插捣,当砂浆表面出现麻斑点后(约15~30min),用刮刀将多余砂浆刮去,并抹平。 ii.制作砌筑不吸水底材砂浆试件。采用有底试模,先将内壁涂上机油,拌和好的砂浆分两层装入,每层插捣12次,然后用刮刀沿试模内壁插捣数次,静置15~30min后,将多余砂浆刮去,并抹平。 iii.试模成型后,在20℃5℃环境下养护24h2h即可脱模。 b.养护 i.自然养护。放在室内空气中进行养护,混合砂浆在相对湿度60%~80%、常温条件下养护;水泥砂浆放在常温条件下并保持试件ii.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下(如湿砂堆中)养护。 标准养护。混合砂浆在20℃3℃,相对湿度为60%~80%的条件下养护;水泥砂浆在20℃3℃,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条件下养护。 c.抗压强度测定 取出经28d养护的立方体试件,先将试件擦干净,然后将试件放在压力试验机的上下压板之间,开动压力机,连续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为0.5~1.5kN/s),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 注意事项: a、 标准养护的条件:温度为20℃2℃,相对湿度90%以上。 b、 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少于10mm。 ⑤试验结果处理 a. 按下式计算砂浆的抗压强度 (MPa,精确至0.1MPa): ƒm,cu= 式中ƒm,cu——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试件的破坏荷载,N; ——试件的受压面积,mm2。 i.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ii.当3个测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iii.当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验结果应为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水泥的取样规范标准及其检测.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71175.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