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质证明教学教育学习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材料模板.doc

收藏

编号:257117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9.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1
8
金币
关 键 词:
中学教师 资质 证明 教学 教育 学习 知识 能力 答题 材料 模板
资源描述:
!- 1.教育的概念。(辨析题、简答题) 答: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第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答:①课程计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②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③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④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作用)。 6.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与作用。 答:①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作用)。 7.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答:①科学思想性。教科书的编写内容上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基础性。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实用性。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④统一性。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与教学法要求统一;⑤表达确切。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⑥联系性。要兼顾各个学科的关系和各个年级的衔接。 8.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第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第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 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 第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四个统一】 9.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答:第一,备课。这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第二,上课。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第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第四,课外辅导。第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答: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直观启发巩固性,因材系统又量力,理论一定联实际,科学思想要统一】 11.简述影响遗忘的的因素。 答:①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②学习材料的位置;③学习程度的大小;④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⑤识记的方法;⑥时间因素;⑦情绪和动机(态度) 12.如何增强记忆效果? 答:①动机—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意义—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③加工—对材料进行深度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④适当过度学习; ⑤记忆术—合理使用记忆术; ⑥复习—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⑦应用—拓展知识的联系机会,提供知识的实践机会。 13.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答:①及时复习;②经常复习;③交错复习;④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⑤多样复习。 1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①问题的特征(问题表征的方式);②已有的知识经验(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③思维定势(心理定势);④功能固着;⑤原型启发;⑥动机的强度;⑦迁移;⑧个性差异。 15.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②注重创设个性的塑造; 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①需要—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②归因—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③自我效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④目标—目标导向与环境创设。 17.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①吸引力—增加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 ②动机水平—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归因—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④反馈—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18.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答:①学习任务的相似性;②原有的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④学习的指导。 19.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答:①学生角度—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 ②教学角度—精心设置教学环节; ③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20.简述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答: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A是诱发性事件,B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C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艾里斯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调整自己的认知,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21.简述性格与气质的主要区别。 答:①气质受生理影响较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②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③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④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22.简述基本的气质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答:①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 ②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注意力易转移,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 ③黏液质。安静稳重踏实,反映性地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 ④抑郁质。行为孤独,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2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关键词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在此基础上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算阶段(0~2岁)。思维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 ②前运算阶段(2~7岁),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去自我中心的到发展,获得守恒概念;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发展接近成人。 24.简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答: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得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25.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①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2~5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②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5~8岁:儿童的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也称为服从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和权威阶段。 ③可逆性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0岁:公正感不再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观念为特征,有了自律的萌芽,开始表现出合作互惠的精神。 ④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0~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 2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第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第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第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第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7.简述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答:方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握方向,疏导为主;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影响要一致,理论实践要统一;严格尊重相结合,正面约束定规则;集体个别共存活】 28.简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答: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练习法(实践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指导实践法、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品德评价法、体谅模式。 29.简述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答: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④道德认知;⑤态度定势;⑥认知失调。 30.简述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 答:①有效说服;②树立榜样;③群体约定;④价值辨析;⑤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31.简述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答:①教师的领导风格;②班级规模;③班级的性质;④对教师的期望。 32.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答: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33.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答:(1)同理心。这是与学生沟通的前提,包括三个条件: ①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 ②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 ③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2)真诚。自由的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 (3)接纳与尊重学生,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 34.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答:①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②言语表达能力; ③组织教学的能力; ④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 ⑤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 ⑥教育机智。 教育原则: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8.量力性原则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渺渺红尘,茫茫人海,没有过早,也没有太晚,遇见的自然是恰逢其时。   有人说,这世间的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惟有父母与子女,是为了别离。   父母为自己付出的,永远是百分之百的绵绵恒爱。每当看到满头如雪,弯腰驼背,步履蹒跚的父亲母亲,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们曾用最纯朴、最勤劳的方式为自己撑起过一片天,现如今却是衰老伴着他们走过一年又一年。   于父母眼里,自己就像飘在天空的风筝,无论飞得多高多远,他们也舍不得松开牵挂的那根线。这种深厚的爱,若高山阔海,就算用一辈子的时间,恐怕也回馈不完 .想来那句: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应是最好的报答。   记得一首《友情》的歌,里面那段歌词格外打动人:友情,人人都需要友情,不能孤独,踏上人生的旅程……   听完,特别想感谢那些出现在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朋友,感谢这一路上你们给予的支持和鼓励。此生何其幸运,能成为彼此的亲密挚友。除了家人,最熟悉我的还有你……   童年,一起玩耍嬉戏;少年,一起努力学习;青年,互相聆听各自的小秘密;愿中年的彼此,都能好好保重自己;愿我们老的时候还能一起喝茶、一起聊聊不太完美的却又共同参与过的往昔。人生能有三五知己,懂得自己,足矣!   佛说,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修行。想必爱情更是如此。   于风雨兼程的人生里,在五味杂陈的生活中,谁是谁的月下客,谁是谁的心上人,谁与谁会一见倾心,谁与谁能相伴到岁末晚景,凭的就是一份缘。   感谢即将成为自己人生中最亲爱的你,相遇是缘,相恋是爱,相守是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学教师资质证明教学教育学习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材料模板.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71179.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