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DWT多用途货船性能初步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7500DWT多用途货船性能初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500DWT多用途货船性能初步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500DWT多用途货船性能初步设计 文献综述 船舶与海洋工程 7500DWT多用途货船性能初步设计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各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愈来愈频繁,使得整个世界的船舶运输越来越繁荣,这也带动了整个世界船舶建造行业的发展。中国船舶行业在最近几年也得到的很大的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造船大国。 虽然中国造船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造船设计、制造和管理一体化平台技术处于初级阶段,难以满足中国船舶工业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整体效率的需要,并且中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造船软件和相关技术,影响了企业信息安全
2、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造船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设计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国内很多船厂都在进行造船模式转换,逐步采用“中间产品导向”、“区域预舾装”、“区域涂装技术”、“壳舾涂一体化”等先进造船技术。但由于各个船厂在应用模式上摇摆不定,应用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想建立一套通用的信息化系统或解决方案,目前仍非常困难。其次,大部分企业存在设计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缺乏一体化和实时集成的问题。虽然国内很多企业引进了一些集成程度较好的设计系统,但应用程度不一,一些企业仅仅解决了大部分“甩图板”的工作,其生产设计图纸中物量及制造信息没能充分及时反映,相
3、关数据库有待建立与充实,不能自动更改设计错误,不能自动、无缝地抽取有关信息生成BOM表以供后续工序或管理软件应用。 2、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管理的集成度较弱 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管理的集成度较弱,在数字化设计阶段产生的大量有效信息目前一般都不能高效地自动导入后续的管理系统,造成后续管理系统因为缺乏及时、准确的设计数据源,而无法发挥更强的管理效果。由于对信息化整体架构考虑不足,在整个设计生产体系中,对信息的标准化、系统信息交换机制、系统开发环境等缺乏统一规划,因此企业间、企业内、系统间不能有效地协同工作,不能快速地、柔性应对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变化需求。 3、成本管理较为粗放 目前中国船舶行业在成本
4、设计、统计、监控、分析方面的管理较为粗放,没有精确地即时反应船舶产品的实际发生成本。企业仍然处于追赶日韩先进造船企业的阶段,整个造船管理模式还在不断变革、改进和提高,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和标准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无法完全照搬国外经验和现成软件,这也是管理信息化实现过程中的难点。 4、缺乏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 虽然大多数中国船舶企业都在积极实施与应用信息化,但各企业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可以参考和借鉴,不能做到行业间的互相配合与促进。各企业往往过于强调各自的特性,无法统一口径。 5、自主创新不够 目前国内应用于船舶产品设计和管理的大型核心软件基本是以引进国外系统为主,自主创新不够。
5、 总结: 中国与日、韩、美、欧等造船强国相比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方面、在快速制造能力方面、在企业的柔性应对能力方面、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建立一整套完整、完善的船舶研究、设计、生产、管理体系。 1、建立企业信息化技术创新机制 应用数字化样船技术,推行模块化造船和产品虚拟建造,建立船舶精益建造体系;以数字技术为纽带促进中国造船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将信息技术与现代造船模式相结合,推行船舶制造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建立造船精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中国船舶工业管理水平;利用现代集成制造的理念、方法、技术体系,实现船舶产品开发、设计、测试与试验、制造和管理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500 DWT 多用途 货船 性能 初步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