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父爱的伟大,受到爱的教育。2、初步领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来表现父爱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检查预习。1、播放视频,感受地震。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3、检查预习,了解学情。二、顺学而导,感受父爱(一)请潜心读书,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做批注。(二)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相机点拨并指导朗读。句段一: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
2、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1、学生谈读书体会。2、引导学生抓住“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读中体会父亲感情的变化。句段二: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1、学生谈阅读体会。2、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 抓住写时间的词,体会时间的漫长,感悟句子的表达效果,并指导朗读。(2) 透过父亲的外貌描写,联系上下文,想象在漫长的挖掘过程中,父亲所经历的艰辛,体会父爱的伟大,并指导朗读。(3) 联系上下文,在读中体会“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亲带来的精神力量。 (三)小结课文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父爱的写作方法。 三、读写迁移,感悟信赖 (一)学生继续汇报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1、学生读写阿曼达的句段,并谈体会。 2、引导学生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和他的同学是怎样度过这漫长的38小时,尝试着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一写。 3、反馈交流。 四、紧扣中心,品味幸福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幸福”的含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中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