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科知识学习准备期计划实施组织.doc
/.上海市沙田学校一年级数学学科学习准备期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有效落实关于小学低年段(一至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中关于设置学习准备期,放慢教学进度、精简学习内容、改进学习评价,引导教师关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养成,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小学与幼儿园衔接的意见,在近几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学习准备期实践的基础上,现制定沙田学校一年级数学学科学习准备期实施方案。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学习准备期的教学内容,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性,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获得基础知识,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直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 而 能焕发学生学习兴趣。除了数学知识的教学之外,教学中更应该关注: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 初 步 感 受 观 察、分 类、比 较 等 基 本 的 数 学 思 想方 法,为以 后 的 数 学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二、设计说明本方案把有关数学学科“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的学习内容与“听、说、读、写、做、合作”的学习习惯要求贯穿在数学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爱数学、学 数 学、用 数 学 的 学 习 兴 趣 和 情 感 。随 着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不同和学习要求的逐步提高,数学学习习惯培养重点在不同年级会有所不同,培养的要求也将逐渐递进。下面列举的学习准备期数学学习内容及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些要求将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三、内容安排单元学习内容学习习惯课时说明一、10以内的数说一说我们的教室知道在课堂中要发言须先举手示意。能够安静地听他人发言,不插嘴。学习看书的基本方法:左手按书、右手翻书。在翻书的过程中认识页码。1认识学习小伙伴;学会从数学角度描述我们教室中的物体。分一分分物品叙述时引导学生回答完整,如“按颜色分,分为4盆桔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养成先观察再分类的习惯,知道分类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培养学生说的学习习惯。 自己说:先举手再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 听他人说:他人发言时要耐心倾听、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组内互说:组内交流要有序、轻声交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2能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初步建立分类概念。分图形能听懂教师所说的活动要求,并简单复述。能够根据题号找准相应的主题图,理解图意及其要求,并用自己的语言做简单的表述。数一数写一写指着数;听着数让学生体验对应的数学思想。学会审题,理解题意。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能复述教师的话语。能够对同桌表达简单的指令。知道学具操作的基本要求:轻拿轻放,说停就停。能根据要求合理选择学具,并较为有序地开展操作。1通过对应,进行计数,并熟练“唱诵”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数认识“田字格”的格式结构,了解数字“14”的书写笔顺和结构。能够较完整地叙述各数字的书写过程。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3在计数过程中,能进行10以内数(包括零)的认识与表达。比一比对应与比较沟通独立阅读和思考,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例题图的含义。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几个和第几个。初步学会和同桌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技能。2学会用“一一对应”等方法比较数的大小;认识符号“”,并会使用。小于、等于、大于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基本读懂例题的主要内容。(细化)借助学具,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结果。能准确地书写“”、“”和“=”。几个与第几个借助学具,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结果。1会区分“几个”与“第几个”,并学会序数的书写。数射线简要表述“数射线”的特征。根据图示说一个简单的数学故事。学会用“”符号在数射线上简明地表示一定的数量。1初步认识数射线,会在数射线上表示010的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机动1四、教学建议1.明确学习准备期的内容安排:数学课程将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10以内的数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与调整,设计“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等教学活动。l “说一说”的内容包括:认识学习小伙伴(小胖、小丁丁、小巧、小亚四个不同的人物及熊猫乐乐、小兔欢欢);学会用完整的句子,从数学角度描述我们教室中的物体。如:教室中有3盆花。l “分一分”的内容包括: 按单一标准的分类对我们的教室所示物品的分类; 按不同标准的分类对“彩色图形片”的分类。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l “数一数”的内容包括: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内容我们的教室,用“数”进行计数,发现隐含在教室中的数(从110的10个数相对应的事物),并进行描述和交流,体会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指着数、听着数。让学生学习用圆圈表示物体的个数(因为此时学生还未学习写数、认数,圆圈学生会数会画,便于操作,而且圆圈与物体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也与双色片比较接近)。l “写一写”的内容包括:在计数过程中,初步认识10以内数(包括零)(基数角度),并会正确地书面表达。l “比一比”的内容包括: 对应与比较。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等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小于、等于、大于。认识符号“”,并会使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数的大小。2.在教学活动中要强化学习兴趣形成和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准备期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确数学课堂“听”、“说”、“做”的常规,培养学习习惯,为后继学习做准备。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机的加以整合。如:在分一分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按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其中就包含“听”、“说”、“做”的常规。首先是认真观察和倾听的习惯,其次是先举手、再发言并且声音响亮的习惯,再次是按一定标准有序操作的习惯。根据一年级数学学习准备期的具体教学内容,以下呈现的是每一课时中关于“听、说、读、写、做、合作”等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且每一节课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有“”表示的是该课时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予以重点知道。目的在于通过有意识的、循序渐进的培养,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健康的学习情感的培育。3.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评价:坚持以过程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为主,通过学习预备期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了解和初步养成一些数学学习的习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和态度是评价的重点。建议采用不同方式(如口头回答、操作实践等)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学生更努力地参与学习。附:教学设计案例第1课时 说一说 “我们的教室”教学目标:1.认识学习小伙伴:小胖、小巧、小亚和小丁丁及熊猫乐乐、小兔欢欢。2.初步了解上课的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知道发言要先举手,发言声音要响亮;别的小朋友发言时要注意安静、认真倾听。3.通过观察“我们的教室”后说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及小朋友在教室里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叙述物体事件的完整表达能力。教学须知:1.本节课以描述和叙述练习说话为主,交流时要强调说话的完整性,所以学生在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加以纠正。2.虽然是刚进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许多学生一般数数还是基本都会的,所以在教学时如果学生用基数叙述事物时要及时表扬鼓励。3.从描述主题图“我们的教室”到描述生活中我们的教室,以及我们的学校乃至向同学介绍我的家庭,在生活中逐步体会把话说完整的作用。教学建议:1.认识四个学习小伙伴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四个学习小伙伴的特点。如:脸儿圆圆胖胖的小胖;戴眼镜的小亚;梳着两条小辫子的小巧;爱动脑的小丁丁。2.小兔欢欢和熊猫乐乐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特点,并说明欢欢和乐乐最喜欢出问题给小朋友解答。3.在学生练习说话时,要提醒学生发言声音要响亮,听同学发言时要注意安静、认真倾听。4.由于教材中的主题图“我们的教室”中四个学习小伙伴的样子及教室里的物品都不够清晰、明确,所以在描述“我们的教室”时,可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分类去观察。如从整体到部分,教室里有门、窗、黑板、课桌椅,课桌上的学习用品、课桌边活动用具等,让学生感受完整表达的范例。5.从主题图到生活实际中的教室,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你所看到我们自己教室的物品,强调比一比谁能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完整的说给组员们听。学习习惯:知道在课堂中要发言须先举手示意。能够安静地听他人发言,不插嘴。学习看书的基本方法:左手按书、右手翻书。在翻书的过程中认识页码。学习兴趣和情感:初步体验数学教材的作用。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实施说明:1、师生的互动介绍(1)教师以简洁的语言先自我介绍,给予学生良好的示范。(2)通过学生自我介绍的活动,告诉学生课堂发言的基本要求。使学生体会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听清他人的发言。(3)通过即时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感受认真倾听是一种受欢迎的表现。2、认识数学小伙伴(1)教师通过正确的示范,教会学生规范的翻书方法以及基本的阅读方法。(2)通过认识教材中的数学伙伴,阅读书本上的图片,感受数学书的作用。3、观察“教室图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室里有什么”。能用一、两句完整的话描述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培养学生对个数进行表达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第2课时 分一分(1) 分物品教学目标:1.能按颜色、形状、大小、性别、状态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正确计数。2.能简单口述分类的理由和过程。3.初步训练学生说(包括自己说、听他人说、组内互说)的学习习惯。4.学会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教学须知:1.学生在学前已有基本的类概念,这里主要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出发,通过观察,从颜色、形状、性别、大小、状态等进行分类并计数。2.叙述时引导学生回答完整,如“按颜色分,分为4盆桔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3.养成先观察再分类的习惯,知道分类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4.学习生活刚开始,为提高课堂有序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重点培养学生说的学习习惯。 自己说:先举手再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 听他人说:他人发言时要耐心倾听、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组内互说:组内交流要有序、轻声交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教学建议:1.出示小胖的书桌(堆满书、本子、铅笔、玩具),教师讲述:明天就要上学了,小胖的书桌乱七八糟,书包还没有整理,谁来帮助他?(铅笔、尺、橡皮放入铅笔盒,本子、书、垫板、铅笔盒放入书包)剩下的玩具汽车和足球怎么办?(放到玩具橱里)2.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像小胖那样随便乱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的良好生活习惯。】3.观察图1。左边的菊花图,理解图意后问:图上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教师示范说学生跟着说。【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表达,并尽可能完整回答:按颜色分,分为4盆桔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右边的球类图,请学生观察后思考: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样?【强调先观察,找出分类的标准后再分一分:按功能分,4只篮球,4只足球。】4.集体说图2。按性别分:4个男生,3个女生;按大小分:3本大的练习本,5本小的练习本。【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可大胆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5.任选图3中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按状态分:3只关上的铅笔盒,2只打开的铅笔盒;按颜色分:1只黄色书包,4只红色书包。【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要互相尊重,声音要轻。】6.观察图4,两幅图怎么是一样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先试做后汇报,得出:同一幅图,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前后左右四人小组讨论时,每位组员的发言要有序,允许有不同意见。】 第3课时 分一分(2) 分图形教学目标:1.会按颜色、形状、大小给24片彩色图形片进行分类。2.知道同一类物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3.培养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学须知:1.通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具备简单的分类能力,本课时主要针对同一类物体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思考问题的多角度性,培养发散性思维。2.这里计数要比前一课时复杂,引导学生计数时要不重复,不遗漏。3.通过操作、比较、游戏,循序渐进式的练习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学建议:1.比一比:出示24片彩色图形片,请学生任取两片,比较后说出它们的不同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形状、大小、颜色),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2.分一分:学生独立进行分类,请分得最快的学生板演,并说出分的标准、过程和结果。两种大小:大的、小的;三种形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四种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3.数一数:根据自己的分类结果进行计数,并知道虽然分类的结果不同,但这堆图形片的总数不变。按形状分:三角形有8片,圆形有8片,正方形有8片;按颜色分:红的有6片,黄的有6片,蓝的有6片,绿的有6片;按大小分:大的有12片,小的有12片。4.猜一猜:出示 请一个学生上台,其他人闭上眼睛后拿走一片,问缺少哪一片?为什么?(题型可教师或学生自编)5.做一做:每人任取一个图形片,举在手上,站起来,听老师报做动作,如:“他有一片大的。”手拿小的图形片的学生就坐下,“他有一片红的。”手拿其余颜色图形片的同学就坐下,最后留下的人获胜。【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里还可以让学生来当小主持,或自定游戏规则。】学习习惯:能听懂教师所说的活动要求,并简单复述。能够根据题号找准相应的主题图,理解图意及其要求,并用自己的语言做简单的表述。学习兴趣和情感:初步感受同桌合作学习的乐趣。实施说明:1、能按颜色、形状、大小、状态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正确计数。2、能简单口述分类的理由和过程。3、知道同一类物品,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4、知道组内交流要有序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5、养成他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自己回答时要先举手,声音响亮的习惯。6、能够多角度思考。7、学会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8、教师鼓励学生发言时做到音量适中,态度自然。 第4课时 数一数 指着数、听着数教学目的:1.结合实际生活,初步体会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2.会确定听到的声音次数,并学会用圆圈或数杠表示声音响的次数,记录下来。3.结合实际生活,初步建立圆圈和竖杠与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思想。4.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数的好习惯。教学须知:1.虽然是刚进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但一般数数还是基本都会的,所以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要有序的数学思想。2.听觉的训练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听的好习惯。3.学生对看着物体用手指着数数有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初步有一一对应的思想,故此时可确定用画圆圈、画竖杠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来与物体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4.教师要准备一些可以发声的器具。教学建议:一、指着数。1.在看书上指着物体数一数时,教师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如翻书时要“左平右点”(左手压书,右手食指点所需看的地方)。然后可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计数,同时让学生感受完整表达的范例。2.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你所看到的物品的个数,强调比一比谁能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完整的说给组员们听。3.对物品数量较小的数目,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或记号)来表示,(如:画、画线、摆小圆片、写数等)。4.当然可以利用游戏(配对、你说我摆、找朋友等),让学生体会物体对应之间的关系,同时仍然要求学生能较完整地进行表述物体的个数。二、听着数。1.观察主题图(1),猜猜小巧敲鼓敲了几下,小胖吹了几下笛子?你怎么知道的?(小丁丁在黑板上画了10个圆圈,小巧和小亚画了竖杠)让学生了解听着数的基本方法。2.实际操作,先由教师吹奏或打击乐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声音的次数;然后可以让学生吹奏或打击乐器,学生记录。其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仔细地听和记。3.综合练习时,可利用手中的乐器4人小组合作打一段节奏(小组同学先讨论好每人打的次数及先后),其他同学记录。4.最后还可以用儿歌中穿插的小鼓声,让学生进行记录小鼓敲了几下。以训练学生认真听、有选择的记。如“小淘气,敲小鼓,咚咚咚,咚咚咚;妈妈过来忙叮咛,不要敲,不要敲,宝宝上床要睡觉;小淘气,点点头,我轻轻敲,咚咚咚,我哄宝宝来睡觉。”学习习惯:让学生体验对应的数学思想。学会审题,理解题意。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能复述教师的话语。能够对同桌表达简单的指令。知道学具操作的基本要求:轻拿轻放,说停就停。能根据要求合理选择学具,并较为有序地开展操作。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个数进行多种形式表达的能力。初步感受同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学具操作的价值。实施说明:1、指导学生阅读书本,理解题目的要求。从基数的角度认识110各数。2、会确定听到的声音次数和看到物体的个数,并会用圆圈、数字或竖杠记录下来。3、结合图意,会用双色片、竖杠、阿拉伯数字、中国数词等多种方法表达实物的个数。初步建立数字与物体个数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思想。4、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5、在完成练习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分类的结果。 第5课时 写一写(1) 1、2、3、4教学目标: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让学生再次体验对应的思想。2.会用圆片、竖杠、阿拉伯数字等多种方法表达实物的个数。3.对玩积木图进行正确的描述,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并用“”计数。4.正确书写数字1、2、3、4。5.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教会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橡皮。教学须知: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知道将同一类事物汇集在一起就形成集合,每个集合都有相对应的数,本课主要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再次体验集合与数的对应关系。2知道集合中的个数(也就是基数),与组成集合的元素个数有关,与元素本身无关。如2本书、2只玩具熊都可用数字“2”表示。3.竖杠与圆片书写都强调以5个为一组,不仅美观而且计数方便,为以后学习“2个5是10”等知识打基础。4.写数字时注意书写格式,学生初次写字,握笔不熟练,经常写错,教师要教会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橡皮,如书写前先想好后再认真落笔,尽量减少橡皮的使用次数,使用时,一手轻压纸张,一手来回轻擦至干净,擦完后将橡皮屑轻掸至一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建议:一、课间大休息。1.出示主题图1,引导学生观察后说出题意:将同一类物体圈在一起,然后数出它们的个数,最后与相应的数字连起来。2.图意归纳为“圈、数、连”三步后,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核对。3.出示主题图2,问:我们学了哪些计数的方法?用圆片计数时要注意什么?竖杠呢?(它们都是5个为一组,这样不仅美观整齐,而且计数时很方便。)4.强调竖杠5的写法,可用儿歌边念边书空,加深印象。二、玩积木。1.出示情景图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描述,如小丁丁先放了一块积木,小亚正拿着一块红色的三角形积木,搭在蓝色的长方形积木的上面,小巧手拿一块黄色的积木等在一边。【引导学生感悟:只有三人互相合作,认真仔细,才能搭出漂亮的图形来。】(这里三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积木名称不做要求,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形状、颜色进 行描述即可,如有学生已掌握这些名称,交流时可以使用。)2.第2题,小胖也来搭积木了,他搭了2幢房子,左面一幢房子中他用了哪几种颜色的积木?你能用“”的方法来计数吗?【渗透统计思想,先划“”,再数一数一共有几条“”。】3.这些积木除了按颜色分类外,还可以怎样分?你会用刚才的方法来计数吗?4.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在计数时,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吗?(先数一数一共有8块积木,按颜色分与按形状分后积木的总数是相等的,都是8块。)5.右面一幅图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数,竖杠、圆片、数字都可以。三、指导书写1、2、3、4。1.认识田字格及书写位置,要写在田字格的右边,为以后学习位置概念打基础。2.观察数字1,学生自编儿歌。3.教师示范书写方法后,学生模仿写在书上。4. “2、3、4”的书写方法同上。儿歌:111,像根小棒斜着放, 222,像只鸭子脖子长, 333,像只耳朵在一边, 444,像面红旗迎风飘。5.猜谜语:横看像把尺,竖看像根棒,年龄它最小,大哥它来当。(猜一数字)【还可请同学自编1、2、3、4的谜语,大家互猜,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认识“田字格”的格式结构,了解数字“14”的书写笔顺和结构。能够较完整地叙述各数字的书写过程。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学习兴趣和情感:感受识数的乐趣。树立写好数的自信心。实施说明: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让学生再次体验对应的思想。2、会用圆片、阿拉伯数字等多种方法表达实物的个数。3、对玩积木图进行正确的描述,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并会计数。4、认识“田字格”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或板演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中线、左半部分、右半部分、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等基本结构。5、书写14(1)在儿歌的辅助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字结构的好奇心。(2)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明确写数的基本步骤及其要点。(3)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书空描红书写”等过程,并督促学生在书写时姿势端正,字迹工整。(4)教师要尤为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6、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教会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橡皮。 第6课时 写一写(2) 5、10、0、6教学目标:1.认识5和10,知道2个5是10。2.认识0,知道零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3.正确书写5、10、0、6。4.培养学生保护鸟类的生态环保意识。5.通过涂色活动引导学生做作业时要耐心、细致和整洁。 教学须知:1.在认识数时,5和10是关键数,教学引入时可通过找出身上的5和10,帮助学生认识5和10,并理解5和10之间的关系。2.还可通过寻找身边的5和10,加深理解“2个5是10”,并为以后计数5、10、15打基础。3.学生已认识110,0虽然是首次出现,但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是本课的基础。4.一般来说,0有三种不同意义:在计数时表示什么都没有,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温度计上表示冰点(水结冰时的度数);其中第一种意义,学生大都能自己归纳出,而后两种意义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5.0的书写有一定难度,学生不易写得美观,涂色活动中数量和难度也在增加,教师要指导学生书写时一定要耐心、仔细,涂色时美观整齐,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建议:一、认识5和10,找出5和10之间的关系。1.情景图1认识5和10。(1)找一找我们身上的“5”:一只手有5个手指,一只脚有5个脚趾。(2)找一找我们身上的“10”:两只手有10个手指,两只脚有10个脚趾。(3)请一学生上台,边戴上手指木偶套边数,其余学生跟着一起数,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10个手指,得出2个5是10。2.情景图2观察图意后得出:每5个木偶指套一圈,计数时很方便。学生独立练习。3.情景图3生活中的2个5是10。(1)请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2个5是10”,如5个人一组,两组有10个人;2张5元是10元(2)说图意:左边有5只黄气球,右边有5只蓝气球,扎在一起表示合起来有10只气球,也就是“2个5是10”。(3)同桌互说跷跷板图意:跷跷板左边坐着5个小朋友,右边也坐着5个小朋友,合在一起有10个小朋友,也就是“2个5是10”。(4)任选一幅气球图进行涂色,涂两种不同颜色并用线连起来表示“2个5是10”。4.情景图4涂色练习:观察图以后任选一幅图,两种颜色,每种5朵,两种颜色的花圈在一起表示“2个5是10”。二、认识0,知道0的三种不同意义。1.出示情景图1。(1)小丁丁: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你们看,我们为鸟儿搭建了一个鸟台,好让它们来觅食,上面已经放了许多麦粒呢!(2)看,小鸟飞来了,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鸟在鸟台上吃食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小鸟们吃饱了飞走了,现在鸟台上还有几只小鸟呢?一只也没有可以用数字几表示?(4)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一般能很快答出,教师揭示0的第一种意义:表示没有。2.0除了表示没有,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看到0?学生自由回答,如车牌上,房间号码等。【可结合情景创设,培养学生保护鸟类的生态环保意识。】3.出示情景图2。(1)小组合作讨论,0在直尺和温度计上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汇报交流0的另两种意义: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温度计上表示冰点。三、指导书写5、10、0、6。1.交流书写要点,重点是5和0的书写。2.观察:10的书写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有两个数字组成,“0”写在右半格,“1”在左半格,田字格都写满了。)3.编儿歌帮助记忆。如555,像个钩子张大嘴,000,像个鸭蛋微微斜,666,0字出头像哨子,101010,1、0牵手好朋友。4.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习。【可组织书写评比,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学习习惯: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数”的基本认识。在涂色与圈画活动中,知道作业的常规要求:簿面整洁,书写认真。了解数字“5”、“10”、“0”、“6”的书写笔顺和标准格式。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涂色活动引导学生做作业时要耐心、细致和整洁。实施说明:1、“5”与“10”的关系(1)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用简单的语言表述“5”与“10”之间的关系,(2)指导“5”的基本写数步骤及要点。(3)通过涂色活动引导学生做作业时要耐心细致,并注意簿面的整洁。2、“0”的认识(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0”在生活中的作用。(2)指导“0”和“6”的基本写数步骤及要点。(3)教师应继续重视学生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第7课时 写一写(3) 7、8、9教学目标: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写出10以内数的分拆。2.掷双色片,会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3.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4.认识并正确书写7、8、9。5.培养学生正确操作学具及养成有序分工合作的学习习惯。教学须知:1.掷双色片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半抽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如从看双色片写数掷双色片数字,让学生了解数的分拆,感受投掷结果的随机性。2.第1题,让学生知道数能进行不同的分拆,并学会看着双色片用数记录分拆的结果;第2题,通过掷双色片活动,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3.掷双色片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听口令收放学具,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指导分工,明确合作的目的,在学习准备中注意合作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教学建议:一、掷双色片。1.引入。(1)取出2片双色片,放在杯子中摇一摇后掷出,也可先猜后掷,将结果板书,并指导记录:红片有1个,就在红片的下面写“1”; 蓝片有1个,就在蓝片的下面写“1”。问:如果红片或蓝片没有,该怎样写呢?(2)小结:2可以分成0和2、1和1、2和0。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要有规律地排列。2.练习5、6、7、8、9、10数的分拆。(1)小丁丁和朋友们也在进行掷双色片游戏,结果如下(出示图1),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记录(先确定各图中红、蓝片的片数,再记录)。(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3.掷双色片。(1)如果有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中掷一掷,会出现哪些情况呢?教师示范后小组合作。(2)(合作要求:一人掷、一人记录、一人涂色、一人监督,大家轮流。【教师要注意合作方法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3)交流汇报并小结合作情况。 【教师可自编口令,训练学生听口令收放学具,动静有序,整齐划一。】(4)想一想:哪些投掷的结果经常出现?(既有红的、又有蓝的。)哪些投掷的结果很少出现?(全部是同一种颜色。)【引导学生感知投掷的结果,初步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二、指导书写7、8、9。1.观察数字7,编儿歌2请学生板演后点评书写要点。3.教师示范,学生书空描写。4.在“田”字格中练习。5. “8”、“9”指导方法同上。学习习惯:能较为准确的理解他人的想法,并能大胆表达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意见。掌握简单的记录数据的方法。了解7、8、9的书写方法和结构,并能叙述笔顺。学习兴趣和情感:初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互动交流的乐趣与价值。实施说明:1、掷双色片(1)在组织学生投掷“双色片”的游戏中,指导学生有序地记录投掷结果,初步渗透统计思想。(2)引导学生结合5个双色片的投掷活动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准确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大胆地表述与他人不同的意见。(3)教师应适时地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表达。2、书写7、8、9(1)指导写数的基本步骤以及要点。(2)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书写后,较完整地叙述各数的书写笔顺。(3)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握笔姿势、簿面情况做及时评价。 第8课时 比一比(1) 对应与比较教学目标:1.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3.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出多、多了几个;少、少了几个;或一样多。教学须知: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经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本课时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作思想方法上的准备。我们需要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去比较两堆物体的多少,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1.学生先将每一堆的物体数完,然后再比较哪一堆的物体多;2.学生无法将两堆混在一起的物体数清,这时就无法再用数数的方法,必须用一种既原始、又现代的比较方法两两配对,也就是数学上的“一一对应”。对于孩子来说,通过两两配对或数数这两种方法,来比较两堆物体的多少,是容易接受的,而两两配对的思想方法含义更为远大,在今后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也更为广泛。本节课的重点一是掌握两两配对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能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比较的结果,如和比,多,少;或比多(少)几个:或和一样多(同样多)。数的大小比较先通过放置实物,然后是计算条片、小圆片、小方块来进行,最后逐步引导学生直接得出结果。教学建议:1.出示主题图,问:你看到了什么?或你看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对图意有所了解,即小朋友要坐碰碰车玩。)随后可接着问:碰碰车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通过数数(小朋友6人,车5辆)必然知道不够。2.创设问题情景:如果公园里的小朋友很多,碰碰车也不止这5辆,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地知道够不够呢?同桌两个小朋友说一说。引导小朋友去思考。3.在师生交流中,得出两两配对。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对应线“的方法。4.比一比,说一说。(1)碟子比蛋糕多2个;(教师适当引导)(2)杯子与吸管一样多;(教师适当引导)(3)裤子比背心多一条或背心比杯子少一件;(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4)小朋友比篮球少一个;或篮球比小朋友多一个。(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要求学生通过画对应线,来体验一一对应,并用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学习习惯:沟通独立阅读和思考,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例题图的含义。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几个和第几个。初步学会和同桌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技能。学习兴趣和情感:有表达的意愿和自信。初步感受小学学习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文明习惯和知错就该的的行为。实施说明:1、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帮助学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故事情景。2、运用看书自学、观察比较等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几个”和“第几个”的表达方法。3、教师以简单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示范,帮助学生学会“几个”和“第几个”的表述方法。 第9课时 比一比(2) 小于、等于、大于教学目标:1.会根据长度和个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2.认识符号“”,会用符号书写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3.会书写不等号和不等式。教学须知:1.小于、等于、大于通过比一比身高来形象地引入。2.用计算条片形象地引入“”符号。3.数的大小比较先通过放置实物,然后是计算条片、小圆片、小方块来进行,最后逐步引导学生直接得出结果。教学建议:1.大于与小于符号的引出,可以先让学生亲身经历数一数的活动,在数的过程中用不同的学具来代替小动物的数量。通过这些直观的数数,引导学生说一说谁多谁少,最后再用抽象的数字符号与大于、小于符号表示其多少。这时再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第1、2题,进一步体验小于、等于、大于的读法和写法。2.第3题是对实物进行比较,其中第1小题为范例。教师不必预先告知,可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在学生理解了抽象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后,也可以让学生用具体的实物来解释抽象符号的含义。如“”,根据这两个数的比较,能否用图中的情境或者生活中的情境进行解释,以深化学生对抽象符号的认识。3.第4题,对于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按两边数字的大小来放置学具,通过直观的学具帮助得出结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直接按数的大小来进行判断,得出比较结果。4.第5题的左面一组,对于能力弱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观察小于号尖的一方有2颗珠子,只要比2颗珠子多的珠子都可以竖排成一排,放在小于号开口的一方,从而可以判断得出只要填比2大的数就行。(右面一组反之。
收藏
编号:257165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5.67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1
8
金币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科
知识
学习
准备
筹备
计划
规划
实施
实行
施行
组织
- 资源描述:
-
/.
上海市沙田学校一年级数学学科学习准备期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落实《关于小学低年段(一至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中关于设置学习准备期,放慢教学进度、精简学习内容、改进学习评价,引导教师关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养成,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小学与幼儿园衔接的意见,在近几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学习准备期实践的基础上,现制定《沙田学校一年级数学学科学习准备期实施方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学习准备期的教学内容,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性,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获得基础知识,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直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 而 能焕发学生学习兴趣。除了数学知识的教学之外,教学中更应该关注: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 初 步 感 受 观 察、分 类、比 较 等 基 本 的 数 学 思 想方 法,为以 后 的 数 学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设计说明
本方案把有关数学学科“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的学习内容与“听、说、读、写、做、合作”的学习习惯要求贯穿在数学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爱数学、学 数 学、用 数 学 的 学 习 兴 趣 和 情 感 。随 着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不同和学习要求的逐步提高,数学学习习惯培养重点在不同年级会有所不同,培养的要求也将逐渐递进。下面列举的学习准备期数学学习内容及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些要求将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
三、内容安排
单元
学习内容
学习习惯
课时
说明
一、10以内的数
说一说
我们的教室
★知道在课堂中要发言须先举手示意。
★能够安静地听他人发言,不插嘴。
☆学习看书的基本方法:左手按书、右手翻书。在翻书的过程中认识页码。
1
认识学习小伙伴;学会从数学角度描述我们教室中的物体。
分一分
分物品
★叙述时引导学生回答完整,如“按颜色分,分为4盆桔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养成先观察再分类的习惯,知道分类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培养学生说的学习习惯。
自己说:先举手再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
听他人说:他人发言时要耐心倾听、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组内互说:组内交流要有序、轻声交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
2
能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初步建立分类概念。
分图形
☆能听懂教师所说的活动要求,并简单复述。
★能够根据题号找准相应的主题图,理解图意及其要求,并用自己的语言做简单的表述。
数一数
写一写
指着数;听着数
☆让学生体验对应的数学思想。
☆学会审题,理解题意。
☆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能复述教师的话语。
★能够对同桌表达简单的指令。
★知道学具操作的基本要求:轻拿轻放,说停就停。
☆能根据要求合理选择学具,并较为有序地开展操作。
1
通过对应,进行计数,并熟练“唱诵”10以内的数。
10以内的数
★认识“田字格”的格式结构,了解数字“1~4”的书写笔顺和结构。
☆能够较完整地叙述各数字的书写过程。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3
在计数过程中,能进行10以内数(包括零)的认识与表达。
比一比
对应与比较
☆沟通独立阅读和思考,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例题图的含义。
☆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几个和第几个。
☆初步学会和同桌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技能。
2
学会用“一一对应”等方法比较数的大小;认识符号“<、=、>”,并会使用。
小于、等于、大于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基本读懂例题的主要内容。(细化)
☆借助学具,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能准确地书写“〉”、“〈”和“=”。
几个与第几个
★借助学具,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1
会区分“几个”与“第几个”,并学会序数的书写。
数射线
☆简要表述“数射线”的特征。
★根据图示说一个简单的数学故事。学会用“︵”符号在数射线上简明地表示一定的数量。
1
初步认识数射线,会在数射线上表示0~10的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机动
1
四、教学建议
1.明确学习准备期的内容安排:数学课程将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10以内的数》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与调整,设计“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等教学活动。
l “说一说”的内容包括:①认识学习小伙伴(小胖、小丁丁、小巧、小亚四个不同的人物及熊猫乐乐、小兔欢欢);②学会用完整的句子,从数学角度描述我们教室中的物体。如:教室中有3盆花。
l “分一分”的内容包括:① 按单一标准的分类——对《我们的教室》所示物品的分类;② 按不同标准的分类——对“彩色图形片”的分类。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l “数一数”的内容包括:①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内容——《我们的教室》,用“数”进行计数,发现隐含在教室中的数(从1~10的10个数——相对应的事物),并进行描述和交流,体会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② 指着数、听着数。让学生学习用圆圈表示物体的个数(因为此时学生还未学习写数、认数,圆圈学生会数会画,便于操作,而且圆圈与物体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也与双色片比较接近)。
l “写一写”的内容包括:在计数过程中,初步认识10以内数(包括零)(基数角度),并会正确地书面表达。
l “比一比”的内容包括:① 对应与比较。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等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②小于、等于、大于。认识符号“<、=、>”,并会使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数的大小。
2.在教学活动中要强化学习兴趣形成和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准备期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确数学课堂“听”、“说”、“做”的常规,培养学习习惯,为后继学习做准备。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机的加以整合。如:在《分一分》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按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其中就包含“听”、“说”、“做”的常规。首先是认真观察和倾听的习惯,其次是先举手、再发言并且声音响亮的习惯,再次是按一定标准有序操作的习惯。
根据一年级数学学习准备期的具体教学内容,以下呈现的是每一课时中关于“听、说、读、写、做、合作”等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且每一节课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有“★”表示的是该课时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予以重点知道。目的在于通过有意识的、循序渐进的培养,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健康的学习情感的培育。
3.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评价:坚持以过程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为主,通过学习预备期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了解和初步养成一些数学学习的习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和态度是评价的重点。建议采用不同方式(如口头回答、操作实践等)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学生更努力地参与学习。
附:教学设计案例
第1课时 说一说
——“我们的教室”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小伙伴:小胖、小巧、小亚和小丁丁及熊猫乐乐、小兔欢欢。
2.初步了解上课的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知道发言要先举手,发言声音要响亮;别的小朋友发言时要注意安静、认真倾听。
3.通过观察“我们的教室”后说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及小朋友在教室里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叙述物体事件的完整表达能力。
教学须知:
1.本节课以描述和叙述练习说话为主,交流时要强调说话的完整性,所以学生在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加以纠正。
2.虽然是刚进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许多学生一般数数还是基本都会的,所以在教学时如果学生用基数叙述事物时要及时表扬鼓励。
3.从描述主题图“我们的教室”到描述生活中我们的教室,以及我们的学校乃至向同学介绍我的家庭,在生活中逐步体会把话说完整的作用。
教学建议:
1.认识四个学习小伙伴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四个学习小伙伴的特点。如:脸儿圆圆胖胖的小胖;戴眼镜的小亚;梳着两条小辫子的小巧;爱动脑的小丁丁。
2.小兔欢欢和熊猫乐乐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特点,并说明欢欢和乐乐最喜欢出问题给小朋友解答。
3.在学生练习说话时,要提醒学生发言声音要响亮,听同学发言时要注意安静、认真倾听。
4.由于教材中的主题图“我们的教室”中四个学习小伙伴的样子及教室里的物品都不够清晰、明确,所以在描述“我们的教室”时,可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分类去观察。如从整体到部分,教室里有门、窗、黑板、课桌椅,课桌上的学习用品、课桌边活动用具等,让学生感受完整表达的范例。
5.从主题图到生活实际中的教室,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你所看到我们自己教室的物品,强调比一比谁能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完整的说给组员们听。
学习习惯:
★知道在课堂中要发言须先举手示意。
★能够安静地听他人发言,不插嘴。
☆学习看书的基本方法:左手按书、右手翻书。在翻书的过程中认识页码。
学习兴趣和情感:
●初步体验数学教材的作用。
●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实施说明:
1、师生的互动介绍
(1)教师以简洁的语言先自我介绍,给予学生良好的示范。
(2)通过学生自我介绍的活动,告诉学生课堂发言的基本要求。使学生体会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听清他人的发言。
(3)通过即时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感受认真倾听是一种受欢迎的表现。
2、认识数学小伙伴
(1)教师通过正确的示范,教会学生规范的翻书方法以及基本的阅读方法。
(2)通过认识教材中的数学伙伴,阅读书本上的图片,感受数学书的作用。
3、观察“教室图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室里有什么”。能用一、两句完整的话描述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培养学生对个数进行表达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2课时 分一分(1)
——分物品
教学目标:
1.能按颜色、形状、大小、性别、状态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正确计数。
2.能简单口述分类的理由和过程。
3.初步训练学生说(包括自己说、听他人说、组内互说)的学习习惯。
4.学会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
教学须知:
1.学生在学前已有基本的类概念,这里主要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出发,通过观察,从颜色、形状、性别、大小、状态等进行分类并计数。
2.叙述时引导学生回答完整,如“按颜色分,分为4盆桔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3.养成先观察再分类的习惯,知道分类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4.学习生活刚开始,为提高课堂有序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重点培养学生说的学习习惯。
自己说:先举手再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
听他人说:他人发言时要耐心倾听、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组内互说:组内交流要有序、轻声交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
教学建议:
1.出示小胖的书桌(堆满书、本子、铅笔、玩具……),教师讲述:明天就要上学了,小胖的书桌乱七八糟,书包还没有整理,谁来帮助他?(铅笔、尺、橡皮放入铅笔盒,本子、书、垫板、铅笔盒放入书包)剩下的玩具汽车和足球怎么办?(放到玩具橱里)
2.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像小胖那样随便乱放。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3.观察图1。
左边的菊花图,理解图意后问:图上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教师示范说学生跟着说。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表达,并尽可能完整回答:按颜色分,分为4盆桔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右边的球类图,请学生观察后思考: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样?
【强调先观察,找出分类的标准后再分一分:按功能分,4只篮球,4只足球。】
4.集体说图2。
按性别分:4个男生,3个女生;
按大小分:3本大的练习本,5本小的练习本。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可大胆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5.任选图3中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按状态分:3只关上的铅笔盒,2只打开的铅笔盒;
按颜色分:1只黄色书包,4只红色书包。
【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要互相尊重,声音要轻。】
6.观察图4,两幅图怎么是一样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先试做后汇报,得出:同一幅图,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前后左右四人小组讨论时,每位组员的发言要有序,允许有不同意见。】
第3课时 分一分(2)
——分图形
教学目标:
1.会按颜色、形状、大小给24片彩色图形片进行分类。
2.知道同一类物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3.培养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须知:
1.通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具备简单的分类能力,本课时主要针对同一类物体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思考问题的多角度性,培养发散性思维。
2.这里计数要比前一课时复杂,引导学生计数时要不重复,不遗漏。
3.通过操作、比较、游戏,循序渐进式的练习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学建议:
1.比一比:出示24片彩色图形片,请学生任取两片,比较后说出它们的不同处。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形状、大小、颜色),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2.分一分:学生独立进行分类,请分得最快的学生板演,并说出分的标准、过程和结果。
两种大小:大的、小的;
三种形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四种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3.数一数:根据自己的分类结果进行计数,并知道虽然分类的结果不同,但这堆图形片的总数不变。
按形状分:三角形有8片,圆形有8片,正方形有8片;
按颜色分:红的有6片,黄的有6片,蓝的有6片,绿的有6片;
按大小分:大的有12片,小的有12片。
4.猜一猜:
出示
请一个学生上台,其他人闭上眼睛后拿走一片,问缺少哪一片?为什么?(题型可教师或学生自编)
5.做一做:每人任取一个图形片,举在手上,站起来,听老师报做动作,如:“他有一片大的。”手拿小的图形片的学生就坐下,“他有一片红的。”手拿其余颜色图形片的同学就坐下,最后留下的人获胜。
【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里还可以让学生来当小主持,或自定游戏规则。】
学习习惯:
☆能听懂教师所说的活动要求,并简单复述。
★能够根据题号找准相应的主题图,理解图意及其要求,并用自己的语言做简单的表述。
学习兴趣和情感:
●初步感受同桌合作学习的乐趣。
实施说明:
1、能按颜色、形状、大小、状态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正确计数。
2、能简单口述分类的理由和过程。
3、知道同一类物品,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4、知道组内交流要有序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
5、养成他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自己回答时要先举手,声音响亮的习惯。
6、能够多角度思考。
7、学会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
8、教师鼓励学生发言时做到音量适中,态度自然。
第4课时 数一数
——指着数、听着数
教学目的:
1.结合实际生活,初步体会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2.会确定听到的声音次数,并学会用圆圈或数杠表示声音响的次数,记录下来。
3.结合实际生活,初步建立圆圈和竖杠与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思想。
4.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数的好习惯。
教学须知:
1.虽然是刚进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但一般数数还是基本都会的,所以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要有序的数学思想。
2.听觉的训练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听的好习惯。
3.学生对看着物体用手指着数数有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初步有一一对应的思想,故此时可确定用画圆圈、画竖杠——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来与物体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
4.教师要准备一些可以发声的器具。
教学建议:
一、指着数。
1.在看书上指着物体数一数时,教师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如翻书时要“左平右点”(左手压书,右手食指点所需看的地方)。然后可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计数,同时让学生感受完整表达的范例。
2.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你所看到的物品的个数,强调比一比谁能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完整的说给组员们听。
3.对物品数量较小的数目,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或记号)来表示,(如:画○、画线、摆小圆片、写数等)。
4.当然可以利用游戏(配对、你说我摆、找朋友等),让学生体会物体对应之间的关系,同时仍然要求学生能较完整地进行表述物体的个数。
二、听着数。
1.观察主题图(1),猜猜小巧敲鼓敲了几下,小胖吹了几下笛子?你怎么知道的?(小丁丁在黑板上画了10个圆圈,小巧和小亚画了竖杠∣∣∣∣)让学生了解听着数的基本方法。
2.实际操作,先由教师吹奏或打击乐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声音的次数;然后可以让学生吹奏或打击乐器,学生记录。其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仔细地听和记。
3.综合练习时,可利用手中的乐器4人小组合作打一段节奏(小组同学先讨论好每人打的次数及先后),其他同学记录。
4.最后还可以用儿歌中穿插的小鼓声,让学生进行记录小鼓敲了几下。以训练学生认真听、有选择的记。如“小淘气,敲小鼓,咚咚咚,咚咚咚;妈妈过来忙叮咛,不要敲,不要敲,宝宝上床要睡觉;小淘气,点点头,我轻轻敲,咚咚咚,我哄宝宝来睡觉。”
学习习惯:
☆让学生体验对应的数学思想。
☆学会审题,理解题意。
☆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能复述教师的话语。
★能够对同桌表达简单的指令。
★知道学具操作的基本要求:轻拿轻放,说停就停。
☆能根据要求合理选择学具,并较为有序地开展操作。
学习兴趣和情感:
●培养学生对个数进行多种形式表达的能力。
●初步感受同桌合作学习的乐趣。
●体验学具操作的价值。
实施说明:
1、指导学生阅读书本,理解题目的要求。从基数的角度认识1—10各数。
2、会确定听到的声音次数和看到物体的个数,并会用圆圈、数字或竖杠记录下来。
3、结合图意,会用双色片、竖杠、阿拉伯数字、中国数词等多种方法表达实物的个数。初步建立数字与物体个数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思想。
4、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在完成练习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分类的结果。
第5课时 写一写(1)
——1、2、3、4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让学生再次体验对应的思想。
2.会用圆片、竖杠、阿拉伯数字等多种方法表达实物的个数。
3.对玩积木图进行正确的描述,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并用“│”计数。
4.正确书写数字1、2、3、4。
5.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教会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橡皮。
教学须知:
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知道将同一类事物汇集在一起就形成集合,每个集合都有相对应的数,本课主要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再次体验集合与数的对应关系。
2知道集合中的个数(也就是基数),与组成集合的元素个数有关,与元素本身无关。如2本书、2只玩具熊都可用数字“2”表示。
3.竖杠与圆片书写都强调以5个为一组,不仅美观而且计数方便,为以后学习“2个5是10”等知识打基础。
4.写数字时注意书写格式,学生初次写字,握笔不熟练,经常写错,教师要教会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橡皮,如书写前先想好后再认真落笔,尽量减少橡皮的使用次数,使用时,一手轻压纸张,一手来回轻擦至干净,擦完后将橡皮屑轻掸至一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建议:
一、课间大休息。
1.出示主题图1,引导学生观察后说出题意:将同一类物体圈在一起,然后数出它们的个数,最后与相应的数字连起来。
2.图意归纳为“圈、数、连”三步后,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核对。
3.出示主题图2,问:我们学了哪些计数的方法?用圆片计数时要注意什么?竖杠呢?(它们都是5个为一组,这样不仅美观整齐,而且计数时很方便。)
4.强调竖杠5的写法,可用儿歌边念边书空,加深印象。
二、玩积木。
1.出示情景图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描述,如小丁丁先放了一块积木,小亚正拿着一块红色的三角形积木,搭在蓝色的长方形积木的上面,小巧手拿一块黄色的积木等在一边。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三人互相合作,认真仔细,才能搭出漂亮的图形来。】
(这里三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积木名称不做要求,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形状、颜色进
行描述即可,如有学生已掌握这些名称,交流时可以使用。)
2.第2题,小胖也来搭积木了,他搭了2幢房子,左面一幢房子中他用了哪几种颜色的积木?你能用“│”的方法来计数吗?
【渗透统计思想,先划“│”,再数一数一共有几条“│”。】
3.这些积木除了按颜色分类外,还可以怎样分?你会用刚才的方法来计数吗?
4.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在计数时,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吗?(先数一数一共有8块积木,按颜色分与按形状分后积木的总数是相等的,都是8块。)
5.右面一幅图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数,竖杠、圆片、数字都可以。
三、指导书写1、2、3、4。
1.认识田字格及书写位置,要写在田字格的右边,为以后学习位置概念打基础。
2.观察数字1,学生自编儿歌。
3.教师示范书写方法后,学生模仿写在书上。
4. “2、3、4”的书写方法同上。
儿歌:111,像根小棒斜着放,
222,像只鸭子脖子长,
333,像只耳朵在一边,
444,像面红旗迎风飘。
5.猜谜语:横看像把尺,竖看像根棒,年龄它最小,大哥它来当。(猜一数字)
【还可请同学自编1、2、3、4的谜语,大家互猜,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认识“田字格”的格式结构,了解数字“1~4”的书写笔顺和结构。
☆能够较完整地叙述各数字的书写过程。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学习兴趣和情感:
●感受识数的乐趣。
●树立写好数的自信心。
实施说明:
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让学生再次体验对应的思想。
2、会用圆片、阿拉伯数字等多种方法表达实物的个数。
3、对玩积木图进行正确的描述,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并会计数。
4、认识“田字格”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或板演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中线、左半部分、右半部分、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等基本结构。
5、书写1~4
(1)在儿歌的辅助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字结构的好奇心。
(2)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明确写数的基本步骤及其要点。
(3)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书空—描红—书写”等过程,并督促学生在书写时姿势端正,字迹工整。
(4)教师要尤为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6、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教会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橡皮。
第6课时 写一写(2)
——5、10、0、6
教学目标:
1.认识5和10,知道2个5是10。
2.认识0,知道零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3.正确书写5、10、0、6。
4.培养学生保护鸟类的生态环保意识。
5.通过涂色活动引导学生做作业时要耐心、细致和整洁。
教学须知:
1.在认识数时,5和10是关键数,教学引入时可通过找出身上的5和10,帮助学生认识5和10,并理解5和10之间的关系。
2.还可通过寻找身边的5和10,加深理解“2个5是10”,并为以后计数5、10、15……打基础。
3.学生已认识1~10,0虽然是首次出现,但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是本课的基础。
4.一般来说,0有三种不同意义:在计数时表示什么都没有,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温度计上表示冰点(水结冰时的度数);其中第一种意义,学生大都能自己归纳出,而后两种意义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5.0的书写有一定难度,学生不易写得美观,涂色活动中数量和难度也在增加,教师要指导学生书写时一定要耐心、仔细,涂色时美观整齐,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建议:
一、认识5和10,找出5和10之间的关系。
1.情景图1——认识5和10。
(1)找一找我们身上的“5”:一只手有5个手指,一只脚有5个脚趾。
(2)找一找我们身上的“10”:两只手有10个手指,两只脚有10个脚趾。
(3)请一学生上台,边戴上手指木偶套边数,其余学生跟着一起数,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10个手指,得出2个5是10。
2.情景图2——观察图意后得出:每5个木偶指套一圈,计数时很方便。学生独立练习。
3.情景图3——生活中的2个5是10。
(1)请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2个5是10”,如5个人一组,两组有10个人;2张5元是10元……
(2)说图意:左边有5只黄气球,右边有5只蓝气球,扎在一起表示合起来有10只气球,也就是“2个5是10”。
(3)同桌互说跷跷板图意:跷跷板左边坐着5个小朋友,右边也坐着5个小朋友,合在一起有10个小朋友,也就是“2个5是10”。
(4)任选一幅气球图进行涂色,涂两种不同颜色并用线连起来表示“2个5是10”。
4.情景图4——涂色练习:观察图以后任选一幅图,两种颜色,每种5朵,两种颜色的花圈在一起表示“2个5是10”。
二、认识0,知道0的三种不同意义。
1.出示情景图1。
(1)小丁丁: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你们看,我们为鸟儿搭建了一个鸟台,好让它们来觅食,上面已经放了许多麦粒呢!
(2)看,小鸟飞来了,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鸟在鸟台上吃食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3)小鸟们吃饱了飞走了,现在鸟台上还有几只小鸟呢?一只也没有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4)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一般能很快答出,教师揭示0的第一种意义:表示没有。
2.0除了表示没有,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看到0?学生自由回答,如车牌上,房间号码等。
【可结合情景创设,培养学生保护鸟类的生态环保意识。】
3.出示情景图2。
(1)小组合作讨论,0在直尺和温度计上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汇报交流0的另两种意义: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温度计上表示冰点。
三、指导书写5、10、0、6。
1.交流书写要点,重点是5和0的书写。
2.观察:10的书写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有两个数字组成,“0”写在右半格,“1”在左半格,田字格都写满了。)
3.编儿歌帮助记忆。如
555,像个钩子张大嘴,
000,像个鸭蛋微微斜,
666,0字出头像哨子,
101010,1、0牵手好朋友。
4.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习。
【可组织书写评比,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学习习惯: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数”的基本认识。
★在涂色与圈画活动中,知道作业的常规要求:簿面整洁,书写认真。
☆了解数字“5”、“10”、“0”、“6”的书写笔顺和标准格式。
学习兴趣和情感:
●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生态环保意识。
●通过涂色活动引导学生做作业时要耐心、细致和整洁。
实施说明:
1、“5”与“10”的关系
(1)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用简单的语言表述“5”与“10”之间的关系,
(2)指导“5”的基本写数步骤及要点。
(3)通过涂色活动引导学生做作业时要耐心细致,并注意簿面的整洁。
2、“0”的认识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0”在生活中的作用。
(2)指导“0”和“6”的基本写数步骤及要点。
(3)教师应继续重视学生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第7课时 写一写(3)
——7、8、9
教学目标: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写出10以内数的分拆。
2.掷双色片,会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
3.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4.认识并正确书写7、8、9。
5.培养学生正确操作学具及养成有序分工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须知:
1.掷双色片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半抽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如从看双色片写数→掷双色片→数字,让学生了解数的分拆,感受投掷结果的随机性。
2.第1题,让学生知道数能进行不同的分拆,并学会看着双色片用数记录分拆的结果;第2题,通过掷双色片活动,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3.掷双色片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听口令收放学具,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指导分工,明确合作的目的,在学习准备中注意合作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
教学建议:
一、掷双色片。
1.引入。
(1)取出2片双色片,放在杯子中摇一摇后掷出,也可先猜后掷,将结果板书,并指导记录:红片有1个,就在红片的下面写“1”; 蓝片有1个,就在蓝片的下面写“1”。问:如果红片或蓝片没有,该怎样写呢?
(2)小结:2可以分成0和2、1和1、2和0。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要有规律地排列。
2.练习5、6、7、8、9、10数的分拆。
(1)小丁丁和朋友们也在进行掷双色片游戏,结果如下(出示图1),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进行记录(先确定各图中红、蓝片的片数,再记录)。
(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
3.掷双色片。
(1)如果有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中掷一掷,会出现哪些情况呢?教师示范后小组合作。
(2)(合作要求:一人掷、一人记录、一人涂色、一人监督,大家轮流。
【教师要注意合作方法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
(3)交流汇报并小结合作情况。
【教师可自编口令,训练学生听口令收放学具,动静有序,整齐划一。】
(4)想一想:哪些投掷的结果经常出现?(既有红的、又有蓝的。)哪些投掷的结果很少出现?(全部是同一种颜色。)
【引导学生感知投掷的结果,初步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二、指导书写7、8、9。
1.观察数字7,编儿歌
2请学生板演后点评书写要点。
3.教师示范,学生书空描写。
4.在“田”字格中练习。
5. “8”、“9”指导方法同上。
学习习惯:
☆能较为准确的理解他人的想法,并能大胆表达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意见。
★掌握简单的记录数据的方法。
☆了解7、8、9的书写方法和结构,并能叙述笔顺。
学习兴趣和情感:
●初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互动交流的乐趣与价值。
实施说明:
1、掷双色片
(1)在组织学生投掷“双色片”的游戏中,指导学生有序地记录投掷结果,初步渗透统计思想。
(2)引导学生结合5个双色片的投掷活动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准确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大胆地表述与他人不同的意见。
(3)教师应适时地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2、书写7、8、9
(1)指导写数的基本步骤以及要点。
(2)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书写后,较完整地叙述各数的书写笔顺。
(3)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握笔姿势、簿面情况做及时评价。
第8课时 比一比(1)
——对应与比较
教学目标:
1.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
3.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出多、多了几个;少、少了几个;或一样多。
教学须知: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经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本课时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作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我们需要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去比较两堆物体的多少,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1.学生先将每一堆的物体数完,然后再比较哪一堆的物体多;
2.学生无法将两堆混在一起的物体数清,这时就无法再用数数的方法,必须用一种既原始、又现代的比较方法——两两配对,也就是数学上的“一一对应”。
对于孩子来说,通过两两配对或数数这两种方法,来比较两堆物体的多少,是容易接受的,而两两配对的思想方法含义更为远大,在今后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也更为广泛。本节课的重点一是掌握两两配对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能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比较的结果,如和比,多,少;或比多(少)几个:或和一样多(同样多)。
数的大小比较先通过放置实物,然后是计算条片、小圆片、小方块来进行,最后逐步引导学生直接得出结果。
教学建议:
1.出示主题图,问:你看到了什么?或你看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对图意有所了解,即小朋友要坐碰碰车玩。)随后可接着问:碰碰车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通过数数(小朋友6人,车5辆)必然知道不够。
2.创设问题情景:如果公园里的小朋友很多,碰碰车也不止这5辆,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地知道够不够呢?同桌两个小朋友说一说。引导小朋友去思考。
3.在师生交流中,得出两两配对。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对应线“的方法。
4.比一比,说一说。
(1)碟子比蛋糕多2个;(教师适当引导)
(2)杯子与吸管一样多;(教师适当引导)
(3)裤子比背心多一条或背心比杯子少一件;(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4)小朋友比篮球少一个;或篮球比小朋友多一个。(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要求学生通过画对应线,来体验一一对应,并用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
学习习惯:
☆沟通独立阅读和思考,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例题图的含义。
☆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几个和第几个。
☆初步学会和同桌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技能。
学习兴趣和情感:
●有表达的意愿和自信。
●初步感受小学学习活动的乐趣。
●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文明习惯和知错就该的的行为。
实施说明:
1、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帮助学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故事情景。
2、运用看书自学、观察比较等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几个”和“第几个”的表达方法。
3、教师以简单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示范,帮助学生学会“几个”和“第几个”的表述方法。
第9课时 比一比(2)
——小于、等于、大于
教学目标:
1.会根据长度和个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认识符号“<、=、>”,会用符号书写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会书写不等号和不等式。
教学须知:
1.小于、等于、大于通过比一比身高来形象地引入。
2.用计算条片形象地引入“<、=、>”符号。
3.数的大小比较先通过放置实物,然后是计算条片、小圆片、小方块来进行,最后逐步引导学生直接得出结果。
教学建议:
1.大于与小于符号的引出,可以先让学生亲身经历数一数的活动,在数的过程中用不同的学具来代替小动物的数量。通过这些直观的数数,引导学生说一说谁多谁少,最后再用抽象的数字符号与大于、小于符号表示其多少。这时再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第1、2题,进一步体验小于、等于、大于的读法和写法。
2.第3题是对实物进行比较,其中第1小题为范例。教师不必预先告知,可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在学生理解了抽象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后,也可以让学生用具体的实物来解释抽象符号的含义。如“3<4”,根据这两个数的比较,能否用图中的情境或者生活中的情境进行解释,以深化学生对抽象符号的认识。
3.第4题,对于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按两边数字的大小来放置学具,通过直观的学具帮助得出结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直接按数的大小来进行判断,得出比较结果。
4.第5题的左面一组,对于能力弱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观察小于号尖的一方有2颗珠子,只要比2颗珠子多的珠子都可以竖排成一排,放在小于号开口的一方,从而可以判断得出只要填比2大的数就行。(右面一组反之。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