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与心理健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游戏与心理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游戏与心理健康.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游戏与心理健康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健身环境,尤其是玩沙游戏更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我们也常常被孩子们在沙堆中专心致志地铲、挖、构建或奔跑、追逐、嬉戏时的愉悦、开心所感染。为了使孩子们玩得更开心、更安全,我们便积极探索、制作玩沙的相关材料及指导途径和方法,以便孩子们在玩沙游戏中不仅健身、健心,而且认知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一、实施过程与方法 (一)活动设计单元总目标活动名称活动目标适合年龄游 戏1认识沙的性质2区别干沙和湿沙3知道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喜欢玩沙,并用沙做各种造型5养成分工合作以及收拾整理的习惯活动一:踩沙游戏1充分利用沙对幼儿足底的按摩作用,在游戏中增进幼儿身
2、体的健康和愉悦的心理感受。2在光脚踩沙的过程中,感受沙是松软的、可改变形状的,与其他地面进行对比,说出不同。3喜欢参与玩沙活动。小班1在沙上印手印、脚印2小脚小手藏起来3用力踩沙、蹦跳踩沙、用脚碾沙4寻宝游戏活动二:军事演习1提高幼儿的体能、耐力、身体协调能力。2加强合作、竞争意识,锻炼幼儿的良好意志品质。3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4知道在沙地中的自我保护方法。各年龄班1沙山探雷2伪装沙坑(可以借助辅助材料)3沙地隧道(使用工具加固)4翻越沙山5沙地追逐跑活动三:漏沙和量沙1增加手臂的灵恬性、力量、准确性。2感知沙的流动性。3感知沙的重量。4会从粗沙中筛选细沙。小班1挑选粗沙和细沙2装沙运沙3不同
3、容器装沙活动四:沙的特性1在观察感知过程中,练习挖、捏、拍、压等动作技能,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2通过观察能比较出沙与黄土和石头的区别。3了解沙颗粒小、易飞扬、可流动、不易粘合等特性。4喜欢探索,愿意提出问题。中班1沙、石分类2沙上建筑游戏3埋丫丫活动五:干沙和湿沙1.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知道湿沙与干沙的不同。2愿意探索使干、湿沙互变的方法。中班1干沙、湿沙建筑2会粘在一起的沙子活动六:湿沙建筑1能够使用挖、捏、踩、踏、对等方法进行创作活动,发展幼儿四肢的协调性、灵活性。2感知湿沙粘合性比干沙强,但湿沙变干后,依旧会松散、塌落,努力尝试保存湿沙立体造型的方法。中班或大班1立体沙模画2沙上建
4、筑游戏(可使用辅助材料)3欣赏立体沙雕活动七:彩色沙画1掌握彩沙的制作方法。2能用粘纸和彩沙作画。3能用彩沙做色彩的搭配装瓶游戏。4能有始有终地进行活动。5能与同伴合作,能主动做活动后的整理。大班自制彩沙透明瓶装沙粘纸彩色沙画活动八:漏沙和量沙1知道筛后的沙不含杂物。2能利用各种方法计时,比较大小不同的漏斗流出等量的沙所需时间不同。3能够使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知道不同容器中的沙量不同。大班制作简易沙漏液体沙画干燥彩沙装饰瓶(抽象画)活动九:沙与土1通过观察对比感知沙与土外形以及特性的异同。2知道沙、土的不同用途。大班对比沙、土中的植物生长 (二)注重沙水区角的材料投放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5、基说过,儿童智力的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因此以新鲜有趣的材料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成为幼儿学习的内在需要。在区角的材料投放中发现,新颖的材料确实很容易引发幼儿的关注,让他们进入到探索活动之中。例如:立体沙模、窗纱、漏斗、胶粘纸的投放,使幼儿发明了沙的各种新颖玩法。同时,一些常见的材料,幼儿也常常能够赋予它们新的玩法,给他们提供了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幼儿随手偶得的树枝、石子、树叶、纸张成为幼儿沙上建筑的最好辅助材料。总之,合适的材料并非都是教师精心挑选而得,材料的选择只要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体能,获得成功、愉悦的心理体验,以自己的方式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幼儿开展
6、自发的观察、讨论、交流、活动,梳理头脑中的信息,产生质疑和争论,引出新实验,使探索不断深化,就达到了引导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同时有效地克服了幼儿盲目扬沙、抛沙、用沙攻击他人的不良行为。为幼儿提供的玩沙材料有:水桶、漏斗、不同孔距的筛子、铲子、耙子、喷壶、模具、放大镜、观察盒、沙袋、沙包、小瓶、沙车、小筐、木棍、硬纸板、娃娃家小刀等各种辅助材料。例如:利用放大镜,幼儿不仅了解沙的一般特性,还细致观察到:沙粒是有棱角的,许多沙的表面是亮晶晶的,沙有不同的颜色使用筛子的过程中,幼儿了解了工具的利用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迁移到其他活动中主动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他们用各种辅助
7、材料自制了沙玩具(沙响桶、沙球、沙漏等)。丰富的材料引发着幼儿的探索活动,同时产生了各种问题:“沙子能化吗?水中黄色的是什么?”幼儿的创造性明显增强,不再满足于老师提供的材料,常常自己寻找合适的材料,满足自己探索的欲望。如:郭森带来彩球,希望埋在沙子中,玩沙漠探宝,马瑞珊带来了种子想尝试沙中的种植效果,陈昭蒙想移植沙坑中的小苗苗,安思烨想试试如果把沙子中掺进胶水效果会怎样 总之,材料的投放可以极大地激发幼儿自觉探索的兴趣,幼儿在探索与摆弄活动中不断产生新的兴趣,为新教育活动的形成做了必要而有效的铺垫,使幼儿产生了主动学习的需要。这样把偶发性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正规性科学活动来解决,体现教育方
8、式的相互转化,满足幼儿需要,生成新的教育活动。当然,由于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的限制,材料投放应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不能过于复杂,应尽量克服无关因素的干扰,否则会出现盲目摆弄现象。 (三)活动形式与方法 1. 主动探索、随机调整、及时反馈思考 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在幼儿探索活动中准确把握幼儿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方法,及时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在一起的内在需要,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在活动中采取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形式,尤其在目标的确定上,尽可能贴近孩子的水平,
9、满足幼儿的需要,在活动中,又做到及时调整。例如:感知沙、土特性这一活动,在活动前,我认为随着大班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已经不仅局限于某一事物、某一特征,可以增加参照物,加强对比、分析,于是在为幼儿准备沙的同时,还准备了大量的黄土,希望为幼儿提供可对比的参照物。可是在活动中,孩子们对日常经常接触的沙仍然抱有浓厚的兴趣,对土的关注明显不足。分析原因: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沙是幼儿每天接触的“玩具”,在此次活动中又给他们提出了新的任务,丰富了活动材料和工具,因此,幼儿探索兴趣依然浓厚,能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砖瓦水泥铸成的大城市中,土成了稀有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游戏 心理健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