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形监测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变形监测方案 三亚市解放路(新风街-和平街)地下人防工程 兼顾道路改造工程 变形监测施工方案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三亚市解放路地下人防兼顾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2022年8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监(检)测编制依据 (5) (一)、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5) (二)、专业测量执行标准 (5) (三)、鉴定执行标准 (6) (四)、监(检)测执行标准 (6) (五)、监(检)测记录 (6) 三、影响本工程监(检)测的几种不利因素: (6) 四、本工程整体监(检)测方案 (7) (一)监(检)测内容 (7) (二)本工程监(检)测步骤 (7) (三)本工程监(检)测方法 (7)
2、 1、竖向沉降位移监测 (7) 2、基坑支护桩位移监测 (7) 3、降水井、回灌兼观测井液面高度监测 (8) 4、人防本体竖向沉降监测 (8) 5、周边建(构)筑物裂缝监测 (8) 6、对周边建(构)筑物构件强度检测 (9) 7、结构加固补强 (9) (四)监测频率 (9) (五)监测报警 (10) 五、内页分析及成果整理 (10) 六、人员安排 (10) 七、时间安排 (11) 八、监测检查注意事项 (11) (一)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11) 1、项目专人负责制: (11) 2、持证上岗制度: (11) 3、检查人员分级制度: (11) 4、三级审核制度: (11) (二)安全技术组织措
3、施 (12) 1、安全措施 (12) 2、高空安全保障措施 (14) (三)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5)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三亚市解放路人防兼顾道路拓宽工程 2、工程地点:三亚市解放路(新风街-和平路) 3、结构形式:无梁楼盖板结构,建筑结构类别为乙类,正常使用年限50年,抗震烈度为6度。 4、总建面积: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67910。主体工事长约1023m,宽33.4m,局部宽度?m。整体地下两层 5、人防等级:甲类核6级,常6 级人防工程,2个二等人员掩体部,14个物资库。 6、口部及风井:总计有29个出地面口,两侧总计有?个出地面风井。 7、地下埋深:地下一层顶板位于,中板位
4、于,地下二层底板位于 8、支护形式:(附图) (1)挡土桩采用H300800工字钢,钢长20-22米。 (2)截渗墙: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P.C32.5水泥用量300Kg/m3 9、降水井和回灌及监测井:降水井72个,回灌及监测井14眼。 10、高程点:面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1:整体平面图 。 图2:解放路1轴至26、129轴至146轴剖面图 图3:解放路26轴至89轴剖面图 由于防护区检查检测需要挖除城市道路地下土体,检查检测过程中的降水、开挖、支护等工序可能改变原有地基的应力状态、打破地下水运动平衡,造成防护区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位移、挠曲、倾斜和裂缝等问题,为了保证防护
5、区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需要在该防护区检查检测前后对解放路周边的建构筑物进行相关的变形监检。 二、监(检)测编制依据 (一)、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22)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22) (二)、专业测量执行标准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22)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2)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22) (三)、鉴定执行标准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22) (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四)
6、、监(检)测执行标准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22 (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22); (五)、监(检)测记录 (1)降水、回灌观测记录 a基坑降水井监测记录;(重点监测初始液面高度) b回灌兼观测井监测记录;(重点监测初始液面高度) (2)工事主体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3)基坑支护桩(墙)形变监测记录。 a顶板土方开挖,基坑支护桩(墙)形变监测记录; b地下一层土方暗挖,基坑支护桩(墙)形变监测记录; c地下二层土方暗挖,基坑支护桩(墙)形变监测记录; (4)新建地下工程本体沉降监测记录。 三、影响本工程监(检)测的
7、几种不利因素: 1)土方开挖深度:土方一次性开挖的深度越深,影响范围越大。 2)地质分布状况:根据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土体分布状况,土体承载力越低,稳定性越差,影响的范围就越大。 3)降水深度:根据专家论证并通过的施工降水专项方案,采取分层降水法,层层递进,在相对时间内尽量减少基坑侧翼压力,增加基坑的稳定性。在施工中,若一次达到性降水深度,影响范围也就随之扩大。 4)支护桩(墙)形变量:根据专家论证并通过的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地下土方暗挖专项方案,土方开挖能够保证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若一次性开挖过深、300H型钢间距过大、型钢产生形变过大、截渗水泥土墙开裂漏水流砂,则会对支护桩(墙)外部的原始土扰动
8、较大,同时对周边 地上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就越大。 5)检测频率。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监测,若监测时间间隔越长,数据就会不准,影响范围越大。 四、本工程整体监(检)测方案 (一)监(检)测内容 1、技术档案核实:对周边相关建(构)筑物的基础资料进行核查。 2、建构筑物现状检查:主要检查结构是否存在裂缝、明显破损、倾斜等缺陷。 3、现场监(检)测:根据需要,可能进行现场检测与试验的项目有: (1)结构构件裂缝分布、宽度检测; (2)结构沉降监测,利用沉降差确定结构倾斜; (3)对于在第二次、第三次检测中发现新开裂缝较大、不均匀沉降较大的建筑物进行材料强度检测。现场检测依据现行检测技术标准执
9、行。 (二)本工程监(检)测步骤 本工程监(检)测主要分为三步: 1、开始检查检测前,对被检(监)测建构筑物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测,确定结构构件裂缝分布、宽度;设置主要沉降观测点和标高测量等。 2、检查检测过程中,可根据检查检测进度及检查检测检测数据及周边建构筑物变化情况进行第二次的检查检测,裂缝、沉降的检查检测内容同上。 3、结构竣工后,进行第三次检查检测,裂缝、沉降的检查检 测内容同上。 (三)本工程监(检)测方法 1、竖向沉降位移监测 借助规划局已经给定的基准点,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观测。 2、基坑支护桩位移监测 借助规划局已经给定的基准点,对于特定方向的
10、水平位移,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和投点法等。当测点与基准点无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法。对于地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 3、降水井、回灌兼观测井液面高度监测 借助规划局已经给定的基准点,利用刻度探绳和卷尺来进行检测。 4、人防本体竖向沉降监测 (1)监测点布置 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布置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顶部竖向位移监测点与水平位移监测点共用。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50m,可根据实际监测情况加密。 (2)基坑内地下水位监测点布置应根据降水方式确定。深井降水时监
11、测点布置在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采用轻型井点和喷射井点降水时监测点布置在基坑中央和周边处,检测点数量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支护结构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具体监测点布置应根据支护形式、支护布置确定,测点的布置应满足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22)的相关要求。 5、周边建(构)筑物裂缝监测 现场根据周边建(构)筑物距基坑支护桩的距离不同和建筑物基础形式不同,选取监测的方法也不同。原则上:距离越近、浅基础,密点监测;距离越远、桩基础,疏点监测。 (1)记录裂缝末端位置方法。首先确定裂缝位置,用放大镜找准待观测裂缝末端准确位置后, 再
12、用色笔作好端部标识并记日期, 然后定期、定人检查裂缝长度的发展变化。这种方法宜用于裂缝长度较短且操作不便处结构构件缝扩展的观测。 (2)贴石膏饼方法。调制稠度适中的石膏粉浆体, 涂抹在待观测裂缝处约35mm 厚的圆形或矩形石膏饼, 定期检查石膏饼是否开裂, 来确定裂缝的发展情况。这方法宜用于裂缝宽度较小且操作不便处结构构件裂缝扩展的观测。 对于比较整齐的裂缝,如伸缩缝等,可采取千分尺量测的方法。 提交各建构筑物的裂缝分布位置图、裂缝观测成果分析等。 以上监测内容的监测周期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6、对周边建(构)筑物构件强度检测 对于周边建(构)筑物结构构件强度,采用回
13、弹法检测其强度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分析责任主要原因。 (2)对于混凝土结构,采用回弹法或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3)所有监测项目,其监测精度都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7、结构加固补强 对于周边建(构)筑物基础下沉量接近沉降报警值时,采用压力注浆方法对该部位进行土体固化补强,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推算周边建筑物地质分布状况,水灰比W/C=0.55-0.6,注浆压力根据地质情况Pa=0.6-1.5,沿土体滑移角反向45角压力注浆和距基础1m远垂直竖向注浆。 (四)监测频率 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检查检测全过程。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应满足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
14、497-2022)中表7.0.3的要求。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检查检测。 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值。 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9、临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10、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11、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检查检测。 12、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15、13、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五)监测报警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对检(监)测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当检(监)测建构筑物沉降累计达到10mm或变化速率达到1mm/d。 2、当砌体建筑物的累计裂缝宽度达到1.5mm或裂缝持续发展。 3、本工程允许周边建筑物最大绝对值沉降量Max=18mm。 4、基坑支护允许最大位移Max= 20mm 5、人防本体允许最大绝对值沉降量Max= 20mm 6、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7、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 8、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
16、报警的情况。 综合以上影响因素,本工程初步确定检(监)测范围为距离基坑边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因此解放路(总长约1030m)两侧检(监)测范围为距离基坑边约30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 五、内页分析及成果整理 1、监(检)测结果综合评价 在技术档案调查、现场检查、检测及分析的基础上,对检测、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相关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限值要求。 2、结论及建议 在技术档案调查、现场检查、检测、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出具检测报告。并根据报告提出经济、安全、有效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六、人员安排 现场检测人员:2-4人; 业内分析人员(负责数据处理、分析和报告编写等):2-4
17、人; 配合工人:4-8名。 七、时间安排 根据现场情况,对周边建构筑物的检测在检查检测前现场检测时间为15-20天(第一次检测),第二次检测时间根据现场的情况确定,工程竣工后现场检测时间为15-20天。 人防工程自身的监测需根据人防工程的检查检测进度及工程的监测数据确定监测的工期及时间。 八、监测检查注意事项 (一)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1、项目专人负责制: 项目设一个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分工、协调、和最后的汇总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持证上岗制度: 检测鉴定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为此,任何一项检测内容都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保证检测基础数据准确无误。 3、检查人员分级制度: 既有建筑物的检测鉴定,检测基础数据是一个主要方面,但现状缺陷也是决定鉴定结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要求现场检查人员不仅具有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需要丰富的工程实际经验,为此,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现场检查工作,该检查人具备高级工程师以上资格,或具备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4、三级审核制度: 从最原始的检测数据,到计算结果、鉴定结论,均设置了校对、审核、审定三个程序,确保鉴定结论科学、严谨,准确无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