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模糊性摘要:语文目标设计的模糊性主要是要求对既定目标具有弹性的操作。它的模糊性是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所决定,运用模糊性理论设计语文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跟更具调节性、伸缩性,正确认识教学目标设计模糊和清晰的关系。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模糊性(一)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首要条件,强化目标意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当务之急。因此,课前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让我们从要求上来看,某些教学的业务部门和学校,对教师课前目标设计一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必须具备知识、
2、能力、情感三项内容,并规定对每项目标的不同层次要求,确定若干个子目标,还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对知识目标的要求,必须分清了解的、掌握的、运用的三个不同层次。把是否符合这些要求作为评价教学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我认为这一要求对从事课堂教学目标的研究人来说是必要的。教师从这些方面的要求出发去分析教材、领会教材、设计教案,对提高教师的目标意识也是有好处的。但如果对每位教师、每篇课文、每堂课都这样去做,求全责备,会脱离教学的实际。因为不仅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每堂课45分钟的教学时间也是有限的。这样会让教师苦不堪言,会出现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教材和课堂设计上而忽视对主体地位的学生的研究的恶性循环。为此
3、,教师普遍埋怨这种设计要求费时多,设计太繁琐,脱离平时的教学实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澄清课堂教学设计目标错误认识问题。一是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谁而定、为谁服务的正确认识,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认清语文学科知识、能力、情感要求的特征。三是教师的课前设计的目标是以教师主观愿望为主的一项课前准备内容,进入课堂教学必定与学生实际存在一定距离,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搞清上述三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同仁会形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二)模糊是相对精确而言的,某些客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两重
4、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不确定性就构成了事物的模糊性。本文提出的语文课堂目标设计的模糊性,主要是要求对既定目标从宏观上把握,在课堂操作中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时的调整和伸缩,即富有一定的弹性。不要过于精细和太呆板,否则不利于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模糊性至少有下列因素构成。第一, 教师制定目标的主观性,学生学习的客观性。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尽管教师设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是一种教师个体行为的结果。不管你事先对学生了解得多么透彻,但学生始终是教师课前不能完全吃透的对象。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还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关键一方在学生,更何况学生是个充满各自个性特征的组合群体。教师
5、的主观愿望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始终存在着一定差距,是课堂教学中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常常会遇到课前教师估计学生有困难的内容,而学生在课中却很容易地解决了;认为学生喜欢的,很简单的,甚至不需要讲的问题,也常会出现与教师设想的反差。为了调和这种对立,最聪明的做法是从学生群体需求、兴趣出发,对既定目标进行调整,缩小教师主观愿望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间的差距,达到对立的统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照着既定目标和步骤机械操作,不看对象地强硬灌输。这本身就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应变机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目标设计时有一定的估计,整个目标保证有一定的弹性,便于课堂中的适时调整。第二, 学科目标的整体性和学科本身知识的模糊性
6、。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有别于其它学科,特别是有别于自然科学学科。它不像数学学科那样层次分明,阶段清晰,分类明显精确。它的整体性比较强,这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如阅读教学具有整体性、情感感受点等同时包含在一篇一篇的课文中。写作教学更是如此。这里讲的目标整体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语文学科的智能因素;二是情感及其它非智力因素。先说智能因素。它是以整体出现为主,如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我们是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教学,知识和能力也没有明显的界线,整个教材也只能是粗线条,模糊的分类。像单元的组合与分类也是针对某一方面而言。知识和能力融合在一篇篇课文中以整体出现。我们经常讲的,字不离词、词不
7、离句、句不离篇,读写结合,语文教学要整体改革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从横向分析。如果从纵向分析也同样具有整体性。同一类知识,它的阶段性分工也是不明显的、模糊的。如写作知识掌握和写作能力培养,不能分开。掌握了写作知识并不一定具备写作能力,它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阶梯式上升。再如,词语的理解,许多词语需要多次不同课文、不同语境的体会和多种生活的体验达到长期积累,才能真正理解。我们再从语文学科目标整体性的第二层意思分析。语文学科是比其它学科人文性更强的学科。教师要教好语文,学生要学好语文,必须要比其它学科倾注更多的情感因素。一位缺乏情感的教师很难把语文教好,同样,学生也很难学好
8、。所以教师目标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如自身情绪的调整,特别是对学生学习情趣的如何激发,情感的体验。这不仅需要教师情景的创设,临场的发挥,还需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灵、情感的火花,以点带面,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这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能力,更何况还有其它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人们思维中使用的概念有许多都是模糊的。例如:胖、高、浓、粉红等,都没有绝对的标准。语文学科的主要成份是语言,人们的语言也有模糊性,有时从模糊性的语言中可获得清晰的信息。在一般情况下,有些字、词、句学生有“模糊”的理解就行,不一定字字理解,句句分析,搞得十分繁琐。雾里看花,雪天观景,唯其看得不太真切,反使人欲穷究竟,诱发
9、欣赏心理,产生与朗然在目,一览无余不能比拟的对美的满足与遐想。我们的语文教学,难道不也可权使用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在“模糊”的理解中,诱发求知欲与好奇心,达到创造思维的境界吗?与模糊语言有关的还有“意会”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是学习语文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语文教学心理学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其实,课本中的许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说得基本上正确就可以,不必苛求。再说,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个不断补充和系统化的过程,今天“会意”一点,明天“会意”一点,才能达到比较完整的认识。不但一个词,甚至一个句子,一段文字,以致一篇文章,都有一个“意会”的问题。学生可能在意思上已模糊
10、地懂了,但在语言表达上欠缺,这还是他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教师的求全责备,会对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着抑制的作用,是不利于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的。所以无论从语文学科目标的整体性,还是从对语文知识的领会掌握要求模糊性来看。把课堂目标设计得太死,分得太细,教得太机械,是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需要适当的模糊。第三, 从主体出发,使教学目标更具调节性、伸缩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学理论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要维护学生的地位,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建立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目前着手需要解决的: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11、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二是,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所以,不论从角色的转变,还是关系的确定都没有必要教师课前设计好明确的目标。我们再从创新教学要求和人们对学习性质的深层次的认识要求来看。创新教学理论研究成果指出,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的前提是实践,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作为教学的一部分,研究学科的活动课型,课堂教学中要增加活动的内容。学生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人们对学习性质深层次认识后,就会在教学思想上,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模式上,从教授主转变为学习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上,从教师活动为主
12、转变为学生活动为主。以上人们对教学新的研究成就告诉我们:教师课前设计出一堂完全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目标和过程,不但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更何况一个班上学生间的个性差别是比较大的。我认为比较适当的做法是:教师课前吃透教材,搞清学科知识特点和要求,确定几项指导性的学生学习目标,而不是精确的教学目标。对达成目标过程、方法、步骤有个初步设想。进入课堂视学生实际删、补、缩、伸,甚至不惜做大手术。同时根据大语文的观点,让学生得法在课内,得益在课外,有导向性目标。 在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借班上课,他先让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把发现的问题和读懂的内容自由地写出在黑板上,学生有表现机会,积极性很高,整整写出了两大
13、黑板。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师生讨论归类总结出学习目标。整整花了一节课时间,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据他自己说,他课前对学生需要什么,要教给学生什么等是很模糊的。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是教学目标设计模糊性的典型例子。而他们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一是对教材很有把握,二是充分照顾到学生。(三)一提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教学目标的清晰问题,它是提高效率的前提。这显然没有错,那这里又为什么要提出目标设计要模糊呢?这不是自相对立吗?不,这关键要解决好对模糊性认识的问题。首先,对目标设计模糊性的要求要视不同对象而言,因人而异。如对刚走上教学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他们对目标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就要求
14、他们在设计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越详细越好。使他们对目标的设计从模糊慢慢走向清晰,对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有清醒的全面的认识,慢慢提高教学水平。而对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情感特点已牢牢把握,对课文要求,教材的分析运用自如的教师。应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从清晰走向适当的模糊。这样更有利于全们临场的发挥,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目趋成熟。达到教学过程行云流水,每过一处留下深深痕迹的理想境界。所以对青年教师提出备详案,中老年教师备简案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搞一刀切是有违课堂教学规律的。应该鼓励教师从起先的对教材的研究过渡到对学生的研究上
15、来。其次,必须清楚课堂教学的设计目标和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中的实际目标是有交叉而不完全吻合的两个概念。设计目标为操作目标服务,是前提。设计目标通过在课堂上的调整、补充、删减可以转化为操作目标。我们追求的是操作目标的清晰、精确,但要防止那种随心所欲不需要设计目标的做法。就是非常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也是有一种宏观设想的,只不过没有完全确定而已。最后,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的认识要防止两种极端:一是认为既然提倡目标设计模糊性,干脆对教学目标设计不去思考,不用设计,变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二是把目标设计模糊性与操作目标模糊性等同起来。课堂教学可以不要教材,不要培养目标,课堂教学可以随心所欲、节外生枝、漫无目的,像一匹无缰的野马,狂奔乱跳,这也是万万不可取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设计目标模糊性与课堂目标的清晰是相对而言的,模糊与清晰同样可以互化。所谓设计中的模糊是为了课堂中的清晰。只要我们冷静地从学生主体出发,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好好想一想,设计模糊的做法,实质上这是一种模糊中的目标强化,模糊中的目标清晰、精确。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