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强夯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强夯地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1.1 编制依据 (1) 1.2 遵循的规范、标准、规程等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 工程简介 (1) 2.2 工程建设条件 (2) 2.2.1 自然条件 (2) 2.2.2 地形地貌 (2) 2.3.3 水文地质条件 (2) 2.3.4 场地地震效应 (2) 2.3 设计概况 (3) 2.3.1 涵洞设计概况 (3) 2.3.2 基础处理 (3) 2.3.3 基础处理质量检测 (3) 2.3.4、主要工程数量 (3) 第三章施工部署 (4) 3.1 项目施工目标 (4) 3.1.1 质量目标 (4) 3.1.
2、2 工期目标 (4) 3.1.3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 (4) 3.1.4 成本目标 (4) 3.1.5 环境和文明施工目标 (4) 3.2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4) 3.2.1 项目组织机构及其人员配备 (4) 3.2.2 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5) 3.3 施工准备 (6) 3.3.1 技术准备 (6) 3.3.2 现场准备 (6) 3.3.3 测量准备 (7)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7) 4.1 本项目的关键线路 (7) 4.2 特殊地基处理(强夯)施工进度计划 (8) 第五章施工工艺技术 (8) 5.1 施工工艺流程 (8) 5.1.1 强夯施工流程 (8) 5.1.2 强夯施
3、工工艺框图 (8) 5.2 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9) 5.2.1 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夯前检测 (9) 5.2.2 强夯施工参数确定 (9) 5.2.3 强夯施工方案 (10) 5. 3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10) 5.4 强夯质量监测要求 (11) 5.5 强夯质量检测要求 (11) 5.6 强夯成果提交 (11) 第六章投入的劳动力、机械设备及主要进场材料计划 (12) 6.1 主要机械投入计划 (12) 6.2 劳动力投入计划 (12) 6.3 测量试验仪器配置 (12)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13) 7.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3) 7.2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3) 第八章安全、环
4、保及文明施工 (15) 8.1 安全施工 (15) 8.2 文明施工 (15) 8.3 环境施工措施 (17) 第九章进度保证措施 (17) 第十章应急预案 (17) 10.1 组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7) 10.2 雨季施工应急措施 (18) 附件 (19) 附件一:施工平面布置图 (19) 附件二:强夯施工进度计划时标网络图 (20) 附件三:强夯施工进度计划时标网络图 (21) 附图四:应急预案路线图 (22)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 编制依据 1.1.1、南平市武夷新区南林片区市政道路及场平工程项目(一)合作投资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1.1.2、我公司与南平市武夷新区建设发展有限公
5、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1.1.3、厦门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所设计的与本项目有关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1.1.4、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 遵循的规范、标准、规程等 主要规范、标准文件一览表表1.2-1 以及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规程、图集、地方标准、法规图集、及施工管理依据文件。施工过程如有颁布新的以上技术规范应参照新规范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武夷新区位于福建省北部,是闽北的地理中心,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建阳市的部分区域,以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涉及光泽县、邵武市的部分乡镇,土地总面积4132平方公里。南林片区是武夷新区的核心
6、区和重点建设片区,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点发展行政办公、居住综合、商业金融等现代服务功能。 纬一路施工起点桩号为K-0-285.009,往东延伸,依次与经一路和经二路平面交叉,施工终点桩号为K1+680,位于现状浦南高速西侧。施工道路全长1965.009米,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0米,设计速度50km/h,双向六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 本次设计箱涵是连接纬一路道路景观提升工程上游云谷小区水系汇水,排入下游水系。同时通过本箱涵与纬一路道路与拟建生鲜超市连通。 2.2 工程建设条件 2.2.1 自然条件 建阳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东短夏长,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
7、中。年平均气温为18.6,无霜期282天,年平均降水量1700mm,年平均日照1802小时。 2.2.2 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场地跨越原剥蚀低丘及丘间谷地两种地貌单元,部分路段(如经一路 AK0+580设计终点)因南林片区场平施工原地形地貌特征已基本改变。其中 AK0+240AK0+390、AK0+680AK0+720及AK0+860设计终点段段属山间谷地,原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一般约150165m,呈狭长条带状;其余路段属剥蚀低山,山坡自然坡度大多为2030,局部较陡35,丘顶较浑圆、丘脊较平缓,海拔约185210m,相对高差约2050m,地形呈波状起伏,植被发育(多为马尾松或毛竹)。 2.
8、3.3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周边有两处水塘,在纬一路桩号K0+370附近水塘(宽月4.0米,长约10米,水深约1模,水塘底分布有厚约12米的淤泥质粉质粘土),K0+460附近水塘(宽约8米,长度约20米,水深约1米,水塘底分布有厚约23米的淤泥质粉质粘土).道路走向发育有多条河沟(沟宽约15米,水深约0.30.5米)并分别于K0+280、K0+030及K0+320附近横穿道路,K0+560和K1+650附近分别存在一宽约0.51.0米的水渠)。另在部分低洼的沟谷地带还见有少量地表片流。 场地环境类型为类,受地层渗透性影响的地下水类型在剥蚀低丘为B型,在山间谷地为AB型。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和场地环
9、境条件,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性,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状态下和干湿交替带均具微腐蚀性。 2.3.4 场地地震效应 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2)附录A,拟建场地位于南平地区建阳市,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类别丙类,钢筋混凝土结构物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0.2mm。 2.3 设计概况 2.3.1 涵洞设计概况 2.3.1.1、本工程建筑的场地环境类别为类,箱涵设计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雨水箱涵结构设计基准为100年,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本构造物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认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凡预留孔洞、预埋件严格按照结构图并
10、北河其他专业图纸进行施工,未经设计单位许可,严禁擅自预留洞和事后凿洞。 2.3.1.2、本设计箱涵尺寸为3孔3.5m2.0m。本次设计箱涵全长为209.41米,箱涵涵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结构,抗渗等级为P6,钢筋直径大于10mm采用HRB400级,不大于10mm钢筋采用HPB300级。 2.3.1.3、本箱涵设计荷载:活载,汽车荷载。城市A;人群荷载:3.5KN/;堆载:10KN/。 2.3.1.4、设计地下水位:设计地面线以下1.0米。 2.3.2 基础处理 由于箱涵位于高填方段,素填土土层深度在8.813米之间不等,因此此次地基处理采用新型柱锤强夯法,强夯完成面为箱涵底高-0.3米,即箱
11、涵垫层底高程,强夯后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40Kpa。夯击工艺,采用3遍柱锤点夯(深层挤密)+1遍普通夯击满夯(浅层密实),夯击间隔时间不小于1周。其中柱锤点夯的单击夯击能:点夯1400KN?m。(柱锤动压当量不小于1200J/m)。普通夯击锤点夯的单击夯击能:点夯2000KN?m。2.3.3 基础处理质量检测 强夯影响深度应大于10m;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进行夯前夯后两组试验,检测点数布置:每400/不少于1个检测点,并且不少于3点。动力触探试验深度应超过强夯影响深度1m,且至坚硬土层。a、夯前原位测试:强夯前应掌握地质情况,作为对比夯前、夯后的加固效果之用。b、夯后原位测试:夯击之后应对路基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基 处理 专项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