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7、8课训练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7、8课训练教师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一第7、8课 训练案(100分)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一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A王权时代结束 B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答案】C 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权利法案的通过使得议会权力逐渐超过国王,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故选C。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但国王仍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王权依旧存在,排除A;光荣革命
2、后,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与议会不是制衡关系,排除B;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这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D。2、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的存废,英国人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和“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虚君地位 B体现出英国政治体制缺乏民主传统习惯C反映了“君权神授”被“君权民授”取代 D反映了英国民主政治不断选择完善的过程【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
3、国王”“进口国王”分别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议会军与王军间的战争、议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的史实。反映了君权至上逐渐演变为君权受到法律严格限制的发展趋势,即君权神授被君权民授取代,选项C正确;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B项及发生于“光荣革命”后的A、D两项。3、光荣革命前,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由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光荣革命后,各公司纷纷请求议会通过法案予以确认。1690年,哈德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这反映出光荣革命A推动了法律地位的提高 B国王行政大权受到限制C使议会获得完全立法权 D提升英
4、国商人国际地位【答案】A 根据材料 “光荣革命前,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由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到“光荣革命后,各公司纷纷请求议会通过法案予以确认”,再到“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可以看出,“光荣革命”推动英国法律地位的提高,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行政权,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光荣革命后,法律地位的提高,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英国商人的国际地位,故D项排除。4、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
5、规A扩大了国王权利 B使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C破坏光荣革命的果实 D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答案】D“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的规定,使政府大臣的作用得以增强,限制了王权,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责任内阁制的建立,故答案为D项;这项法规削弱了国王的权利,A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B项不符合史实;光荣革命为议会限制王权提供了条件,与这一法规的作用一致,C项错误。5、下表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据此可知16241641年16601685年16891713年17141760年17601800年年均召开天数424312210
6、0天以上100天以上年均通过法令5156777209A中央行政体系不断调整 B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日益激化C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 D国王授权不再具有法律效力【答案】C表格显示议会召开天数、年均通过法令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联系英国的社会变迁特别是工业革命可知,当时英国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议会立法情况,非中央行政体系变化,故A项错误;国王与议会矛盾的时间段为16401688年,且材料反映不出,故B项错误;国王授权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故D项错误。6、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
7、,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C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答案】B依据材料可知,在责任制内阁建立后,政府官职由胜选派成员担任,这样容易导致政府官职经常轮换,不利于政策实施和国家政治的发展。改革后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施政措施的连续性,保证具体行政过程中的稳定。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英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政党通过议会选举执政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得出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结合所学
8、可知,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在于君主立宪政体;D选项错误,责任制内阁具有分权制衡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7、威廉布莱克斯通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王权过大要严格限制王权 B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C英王和议会之间相互制衡 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答案】C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
9、法权的理由”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在立法权方面,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制衡关系,故选C项;材料中“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表明不是严格限制王权,故A排除;材料中“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说明国王的批准权受到限制,故B排除;材料中“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表明国王仍有行一定的政权,故D排除。8、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一件事己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10、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国王任命首相领导内阁C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D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答案】C由材料“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可知,在报告女王之前内阁内部已经形成一致性意见,故选C;由材料可知,国王此时还具有一定的决定权力,不符合统而不治的说法,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王对首相的任命,排除B;内阁对议会负责,排除D。9、18世纪,由于商业和工业扩张以及城镇化,英国的许多人口从南部迁移到中部,市镇席位分配的不平等状况愈加突出。国会改革组织在民间出现,呼吁政府肃清选举中的不正当行为,重新分配选区票数,对获得选举权所需的财产资格作出
11、统一规定。这些情况说明A光荣革命以来英国的社会问题没有解决 B英国社会推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C英国社会对工业资产阶级政权的不满 D民众要求推行普选,参与国家管理【答案】B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随着英国部分市镇的发展,市政席位分配不平等状况日益突出,从而需要重新调整选区票数和对选举权重新规定,说明英国社会有推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社会对资产阶级政权极为不满,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民众要求推行普选,排除D项。10、英国人麦考莱指出,“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
12、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次革命的最大“收效”是A宫廷政变没有流血 B限制了国王的权力C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D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答案】C根据材料“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次革命是指光荣革命;“光荣革命”表明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这就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结束了君权神授的历史光环,故C项正确;A项是光荣革命的特点,不是最大“收获”,排除;限制国王的权力的是权利法案而非光荣革命,故B项排除;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故D项错误。11、19世纪年代后,英国一党长期盘踞政府的现象彻底终结。在野党被称为“国王陛下忠诚的反
13、对党”,其批评、监督和限制执政党以及“后备政府”的作用得到政界的充分肯定。这反映出英国A在野党得到国王的支持 B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C两党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D两党竞争取代一党专政【答案】C本题考查英国的两党制度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材料没有体现国王对在野党的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是有关两党制度的,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材料“批评、监督和限制执政党以及后备政府的作用得到政界的充分肯定”反映了英国两党制逐渐走向成熟,故本题选项C符合题意;D项“一党专政”的表述错误。故选C。12、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
14、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A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 B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C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D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答案】B根据近代英国有关法律规定,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对外代表英国和英联邦,爱德华八世坚持同辛普森夫人结婚,在英国民众看来,这已经不是个人婚姻问题,而是英国的国家形象问题,因而他们纷纷强烈反对和谴责,故B正确;英王是国家最高元首,A错误;英国王位实行世袭制和终身制,C错误;D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13、1215年英国贵族
15、们联合起来,迫使约翰王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材料反映A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英国代议制是习惯形成的C欧洲中世纪已有了宪政 D基本人权已经得到了保护【答案】B本题考查英国的代议制传统,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1215年英国的大宪章已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这体现了限制王权的传统,说明英国代议制是传统和习惯形成的,B项正确;A项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后确立的,A项错误;中世纪的欧洲没有宪政,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无法反映,排
16、除。故选B。14、自1707年起,英国国王不再行使议会立法否决权,但国王仍可通过赏赐官职、年金等方式控制议会。据统计,18世纪初,英国有120名议会下院议员从国王和政府那里得到职位、年金,以后多年此类议员有增无减。这些议员对国王感恩戴德,惟命是从,被称为“宫廷党”。上述史实反映出英国A王权衰落过程的曲折 B君主立宪制度形同虚设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立宪体制下王权的扩张【答案】A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1689年权利法案后,王权开始受到制约,国王不再行使议会立法否决权,至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国王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说明立宪体制下王权逐渐衰落。但是君主立宪制确立初期国王权
17、力仍然较大,可以影响甚至控制议会,说明王权衰落是一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据材料及相关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颁布后君主权利受到约束,体现了君主立宪制发挥了作用,不能通过立宪初期国王权力仍然较大就得出君主立宪制度形同虚设;C选项错误,据上述分析可知,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是在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后;据材料可知1707年之后英国国王不再行使议会立法否决权,因此相对之前,立宪体制下王权在削弱,因此D选项错误。15、从1692年起,英国下院多次提出任职法案,力图将那些由国王任命并接受俸禄的官员排挤出下院,但结果几乎都是被听命于国王的上院所否决。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上院
18、在议会有决定作用 B国王完全控制了议会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D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答案】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英国议会中,国王的势力仍然比较强大,说明君主立宪制度还不太完善,故D正确;上议院权力较小,没有决策大权,排除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国王完全控制议会,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出权利法案遭到破坏,因为材料反映的是上议院和下议院的关系,排除C。16、18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它是以亚当斯密提出的“商业社会”理论为中心而进行的另一种启蒙。亚当斯密改变了18世纪法国一批思想家从政治的维度来思考现代社会的转型这一模
19、式。这从侧面印证了A法国的启蒙原则无推广价值 B英国已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C自由主义源于商业发展需求 D苏格兰的启蒙运动独树一帜【答案】B亚当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倡导者,这一思想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得到广泛运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已经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材料说明英国的思想启蒙和法国思想启蒙注重社会转型不同,说明英国的启蒙注重经济发展的理论,故B项正确;法国启蒙思想的发展不仅促使法国大革命,还促使美国人民独立战争,故A项错误;材料论证的是英法启蒙思想的不同比较,故C项错误;材料论证的是自由主义思想与启蒙运动思想比较,并不是说苏格兰的启蒙运动独树一帜,故项错误。17、学者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认
20、为:“美国革命(独立战争)实际上是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运动内部的场冲突“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A革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美利坚民族独立 B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卢梭的主权在民学说C革命的历史使命是改造本土王权的统治 D革命的对象是实行民主的资产阶级国家【答案】D 美国独立战争的对象是英国,当时英国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故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运动内部的一场冲突”,故D正确;争取美利坚民族独立的任务不能说明“民主政治创制运动内部的冲突”,故A错误;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未涉及斗争双方的国家性质,故B错误;美国本土没有王权存在,故C错误。故选D。18、1787年6月,新泽西代表马丁说:“脱离了大不列颠,就使13个
21、邦处于自然状态我们加入邦联时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如果谁要把我们弄得不平等和不自由,我是绝对不会让步的。”这一主张:A有助于推动各州反抗殖民统治 B意味着中央政府权力需要强化C旨在传播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 D推动美国邦联政府的迅速建立【答案】B根据材料可知,马丁担心各州的权力因联邦政府权力加强而遭受损失,故意在强调中央政府权力需要强化,协调联邦与各州之间的利益,B项正确。1783年,美英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故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主要围绕联邦和邦联之间权力展开争论,与旨在传播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不符,排除C。材料主要围绕由邦联向联邦转变展开争论,D项说法错误,排除。19、汉密尔顿指出:在
22、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787年宪法规定A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B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权力C国会分两院并拟定合理选举办法 D放宽选举条件并扩大选民范围【答案】C材料反映了美国大州与小州的矛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参议院与众议院,并拟定合理选举办法,故C正确;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并不是解决大州与小州的矛盾,故A错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关系属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选举条件与选民范围,也不符合大
23、州与小州的矛盾问题,故D错误。故选C。20、根据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大陆会议改称邦联国会,中央不设置国家元首,在国会下面设立个诸州委员会,在国会休会时管理经常性事务。这一设计存在着重大缺陷,主要表现在A大部分权力控制在州政府手中 B实际权力操纵在原殖民者手中C邦联国会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 D邦联国会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答案】A根据所学可知,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存在着重大缺陷是指中央政府缺乏权利,大部分权力控制在州政府手中,故A项正确;1781年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英殖民的统治,故B项错误;邦联国会存在的法律依据是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故C项错误;邦联国会是各州同意的结果,
24、故D项错误。2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共和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总统制【答案】B关键信息有“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故B正确。22、美国国会于1791年又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包括: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不得进人民房;免于不合理搜査与扣押;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
25、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等等。1791年宪法修正案的突出特点是A理清了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利关系 B美国宪法的民主共和性质得以加强C保障了基本权利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D以明确的条文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答案】C材料“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免于不合理搜查与扣押;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体现了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材料“军队不得进入民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体现了宪法保护民众免于恐惧,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宪法保证民众的权利,没有涉及中央
26、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民主是少数服从多数,共和体现的是公职人选选举产生,B项材料未涉及;材料说的是民众的基本权利,没有涉及公共权力,排除D。故选C。23、据英国金融时报网8月3日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日不情愿地签署了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的新法案。他指出,“为了国家团结”签署这项两党一致支持的法案,但同时抨击该法案“授予国会制衡白宫解除对俄制裁尝试的权力”、“有严重缺陷”且“违宪”。这表明A签署法案表明总统与国会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B两党一致支持表明两党不再存在政治分歧C美国的权力中心已经由总统转向国会 D法案的内容违背了1787年宪法相关规定【答案】D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中央权力运
27、作遵循“权力制约与平衡”,材料中“授予国会制衡白宫”显然不符合“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故D正确;总统不情愿签署,说明总统与国会的观点不一致,故A错误;两党在该问题一致并不能说明不存在政治分裂,故B错误;美国仍然是三权分立的特点,故D错误。24、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该观点A强调法律至上思想 B主张中央集权体制C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D凸显议会至上理念【答案】C根据“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
28、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宪法至上”等可知,这些政治家强调主权在民的原则,C项正确;宪法“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不是在强调法律高于一切,A项错误;“宪法”高于“普通法律”是因为宪法是人民制定的,人民高于人民代表的国会,可知这并不是在强调中央集权,B项错误;“国会立法如果违宪”,“不能生效”突出的是民意而非议会至上,D项错误。2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答案】C试
29、题分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B项和D项说法均错误,故排除。2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这种运行机制体现了A行政权对立法权的有效制衡 B立法的效率与公平兼顾和制衡C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分权制衡 D精英政治与大众政治兼顾和制衡【答案】D据所学可知,和众国议院有每州州议会选出两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任期6年,每名参议员有一票表决权。众议院有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每州的选举人应
30、具备该州州议会人数最多一院的选举人所需具备的资格。根据题干材料“参议员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可以看出这种运行机制主要体现了精英政治与大众政治坚固和制衡,D正确;据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权,A错误;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的关系,而没涉及立法的效率与公平,B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政党关系,C错误。27、1820年,在美国国会讨论密苏里加入联邦问题,南北双方又发生了争吵。后来, 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密苏里作为蓄奴加入合众国,但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 作为自由加入合众国。美国设立缅因目的在于()A平衡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B消除大小之间的矛盾与分
31、歧C确保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地位D维护三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体制【答案】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美国设立缅因州是为了平衡“密苏里是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这一状况,即平衡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故选A。矛盾与分歧只能缓解,不能完全消除,排除B;众议院议员是按人口比例选出的,从马萨诸塞州划出的缅因州并不是一个人口大州,不能确保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地位,排除C;材料提及的是南北两方矛盾,并未提及中央权力运作方式,无法体现对三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体制的维护,排除D。28、18世纪80年代,不管签署的是邦联条例还是联邦宪法,美国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精英们所
32、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而是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选择宪法和政体的观念基本不变 B希望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C坚持奉行妥协机制和实用精神 D力图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答案】C根据材料“美国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精英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而是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体现出美国的民主政治是精英妥协的结果,并且都是“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这体现出实用精神,C选项符合题意。从邦联到联邦国家结构形式
33、明显有变化,A选项排除。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的说法不符合题意,B选项排除。力图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的说法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排除。29、在新政过程中,罗斯福谈到美国三权分立政体时说:“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因为最高法院、联邦政府之间的权力平衡已经被彻底打破,我的目的就是要恢复这种平衡。”从1937年到1941年,罗斯福获得了七次大法官任命机会用大法官的笔奠定了罗斯福新政的宪法基础。这说明A罗斯福总统动摇了美国司法独立 B总统和法官之间存在权力冲突C新政推动总统行政权的逐步扩大 D三权分立政体阻碍新政的施行【答案】C 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与法院的
34、斗争即行政与司法两大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衡。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三权分立与制衡,美国司法并非独立,排除A;材料 主旨不是说明总统和法官之间存在权力冲突,排除B;由材料“罗斯福获得了七次大法官任命机会,大法官的笔奠定了罗斯福新政的宪法基础”,可见新政推动总统行政权的逐步扩大,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政体阻碍新政的施行,排除D。30、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移民禁令,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做出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这说明美国A总统掌握
35、行政权 B法院法官对总统令有裁决权C实行分权制衡 D国土安全部对法院负责【答案】C美国实行分权制衡,总统的行政权受到司法权的制约,因此法官可以对总统禁令作出暂停实施的裁决。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只有联邦法官对总统令有司法审查权,排除B项;国土安全部作为行政机关应当对总统负责,排除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CCADCBCCBCCBBA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DBCABCDCCDACCC31、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
36、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1265年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1628年权利请愿书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19世纪晚期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194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14分)【答
37、案】(1)事件:通过权利法案;通过王位继承法;开创多数党领袖组阁先例;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内阁掌握行政权,通过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等手段控制议会;选民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进而制衡内阁。(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呈现的特点,结合史实予以说明。(6分)(2)特点:渐进性;灵活性。说明:渐进性,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度完善等。灵活性,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32、材料一
38、代议制政体就是这样一种手段,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智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并赋予他们以在政府中较之在任何其他组织形式下一般具有的更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好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摘自(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结合美国代议制相关知识,列举美国实践该观点的主要做法。(8分)【答案】(1)观点:代议制优势体现在能够有效整合民众和社会精英力量,推动国家制度和政府组织形式的进步。做法:召开制宪会议,制订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共和政体;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政府;各级行政首脑和立法机构由
39、选举产生,体现人民主权与精英政治的结合。(任答三点6分)材料二 驴象之争代指美国政治竞选,也是美国两党制的喻词。“驴子”是民主党的党徽,“大象”是共和党的党徽。2016年美国“驴象之争”在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与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之间展开。胶着的选情在金融市场掀起风浪,股市倾跌、债市下滑,而黄金等避险资产又重新获得青睐。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尽管美国主流媒体和选前的各种民调明显看好希拉里,但选民用选票表达了不同的声音。不靠谱的特朗普击败希拉里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欧洲政治精英和学者担心,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会助长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运动。韩国前外长金星焕曾对记者说,如果特朗普当了美国总统,对韩国将是难以想象的“灾难”。 摘编自搜狐网时政新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驴象之争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6分)(2)特点:属于美国政党政治中的两党之争;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利益;对美国和国际社会影响较大。(3分)背景: 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当时美国社会两种经济制度的影响;不同阶层参与政治、追逐利益的需要。(3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驴象之争的影响。(6分)(3)影响:两党互相监督,一定程度上限制当权的政党滥用权力;轮流执政,相互竞争,提高了执政水平,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的现象。(6分)4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