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前两句。二、继续学习,借文悟诗。1、带着母亲的叮嘱孟郊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溉万千,默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孟郊看到的,用“波浪线”划出想到的。(1)看图,小草长得很茂盛,这就是“生机勃勃”。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样生机勃勃?(因为有了阳光雨露的沐浴才会长得如此有生机。)(2)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3)“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十分肯定: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4)“沐
2、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说的又是什么意思?(5)孟郊把“太阳的光辉”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6)小结: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母亲的恩情,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的,表达了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小朋友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一份感激之情。(7)这似山高似海深的爱就是(引读)母亲的恩情,孟郊难忘此情引景,写下了这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孟郊上京赶考,做了一名县官,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亲接进城。母亲的这份恩情孟郊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到他50岁时都难以忘记,这就是铭记。让我们再深情地朗诵这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母亲 恩情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