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总.doc

收藏

编号:257423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4.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1
8
金币
关 键 词:
中考 语文试题 古诗词 赏析 试题 汇总
资源描述:
-/ [转载]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 试题汇总(二) 2014广西来宾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答: (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2分) 答: 答案: (1)“愿”在诗中指的是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2)“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没有丝毫修饰,运用口语,平和亲切;“道狭草木长”“带月荷锄归”随口而出,平淡朴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 山东淄博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示例: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 (3分,分析1分,情感2分) 广西贺州 古诗词鉴赏(每小题2分,共4分)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 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12.下列对诗句的品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歌开头两句借景抒情,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波动荡漾的样子。 C.“洪波涌起”这四个字用奇特的想像,表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日月星汉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宏大抱负。 11.【答案】C12.【答案】B 广西梧州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A 广西崇左 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本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所作。全诗感情真挚,浓郁中见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颔联运用了一个典故“闻笛赋”,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诗句富含哲理,具有普遍意义。 D.尾联是本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B 广西河池 诗歌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聊”的意思是:。(2分)[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远大志向?(2分) 答: 江城子姑且,略微。得到朝廷重用,保家卫国。 贵州黔西南州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9-10题。(6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3分) 10.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答: (3分)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2分) 江苏镇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共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6.“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1分) 答: 7.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2分) 答: 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 6.(1分)“中原地区”或“中原”或“中原大地“或”中国“。 7.(2分)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一点1分,满分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若照抄原文,不得分) 8.(3分)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辽宁阜新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充分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雄辉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 B 四川广安 诗词赏析,完成(1)-2)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答: (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答: 四川内江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l6-17题。(8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16.上阕中“”、“”二字及下阕中“挽”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之语则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的拥戴、赞扬和敬佩。(4分) 1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4分) 答: 江苏无锡 (二)(4分) 清平乐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1)前人在评价“连云松竹”时说“景中寓情”,请你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2)下片写儿童偷梨枣的情景,“莫遣”和“闲看”表现词人对此怎样的态度?反映词人怎样的心态?(2分) 答: 4分)(1)抒发了对眼前景色的赞赏之情,蕴含着一种满足之感。(2分) (2)反映了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也表现出词人恬淡、闲适的心态。(2分) 江苏南通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望江南① 李煜 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①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6.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 的景色。(3分) 7.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3分) 答: 6.芦花孤舟肃杀、凄寒【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比较简单。 7.在营造的静谧气氛中,忽闻短笛声声,弥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笛声的凄清反衬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亡国之恨。【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首词是后主被俘入宋的追忆和回想,借助梦中的美景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亡国之恨,追思之情。完成时,要联系诗人的遭遇。 湖南永州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仿照赏析示例填空,完成赏析。(3分)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恬静的春夜图。诗的开篇两句从视觉角度描写春初月夜之美。 首句一个“半”宇,用得精确传神,使画面明暗相间,错落有致。后两句运用倒叙手法 ____。末句“新透”二字________。(3分 湖南娄底 (二)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5.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2分) 答: 16.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5.萧瑟(萧索)(1分)、荒凉(1分)。 16.孤寂愁苦,思念家乡。(2分,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 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 甘肃庆阳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8-40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8.(2分)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体现的画面。 答: 39.(1分)“商女”指的是什么人? 答: 40.(2分)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辽宁朝阳 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以下问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题目中“酬乐天”是什么意思?(1分) 答: (2)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心情酸楚而愤懑。 B.颔联用“烂柯人”之典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 C.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沉舟、病树”呼应了首联。 D.“长精种”即振作精神,写出了诗人的乐观、豁达。 8.(1)(1分)以诗赠答(酬答)白居易(2)(2分)B 江苏宿迁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试加以描述。(3分) 答: (2)结合全诗,写出尾联中“空相向” “何所期”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 18.⑴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一片凄凉!天空飘忽着朵朵寒云,归来的路上正遇上暮雪纷飞。(意近即可)⑵诗人为朋友远去而徒然伤悲,为相见无期而惆怅,表达了难舍难分之情。 山东日照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尾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分) 14.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 13.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思乡评分:每空1分,共2分。 14.“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广东梅州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20分) (一)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4分)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9.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菩萨蛮:词牌名B.书江西口造壁:题目,主要点明词的写作地点 C.书:书籍D.余:我 10.下面对《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属于一首怀古伤今之词。 B.“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两句是说向西北方的汴梁(北宋时的都城)望去,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表达了对中原的思念及对中原地区长期沦陷未能收复的惋惜之情。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词中的含义是:青山再高,也挡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国家虽然破败,但也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现在常常被引喻成这样的哲理: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因为历史毕竟要发展。 D.本词的最后两句写到了诃人在黄昏时刻听到了鹧鸪伤感凄切的鸣叫声,流露了词人悲观绝望的心态。 广西百色 古诗词鉴赏(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15.(1)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2分) 答: (2)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2分) 答: (1)“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2)不一致,《江城子 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甘肃天水 古诗赏析(9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完成第24 -26题。 【甲】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其二)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①未休。 尔曹②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 ①哂:讥笑。②尔曹:你们。 24.“王杨卢骆”即指王勃、、卢照邻、,时称“”。(3分) 25.【甲】诗中“口口”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口口”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2分) 26.【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答: 江苏泰州 阅读温庭筠的《菩萨蛮》一词,完成第7题。(6分) 小山①重叠②金③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④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⑤绣罗襦⑥,双双金鹧鸪。 【注】①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②叠:皱(眉头)。③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④花:簪花。⑤新帖:新鲜的花样子,贴于绸帛之上,作为刺绣的蓝本。⑥罗襦:丝绸短袄。 7.(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闺怨B.梳妆C.相思D.送别 (2)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3)曾经的经历与该词中主人公的境况有相似之处的诗(词)人是()(2分) A.李清照B.李贺C.李白D.李绅 (1)D (2)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3)A 辽宁大连 (三)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说说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3分) 答: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飞花”比作“梦”,把“丝雨”比作“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飞花轻盈、细雨蒙蒙的特点,新奇传神。 广东佛山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2题。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阳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宋元丰五年(1802),苏轼谪居黄州第三年春天。 1.词中描写了哪两个情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词评家所称道。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1.(2分)一是风雨中吟啸徐行(1分);二是风雨后斜阳相迎(1分)。2.(4分)作者在词中描绘了淡然面对风雨斜阳的情景(1分),在叙事绘景中含蓄表明了面对人生高低起伏的际遇应泰然处之的人生道理(1分),表现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随遇而安的坦荡胸怀(2分)。(评分说明:答出“旷达”和“随遇而安”任意一点可得2分。) 四川广元 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1)映衬,以景衬人(背景与主体相映衬)。或:寓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 (2分) (2)在外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或:在外游子的客愁与乡思。(3分) 黑龙江大庆 【古诗阅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8.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环境、的特点,“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使人内心。(3分) 9.诗的尾联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2分) 答: 8.(3分)宁静,幽美(突出“静”和“美”之意即可),杂念顿消(纯净、安然,意思对即可) 9.(2分)“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意思对即可) 山西 6.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B 浙江舟山 佳洲中学九(1)班准备以“古诗中的菊花”为题,编辑一本古诗评注集。下面诗歌是其中的两首,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评注。 (甲)咏菊(乙)重阳后菊花(之一) 宋杨万里宋范成大 物性从来各一家,寂寞东篱湿露华, 谁贪寒瘦厌年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菊花自择风霜国,世情儿女无高韵, 不是春光外①菊花。只看重阳一日花。 【注释】①外:见外。 【评注】 (甲)诗偏于理性,前两句从“①”入手,用其它花来衬托菊花;(乙)诗精于描绘, “②”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2分) (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③;(乙)诗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④。(2分) (4分)①物性②金靥③主动选择风霜,傲霜斗寒的品性④讽刺世人的庸俗之情(讽刺世人没有高雅情趣)或:对菊花虽遭冷落依然灿烂的高洁品行的赞美。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 江苏盐城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6分)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8.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3分) 答: 9.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答: 8.示例: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皎洁光亮的月华。天气晴和,不见一丝云彩,也听不到半点雷声。 9.示例1:这首诗独特在于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烘托、虚写、联想想象),通过写见到“溪流急”,来表现他山之雨的急和猛。示例2:写山雨,而在前三句却不着一个“雨”字,只在最后一句点出“他山落雨来”,构思精巧,出人意料。 四川泸州 诗词品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7.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7.(4分)依:用拟人手法(2分),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沙洲,富有情趣。(2分) 闭:蓬门关闭着,却说是碧草当门,写出了草的繁茂,(2分)衬托出友人寓所环境之宁静、清幽(2分) 8.(4分)描绘了雨后幽静、清新宜人的山野景色:小道布满青苔,白云环绕沙洲,春草绕院门,松色青翠,溪岸野花静静开放。(2分)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恬静心情。(2分)   庄子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呀,春秋置换,日月交替,这从指尖悄然划过的时光,没有一点声响,没有一刻停留,仿佛眨眼的功夫,半生已过。   人活在世上,就像暂时寄宿于尘世,当生命的列车驶到终点,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微笑也罢,苦笑也罢,都不得不向生命挥手作别。   我们无法挽住时光的脚步,无法改变人生的宿命。但我们可以拿起生活的画笔,把自己的人生涂抹成色彩靓丽的颜色。   生命如此短暂,岂容随意挥霍!只有在该辛勤耕耘的时候播洒汗水,一程风雨后,人生的筐篓里才能装满硕果。   就算是烟花划过天空,也要留下短暂的绚烂。只有让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丰盈充实,才不枉来尘世走一遭。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一趟人生旅程,总该留下点儿什么!   生活是柴米油盐的平淡,也是行色匆匆的奔波。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丝一缕物力维艰。   前行的路上,有风也有雨。有时候,风雨扑面而来,打在脸上,很疼,可是,我们不能向生活低头认输,咬牙抹去脸上的雨水,还有泪水,甩开脚步,接着向前。   我们需要呈现最好的自己给世界,需要许诺最好的生活给家人。所以,生活再累,不能后退。即使生活赐予我们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皱一皱眉头,也要饮下。   人生是一场跋涉,也是一场选择。我们能抵达哪里,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在于我们的选择。   如果我们选择面朝大海,朝着阳光的方向挥手微笑,我们的世界必会收获一片春暖花开。如果我们选择小桥流水,在不动声色的日子里种篱修菊,我们的世界必会收获一隅静谧恬淡。   选择临风起舞,我们就是岁月的勇者;选择临阵脱逃,我们就是生活的懦夫。   没有淌不过去的河,就看我们如何摆渡。没有爬不过去的山,就看我们何时启程。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让我们打开朝着晨光的那扇窗,迎阳光进来,在每一个日出东海的日子,无论是鲜衣怒马少年时,还是宠辱不惊中年时,都活出自己的明媚和精彩。   时间会带来惊喜,只要我们不忘记为什么出发,不忘记以梦为马,岁月一定会对我们和颜悦色,前方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人生忽如寄,生活多苦辛。   短暂的生命旅程,   别辜负时光,别辜负自己。   愿我们每一个人自律、阳光、勤奋,   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活成一束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总.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74237.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