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课题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了十大亮点新名词 ,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都与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位置。在讲述生态与环境与人与生物圈这二章节时,提前到遗传和变异前面讲述,针对农村高中学生,基础较差,只能讲授基本知识:生态因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稳态,其实这两个章节是宏观知识,完全可以进行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利用暑假和国庆长假进行实地调查,深入认识“物种”、“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知识,让学生自己探讨效果会更好;同时结合农村乡镇实际,教师可以启发式规定调查项目:“农村水质状况
2、”、“农田施肥现状”、“农畜肥处理现状”、“农村薄膜使用状况”、“农村沼气循环利用现状”、“养殖场动态”、“乡镇化工厂污染现状”等内容,既能升华基础知识又是探究性学习,学生自我探究、调查,就可得出许多宝贵知识,典型收获如:农村面临严重污染:1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2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3 .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4 .秸秆焚烧5 .农村生活污染6 .乡镇企业污染学生调查发现如此众多问题后,就会想办法让父母、周边人去解决、去防治。学生总结出的防治对策:1 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一是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
3、护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二是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三是要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2. 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3 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
4、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4 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结合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后教学还可以融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知识拓宽讲述。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1.关于人首先是自然人的基本理念2.关于人类社会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
5、个子系统的基本理念3.关于“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1.夯实生态经济基础,发展绿色生产力,首先要按照循环经济原则优化生产力布局:就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它是生态经济最重要的生产力布局实际操作原则。2.生态农业园区在中国农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种植养殖模式。例如,在中国北方推广的“大棚、猪(畜禽)、沼、菜”模式和在中国南方推广的“猪(畜禽)沼粮(菜、茶)农业模式”,“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稻鸭共生”模式,“猪沼鱼鸭(鹅)草”模式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有机食品生产模式。3.以产业生态化、高级化为方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生态化的本质是寻求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平衡发展,通过构建生态产业链,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绿色发展。4.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我国生态经济基础,一方面要对国民经济的存量结构进行大规模生态化、高级化改造升级;另一个方面要大力发展战略性生态化新兴产业。新世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具备知识技术密集,资源消耗少,节能环保,成长潜力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好,并对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特质。5.强本固基生态农业,加速构建“天然碳汇”生态屏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