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复习 :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自主空间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2知道测量质量的方法、正确使用天平。3理解密度的概念物质的一种特性。4掌握密度的计算及应用。5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重点难点1测量质量的方法、正确使用天平。2密度的概念物质的一种特性。3密度的计算及应用。教学流程一、物体的质量1、物体和物质:物质组成物体,即物体由物质组成;2、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二、质量的单位1、主单位:千克公斤kg 2、常用单位:吨(t ) 克(g ) 毫克 (mg) 三、质量的测量工具1、托盘天平的结构和作用P3图 612、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调节: a.水平调节: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横梁平衡
2、调节: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测量: a.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左物右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二次平衡分析。b.被测物体质量 =右盘内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四、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属性实际上就是不变性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五、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观察各自m、 V 关系 ) 2、不同物质的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观察两者 m/V 比值 ) 结论:同种物质m/V 相同,不同种物质m/V 不同反映物质有种特性密度六、密度从比值m/V 分析出发1、定义
3、: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密度。2、定义式: =m/V 3、单位:主千克 /米 3 kg/m3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克 /厘米3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换算关系: 1g/cm3=1000kg/m34、常见物质密度 103kg/m3 103kg/m33103kg/m3 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m3103kg 3,读作 13.6 克每立方厘米,表示:1cm3的水银的质量13.6g.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1)密度大小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m、V 无关即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
4、一般不同(2) 对 =m/V 的理解: m 与 V 成正比, m 变不变; V 变不变不能说与m 成正比,与V 成反比例 1: 一满瓶油, 油与瓶的总质量为1.46kg, 已知瓶的质量为0.5kg, 瓶的容积为1.2 dm3,求油的密度。例 2: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_质量大,质量相等的水和油,_体积大。 水煤油例 3:一定量的水结成冰,质量_,体积 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一定量的冰化成水,质量 _,体积 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例 4: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1: 2,体积之比4: 3,密度之比为 _。例 5:如图中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
5、像分析,密度甲 =_kg/m3,乙=_kg/m3;体积为3dm3的甲物质质量为3。例 6: 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和体积 V 的关系图像如下图,由图可知, A_B 填“ ” 、 “” 或“ =” 教学反思课题复习 :物质的物理属性二自主空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2知道测量质量的方法、正确使用天平。3理解密度的概念物质的一种特性。4掌握密度的计算及应用。5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重点难点1测量质量的方法、正确使用天平。2密度的概念物质的一种特性。3密度的计算及应用。教学
6、流程一、密度的测定1、体积单位: m3、dm3升 、cm3毫升、mm3换算关系: 1m3=1000dm3=106cm3=109mm31L=1000mL 2、体积测量:量筒或量杯单位: mL a.观察刻度线分布:量筒分布均匀,量杯上刻度不均匀,越往上越密。V=Shb.观察量程:量筒0250mL 量杯 0500mL 分度值: 5mL c.如何测量体积:液体固体 放适量水,记下体积V1 ;浸没固体,记下体积V2,则 V固=V2-V1 “适量”的含义:能浸没固体;所放液体浸没固体后体积不能超过量程d.读数:视线与液面相平液面凹形 凹形底部为准液面凸形 凸形顶部为准3、测小石块密度(1)原理: =m/V
7、 间接测量,直接测的是m、V具体方法: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或量杯测物体的体积,根据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2)实验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小石块、水、细线(3) 实验步骤: a. 用天平测出小石块质量m;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1;c.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V2 d. 计算小石块的密度4、测盐水密度(1)原理: =m/V (2)实验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烧杯、盐水(3) 实验步骤: a.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b.将烧杯中的盐水倒一些在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2;c.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d. 计算盐水的密度二、物质的物理属性:状态、硬度、
8、密度、比热容、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延展性、范性、韧性、熔点、沸点等例 1. 某同学在实验宝里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采取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矿石放在左盘中。将砝码放在右盘中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1)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标号 ) (2)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
9、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3) 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 kg/m3例 2. 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下图。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以下图所示AB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 kg m3。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如何改良他的实验方案可使
10、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教学反思课题复习:从粒子到宇宙一自主空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更小的粒子组成。4、知道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重点难点重点:分子动理论、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难点 : 分子动理论、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流程一、分子模型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
11、性质的最小微粒。2、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3、分子很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米。二、分子运动1:空气瓶倒放在二氧化氮瓶上二氧化氮比空气重两瓶颜色相同,空气瓶中也充满二氧化氮2:在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一滴红墨水两杯水都变红了,热水中颜色变得快例:固体扩散:铝片和金片,外表光滑紧贴5 年,切开后发现彼此进入1mm 大量事实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两种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三、分子间作用力1、分子间有吸引力将两个外表光滑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下面挂钩码亦分不开;玻璃片放入水中,拉起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两个水银滴靠近会自动结合成一个水银
12、滴。2、分子间有相互排斥力两种作用力并不矛盾:通常情况下,引力等于斥力;当距离过近时,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排斥;当距离过远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吸引。当 r=r0时,引力 =斥力,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当 rr0时,引力 r0时,引力 斥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距离超过分子间距离十倍以上时,分子间作用力几乎为零,可忽略不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四、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1)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上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现象: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
13、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现象:用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2)两种电荷:正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负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3)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5)摩擦起电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解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例 1A、B、C、D 四个带电小球,A 吸引 B,但排斥 C,C 吸引 D,已知 B 带负电,则 A 带_电; C 带_电; D 带_电。例 2甲、乙、丙、丁四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2022 江苏省 仪征市 第三中学 苏科版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期中 复习 物质 属性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