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5 角的认识丨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5 角的认识丨浙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角。3、会比较角的大小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设计意图:学生已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本课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学校的情景图,让学生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角,进而认识角。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不仅感到亲切、易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拉近了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
2、中体验数学。然后,通过折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使学生在做一做、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练一练、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既培养学生的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与创新,更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美妙,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教具、学具的准备:不规则纸 电脑课件 活动角 两个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三角板等。教学过程:活动1:说几何图形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几种图形,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大家说出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都是图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图形角。活动2:认识角1、找一找生活中的角(课件出示):请大家看看这幅图,这是我们学
3、校的情景图,在这幅图上,你能找到角吗?这幅图上的角可真多,那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角,谁来说一说?(学生交流,并回答)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认识角)角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生活中的角有一个朦胧的认识,找出生活中的角这一活动的设计,就是让学生通过回顾,再现生活中的角,既为认识数学中的角打下基础,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2、折一折你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发现了这么多的角,我们现在动手用纸来折一个角,请大家拿出一张不规则的纸,试试看,自己能折一个角吗?3、画一画把自己折好的角画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想到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学
4、生试画)谁想把你画的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学生到实物投影前展示)他画得怎样?请大家当评委给他评评。让学生在评价、争论的过程中体会认识角。4、感知角请同学们摸一摸刚才折好的角(教师引导学生先摸角的顶点,再摸角的两边),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后并回答)课件演示折出的角,闪动角的各部分。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并在黑板上描出几个不同的角。现在请在大家看看老师画出的角,刚才摸起来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课件演示“顶点”),摸起来感觉平平的、滑滑的、直直的是角的边。(课件演示“边”)角有两条边,角一般用这个符号标出来。(课件演示角的符号“)”),大家看这个符号像什么呢?这个符号还有手呢,一手拉这条边,一手拉
5、那条边,角记作1,读作角1(课件演示)。让学生区分“”和“”的符号,并注意写法。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请同学们把折好的角放在桌上,给同伴指一指角的各部分名称,再用角的符号“)”标出角。5、练一练认识了角,我们再去看书上P67的“指一指”的图形中都有哪些角?请你用角的符号标出来,并用数字表示出角,看谁找的认真,标得清楚。标出来后与同伴互相交流。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在桥洞图中,桥洞的两边形成的不是角,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这一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建立角的模型。通过“画一画”活动,
6、让学生自己评价同学画的角,完善对角的认识。活动3:比较角的大小1、做一做组织学生用“活动角”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拿起这个“活动角”,用手拉一拉角的两边,你想到了什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2、比一比“比一比” 第一题(课件演示)活动的角告诉我们“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运用这个规律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呢。大家来比一比这两个角(课件演示“比一比”第1题)。你认为哪个角大?说说你们是怎样比较的?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角(课件演示)。大家再看一看这两个角,哪个角大?怎么比较呢?(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课件演示移动、重叠比较的方法)。比较两个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三角板的三个对应角的大小?我们再用这些
7、方法来比较手中两个三角板(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三个对应角的大小,看看这两个三角板的三个对应角有什么特点呢?四人一小组,一起动手比一比,互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一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角的大小变化,让学生玩活动角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让学生在活动中比较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板上相对应的角的大小,是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活动4:全课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梳理、归纳知识的能力2、课件出示顺口溜。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活动5:
8、课后小游戏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一、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本节课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论的体现。二、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9、促进认知发展,更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摸角。无一不是学生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学生的全员参与,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三、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活动的教学思想。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鲜明特征,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可以使学生手脑结合,心灵手巧。本节课自始自终贯彻了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绪,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己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好的教案是本节课成功的前提,这样的教案说清楚了一节课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的问题,对教师准确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在写教案过程中,要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理论联系实际,对培养研究型的教师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案”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符合学校教师的实际,能积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