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1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锌、铜、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溶液中的 Zn2、 H均向正极移动D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解析:A.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外电路中形成电流,故A正确;B.在原电池中,负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均向正极移动,故C正确;D.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可以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如石墨等,故D错误;答案为D。答案:D2目前,我市电能的主要来源是火力发电。下列
2、关于火力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再转化成电能B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再转化成电能C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再转化成热能再到机械能D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再转化成机械能再到电能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火力发电是通过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水蒸气膨胀做功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选D。答案:D3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且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的是() A.氯化铁溶液 B.稀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乙醇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A.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而铁与氯化铁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
3、确;B.能形成原电池,但上端灵敏电流计不发生偏转,故B错误;C.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错误;D.乙醇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答案:A4(2019年娄底模拟)有A、B、C、D、E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用惰性电极电解含B离子和E离子的溶液,E先析出。据此,判断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BCDEBACDBECCABDEDBDCAE解析:金
4、属与稀H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H在正极电极表面得到电子生成H2,电子运动方向由负极正极,电流方向则由正极负极。在题述原电池中,AB原电池,A为负极; CD原电池,C为负极;AC原电池,A为负极;BD原电池,D为负极;E先析出,E不活泼。综上可知,金属活动性ACDBE。答案:B5(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期中)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卡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实验后的记录:Zn为正极,Cu为负极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SO42向Zn极移动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
5、线,则产生5.6 L气体电流的流向是:CuZn负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ABCD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Zn为负极,Cu为正极,故错误;Cu电极上发生2H2e=H2,所以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故正确;SO42向负极Zn移动,故正确;由2H2e=H2可知,有0.5 mol电子流向导线,产生氢气0.25 mol,无标况无法计算体积,故错误;电流的流向是正极到负极:CuZn,故正确;负极反应式: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故选B。答案:B6(2019年吉林模拟)原电池中,B极逐渐变粗,A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AA是
6、Zn,B是Cu,C为稀硫酸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D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解析:在原电池中,一般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被氧化)而逐渐溶解(或质量减轻);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金属析出(质量增加)或有气体放出;依据题意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即活泼性A大于B,且A能从电解质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所以,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7下图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铁极质量会变大B溶液中的H向石墨电极移动C电子由石墨电极通过导线流向铁极D铁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解析:F
7、e、石墨形成的原电池中,Fe为负极,石墨为正极,一段时间后,铁极质量减小,A项、D项错误;溶液中H向正极(即石墨电极)移动,B项正确;电子由Fe电极通过导线流向石墨电极,C项错误。答案:B8(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NaOHHCl=NaClH2O;FeH2SO4=FeSO4H2,两反应中为放热反应的是_,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填序号)。(2)根据右图填空:电子从_片流出,溶液中H向_片移动。正极的现象是_,发生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_。若反应过程中有0.01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答案:(1)(2)ZnCu有气泡产生还原Zn2e=Z
8、n20.1129试设计一个原电池,使其发生:Cu2Ag=2AgCu2。则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正极材料为_,电极反应式为_,电解质溶液是_。解析:由原电池离子反应方程式知,Cu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材料活动性比Cu差。答案:CuCu2e=Cu2Ag2Ag2e=2AgAgNO3溶液能力提升10(2019年浙江金华市十校模拟)如图所示装置中,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上有气体放出BM为负极,N为正极C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D该装置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解析:由题知M、N、
9、稀硫酸构成原电池,M为活泼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在原电池中,M为负极,N为正极,N上H得电子产生H2,A、B项正确;导线中电流方向由N到M,C项错误;该装置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项正确。答案:C1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解析:因乙杯中锌片和铜片没有接触,故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B皆错;因甲烧杯中Zn、Cu用导线连接后构成原电池,加快了Zn的溶解,故D错;因两烧杯中的Zn都能与稀H2SO4反应产生H2而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高中化学 课时 作业 11 化学能 转化 电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