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整理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国内境内地人类活动单元检验测试实验(含规范标准答案内容).doc

收藏

编号:257649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72.64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1
8
金币
关 键 词:
整理 收拾 整顿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一 单元 史前 时期 时代 国内 境内 人类 活动 流动 检验 检修 测试 实验 试验 规范 标准答案 内容
资源描述:
\\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 总分: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因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附近而得名 B. 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C. 北京人会打制简单的石器 D. 北京人还保留一定的猿类特征 2. 2017年12月2日深圳街头出现了首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在不断提升。结合所学知识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陶器 ②铁器 ③石器 ④青铜器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3. 有一远古人群,生活在距今约72--20万年之间的北京周口店地区,他们使用打制石器,男子狩猎,妇女采集,这一群人可能是(  )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4. 下列情况不符合北京人的是(  ) A. 能直立行走 B. 能够制造简单的工具 C. 已学会人工取火 D. 过着捕猎和采集生活 5.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B. 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C. 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 D. 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 6.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  ) A. 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 B. 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 C. 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 D. 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 7.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右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8.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刀耕火种 B. 游牧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9. 如图是出自“居民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的原始居民遗址中的文物。请问它出自(  ) A. 元谋人遗址 B.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10.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关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依然处于原始社会状态 B. 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 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D. 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 12. 海内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华人是黄色人种 B. 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部落联盟发展来的 D. 炎帝被黄帝打败 13. “务农桑,筑宫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写的是传说中的(  )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禹 14. 如图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如图所示图片,分别属于什么时期的房屋样式?(  ) A. 河姆渡时期、半坡时期 B. 半坡时期、河姆渡时期 C. 河姆渡时期、元谋人时期 D. 半坡时期、北京人时期 15. “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  )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6.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______石器。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都使用______石器。 17. 半坡居民的房屋是______圆形房,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 18. 根据“原始农耕文化遗址”指出图中A、B分别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A:______ B:______。 19. (1)原始农业产生后,中国黄河流域率先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长江流域率先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 (2)半坡遗址的先民住______房屋,河姆渡遗址的先民住______房屋。 20. ______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21. ______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被发现,它的发现证明______是人类早期生活和繁衍的地区之一。 22. 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做______。 23.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是生活在约______年前的______。 24. 尧、舜、禹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______。 25. 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炎黄部落打败______部落,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______。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6. 读图回答: (1)中间的人物是谁?人们尊称他什么? (2)他的贡献(说出三项即可) 27. 请将左右用线连起来: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7分)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被起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继续其父未竟的事业。禹受命治水,他发奋治好水患。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攆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 请回答: (1)禹生活在什么时期?通过材料的介绍,请你说一说他是用什么办法治水成功的? (2)通过材料,你总结一下他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直至今天,水旱灾害仍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29.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8分) 【遗址中的历史】 (1)结合图一回答,元谋人距今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2)从图二中的周口店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远古人类?请你从体貌特征、生产工具两个方面说一说这一远古人类的特点。 【文物中的历史】 (3)图三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使用过的工具?图四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图三和图四反映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你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 1. B 2. C 3. A 4. C 5. A 6. D 7. D 8. C 9. B 10. D 11. C 12. C 13. B 14. B 15. B 16. 打制;磨制 17. 半地穴式;粟 18. 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19. 粟;水稻;半地穴式;干栏式 20. 河姆渡 21. 1929;中国(北京地区) 22. 旧石器时代 23. 一百七十万;元谋人 24. 禅让制 25. 蚩尤;人文始祖 26.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间的人物是黄帝;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2)依据所学可知,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后人尊称他和炎帝为为“人文始祖”。 故答案为: (1)黄帝,人文始祖。 (2)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27. 依据所学可知,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半坡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禹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故答案为: 28. (1)由材料“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可知禹生活于我国原始社会的末期,奴隶社会的初期。由材料“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可知禹是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的。 (2)由材料“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以疏导为主“.可知禹治水成功的原因是他勤恳踏实,与群众同甘共苦,由坚强的毅力和恒心,有创新的思想等。 (3)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主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要节约资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 故答案为: (1)原始社会的末期,奴隶社会的初期。疏导。 (2)勤恳踏实,与群众同甘共苦,由坚强的毅力和恒心,有创新的思想等。 (3)要节约资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 29. (1)元谋人距今已经有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从图二中的周口店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 (3)图三黑陶是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过的工具;图四是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图三和图四反映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他们都会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建造房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整理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国内境内地人类活动单元检验测试实验(含规范标准答案内容).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76499.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