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心脏和血液循环|苏教版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心脏和血液循环|苏教版 (3).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心脏和血液循环是苏教版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的第三课。是在学习了测量呼吸和心跳、肺和呼吸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也是本单元的结束课和总结课,将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身体。这课是在学生学会了测量呼吸和心跳,认识了人体的肺等呼吸器官的基础上,认识人体的血液循环及其意义。来认识人体的心脏、心跳;心脏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意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这课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 认识心脏和心跳 心脏的构造是复杂的,如果是深入的去认识和了解心脏的构造,即使是成人,也不一定能完全弄明白的。所以在
2、设计时就是去繁就简,仅仅让学生了解心脏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来认识心脏。通过把拳头反复握紧、松开来模拟心跳,借助这个简单而有效的模拟活动,让学生把手上的感觉迁移到思维上,认识到心脏是由肌肉组成的,从而很容易理解心跳其实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就是一次心跳。 (二)认识心脏跳动的作用在学生充分讨论“为什么心脏要不停的跳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做反复挤压空塑料瓶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血液通过心脏的收缩、舒张而不停的在全身流动。 (三)了解血液循环及其意义。 提出“血液为什么要不停的循环”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汇报,在学生回到的基础上,再去看视频资料。以直观而形象的视频
3、资料,让学生深切的认识血液循环系统。 (四)保护心脏在做心跳模拟实验的时候,有学生就说了模拟了20次,就觉得手很累,很酸。此时学生已经体会到心脏工作的重要,也能感受到要好好保护心脏。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学生纷纷举手说怎么样保护心脏。最后再播放视频资料,总结保护心脏。二、教学方法因为本课概念繁多,知识点密集,加上认识的对象在人体内部,无法直接观察,在科学上属于解暗箱的课,学生感知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本课采用先从体表测心跳和脉搏入手感知人体内部的奥秘,再利用教学媒体有选择地学习丰富的心脏与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再现血液循环的路径。动手实验
4、与探究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依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全员、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主动探究,自主完成所学知识的建构。1、本课教学重点在于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观察和讨论中解决问题。学生总结,使学生明确总结的方法、内容和步骤,培养经常总结的习惯,不仅要有个人的总结,还要有集体的总结,达到相互交流促进的目的。2、本课以观察为主,即“提问观察讨论操作总结”教学模式。我始终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学、勤于思,引导学生,一环连一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探求类推概括出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展示重点,突破难点,然后通过自学与讨论相结
5、合的方法,掌握观察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自我学习和观察的能力。3、由于受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本课内容知之甚少,同时他们还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也很难以动态的形式想象出心脏的跳动与血液循环流动的过程。适时利用媒体展示,辅助学生完成想象。4、本课还以多种形式,从多层次,多方面来认识心脏和血液循环器官的系统组成。比如,用素材库中的扩展资料组织学生专题研讨;用空塑料瓶模拟心脏的跳动;用相关录像进行观摩、小结等;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相互感觉等。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
6、方法解决问题。但和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四、教学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4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心脏及血液循环意义。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六、教学准备:心脏模型、空塑料瓶、红墨水、水槽、听诊器、课件。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1(课件播放心跳声)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2对, 这是心脏跳动的声音(板书:心脏)心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跳动
7、的心脏。【设计意图:播放心跳音频,有力的心跳声震撼了学生,将学生迅速的带入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二、新授 (一)认识心脏1提问: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的?(出示心脏模型) 2学生回答。小结:心脏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请你握紧拳头,你的心脏大概这么大。(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说说对心脏的认识,了解学生对心脏的前概念。接着出示心脏的模型,将学生对心脏的模糊认识,上升到清晰的层面,由一个“模糊清晰”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将学生的自身认知和科学认知巧妙的结合,在学生心里建立科学的认识。而让学生用拳头模拟心脏的大小,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心脏,说说自己的感受,促进学生把自己的
8、感想用平实的语言描述出来,激发学生对自己身体认识的兴趣,拉近对心脏认识的感性距离,意识到心脏在我们身体里虽然很小,但是作用却很大,引起学生对心脏功能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3提问:你知道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吗?请你来找一找4学生找心脏的位置。 小结:心脏在我们的左胸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两肺之间。(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学生能凭借自己的经验,能找到心脏在身体的位置,也能感觉的到心脏的位置,但是不能准确的用语言来表述心脏的具体位置。这时先设计让学生找心脏,然后用课件出示心脏的具体位置心脏在我们的左胸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述事物,提高学生的
9、科学素养。】 (二)认识心跳1.提问:心脏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胸腔里不停地跳动。 大家想不想听听自己的心跳声?现在安静下来,用听诊器感受自己的心跳。(教师示范听诊器使用方法)2.谁把心跳的感觉描述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学生描述心跳的感觉,一是可以起到调控课堂气氛的作用,让学生安静,细细体会心跳。将课堂的气氛由“热闹”“安静”调控,促进“动静结合”,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可以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体会到心脏跳动带给我们的喜悦和希望,那种感觉是一、欣喜的,是高兴的,更是激动的。】 3模拟心脏的跳动。心脏究竟是怎样跳动的,我们进行一次体验活动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有节奏地握紧和松
10、开自己的手,体会手上的肌肉有什么感觉?(课件出示问题)4我们一起在心跳声的配合下模拟心跳一分钟。(教师计时,师生齐模拟)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模拟既可以有效开展模拟心跳的实验,一又可以掌控课堂,同时老师也和学生一起感受到心跳,能深入理解学生的感受,实现双赢,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 (5)学生汇报。 小结:当我们模拟心脏跳动时,手有节奏地握紧与张开,手臂上的肌肉也随着一起紧张、放松。心脏也是由肌肉构成的。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课件出示心跳视频)(板书:收缩、舒张)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的心脏随着“收缩”、“舒张”而发出的“怦怦怦”的强烈的跳动,将
11、我们在体外感受到心跳的声音强化,通过声音刺激学生对心跳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身体内另一个世界是那么的丰富而强劲的。多媒体的“形、声、色”极大地震撼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深切的感受到生命力的旺盛!】 (三) 认识心跳的作用 1提问:心脏为什么要不停地跳动?心脏不停跳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我们身体里的另一个重要器官血管。(板书:血管)2.大家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里能看到血管?【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在自己的身上找血管,使学生对血管有直观的认识。】3除了肉眼能看到的血管,人体内还有数以万计的血管。我们能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关于血管的知识。请大家认真观察,做好记录。(播放血管科普
12、视频) 4.看了视频,谁来说说你了解了关于血管的哪些知识。(学生汇报)小结: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血管遍布全身各处血管和心脏相连。按血管的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板书)(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在探究心跳的作用之前先让学生了解血管的有关知识,循序渐进,使学生对接下来的血液循环更容易理解。让抽象的血液循环有直观的认识。】5.了解了血管之后,现在我们来研究心脏为什么要不停跳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6示范讲:在水中反复挤压塑料瓶,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实验注意) 【设计意图:在实验前,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去做这个模拟实验,让学生明白
13、小组内的每个人都要参与,去观察在细节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的素质】 7各组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小结: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被心脏挤压到动脉里,流向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又从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汇集到静脉,流回心脏。心脏就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课件出示血液循环示意图) (板书:血液循环)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血液循环示意图,将心脏功能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很形象的认识到心脏的功能,将这些复杂的知识,运用多媒体展现出来,既快速又有效。同时也又将本课的重点很好的分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了解血
14、液循环的意义1讨论:血液为什么要不停流动?2学生猜测。3.大家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验证一下。(播放科普视频)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讨论猜测的基础上,再去观看课件出示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刚刚思辨得来的收获,通过视频来进一步地加强。同时还可以再生成出更多的收获,将“血液循环”这一抽象的难点利用多媒体的介质很好地分解了。】 小结: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将肺部吸进的氧气和从小肠吸收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又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排出体外。血液这样不断循环,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活动。(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的这段文字既是对这一环节学习的小结,又是复习巩固。】(五)总
15、结1.以上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四单元第三课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内容。(板书课题)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三、拓展(一)思考:为什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1.记得在测量呼吸与心跳时,运动后二者的数据都变快了,你能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小结:运动时,身体器官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大了,急需把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走,因此心脏只有加快跳动,才能使血液及时地输送氧气,运走二氧化碳。所以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课件出示)(二)讨论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 1心脏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2学生讨论、交流。小结: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方法。保持情绪也有利于心脏健康。(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一开始的模拟心跳20次实验中,就感觉到手很酸,很累学生已经在潜意识里就发现了心脏工作的繁重。所以这时让学生说说保护心脏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也纷纷说出保护心脏的妙招。】 七、结语这节课我们对心脏、血管和血液循环有了粗浅的认识,今天学习的知识只是凤毛麟角。关于心脏和血液循环还有很多奥秘待大家去学习和探索。希望课后大家多读书,多观察,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八、板书 3心脏和血液循环 收缩 动脉 (泵)心脏 血液(运输兵) 毛细血管 血管(通道) 舒张 静脉 血液循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