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出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方案计划教育教案.doc

收藏

编号:257741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1.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1
8
金币
关 键 词:
出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教学 方案 计划 规划 教育 教案
资源描述:
| 5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解诗意,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泊船瓜洲》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前面学过哪些古诗词,背出来听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复习读古诗的方法。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读古诗,看注释,想象画面,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四、检查学习情况 (一)、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二)理解吟诵,体会感情 1、学生结合注释、工具书,说说诗句及全诗的意思。 2、读诗、背诗,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3、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学生感情朗读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意,说说诗人表达情感的方法。 2、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3、小结。 五、作业训练:背诵、背写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秋思》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泊船瓜洲》。 2、这节课我们学习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学生自读古诗 五、检查学习情况 (一)检测阅读、理解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 2、指名试读,大家评价,全班齐读。 3、再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4、班上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二)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抓住重点词句导读: 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 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完此诗,你被什么感动了?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 4、感情朗读。 (三)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六、作业训练 1、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课外搜集、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长相思》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两岸的徐徐春风。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师简介:“长相思”既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 长相思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内容多为思念家乡或者思念亲人。 3.简介纳兰性德。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检查生字的读准情况和句子的读通情况。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生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流畅,读出节奏。 3.齐读。 三、学习诗句。 (一)默读。 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二)学习上阙 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简单介绍山海关) 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师简介背景)。 3.你从“山一程,水一程”体会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 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 ……) 4.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 5.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来。 齐读。 (三)学习下阙 是啊,夜深了,劳顿了一天的将士们本该在营帐里好好休息,为什么他们营帐里的灯还亮着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词的下阕,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1.夜深了,为什么帐篷里的灯还亮着? 2.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3.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嘈杂不好听?(聒) 你是怎么体会的?(出示风雪画面) 你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故园无此声 好一个故园无此声!那故园指哪里?故园会有什么? 想想故园会有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 它写下来。 (故园有什么样的什么,有……的……,还有……) 5.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阙的意思? 6.谁来读一读下阙 指名与师合作读。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小河,这里只有(生:风一更,雪一更……)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大槐树,这里只有……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慈祥的父母的呼唤,这里只有…… 生齐读。 四、配乐读,悟感情。 纳兰性德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他在忍受着背井离乡的痛苦啊,同学们,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的仅仅是纳兰性德一个人吗? 全班一起读。 2.范读(配乐): 3.男生女生读,齐读 五、拓展:搜集表达思念家乡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唱一唱。 板书设计:    远望钟山 泊船瓜洲 春绿江面 思乡浓    见月思归   见秋风 意万重 山水—身已远 长相思 (思乡) 秋思 思乡怀亲 风雪—梦不成 说不尽 又开封 6 梅花魂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生读,说说“魂”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梅花魂”指什么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作者围绕梅花回忆了外祖父生前所做的哪几件事?他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默读,划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 4、质疑问难。 三、理清脉络。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大部分? 2、学生划分段落,教师点拨。 四、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Yōu fāng shuāi lǎo hu qio ( ) ( ) ( ) Mi zng sī chu ling hn ( ) ( ) ( )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读懂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感情朗读。 2.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外祖父生前做的哪五件事?(板书) 3、读了这五件事,你感觉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知道? 二、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件事,请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感动。 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 、五件事)从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那眷恋祖国之心? 3、交流学习第二件事。 4、“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三、再次讨论: a、梅花的秉性象征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这课中你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作业 1、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 2、用自己喜欢的2个四字词语各写一句话。 板书设计:    读诗落泪    珍爱梅图   6、梅花魂   不能回国 爱国之心 思乡之情    赠墨梅图 赠送手绢 7*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读记“姿态、迷人、邻居、至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傲雪挺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 “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 二.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3.“桂花雨”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写“桂花雨”?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解决学生提出的生字疑难。 2、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四、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找出描写“我”小时侯摇桂花的部分,并开展学习:第2~6自然段: ⑴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2~6自然段,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进行朗读指导:指名学生读一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⑶第二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同时也写了桂花树的特点:样子笨、花形小、 味道香。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可引导学生说出一、两种花名来补充。 ⑷第三、四、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学习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闭眼想象桂花的香。 ⑹在第五自然段中让学生找出能体现出作者对“摇桂花”的热爱的词句,朗读时注意 读出下面两句话的语气: ①“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迫不及待 ②“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赞美 感悟形象: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再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 分享童年的快乐。 ⑺第六自然段写了桂花的收、藏及作用。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2~6自然段,让学生读出作者对“摇花乐”的怀念。 五、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 ⑴“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 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读句子,说说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于是,我也想到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模仿写句,启发学生回忆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 看到 ,我总会想起 ,还有 。 六、回归整体,交流感受 1、师:课文以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 字中蕴含着浓郁的乡情,读来很感人,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美丽的桂花雨。(配乐朗读全文) 2、学习了课文,你体会到了作者的哪些表达方法? 3、交流阅读感受,联系古诗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 板书设计:   喜欢桂花   怀念家乡 桂花雨 摇花乐   怀念童年生活   8* 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课件播放江南水乡图,让学生从画面去感受它的美丽,并说说画面有哪些景物?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写的是小桥流水人家。作者的家乡真的富有诗情画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   2.互相交流: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   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交流:本文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那他是怎样表达这份感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五、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2、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3、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表达的写作方法,自由拟题,练写片段。 板书设计: 8* 小桥流水人家 景美:小溪、杨柳、水鸟、小桥、老家 思乡情 事欢:抓鱼虾、丢野花、摘茶叶、赏野花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培养学生策划活动的能力。通过活动,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与同学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 3.习作。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出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2.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写作,表现出二十年后家乡的景象。 课时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古人就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既然大家都这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现在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吧。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 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组长是小组策划的组织者,还要安排一名记录员和一名同学汇报。 3.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4.根据讨论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5.小结过渡: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都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我们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四、展示活动方案 1.以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重点要说说怎么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班长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五、总结。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学生想象二十年后回故乡的情景,把它写下来。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吟《回乡偶书》,学生想象家乡的变化。 2、以现在家乡的面貌为例,师讲述20年前家乡的样子,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 3、过渡:今天就让我们来大胆的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1.想象家乡的人们吃、穿、住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2.想象家乡的环境会是怎样的新面貌。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会有怎样的感慨。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习作提示,画出习作要求及内容。 2.让学生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及内容。 四、学生构思习作内容,与同桌交流。 五、指导习作。 1、指名学生口述自己想写的内容,教师作适当指导。 2、提示学生抓住主要的、能突出家乡变化的内容写,不要面貌俱到。 3、做到有序表达,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内容新颖,有真情实感。语言生动简洁。 六.学生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作文讲评 教学步骤 一、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同学的建议,自己再次进行修改。 二、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一个启发。 三、指出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四、学生誊写习作。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2.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自主阅读“趣味语文”,并能说出“趣”在哪里。体会锤炼文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难点:训练和规范学生的口语,能联系实际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表达情感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交流平台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家乡,在每个人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回顾拓展二。 二、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1.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2.过渡: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向我们诉说着思念家乡的情怀!家乡,真是人们心中扯不断的牵挂呀!请同学们默读本组的几篇课文,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三、回顾课文,交流互动。 1.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 2.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3.小组派代表发言。 (1)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2)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4.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5.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教学步骤 一、背诵古诗词,激活积累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三首,请大家先来背诵一遍。 二、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⒈积累“日积月累”中的诗句。 ⑴请大家反复读这些诗句,想想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说说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⑵熟读成诵。 ⑶引入部分原诗朗读,鼓励学生搜集原诗读读背背。 ⒉课外拓展。 ⑴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好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课外收集到的描写思乡情的诗文。 ⑵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三、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⒈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⒉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⒊引入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整首诗,以理解为什么用“敲”字好。 ⒋这样的趣味语文故事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当堂训练: 1、背诵诗句。 2、背写诗句。 第二单元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出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方案计划教育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77413.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