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2.1-平方差公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2.1-平方差公式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2.1平方差公式 年级:八年级 学科 :数学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某些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可以写成公式的形式,就是乘法公式.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学习最基本、用途最广泛的公式平方差公式. 从多项式乘法到乘法公式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多项式的乘法,懂得利用首首-首尾-尾首-尾尾的顺序进行运算,在前一节课的练习中,已经做过(a+b)(a-b)这种类型的题目,部分学生发现合并同类项之后,只剩首平方减尾平方了,
2、在此基础上,学习平方差公式十分必要.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即结构的不变性,字母的可变性;2达到正用公式的水平,形成正向产生式:“(+)()”=“”(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经历公式的独立建构过程,构建以数的眼光看式子的数学素养;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纠正片面观点:“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规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学了数学没有用!”体会数学源于实际,高于实际,运用于实际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三、教学重点1.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的理解与运用;2.数学是什么四、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即结构的不变性,字母的可变性五、教学策略
3、讲练结合、讨论交流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1. 展示虚构故事慢羊羊吃亏了吗?.2. 算一算,比一比(1)(2)(3)3. 猜一猜,想一想_. 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_与这两个数的_的_,等于这两个数的_.1. 思考.2. 计算3. 猜想:是否任意两个数的和乘以这这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4. 验证(代数法与几何法)5. 命名用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知的多项式乘法入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为学生搭建数学再创造活动的平台.为学生舒展灵性创设空间.小试牛刀给出练习4、5、6理解公式的结构特征:(相同项)2(相反
4、项)2,自主探究,加深理解,特别是括号的运用,引导学生通过寻找相同项与相反项来发现公式的适用范围,正确地利用公式.进一步理解公式特征.(相同项)2(相反项)2.例题讲解例1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2);(3).解:(1)原式_ _.(2)原式( )(2ab) _ _.(3)原式_ _.例2 计算:(1)10298;(2)强调先保留括号认真聆听老师讲解例题解法,边听边记,同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加括号.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利用公式初步解题,重点是寻找相同项和相反项.体验公式的优越性和成功的喜悦.某些数字相乘的题目可以转化为平方差公式,大大简化运算,体验公式的优越性
5、和成功的喜悦.基础训练7. 计算:(1);(2); (3)5149;(4); (5)教师巡查并指导学生.请学生回答问题合作交流,完善答案.使学生通过模仿例题的解题格式,灵活运用公式,培养其发散思维和思考问题的严密性,思考角度的多样性,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拓展升华8. 计算:(1); (2).9. 计算: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给学生一个弹性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竞争的快乐,享受学习. 使情感、态度得得到升华.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全班学生一起看投影回答,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加深记忆.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宝典训练P82-83记录作业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14.2.1 平方差公式板书设计课件演示区七、本节课教学模式的提炼以“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重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在主动学习的“过程”。它的核心就是把书本知识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重新编排,以大量填空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每一位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 该教学模式需要熟悉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水平,详细设计适合学生的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