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 13 春 鲁教版 (1).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 13 春 鲁教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 13 春 鲁教版 (1).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 【学法指导】1.充分预习课文,疏通生字词,了解作者、作品信息等,熟读熟记。2.运用好双色笔,在课本上划出导学案上的题目答案有关部分内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揣摩词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会多角度鉴赏景物描写,学会多角度写景。3.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重难点】 重点:学习品味语言的方法品析文中的精彩语句。难点:学习多角度鉴赏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尝试多角度描写景物。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自主学习】(课前完成)一、 温故而知新 (1)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春
2、天阳光明媚,轻风荡漾。绿树成荫,百花齐放,给人生机和希望,请你回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词文章,把你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下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写出几个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暖花开、春风送暖、春意盎然、万木争春、万紫千红、乍暖还寒、和风细雨 二、 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将正确的注音写到课文中对应的字词上。水涨( zhang ) 捉迷藏(cang ) 酝酿(yun )(niang) 应和(he ) 薄烟(bo )黄晕(yun ) 蓑衣(suo) 巢(chao) 嘹亮(liao )
3、抖擞(sou )2.解释下列词语,并从文中画出它们。朗润: 明朗润泽。 酝酿: 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3.下列句中的错别字是_应依次改正为_(1)抖搜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2)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潦亮地响着。课堂深探究4.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坐着,躺着,_两个滚,_几脚球,_几趟跑,_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_在草丛里,像_,像_,还_的。 (3)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_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_筋骨,_精
4、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三、 了解作者、作品(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及其作品特色)参考资料:1. 走近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
5、塘月色等。2. 写作背景: 春应该写于1930年到1937年之间,作者经过了一场“精神危机”,几年的留学使他改变了心境、开阔了视野,看到了新的生活前景。“早春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它们都源于朱自清的一种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课堂探究】1.朗读课文,注意表情和感情。(注意读出春天的活力和美好)朗读指导:本文是篇贮满着“诗意”的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行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朗
6、读时采用的基本语调是轻盈的,各部分因内容不同可有所变化,表达盼春天到来的欣喜感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喜的感情,应用轻松明快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天赞之情,应用高昂的语调。朗读的情感要到位,把自己的身心融会的课文的情景氛围中。朗读示例:参考课本“研讨与练习一”中的例句朗读指导。2.请你采用跳读的方式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写春景的?各描绘了怎样的春景图,请各用三个字的词语概括。明确:课文第二至七段。其中第二段是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是以下五个语段具体描绘的背景。依次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3.文章第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与下文的主体绘春部分在内容上有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13 鲁教版 1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