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税制浅析——日本税制分析.pptx
《外国税制浅析——日本税制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税制浅析——日本税制分析.pptx(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讲主讲人:人:李栋李栋专专 业:业:注册税务师方向注册税务师方向日本概况1234税收制度沿革税收制度沿革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日本邮政储蓄体制简介日本邮政储蓄体制简介2 日本是亚洲大陆东缘、四面临海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的0.28%。但日本人口占世界的2.2%,人口比重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0倍。 日本不仅国土面积小,而且山多,地表崎岖、山脉纵横,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70%,平原台地分别占13%和12%,耕地面积也很有限,占国土面积的的14.6%低于美
2、国的47.1%和英国的77.4%。 但作为岛国,日本海岸线很长,共3.4万公里,是世界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发展水产海运条件较好。 地质:地质: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据统计,世界全部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气候:气候:日本地处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海洋性典型特征。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北海道与本州的东北地
3、区、高原地带属温带,本土大部地区及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资源:资源:日本的矿物资源种类繁多,曾有有“矿物博物馆”之美誉。但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的矿产、石油等资源却十分贫乏。日本作为当今主要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铁矿石却全部依赖进口,日本作为世界最大的资源进口国,进口商品中原燃料的比重达到50%以上。 截至2013年3月底日本人口总数为1.26亿人,比2012年减少26.6万人,连续4年减少。日本全国有39个道府县的人口减少。减少最多的是北海道,为2.99万人。其次是受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的福岛县,减少2.07万人。
4、减少率最高的是秋田县,为1.23%。2011年日本GDP:375783.2813亿元 USD$59742.97亿美元2012年日本GDP:400970.917452亿元 USD$60937.8294亿美元2013年日本GDP:408990.33588亿元 USD$62156.586亿美元 日本是一个内阁制国家,政府体制以日本宪法为基础,并有一个两院的议会。对议会负责的行政建构包括了一个由内阁总理大臣和各省国务大臣组成的内阁。总理大臣必需是议会成员,并由其他议员选举产生。大多数阁员也必需是议会成员。即内阁。内阁领导下的机构由内阁机构、总理府及其所属机构和16个内阁部门组成具体是内阁官房,内阁法制
5、局,人事院,内阁府,复兴厅,总务省,法务省,外务省,财务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环境省,防卫省。3 日本实行以天皇为象征的议会内阁制。日本地方政府采取地方自治形式,统称为地方自治体。日本地方行政机构,有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43个县。它们的办事机构称为厅,行政首长称为知事。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市、町、村。市的办事机构称役所,町、村的办事机构称役场(公所),行政首长称市长、町长、村长。税制,或称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税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税制指税种的组成体系和税收
6、征管制度,广义的税制还包括各种税收法规以及税收机关内部的管理制度等。税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等。税制改革,是对税收制度的变革。税收制度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国家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税制改革有两种形式:一是指对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环境既定税收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处进行修补;二是指对税收制度的重新构造;在实践中,对一国税制的全部或许多部分同时改革相对少见,更常见的是对税制的某一个部分进行变革,因为多数国家的政治过程更适应对税制的微调。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保证国家职能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对国
7、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调整经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税收制度永远要和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当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税收制度也要与时俱进的发生变革。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轮税制改革的浪潮,不仅是西方国家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税制变革,而且是半个世纪来税制原则的一次重大调整,政府由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转为适度干预,20世纪30年代后,面对市场失灵,凯恩斯主义极力主张对国家经济进行全面干预,从而建立多税种多优惠的体系,以加强对经济的全面调控:但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的世界范围内的税制改革却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寻求减税对经济适度干预的倾向。继1986年美国税制改革后,日
8、本 同样进行了战后夏普税制建立以来根本性的税制改革。为了扭转泡沫经济以来经济衰退的局面,日本税制改革的主题内容围绕着降低所得税税率,拓宽税基,开征消费税而展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 日本是中国的邻居,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同时又是中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研究日本税制改革的成败对中国今后有很大启发意义。 日本的民族性: 其一其一,日本民族是一个冷漠和热情的结合体。 其 二 , 日本民族是优雅与残忍的结合体。 其三其三,日 本民族是服从于反叛的结合体。 其四其四,日本民族的群体性非常鲜明。这带来了日本 民族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本非常强调个人对 团体的绝对服从。
9、 其五其五,日本民族非常热衷于学习和改造。 其六其六,遵守纪律、追求完美 日本这种民主性形成的原因:资源贫乏,地域狭窄的地理特点决定了日本的文化特征。 国家与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日本现行的行政区划为: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和京都府)、四十三个县。县以下设市、町、村。都道府、市町村为地方事政体。现行日本税制,是于1948年建立起来的,二战后受美国的影响,建立了以申告纳税制度和所得税的综合课税为中心的税制,形成了现在日本税制的基础,后经不断发展改革,而日趋完善。在税收体制上,日本实行分税体制,彻底的税种划分,互不干扰。日本税收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中央税又叫国税,是指由国家征收的
10、税款,通常由大藏省所属国税厅负责征收。地方税是地方公共团体征收的税款,地方公共团体是指道府县是市町村,因而地方税分道府县税和市町村税,分别由本级财政局下属的税务部门征收。在立法上,日本实行中央集权制,因而其税收立法权也集中在中央,中央政府(广义政府,包括国家权利机构)不仅负责中央税收的立法工作,还负责地方税收立法工作。中央税收,由大藏省主税局和关税局负责调查、设计及法案、修正案的起草工作,由内阁提交国会(众参两院)审议、批准。法定地方税由中央立法,地方税的设置和税率也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具体由自治省负责(需与大藏省协商)法案的调查、起草,由内阁提交国会审议、批准。日本的这种比较独特的中央、都道府
11、县和市町村三级分税管理体制,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推动了日本走向繁荣。 19世纪60年代,日本的新兴资产阶级展开了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革命,从此确立了日本的中央集权地位。日本此时也着手改革税制,将以土地税为主的实物税变为货币税,初步建立了以土地税为核心的税制体系。之后,日本建立了道府县制、市町村制并规定了相应的税收权限。1887年(明治20年)引进所得税,成为继英国、德国之后较早实行所得税制的国家。同时,调整了间接税的税目,新增设了一些税种,如相继设立了登记税、营业税、印花税、啤酒税、砂糖税等。不过,从总体来看,这个阶段仍然是以古老的直接税作为主体税种;中央征收正税,地方除了房屋税、户口捐外,大多
12、是征收国税的附加税,如土地附加税、所得附加税等。 战后日本经济,在美国“破坏性思想”指导下,经历了几年动荡。但随着美苏冷战激化,日本成为美国的亚洲前沿阵地,美国开始关注日本的稳定与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美国占领军与1949年先后派遣财政金融和税收专家团赴日,对日本经济进行诊断和医治。1949年3月财政金融专家美国底特律银行总裁约瑟夫道奇先生发表了有名的“道奇计划”后,5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卡尔夏普博士为首的税收考察团赴日,经过三个月的调查研究,于8月26日向占领军总部提交了日本税制改革书,对日本税制改革提出了建议,一般称为“夏普劝告”。日本政府于1950年以夏普劝告为蓝书进行了税制改革。这一改
13、革确立了战后日本税制的基本框架,到80年代末实行的大规模税制改革为止,夏普劝告及其形成的税制在战后日本经济恢复、重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夏普劝告的核心是建立持久。稳定的税制,包括以下三个内容:以直接税为中心的税制。而且站在虚拟法人学以直接税为中心的税制。而且站在虚拟法人学说的立场上,调整个人所得税和法人税的关系,说的立场上,调整个人所得税和法人税的关系,主张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主张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推行申报纳税制度,取消税收推行申报纳税制度,取消税收优惠政策优惠政策明确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上下级明确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上下级政府间的税收权限,建立以独立税政府间的税收权限,建立以独立税为主体的
14、地方税制为主体的地方税制 1 1改革背景改革背景 (1)20世纪80 年代,日本经济保持了稳定的低速增长,而政府的财政日益紧迫。1965 年,日本发行了用于弥补经常预算不足的赤子国债,1966 年发行用于弥补公共事业支出不足的建设国债,1975 年以后更是同时发行两种国债,国债的规模越来越大。1986 年,日本的国税收入总和41.5 万亿日元,而国债累积却已经高达145.2 万亿日元,即是说,要用近4 倍的该年国税收入才能拆掉政府高筑的债台, 持续恶化的财政状况成为制约日本经济进一步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严峻的财政状况,改革现有财政政策已是迫在眉睫。(2)6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连年的贸易黑字态
15、势,导致日本的外汇储备雄居世界各国之首。大量顺差的贸易不平衡状况,引起了大量对日贸易 逆差的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强烈不满,以至于不断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日本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加进口。破于国际贸易上的压力,日本政府在 80 年代后期开始考虑研究扩大内需问题。其方法有两个:一是扩大财政支出, 增加政府投资, 二是增加居民消费, 把过高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而通过税制改革扩大内需,是一条减少与他国贸易摩擦的必经之路。 (3)原税制经过几十年的使用,缺陷日益显露,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国际化、 服务社会化和人口高龄的发展趋势。 首先, 个人所得税的税负较高,如 1985 年个人所得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39.4
16、%,也就是说,该年度国家税收收入的 40%是从个人所得税中征收的。再从税率来看,个人所得税实行的累计税制,到 1987 年9月为止,其纳税等级共15 级,税率为 10.5%70%。而且这还只是国税的范畴,如果再加上地方税,适用于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达到90%这种高税率自然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此外,由于所得税扣除项目及优惠条件以及税收稽征体制的不同,不同阶层的个人个人所得税税负相差很大,导致国民的不平感加深,据一项调查显示,认为税收不公平的国民比例1971 年为 54%,1981年上升为73%,而到1987 年更是高达 81.3%。 其次就法人税率而言,若从法人的实际税率 (法人税、
17、法人事业税等税率的加权平均数) 来进行比较,1985年日本与美国分别为 52.92%和51.18%, 看起来日本企业的实际税负并不重, 但如果再考虑美国1981 年税制改革中引入的加速折旧等措施后该比率就变成了51.61%和 32.28%,日本比美国高出近 20 个百分点,这无疑会大大降低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导致国内的企业往国外搬家,不利于内地经济与就业。再次是日本的间接税的结构不够合理,战后日本间接税在国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已从1955 年的 48.6%降至了 1985 年的27.2%,几乎下降了一半。而直接税的比重过大,据统计,1986 年日本的直接税收入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高达73.1%
18、,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直 接税的比重大意味着税负亦高,因而挫伤了企业及工薪领取者的积极性,妨碍经济活力的发挥。 2 2、改革内容、改革内容 20 世纪 80 年代末日本税制改革、 特别是消费税的引入, 被认为是 “夏普劝告以来第一次根本性的改革” ,它对今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改革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消费税的引入,弥补了日本一直缺乏税基广阔的一般消费税制的不足,为以后税制的不断完善奠定了基础,但是,消费税的提高也不利于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同时,20 世纪 80 年代的税制改革暂时改变了经济低增长、国家财政窘迫的不利局面,加上日本当时推行的货币政策,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形成,但是,泡沫经济破
19、灭以后,税改导致的财政收支的恶化开始显现出来, 以至于国家不得不依赖于赤字国债政策,1993 年底国债累积额已达 200 万亿日元。税改使高中收入阶层的税负减轻,而广大低收入者实际税负反而加重,造成了中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不平等。总的来说,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税制改革,揭开了日本税制改革的新篇章,虽然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为日本未来的税制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3改革效果改革效果1改革背景 自 1990 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 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困境,经济 增长率由 1990 年的 2.2%跌至1994年的0.6%。19911995 的年均增长率只有 1.4%,甚至在1997
20、年出现了-0.7%的负增长。连经济企划厅也承认90 年代日本经济出现了“令人惊异的低增长” 。政府税收同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甚至在1992年度至1994年度出现了连续3个年度的负增长 (分别为6.4%、1.4%和4.6%) 。伴随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企业经营效益滑坡,破产比率上升,由此累及宏观金融环境,1995 年 6 月银行坏帐总额首次超过40 万亿日元,占 GDP 的8.6%。 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倒闭事件连续不断。为了促使经济早日走出低谷,日本政府连续实施了大规模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政府支出持续攀升。而为了支持日益膨胀的支出,财政不得不重新依赖于国债的增发,并且国债的发行规模与日俱增,尤其
21、从1994 年开始,日本的一般政府财政赤字已跃居经济大国前列,到1996年底日本累积的国债余额已高达 240万亿日元, 日本财政又陷入了艰难的境地。面对这种情形,日本政府在进行其他努力的同时,也试图通过税制改革来缓解财政乃至经济所面临的困境与压力。 20 世纪90年代日本的税制改革,总体上来说适应了日本当时的经济形势,在政府包括税制改革等一系列振兴经济的努力之下,日本经济于1995年和 1996年度出现了较明显的增长,实际 GDP 增长率分别为 2.5%和3.4%。 消费税率的提高,是约消费税率的提高,是约9 万亿日元被政府从个人腰包掏走,万亿日元被政府从个人腰包掏走,国民负担加重,消费下降,
22、市场萧条,国内需求迅速冷却国民负担加重,消费下降,市场萧条,国内需求迅速冷却下来,再加上下来,再加上 1997 年下半年发生的东南亚、东亚金融危机年下半年发生的东南亚、东亚金融危机又迅速波及到了日本。在这种内外冲击下,日本经济在又迅速波及到了日本。在这种内外冲击下,日本经济在 1997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衰退。而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衰退。而 1999年小渊内阁的经济年小渊内阁的经济复苏政策,难以在短期内通过刺激措施就能奏效,因为日复苏政策,难以在短期内通过刺激措施就能奏效,因为日本经济衰退非一日之寒,原因十分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经济衰退非一日之寒,原因十分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讲,小渊提出的税改和
23、经济复苏政策只是在经济振兴之路上迈小渊提出的税改和经济复苏政策只是在经济振兴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出了第一步。 1改革背景 虽然 20世纪末期日本为了挽救经济,接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日本经济并没有出现根本的好转,甚至在2000 年度实际 GDP 的年增长率只有 0.9%,没有实现年初1.2%的预期目标,其中保证实际GDP 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企业设备投资和出口,而占GDP 近 60%比重的民间最终消费指出仍为负增长 ;随着经济 的恶化,企业倒闭时间屡屡发生, 日本的失业率也屡创新高, 2000年11月的完全失业率为4.81%,到了 12 月和 2001 年的 1 月则进一步上升
24、到 4.9%,成为1953 年进行这项统计以来的最高记录;在财政方面,由于政府采取了依靠财政支出刺激 经济的传统做法,日本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政府的债务余额持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新上台的小泉内阁,提出了“不进行结构改革就无法实现景气的恢复”的思想。日本政府于 2003和 2006 年两次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税制改革。 个人所得税。此次税改建议取消“配偶特别扣除优惠,该优惠措施是针对那些收入低于一定数额的配偶享受的额外比例性税收减免, 2004年以后将被取消。 消费税。2001 年,日本消费税收入占国税收入的 19.2%.此次税改对小规模业者免税销售额从 3000 万日元降到 1000 万日元,
25、 符合使用简易征税制度的小规模业者的年销售额从不超过 2 亿日元降到 5000 万日元。公司税,由于经过几次税制改革以后,日本的公司税税率已经处在1949 年以来的最低点,处于发达国家公司税率的平均水平,因此只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如对 IT 业的税收优惠和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扶持 个人所得税。从 2007 年开始,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从4档改为6档。最低挡税率由10%下调为 5%,最高挡税率则由37%上调到 40%。降低特定公共年金的源泉征收税率,即从目前的10%下调为 5%。法人税。调整了与试验研究费总额相关的特别税额扣除制度。对2006 年 4 月 1 日到 2008 年 3 月 31 日发生的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 税制 浅析 日本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