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18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 鲁教版 (1).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18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 鲁教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18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 鲁教版 (1).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观沧海导学案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学习目标:1.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慷慨情怀。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慷慨情怀。学习难点: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方法:1.背景助读法 2. 关键词句法 3.勾画批注法课前导学一 字词1. 读准下列字
2、词,写出黑体字的读音,并把读音带入课文,正确诵读诗歌,碣石( )(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 澹澹( ) 耸峙( ) 萧瑟 ( )2. 诵读龟虽寿二 关于诗人和背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18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 鲁教版 1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18 古代 诗歌 沧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