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阅读精选分段及段意概括.doc

收藏

编号:258049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1.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2
8
金币
关 键 词:
人教版 六年级 阅读 浏览 精选 分段 概括
资源描述:
^. 阅读题型_分段及段意概括 授课时间:2012.01.10 授课教师:邹老师 课时:第二课 重难点:1.分段及段落大意的概括 2.写景的顺序整理 3.文章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分段的方法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凡是记叙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有时作者采用“顺叙”的方法,先写原因,接着写经过,最后写结果;有时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结果,再写原因和经过。不管文章怎么记叙,我们阅读时只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找出来,把它们单独作为一段。 2、按时间的变化分段 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叙述的。阅读时,我们先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分析文段内容与时间的联系,再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注意:不能每见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句就把文段合为一段,而应以一个时间段的内容联系为主。) 3、按地点的变换分段 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的文章多采用此种方法。我们阅读时只要把文章中标明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然后把属于同一个地点的内容归为一段。地点变了,就另换一段。 4、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 一般状物、记事写人的文章,多可采用这种方法分段。我们在阅读时只要了解了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那么,一个方面就可归为一段。 5、按文章的结构分段 有些文章的开头有个总起段或结尾有个总结段,有的两者都有(即总分总、总分、分总结构)。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在分段时把总起段和总结段各为一段,把中间分述的内容合为一段。 总结:写人类\记事类:1.事情发展顺序2.文章结构 写景类:1.地点变换(移位换景)2.文章结构 状物类:1.事物的内容\性质(物体的个方便) 2.个别植物会以(季节) 二、概括段落大意 1、串连法(抓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 一个段落只有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一个段落有几个自然段组成,首先概括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把这些自然段意思综合起来,最后用一句简洁的话归纳出段落大意。 2、取主法(抓住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 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话,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在一个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 3、摘句法(抓住段的中心句归纳段意)(常用) 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叫总起句,在结尾叫总结句;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中承上的前半句是上一段段意,启下的后半句是下一段的段意。有的中心句则在段落的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 4、抓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 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来写的文章,一般都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思路来写的。概括段落大意时,只要围着“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等问题来分析,就能概括出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小试身手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上大意是: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的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阅读练习 1.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 ,陈景润是一位 。 2.陈景润的信写了三层意思,它们分别是: (1) 。 (2) 。 (3) 。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短文赞扬了华罗庚 的品质。 第二部分 理解阅读: 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特产丰富,山水秀丽,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大理的特产十分丰富,苍山上有数(shǔ sh)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千(顷、倾)盛 产粮(ling ning)食、蔬菜和各类瓜果。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弛)名中外。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 、璧);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治)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jīn jīng)美的观赏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可以做笔架、砚( guan yn)台、杯盘、桌凳等。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的如玉,洁净无(瑕、暇);彩的如霞,色泽斑(斓、澜);墨绿的、蜡黄的、水纹的,无不晶(jīn jīng)莹光洁,令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苍山十九峰,白雪罩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山花争艳,森林郁郁葱葱,峦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攀登,去观赏。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蔚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夜晚,明月东升,光照洱海,海面上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岸处渔火点点,笑语声声,真能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我的家乡? (1)用“/”删去括号中错误的读音和汉字。 (2)文章题目的重点词是_____________。 (3)给文章分段,并且简要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自然段中说,大理“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一定名气。”这里画“_____”的词是按照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安排的。 (5)第2自然段描述大理物产丰富,依次写了树木、鱼虾、粮食、蔬菜、瓜果、大理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得详细。 (6)第2自然段中有一句“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它的具体内容,用“————”画出来。 (7)第3自然段写大理风光优美,具体内容一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 )句。请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照最后一句话写句子,并把你写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的整体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ng zhng。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nu dng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qīng cu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q fn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练习: 1. 将短文中的拼音换成汉字,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nng zhng nu dng qīng cu q fn ( ) ( ) ( ) (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入迷 知晓 振奋 3. 从文中找到一句反问句写下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 盲人为乘客演奏了的曲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一句的"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是指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回答问题。 ① "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趣味语文 一、约定俗成。   1、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用词造句很讲究,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  )里)   请教 打扰 恭候 劳驾 拜托 失陪 久违 留步 (1)麻烦别人用(  ) (2)等候客人用(   ) (3) 好久不见用(   ) (4)请人帮忙用( ) (5)托人办事用(   ) (6) 请人不要送用(   ) (7) 中途先走用(   ) 二、独具慧眼(我能选择正确的答案。)8分  1、比喻粗心大意的人是( )  A、马大哈 B、不倒翁 C、糊涂虫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 ( )  A、梅花 B、梨花  C、荷花  D、桃花  3、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4、甲、乙、丙三人都说地上的水多,说得最形象的是 ( )  A、甲:地上真湿 B、乙:地上的水真多 C、丙:哈哈,可以行船了  5、“诸葛亮”是我国哪部古典小说中的人物 (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  )风景区。  A、黄山 B、华山  C、庐山  D、峨眉山  7、“卧薪尝胆”说的是(   )  A、夫差 B、勾践  C、管仲  8、下列词语中,只有(  )不是指真正地用眼睛看。  A、俯视 B、环视  C、轻视  D、监视 三、博览群书(下面的描述中我就知道相应故事的名称。) 1、她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女孩,大年夜还在卖火柴,最后凄惨地冻死在街头。( ) 2、他是一位愚蠢的皇帝,不愿相信自己看见的东西,却被骗子摆布得没穿衣服上街,还以为自己是聪明的人。   ( ) 3、幼时的它是孤独、可怜的,常受小动物们的欺负,可是,它经过一次次的磨难,终于有了让人羡慕,让自己惊讶的结果。 (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六年级阅读精选分段及段意概括.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80493.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