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堰河——我的保姆.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目标: 把握全诗的主题和结构,理解保姆大堰河的形象。了解本诗感情深沉真挚的特点。2、 过程和方法目标:仔细揣摩诗中关键词句的内涵,体会对比、排比、反复等修辞在诗中的表达作用。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诗作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诗中对大堰河、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旧社会的愤怒诅咒。 1、 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 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教学重点】1 感受大堰河的形象,把握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2 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生命中,最最让我们感激的人是谁?(学生自由发言。有的说是母亲,有的说是父亲,还有其他人)但诗人艾青,最最感激、最要歌赞的是他的保姆大堰河。这保姆有什么让诗人如此动情,写诗讴歌赞美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保姆大堰河。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是中国诗坛上一颗明星,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
3、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让他刻骨铭心。三、朗读全诗,初步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清除文字障碍。 2、男生女生分节朗读,把我文章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3、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这首诗的情感。(表达了那些情感?)4、通过诵读,对应诗歌章节内容,完成下列空格,总结归纳主题:从以上叙事和抒情线索我们知道,这首诗通过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眷恋、感激、同情、赞美等多种情感的抒发,表达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旧的封建社会的痛恨和诅咒。四、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1、 从1-3诗节中,我们获得的保
4、姆的印象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明确: 童养媳,没有自己名字,“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说明保姆大堰河的贫穷和低下的社会地位。2、这个卑微的保姆为什么能让诗人终生敬仰?从哪些地方看出她对诗人有慈母般的爱?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明确:主要表现在第4、5、8节里。 第4节, 用八个排比句集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这八句实在是八个出色的细节,把她的爱心写得非常具体、充分。“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两句首尾反复,起了点化、强调感情的作用。 第5节, 叙写“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发问道:“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显而易见,从哭声中传达出来的是对乳儿的爱。这种间接表现的方
5、法是十分有力的。 第8节, 进一步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其细节有切糖、夸画、赞儿、梦做“婆婆”等。特别是那个梦,表现她对乳儿的至爱。 (学生朗读第5节、第8节,加深理解,体悟情感)2、 大堰河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从哪些诗节中可以看出?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明确: 大堰河具有勤劳纯朴、宽厚善良、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第4节,描写她在家整天做家务,带孩子,忙得不可开交。 第6节, 用6个排比句集中写她在乳儿家劳动,年复一年,始终“含着笑”,显得那样勤劳纯朴,宽厚善良。为了乳儿,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什么都肯干,表现出无私奉献精神,从而表现出作者对大堰河的赞颂。 (学生朗读第4
6、节、第7节,加深理解,体悟情感) 3、 诗人塑造大堰河的形象仅仅只是对大堰河个人的讴歌与赞美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明确: 在第12节里,诗人明确写道:这首诗是“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由此可见,“大堰河”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诗人对她的讴歌和赞美,实质上是对广大劳动妇女的讴歌和赞美,这样写无疑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4、 本诗除了通过对大堰河形象的塑造进行抒情外,还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进行抒情。这具体表现在何处?找出来,读一读,感受一下。 第1、2、12、13节都是诗人直抒胸臆。 (学生朗读第1节、第2节、第12节、第13节,加深理解,体悟情感) 5、 我
7、们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总会感觉到诗歌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力。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明确: (1) 诗人与保姆之间情胜于母子。因此诗歌中必然倾注了对大堰河特有的强烈深情。(2) 借叙事抒情的同时,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便于喷发自己的浓烈的情感。 (3)对比、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追问: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上述手法?举例并说说它们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明确: 对比:(第4、6节)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排比:(第3、4、6、7、8、9、10、12节)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诗歌的气势。 反复:(第4、6、7、8、9、11节)加强感情和音节的旋律,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诗歌的抒情效果。 总之,反复、排比更有助于表达强烈浓厚的感情。 (3) 自由奔放的诗体。他的诗脱去了格律的外壳,不押严密的韵脚,在这首诗里,诗并没有因散而失去诗味,而是诗意更浓,抒发得更自由,表达得更充分。五、课堂小结大堰河,是千千万万中国劳动妇女的代表,她勤劳善良,隐忍刚强,宽厚博爱,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我们怀着赤子之情,歌颂母亲,歌颂伟大的母爱,为的是学会感激,学会做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