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概述.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概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概述.ppt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OGO成成 骏骏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企业所得税的核算7/14/20221一、企业所得税会计概述一、企业所得税会计概述(一)所得税会计目标(一)所得税会计目标企业所得税会计是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企业所得税会计是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其基本目标也应该是提供企业的运营方面的信息。其基本目标也应该是提供企业的运营方面的信息。具体表现:具体表现: 主要使用对象主要使用对象: :外部投资者、内部管理者、税务机关。外部投资者、内部管理者、税务机关。 信息的内容: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发生、履行情况的信息的内容: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发生、履行情况的信息,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财务状况、企业业绩和现金
2、流信息,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财务状况、企业业绩和现金流动的财务信息。动的财务信息。7/14/20222(二)所得税的性质(二)所得税的性质所得税的性质,即归属,指所得税项目在财务报表中如何列所得税的性质,即归属,指所得税项目在财务报表中如何列示,是收益还是费用?示,是收益还是费用?1 1、收益分配观:理论依据、收益分配观:理论依据- -企业主体理论企业主体理论企业主体论:从企业是经营实体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应独企业主体论:从企业是经营实体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应独立于企业的所有者而存在,企业的收益是所有者权益的体现,立于企业的所有者而存在,企业的收益是所有者权益的体现,代表企业的经营业绩。代表企业的
3、经营业绩。企业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同企业分配给股东的收益一样,是企业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同企业分配给股东的收益一样,是对企业收益的分配,只是两者分配的对象不同,所得税是国对企业收益的分配,只是两者分配的对象不同,所得税是国家支持的一种回报,应归属收益分配。家支持的一种回报,应归属收益分配。会计核算,采用当期计列法,不需单设会计科目,所得税直会计核算,采用当期计列法,不需单设会计科目,所得税直接在接在“利润分配利润分配- -应缴所得税应缴所得税”科目核算。科目核算。7/14/202232、费用观:理论基础、费用观:理论基础业主理论业主理论业主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的主体,资产是所有者业主理论认
4、为,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的主体,资产是所有者的资产,负债是所有者的负债,权益是所有者的净资产。收的资产,负债是所有者的负债,权益是所有者的净资产。收益、费用意味着所有者权益的增减,收入减费用形成企业的益、费用意味着所有者权益的增减,收入减费用形成企业的收益,属所有者财富的净增加。收益,属所有者财富的净增加。企业以所有者权益增减为依据,判定现金流入与流出是属于企业以所有者权益增减为依据,判定现金流入与流出是属于收入还是费用,认为所得税是为获取收益、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还是费用,认为所得税是为获取收益、所有者权益增加而付出的代价,所以,所得税属于费用性质。而付出的代价,所以,所得税属于费用性质。会计核
5、算时,需要单独设置会计核算时,需要单独设置“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账户,反映应从账户,反映应从本期利润中减去的所得税费用;设置本期利润中减去的所得税费用;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负债债”,反映因暂时性差异的存在而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反映因暂时性差异的存在而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回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回的金额。目前,我国所得税核算以费用观为主。目前,我国所得税核算以费用观为主。7/14/20224(三)所得税核算的方法(三)所得税核算的方法1 1、当期计列法、当期计列法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 含义: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均含义:将本期税前会
6、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特点:按税法规定调整税前会计利润,特点:按税法规定调整税前会计利润,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即均按本期应纳税所得与适用所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即均按本期应纳税所得与适用所得税率计算;本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不单独核算,与本得税率计算;本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不单独核算,与本期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同样处理期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同样处理。(会计跟着税法走)(会计跟着税法走) 税前会计利润税前会计利润差异差异= =应税所得应税所得 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7、 =应税所得应税所得税率税率7/14/202252 2、跨期分摊法、跨期分摊法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含义:含义:将本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将本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 特点:特点: 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 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既包括在利润表的所得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既包括在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项目中,也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里;税费用项目中,也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里; 本期所得税费用不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所
8、得税费用不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分类分类 :递延法与债务法:递延法与债务法 递延法,已不再使用。递延法,已不再使用。 债务法又分利润表债务法和债务法又分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执行新准则的企业要求执行新准则的企业要求使用使用7/14/20226二、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二、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一)永久性差异(一)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对收益、费用或损失的是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对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确认口径范围口径范围不同而形成的,这种差异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不同而形成的,这种差异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也不会在以后期间转回。所以,在核算中只
9、能在本期变化,也不会在以后期间转回。所以,在核算中只能在本期确认永久性差异。确认永久性差异。 类型:有四种,两种结果:类型:有四种,两种结果: 一是税前会计利润应税所得,其差异不需交纳所得税一是税前会计利润应税所得,其差异不需交纳所得税 二是税前会计利润二是税前会计利润应税所得,其差异需要交纳所得税应税所得,其差异需要交纳所得税7/14/20227(二)暂时性差异(二)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暂时性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的差额。暂时性差异主要有三种类型暂时性差异主要有三种类型: : 第一种第一种,同时使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
10、之间以及资产、同时使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以及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差异(即时间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差异(即时间性差异);差异); 第二种第二种:仅仅使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仅仅使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差异;间产生差异; 第三种第三种:无法归属于资产负债表上某一资产或负债项目无法归属于资产负债表上某一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差异。的差异。 所有的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所有的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7/14/20228其他其他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非(非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 :1 1、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价值与其初始计税基础存在
11、差异。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价值与其初始计税基础存在差异。2 2、资产的重估价值在会计上进行确认资产的重估价值在会计上进行确认, ,但计税时却不作相但计税时却不作相应的调整。应的调整。3 3、购买式企业合并的成本购买式企业合并的成本, ,依据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依据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分配计入这些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债的公允价值分配计入这些可辨认资产和负债, ,而计税时而计税时却不作相应的调整。却不作相应的调整。4 4、对子公司、分支机构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或在联营企业中对子公司、分支机构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或在联营企业中的权益的账面金额与投资或权益的计税基础不同。的权益的账面金额与投资或权
12、益的计税基础不同。7/14/20229三、应付税款法三、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无论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暂时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异(无论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暂时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方法。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方法。该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该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 =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 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借记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借记“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账户,贷记账户,贷记“应交税费应交税费
13、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账户;实际缴纳时,账户;实际缴纳时,借记借记“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账户,贷记账户,贷记“银行存款银行存款”账户;期末应将账户;期末应将“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本年利润利润”账户,结转后账户,结转后“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账户无余额。账户无余额。7/14/202210例例:某公司某公司2006年、年、2007税前利润总额均为税前利润总额均为1000万万,2006年预提年预提200万元的产品保修费用万元的产品保修费用,实际支付实际支付发生于发生于2007年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7/14/20
14、2211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中的所得税费用。
15、7/14/202212(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原理(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原理1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程序、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程序 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 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7/14/2022132 2、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1 1)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
16、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 ,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额。即:资产的计税基础即:资产的计税基础=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如固定资产:如固定资产: 会计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折旧减值准备会计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税法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折旧税法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折旧7/14/202214指其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列支的金额。指其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
17、间可予税前列支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账面价值-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差异主要是因自费用中提取的负债。差异主要是因自费用中提取的负债。例例: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100100万万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产品售后服务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产品售后服务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服务费用。 预计负债预计负债账面价值账面价值100100万元万元 预计负债预计负
18、债计税基础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账面价值100100万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万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100100万万0 02 2)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7/14/2022153 3、暂时性差异及对所得税的影响、暂时性差异及对所得税的影响1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交所得税的增加。交所得税的增加。2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交所得税的减少。交所得税的减少。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资 产产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负 债债未来纳税义务未来纳税义务增加增加未来纳税义务未来纳
19、税义务减少减少7/14/2022164、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其中:其中: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所得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税前会计利润税前会计利润+ +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增加额- -纳税调纳税调整减少额整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减少)减少) - -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减少)减少) =(=(期末
2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7/14/202217账务处理示意图账务处理示意图应交税费应交税费-所得税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当期所得税所得税10015应纳税差应纳税差异形成异形成可抵扣差异形成可抵扣差异形成51001557/14/202218l【举例举例1 1】 假定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假定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33,20206 6年按照年按照税法
21、规定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税法规定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1000万元。万元。 企业企业20206 6年年1212月月313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情况如下: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情况如下:项目项目账面价值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计税基础应纳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可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交易性交易性金融资产金融资产 260 260万元万元200200万元万元6060万元万元存存 货货 2000 2000万元万元22002200万元万元200200万元万元预计负债预计负债100100万元万元0 0100100万元万元合合 计计6060万元万元300300万元万元7/14/202219会计处理
22、会计处理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0300万万33339999万元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60万万333319.819.8万元万元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10001000万万3333330330万元万元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25080002508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990000990000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3300000330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0001980007/14/202220【例例2 2】A A公司公司20207
23、 7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 2001 200万元,该公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33%。自。自20082008年年1 1月月1 1日起,适用的所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改为得税税率改为2525。(一)(一)20207 7年发生会计处理与税法存在差别的有:年发生会计处理与税法存在差别的有:(1 1)20207 7年年1 1月月2 2日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日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00600万万元,使用年限为元,使用年限为10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年,净残值为零,会计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
24、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折旧,税法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 2)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200万元。万元。(3 3)当年度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当年度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00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0%20%。其中。其中300300万元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税法规定按该企业的情况,可万元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税法规定按该企业的情况,可按实际发生研究开发支出的按实际发生研究开发支出的150%150%加计扣除。其中,符合资本化条加计扣除。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
25、件后发生的支出为300300万元,假定所开发无形资产于期末达到预定万元,假定所开发无形资产于期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可使用状态。(4 4)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100万元。万元。(5 5)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303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7/14/202221(二)(二)207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计税基础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计税基础7/14/202222(三)假定(三)假定A公司公司208年当期应交所得税为年当期应交所得税为4 620 000元。元。期末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关资料如期末有关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所得税 核算 概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