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出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练习情况总结复习资料.doc

收藏

编号:25821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4.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2
8
金币
关 键 词:
出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一二 单元 练习 情况 总结 复习资料
资源描述:
|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四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重点归纳: 词语盘点:宽阔  薄雾 笼罩 沸腾 奔腾 依旧 恢复 灿烂 竹竿 规律 缝隙 照耀  树梢  静寂 白茫茫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近义词: 犹如—如同 奇观—奇迹 屹立—耸立 霎时—顿时 鼎沸—沸腾 奔腾—奔驰 壮丽—壮美 奇特—奇异 堪称—号称 呈现—展现 逼近—接近 颤动—抖动 展示—展现 留恋—依恋 威武—威严 模糊—迷糊 沉静—寂静 镇静—镇定 神秘—神奇 笼罩—覆盖 恢复—复原 映衬—衬托 预料—预测 陆续—继续 热闹—喧闹 时常—经常 仿佛—似乎 颤动—跳动 反义词: 沸腾—沉寂 多样—单一 呈现—消失 静寂—嘈杂 兴奋—忧愁 美丽—丑陋 天堂—地狱 模糊—清晰 凶猛—温柔 平静—动荡 熟悉—陌生 炎热—寒冷 置疑—确切 逼近—远离 茂盛—稀疏 灿烂—晦暗 天堂—地狱 爱好—厌恶 镇静—慌张 凶狠—和善 模糊—清楚 人迹罕至—人来人往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日积月累: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第一单元 难点解析: 1.观潮 课文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本文记叙的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本文通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大”这一特点的描写,有(“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为人们展示了大峡谷的壮丽与神奇,从而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课文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是神奇、壮观、美丽的雅鲁藏布江跃然纸上,令人神往。 3. 鸟的天堂 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4. 火烧云 著名女作家(萧红)为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重点归纳: 词语盘点: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 住宅 隐蔽 隐藏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搜索 倾斜 平坦 扒土 宽敞 引人注意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近义词: 舒服—舒适 牢固—坚固 空隙—间隙 均匀—平均  出名—有名 隐蔽—遮蔽 慎重—谨慎 挖掘—发掘  简单—简明 搜索—搜查 静谧—宁静 偶然—偶尔 豪放—豪爽 收拾—整理 随遇而安—入乡随俗 坐卧不安—如坐针毡 反义词: 弯曲—笔直 牢固—薄弱 均匀—不等 仔细—粗心 舒服—难受 慎重—轻率 粗糙—光滑 柔弱—刚强 干燥—湿润 简朴—奢华 偶然—必然 崭新—陈旧 宽敞—窄小 隐蔽—暴露 随意—慎重 热闹—安静 不可思议—可想而知 日积月累: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第二单元 难点解析: 一.课文内容 1、《题西林壁》这首诗是(宋朝苏轼)写的,这首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游山西村》是(宋)朝(陆游)写的,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的真挚感情。) 3、随遇而安的意思是(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我从(慎重地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一点点地挖掘)这几点知道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4、《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 5、这一单元作者能把句子写得这么具体,这么准确,是由于作者观察得(认真、仔细),而且经过了(长期地观察),否则不可能写得这么清楚。 6、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是:蟋蟀的住宅向阳、隐蔽、能排水,大小适宜,从住所简朴、清洁、干燥、卫生等可以看出蟋蟀修建这座住宅的精心,让我们感受到它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才智。 但蟋蟀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的柔弱,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在这明显的发差中,我们体会到蟋蟀修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 语文四年级上册一、二单元题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8分) 一 、 我会拼,我还会规范地写词语。(10分) lǒng zho hng gun guī lǜ cn ln yǐn b ( ) ( ) ( ) ( ) ( ) xuǎn z dī n qūn yn kng x xī shui ( ) ( ) ( ) ( ) ( ) 二、我知道要先比一比,再组词。(4分) 株( ) 逢( ) 朝( ) 沸( ) 珠( ) 缝( ) 潮( ) 拂( ) 三、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8分) 风平( )静 若( )若现 不容( )疑 神秘莫( ) 水天相( ) 千( )百态 人迹罕( ) 涓涓( )流 四、我明白了,是要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 )地叫着 缓缓地 ( ) ( )的响声 金灿灿的( ) 五、选词填空(4分) 连续 持续 继续 陆续 1、爸爸( )工作了三天三夜. 2、还不到一点半,同学们就( )来到教室。 3、这场战斗( )了整整三个月。 4、老师说,下午( )上语文课。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题西林壁》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2、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___住墙。细丝原先是___的,现在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 七、照样子,写句子。(6分) 例: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鸣叫。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一阵微风轻轻吹动柳树的枝条。 2.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27分) 一、我阅读《鸟的天堂》片段,然后按文后要求回答问题。(14 分)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数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 “榕”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2分) 2、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靠近——( ) 面貌——( ) 振动——( ) 3、 我从( )这个词知道枝干的数目很多,而且我还知道枝干的数目很多的原因是什么,我会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 4、 我先用波纹线画出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 (2分) 5、 读第一自然段,我感受到了这是一棵( )的榕树。(1分) 6、读第二自然段,我感受到了这是一棵( )的榕树。朗读时应读出( )的语气。(2分) 7、我也要用一句话来赞美榕树。(2分) 2、 我认真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13分) ———————— 学校大队部为了支援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号召少先队员“为希望工程添一块砖瓦”,每人捐献五元钱。 听大队辅导员讲,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很贫困,一些孩子不能上学校接受教育,我的心里好(像 象)被揪得紧紧的,我(决定 决心)在这次活动中(献 现)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中午,我回到家里,把储蓄罐里的零用钱掏出来,数一数,发现才三元钱。我难道就捐三元钱吗?这时我急得连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妈妈走进屋里看到我这样,忙问:“娟娟,怎么啦?”我把情况(向 像)妈妈诉说了一遍。妈妈听完后说:“为‘希望工程’添砖瓦是一件很有(意思 意义)的事,妈妈支持你。”她边说边(在 再)口袋里掏出了十元钱给我。我调皮地说:“ 。”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下午,我把妈妈的十元、我的三元,一共十三元交给了老师。看着我捐的钱,我怎能不激动呢?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3分) 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不改变原来的意思。(2分) 看着我捐的钱,我怎能不激动呢?                               4、 第四自然段中划线处作者会说什么呢?请你合理想象,填写在横线上。(3分) 5、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用几句话写一写。(3分) 三、习作(25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因收获而美丽。你笔下的秋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出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练习情况总结复习资料.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82176.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