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化学平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节化学平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化学平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 化学平衡从容说课本节介绍了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掌握化学平衡建立的观点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建立化学平衡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学中应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接着再以一可逆反应为例,如CO+H2O(g) CO2+H2,说明当正反应速率
2、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组织好本节的史实讨论。19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用建筑高大的高炉来减少高炉气中CO含量的错误做法,可以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增强学生的归纳和形象思维能力。2. 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从而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教学难点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1. 在教学中通
3、过设置知识台阶,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以及多媒体手段演示溶解平衡的建立等,启发学生联想从而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2. 组织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引言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板书第二节 化学平衡师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
4、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进行程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板书一、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可逆反应师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如何建立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板书二、化学平衡的建立师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生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生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
5、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师所以说刚才回答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三维动画效果,以帮助大家理解溶解过程。多媒体电脑三维动画演示一定量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生观看动画效果,进一步理解溶解过程。师这时候我们就说,蔗糖的溶解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是一个动态平衡。板书1. 溶解平衡的建立开始时v(溶解)v(结晶)平衡时v(溶解)=v(结晶)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师那么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
6、以CO和H2O(g)的反应为例来说明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板书2. 化学平衡的建立师请大家在下面阅读教材自学,利用在第一节中所学的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要求把在800,1 L容器中的CO和H2O(g)的反应情况,用一个时间速率图象来表示,并能对图象的含义作出解释。学生活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因容器体积为1 L所以c(CO)=c(H2O)=0.01 molL-1催化剂高温 CO + H2O(g) CO2 + H2开始浓度 0.01 0.01 0 0一段时间后0.005 0.005 0.005 0.005作草图:解释:当反应开始时CO和H2O(g)的浓度最大,因而它们反应生成CO2和H2的正反应速率最
7、大;而CO2和H2的起始浓度为零,因而它们反应生成CO和H2O(g)的逆反应速率也为零。之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CO和H2O(g)的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就逐渐减小;生成物CO2和H2的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就逐渐增大,最后二者相等了。引导大家把这一过程同开始的溶解平衡相比较,看是否有相似的地方。生分析、比较溶解平衡和刚才的反应情况:开始溶解速率大于结晶速率,后来二者相等了,建立溶解平衡;CO和H2O(g)反应,开始v 正v逆,后来二者也相等了,恍然大悟,说明可逆反应CO+H2O(g) CO2+H2此时也处于平衡状态了。师确实如此,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可逆反应进行到一程度的时候,正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化学平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