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遗传的分子基础与细胞基础.docx
《专题七:遗传的分子基础与细胞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遗传的分子基础与细胞基础.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全国卷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BCD【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氨基酸为原料,产物是多肽链,场所是核糖体。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不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错误、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
2、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核酸的干扰,、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错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2019天津卷1)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ADNA复制的场所B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C分泌蛋白的运输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答案】A【解析】DNA复制需要DNA模板、原料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和DNA聚合酶,A正 确;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开始翻译mRNA上的密码子,需要
3、tRNA运输氨基酸,不需要脱氧核苷酸,B错误;分泌蛋白的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形成囊泡运到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小泡,运到细胞膜,胞吐出去,与脱氧核苷酸无关,C错误;细胞膜脂质的流动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无需脱氧核苷酸,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3(2019江苏卷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
4、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N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若用15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A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体内编码的,B错误;噬菌体的DNA合成的模板来自于噬菌体自身的DNA,而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4(2019浙江4月选考20)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
5、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荚膜等物质分离开,与R型菌混合培养,观察S型菌各个成分所起的作用。最后再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的培养基中发现了新的S型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甲组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发现有极少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因此甲组培养皿中不仅有S型菌落也有R型菌落,A选项错误;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蛋白质酶,故在乙组的转化中已经排除了蛋白质的干扰,应当推
6、测转化物质是DNA,B选项错误;丙组培养皿中加入了DNA酶,DNA被水解后R型菌便不发生转化,故可推测是DNA参与了R型菌的转化,C选项正确;该实验只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无法证明还有其他的物质也可做遗传物质,D选项错误。5(2019浙江4月选考2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转录一次,可形成一个或多个合成多肽链的模板B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没有解开DNA双螺旋结构的功能C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一个mRNA分子上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D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由mRNA上3个相邻的脱氧核苷酸组成【答案】A【解析】遗传信息的表达主要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控制蛋
7、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RNA,在真核细胞中主要在发生细胞核中。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为核糖体。一个DNA分子转录一次,形成的mRNA需要进行剪切加工,可能合成一条或多条模板链,A选项正确;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兼具解旋功能故不需要DNA解旋酶参与转录,B选项错误;在转录过程中,mRNA上可附着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得到数条相同的mRNA,而不是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C选项错误;mRNA由核糖核苷酸构成,不具有脱氧核苷酸,D选项错误。6(2019浙江4月选考24)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
8、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形成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合成rRNA和蛋白质B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C丙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或Y染色体D丙形成丁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组数减半【答案】A【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S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均满足甲乙两图中表示的2组染色体组和2N对同源染色体对数;图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同源染色体消失,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的细胞;图丁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精细胞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RNA参与氨基酸
9、的运输,需要合成一些蛋白质,如DNA复制需要的酶等,A选项正确;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消失则必然伴随着丝粒的分裂,B选项错误;丙图表示图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同源染色体消失,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的细胞,则性染色体应该是两条X染色体或两条Y染色体,C选项错误;丙形成丁的过程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是由于细胞分裂成两个而导致的染色体组数减半,D选项错误。7(2019浙江4月选考25)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
10、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B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C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D3/4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答案】D【解析】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根据题意分析,复制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时,共有4个细胞,以第一代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为参照,含半标记DNA的染色单体共有2条,含全标记DNA的染色单体共有6条。根据题意可知,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时,含半标记DNA的染色单体分别在两个细胞中,故有两
11、个细胞的两条染色单体荧光全被抑制,有两个细胞中的一条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一条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故A、B选项正确;一个DNA分子中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故不含BrdU标记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分别位于两个DNA分子中,新复制得到的脱氧核苷酸链必然含BrdU标记,故所有DNA分子都被BrdU标记,C选项正确;以第一代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为参照,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时一共有16条DNA单链,含BrdU标记的有14条,7故有 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D选项错误。87.(2018天津理综,6分)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
12、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 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D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而变异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会导致等位基因分离,而变异细胞中无等位基因A和a而含有两个A且无Y染色体,判断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核DNA数与体细胞的核D
13、NA数相同,B错误;形成该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A和a随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分离而分离,C错误;次级精母细胞中应含有XBXB或YY基因,但该次级精母细胞含有XBXb,说明在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突变成b,D正确。8.(2018全国卷,6分)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染
14、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错误;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体仅复制一次,C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9.(2018江苏25,3分)(多选)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 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 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 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BCD 本题主
15、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朱红眼基因、暗栗色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B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故图中所示基因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中常染色体与X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可以组合到一起,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所示基因也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项正确。10.(2018全国卷,6分)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
16、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B 本题考查病毒的遗传物质、免疫调节等知识。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项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不能感染肺炎双球菌,B项错误;HIV是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C项正确;阻断病原体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项正确。11.(2018浙江,2分)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
17、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 A的RNA和TMV 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 A的遗传物质.D 本题考查“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三个经典实验。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新链合成过程中的原料由细菌提供,故只有少部分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A错误;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错误;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
18、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 A的RNA和TMV B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所繁殖的病毒类型为A型,说明RNA是TMV A的遗传物质,D正确。12.(2018浙江22,2分)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C.b管的结果表明该
19、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15N-14N-DNA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B 本题考查“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本活动中使用了14N和15N,即采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3个离心管中的条带是经密度梯度离心产生的,A正确。a管中只有重带,即15N-15N-DNA,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B错误。b管中只有中带,即DNA都是15N-14N-DNA,C正确。c管中具有1/2中带(15N-14N-DNA),1/2轻带(14N-14N-DNA),综合a、b、c三支管可推测,a管中为亲代DNA:15N-15N-DNA,b管中为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复制一代后
20、的子代DNA:15N-14N-DNA,c管中为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复制两代后的子代DNA:1/215N-14N-DNA、1/214N-1 4N-DNA,据实验结果,可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13.(2018全国卷,6分)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B 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的结构、DN
21、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涉及的聚合酶,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原核细胞的拟核含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该DNA的复制及转录都需要酶催化,故拟核中存在由DNA和酶构成的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复合物中参与DNA复制的蛋白质可能是DNA聚合酶,C正确;如果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必须含有RNA聚合酶,因为RNA中核糖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D正确。14.(2018江苏,2分)下列关于DNA和R
22、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D 本题考查DNA与RNA的合成及其功能。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需要RNA片段作为引物,A项错误;真核细胞内DNA和RNA可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合成,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项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的表达都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需要DNA和RNA参与,D项正确。15.(2018海南卷,10)下列与真核生物
23、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分子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C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D转录时有DNA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B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都含有DNA分子,A正确;合成核酸需要能量(ATP)、模板、原料和酶,B错误;DNA和RNA分子中的核苷酸链上,相邻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正确;转录时有DNA双链解开,转录结束DNA双链恢复,D正确。16.(2018海南卷,13)关于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B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C转录和逆转录所需要的反应物都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遗传 分子 基础 细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