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语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效果(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儿童语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效果(16).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儿童语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来宾市新华小学 儿童语言就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的语言。儿童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它生动形象、活泼亲切、通俗易懂,小学生很容易接受。结合观摩过的一些优质课,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之处。教师恰到好处的儿童化语言的使用,有效地激发起儿童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所收获。因而,儿童语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语言,也是低年级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然而,由于教育、教学对象时常更换,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儿童语言的运用,使课堂失去了童真,小学生失去了活力,教师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低年级教师必须重视儿童
2、语言的运用。在低年级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儿童语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激发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缺乏主动意识,课堂上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那怎样激发儿童的兴趣呢?这就要借助生动形象、活泼亲切的儿童语言。儿童语言跳跃性很强,是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萤火虫一
3、课时,设计并运用了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作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在夏天的夜晚,会发现在草地上,在花丛中,有一些小东西飞来飞去,还一闪一闪的,小朋友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你们看见过萤火虫吗?下面,李老师给小朋友们念一首萤火虫的儿歌:萤火虫,点灯笼,飞到西,飞到东。一闪一亮,一亮一闪,好像星星落花丛。小朋友们喜欢萤火虫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萤火虫的课文。”李老师在讲这段话时,语气很活泼,很跳跃,表情很丰富,再加上形象的动作,活灵活现,很快就紧紧地抓住了儿童的求知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习课文做了有利铺垫。二、培养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及对语
4、言的敏感。这是人于感知的一刹那间的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的这样一种心理现象。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部分。著名语言家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感。”可见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敏感的语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当代的语感理念,包括在口头语言交际中,直接迅速地聆听,领会对方的语言内涵,并且包括对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深刻理解。可低年级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接触的事物还较少,知识面窄,感知能力有限,对语言的
5、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语感能力较低。因此必须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小学生的语感。那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很多老师都知道,指导朗读是培养语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却忽视儿童语言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非儿童语言进行教学的话,小学生听起来很吃力,难以理解,语感有障碍。而如果运用儿童语言进行教学的话,效果就会更佳。儿童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小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感悟,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语感。例如丑小鸭,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孤单”一词去感受丑小鸭的不幸。如果你这样说:“孤单就是很孤独很寂寞。”小学生肯定很茫然,不明白,但如果你运用几句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去引导
6、,效果就会大有不同。你用低沉、缓慢的语气对学生说:“大家都不理丑小鸭,不跟它玩,不愿和它做朋友,还欺负它。丑小鸭自己一个人,多伤心多难过呀!”老师难过的表情和伤心的语气,迅速点燃学生的情感,儿童语言的辅助作用显而易见。小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对“孤单”一词有了感悟,觉得丑小鸭很可怜,产生了对丑小鸭的同情,培养了他们的语感能力。使他们在朗读这段时能读出丑小鸭的不幸及对丑小鸭的同情。学生在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的基础上以声传之,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三、创设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学生的“刺激物”,它能控制和支配学生的兴趣、情趣、意志和学习的时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认知
7、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特别是阅读教学,更离不开情境。怎么让低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呢?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才能让孩子产生理解、体验、领悟,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为乐。”怎样创设相应的情境呢?依靠眼睛看见的实物和场景就能做到了吗?不,还远远不够。情境的创设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从各方面进入情境。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儿童语言是最生动的。直观事物再加上老师适当的语言滋润,可很快就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例如:戴粤珊老师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采用了这样一段儿童语言来创设情境。老师(戴冬爷爷头饰)高兴地说:“我是冬爷爷,秋去冬来,我来到大地,大地将会有什么变化呢?
8、”(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回答)“是呀,大地像铺了白色的地毯,今天我还邀请来了一批动物王国的小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这时四位戴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头饰的同学上台自我介绍:“我是XX。”老师指着它们说:“它们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在戴老师的指导和小学生的表演下,很快就创设出了课文里的情境,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四、优化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然而,低年级学生向师性很强,一切都以教师为中心。有些
9、学生对老师就产生了敬畏心理,对老师又爱又怕,不敢接近老师,致使师生关系很不融洽,十分平淡。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对低年级儿童来说,亲切活泼的儿童语言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它就像一缕春风,温暖了儿童的心,使他们觉得老师很和蔼,很容易相处,让他们乐于接近老师,从而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有位老师借用别校一年级学生上研讨课,她和这些小学生互相不认识,也未见过面。所以上课前,小学生们都端端正正、安安静静地坐着。很显然,小学生对这位老师很陌生,感到很拘束。这位老师为了缓和这种气氛,消除学生心里的陌生感,于是面带微笑,亲切地说道:“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燕子姐姐,小燕子姐姐很高兴认识你们,很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语音刚落,课堂马上活跃起来,小学生们很快就露出了笑容,高兴地说:“愿意!”因为在他们看来,站在讲台上的并不是一个新老师,而是他们都很熟悉而又喜欢的“小燕子姐姐”,他们的好朋友。就这样,课堂上充满了宽松、愉悦的气氛,形成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总之,儿童语言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许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会起到“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的效果。低年级教师必须重视儿童语言的运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恰当地运用儿童语言,给小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童真、充满乐趣、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