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doc
《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汉阳一中导学案必修一地理组胡长考2017/1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三圈环流学习目标:1、能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和过程,并记住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2、能说出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第一部分自主预习1、知识链接气压带的形成和分布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影响气候移动规律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干冷6月22日12月22日: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最北位置逐渐向南移动到最南位置12月22日6月22日: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最南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到最北位置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
2、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赤道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风带的形成和分布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影响气候)移动规律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冷同气压带的移动规律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2、预习题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_。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期的_状态。(2)成因:由于太阳辐射的_,造成的高低纬度间的_差异,驱使大气不断的运动、_和交换热量。三圈环流的成因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成因: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及_的影响。(2
3、)结果:在近地面形成了_个气压带、_个风带,南北半球以赤道为_分布。(3)气压带(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接受太阳光热_,空气_,气压降低。北纬30附近: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_的影响下偏转成西风,并不断堆积_,气压升高。北纬60附近:来自副热带高气压的_与来自极地高气压的_在此相遇,暖空气爬升。极地附近:接受太阳光热_,空气_。(4)风带(北半球):从南向北依次是东北信风带、_、极地东风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由于太阳直射点随_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_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_,冬季偏_。第二部分课堂探究探究题一:完成课本P33活动题。假设大气是在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气 和风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