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pdf
《2022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编写人:翟必娥社戏【学习目标】 1 、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2、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3、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4、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感悟本文的人情美、风景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透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领略到鲁迅童年的生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小说社戏,小说写的人与事不一定都是真人真事,但也能从中看出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
2、留恋的心情。二、自主学习1. 作家作品简介鲁迅( 18811963)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 年,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等。2. 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归省()怠慢()凫水()蕴藻()家眷()潺潺()絮叨()撺掇()橹()旺相()棹()楫()行辈()不惮()桕 树()2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结构。(1)概括一下
3、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或者说中心事件是什么?(2)全文共写了哪些人?共写了哪几件事?(3)作者以“社戏”为线索,贯穿全文,并按下列思路构思全文,试找出相关段落。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三、合作探究1说说下列句子各表现了文中人物怎样的性格。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地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给你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双喜拔前篙双喜所虑的是
4、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 一定要知道,会骂的,“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忽而大声的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2双喜是这篇小说中刻画得比较生动的一个形象,分析双喜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 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4.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5. 课文最后一部分为什么要写六一公公送豆?6
5、“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句中“轻松”和“舒展”与前文有什么关系?7“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8. 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9. 文章题目为“社戏”,但作者写社戏的部分却很少,作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为什么?四、巩固练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
6、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 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 一支两人,一里一换, 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1)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朦胧”的意思是 _ “踊跃”的意思是 _ (2)第段中加点的词“跑”与第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
7、情形?(3)文中描写开船的动作的词语有,从中看出江南水乡的少年们 _、 _ _的特点。(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我”会有“以为船慢”的心理?(5)文中的景物描写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各找出一句写在下面。视觉:嗅觉:触觉:听觉:(6) 这几段文字重点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面,请给这幅画起个名称。五、拓展延伸模仿月夜行船一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色彩、 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描写一段景物。端 午 日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民俗风情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8、 -第 2 页,共 6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4、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教学重、难点:1、分析龙舟竞渡的精彩场面描写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了解内容,积累生字词。2、布置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条件查阅沈从文简历,端午节及其他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相关诗文等资料,并分类制成读书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知道有哪些三大传统节日新增为法定假日吗?请同学们来看一下, 这首诗是哪个传统节日的? (屈原已死三千年, 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 ) (引入课题)
9、二、整体感知,体验端午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湘西人端午日都有哪些风俗?(用三字词语概括)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顺序是什么?(划出相关的语句)你认为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什么?三、评读赏析,感悟端午(阅读第一节“把饭吃过后”到最后)1、从文中找出描写龙舟竞赛场面的相应语句,并划出其中用得好的动词,并思考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2. 除了描写参赛人员的激烈紧张的竞争外,作者还描写了哪些人,有何作用?3. 提问:作者在写到比赛进入高潮时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这种情景真在眼前吗?四、分析意义,培养精神1、提问: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2022 年苏教版七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