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语文公开课的认识.doc
《谈谈你对语文公开课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你对语文公开课的认识.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谈你对语文公开课的认识 【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信息需要交流,思想需要碰撞。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还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思考者和发现者,语文教师承担的职责尤为重要。上周星期三、四,我们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以职高语文教材课外篇目花季雨季作为文本教材,以本校综合高中一年级6个班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由6位教师来承担这次公开课任务。她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精心备课,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完成了教学任务,她们为我们奉上了一道精
2、美的课堂文化大餐。【周红】所谓“同课异构”,就是不同的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异构” 教学活动就是让每一位教师都参加到教研活动中,既是听课者,又是授课者;既是讲授者,又是评课者。这次的同课异构活动让我获益良多。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课堂中去,但现实是,大家都习惯了常规的教学模式,不愿意动脑寻求突破,而这次的活动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审视自己,学习别人。教学就怕流于形式,落于俗套,而这次
3、的活动我们看到了对同一篇课文老师们的不同解读,不同的教学思路,在对比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目标。尤其是我自己,作为其中的参与者,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作用,没有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这是我今后要努力改变的不足之处。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善于思考,才会寻求进步。这次的同课异构,给了我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打开教学的思路。【季春花】 上好一堂语文课是不容易的,从公布上课篇目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我该怎样上好这堂课呢?找了很多资料,也看了很多课例,但面对花季雨季这样的文本,还是找不出好的教学切入点
4、。如果刻意求新又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上下去,转了好几圈最后还是选择了常规教法。虽然是常规,但我还是刻意的在常规教学中求新、求美。总结一下课堂设计的意图:在文本体验中交给学生鉴赏影视剧本的方法,主要是把握悬念、渲染对比、细节特写,考虑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我又把理解父母、感受爱的教育的情感目标也列进去了。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连续三天都在构思,做课件,应该说也很尽力了。但上完了之后还是觉得有很多遗憾。没有看到学生的感动,也没有听到如潮的好评。反思一下自己的课的确有问题:过分拘泥于三维目标,内容较多,不舍的割舍。导致课的前半部分冗长,后半部分匆忙,高潮部分没来的及展开就匆匆结束了。很多内容放开了让学生去研
5、读讨论,收回的时候没有恰到好处的总结点评,总有一种不到味的感觉。此外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自己在语言的组织和课堂气氛的把控上还很欠缺。因为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没有信心,对课前的预设还十分依赖,因为在气氛的调动上缺少手法(主要还是教师的言语表达问题)所以课堂上就出现了学生不能够深层次的进入文本,互动也不够积极。虽然有很多遗憾,但我觉得还是有一点应该肯定自己。每一次公开课我都力求有所突破。从师说到凡人名言设计再到花季雨季,我一直在探索不同公开课的上法。虽然总都有很多不足,但每一次都能有一点突破。这次课我力求做到立足文本,深挖文本,在研读文本中学习鉴赏剧本的方法,尽量不搞外围的花哨形式(如图片、录像、拓展延
6、伸等等)。在教学设计上,我基本上做到甩开教参的束缚,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 在我的心目中,一堂好课就像一篇好作文,它需要精心设计,也需要灵感的迸发,但更离不开平时的厚积,所以我的语文教学之路还很遥远啊!【殷勤】公开课不仅是展示一位老师风采的重要窗口,也是实现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这次公开课我是积极面对的。虽然开课前还是有一段很痛苦的折磨,但我还是收获良多。首先这次是“同课异构”的形式,让我见识到不同老师的风采,也给了我很大启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其次在自己准备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在平时多学习语文教学方面的知识,多观摩名师的公开课,不断提高自己。【孟慧华
7、】很高兴这次我们语文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活动,让我领略到了不同教师的教学构思和风格。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触颇丰,总结如下:1. 教师要扬长避短,发扬自己的风格。2. 教师间的合作交流非常重要,不同教师构思不同,要学会独辟蹊径。3. 教学离不开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智能。4. 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同时要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总之,教师要厚德强技,不断寻求突破!【吴东霞】花季雨季(节选)这篇文章属于自读课文,开始接触这篇文章是在开课前,所以比较陌生,细读文章发现课文文意较浅,可挖掘的东西不多。参加“同课异构”势必上出新意。但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着手备课前与张绪云老师进行交
8、流,她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比如比较阅读、情感渲染最后还是定位在比较好把握的情感方面,注重学生人生观的培养。找了网络妈妈这段视屏,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学会换位思考,自觉地理解父母。并通过情感渲染激发学生蕴藏在心底的亲情。在最后图片部分,设计从婴儿时代、孩提时代、到我们羽翼渐丰,展翅飞翔。父母一直默默地站在我们身后。我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当我们渐渐长大,迈向人生的花季、雨季,蓦然回首,我们的父母已渐渐苍老,理解父母,心疼父母是我们为人子的天职。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阅读,所以虽然文章比较基础普通,但仍是语文课堂的重点。在这部分我运用启发式教学,用简单的板书引导学生,细致讲解,循循善诱,注重师生互动,
9、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重点。总之,这堂课我做到了认真备课、精心构思。但仍存在很多遗憾,有很多想法,但缺乏实施的勇气。比如从戏剧冲突、巧设悬念这些角度来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朱丽华】上好公开课是每个老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从工作至今,前后也上了几次公开课,分别是劝学、古文三记、林黛玉进贾府、作文、花季雨季。每次上公开课都是带着一种又爱又怕的心态,之前必经挣扎和忐忑,但是准备公开课的过程又觉得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很喜欢这种忙碌而充实又充满期待的感觉。但是,惭愧的是,几次公开课上完之后,自己都觉得有很多遗憾和不足,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其一,篇目的选
10、择上,一般来讲,校内公开课是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来选择授课的篇目的,但是如果要参加比赛,往往会是指定的篇目,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无论哪一种文体都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其二,内容的取舍上,每一篇课文可以挖掘的点都很多,从哪一个侧面展开你的内容直接决定了你这一节课的深度,我并不主张拿到一篇文章,就赶紧上网搜索资料,感觉那样会束缚自己的思维,一般拿到篇目之后,我都是先列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几个点,大体的进行构思,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资料的收集,当然这个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时候在大量的看了别人的教学设计以后也会突发奇想,有所突破。其三,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管我们承不
11、承认,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公开课更关注的都是授课教师,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等,学生往往处在一个被忽视的位置,在评课的时候我们也很少真正关注一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其实最近的两次公开课的时候,我都想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但是由于担心课堂上难以操作,时间不好控制,一直都没敢这样去做。我相信一句话:学生自己学到的东西,往往比老师教给他的印象要深刻的多。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教学生如何画鸡蛋,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以后我想我还是会做这样的尝试,无论结果怎样。 每上完一次公开课,都有些懊恼,感觉有很多不足,争取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后可以做的更好吧!【石陈云】上公开课应该是个好事情。上课的老师能
12、在不断备课、设计中蜕变成长;听课的老师也能在不断的对比中思考;评课的老师更是能在理性梳理中得到感悟。但“公开课”这个词语,从语文的角度来分析,它应该是一个偏正词组,它的中心词是“课”,所谓“公开”,无非是课堂上平添了一拨人,或多或少,带着不同的目的,揣着异样的心思,来到课堂。所以,我们的执教者应该不必介意“公开”二字,而应该好好把握“课”这个字。个人认为,一堂好课,就像一篇好的议论文。首先,中心论点明确。这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同样,一堂好的语文课有它的授课中心。只有把握了教学重难点,掌握了授课中心,围绕着它们备课、上课、提问、练习,才能够做到重点突出,学生印象才能深刻,知识才能得到切实地增加
13、,能力才可以得到提高。其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一篇好的议论文在中心论点的主导下,总是有着自己的结构,论证过程总是起承转合的。同样,一堂课在确定了重难点后,也要安排好框架,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心中要有数。这样,在授课时,才能逻辑性强,层次感强,条理清楚,脉络清晰。否则,教师教得稀里糊涂,学生更是云里雾里了。再次,授课内容要丰满。一篇好的议论文,只有骨架是不够精彩的,只有让它血肉丰满了,它才有看头。同样,一堂好课,内容一定是充分的,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内容太多了,教师教得匆匆忙忙,学生学得走马观花,也不是值得肯定的。它应该适中,好比一块肉,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肥一分,则油得腻,瘦
14、一分,则嚼得累。最后,参与这次同课异构的老师给我们带来喜悦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思考。如果说一堂好课要解决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那么值得肯定的是我们的老师前两点都做得很好,但是第三个问题“学会了吗”恐怕真的要打一个问号了。我不知道是借班上课还是上课内容是一篇课外阅读课文的原因,我们的学生对文本有点无动于衷,有的人甚至连头都没抬,笔都没动,更别提动脑了。试问:这样的现象能够说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另外一个遗憾的问题是:我们的六位老师在课堂没有板书。其实,在多媒体课件充斥我们的语文课堂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了传统教学媒体。尤其是板书,对语文老师更重要。一份好的板书
15、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能勾画出本节课内容的结构体系和知识要点。并且好的板书还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带来语文审美的愉悦。【孟亚娟】公开课,若照本宣科地上,只能让自己的课堂变得俗套,没有趣味。学生听得累,老师上得也累。我认为,要上好一堂公开课,平时的积累和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1.功在平时,重视积累语文课堂包含了太多的知识,等上到公开课才去恶补文史哲等知识,显得被动和无奈,即使上网搜索也无从下手。再加上语文课更需要老师的发散性思维,而这种发散其实也是积累在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上的。所以,在上好语文课这一问题上,我深信“要给学生一滴水,先要自己有一桶水”的观点的正确性。当然,不能把积累看作一种负担和任
16、务,我觉得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有的素养。厚积薄发,才能手到擒来。2.大胆创新,勇于挑战老是躺在前人的肩膀上,永远不可能进步。老是依赖教材上课,老师也不会取得突破。上公开课更需要老师大胆挑战,表达自己的思想,对教材深入研究后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从中找出自己的上课线索和思路。用自己平时的积累充实和丰富课堂。有创新才能有吸引力。上好公开课,还需要老师很多素养,在此不再赘述。总之,公开课更见语文老师的功底和风采。 【陆叶】我们教研组上周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了一项新举措“同课异构”的大教研活动,也就是组内教师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研究的目的。每一
17、位授课的老师各显其能,作了多彩的课堂展示,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同课异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这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虽然没有参加,却也感慨很多:我明白了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也许对于学生、对于课堂来说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弊端的。只有通过老师们的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让有效的教学过程占领课堂。“同课异构”让我真正地认识到了只有在听与评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批判继承先行者的基础上再做教学设计,在对许多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谈谈 语文 公开 认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