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练(九) 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练(九) 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练(九) 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课时练(九)解析一、选择题1、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CO2浓度在恒定水平。下列几种实验结果(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你觉得不可能出现的是A. 甲、乙装置中的水滴都右移B. 甲、乙装置中的水滴都左移C. 甲装置中的水滴不动,乙装置中的水滴左移D. 甲装置中的水滴右移,乙装置中的水滴左移A如果甲、乙装置的水滴都右移,说明装置中气体量会增多,而青蛙呼吸作用不可能使气体量增多,故A项符合题意;在黑暗条件下,甲、乙装置都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装置中二氧化碳量保持平衡,因此水滴都左移,B项不符合题意
2、;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水滴不动,乙装置水滴应向左移,C项不符合题意;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装置中水滴向右移,乙装置水滴应向左移,D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的气体量的变化,考生要明确装置中气体量为氧气的变化,并且分三种情况讨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植物和青蛙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因此装置中气体量的变化表示的是氧气的变化量。2、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
3、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合理的是透光玻璃瓶甲透光玻璃瓶乙不透光玻璃瓶丙4.9mg5.6mg3.8mgA. 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B. 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lmgC. 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D. 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lmgB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项错误;由于丙为不透光的玻璃瓶,消耗的氧
4、气可代表浮游植物的呼吸消耗,因此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4.93.81.1mg,B项正确;乙瓶中由于进行光合作用使氧气增多,则二氧化碳减少,而丙瓶只是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高,C项错误;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净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量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5.64.91.11.8mg,D项错误。本题利用一组对照实验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从题中实验设计可以看出,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可作为乙和丙的对照,
5、乙中氧气浓度增加,这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积累的,即为净光合作用量;由于丙为不透光的玻璃瓶,因此消耗的氧气可代表浮游植物的呼吸消耗。3、下图表示大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D为不同的反应过程,代表不同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A和过程D的生物化学反应均发生在生物膜上B. 强光时,NADPH的合成速率明显大于物质的生成速率C. 过程D产生的ATP能在过程B中大量用于(CH2O)的合成D. 过程D产生的CO2用于过程B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D过程A为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完成;过程D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分别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完成,A错误;在光反应阶段中
6、,物质为氧气,物质为NADP+,物质为ADP和Pi。强光时,如果光合速率稳定,则光反应中各种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暗反应中各种物质的产生速率应基本相等,即NADPH的合成速率基本等于物质的生成速率,B错误;过程B为暗反应,暗反应中合成(CH2O)所需的ATP基本都来源于光反应合成的ATP,而不是大量来源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C错误;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首先需要穿过线粒体的两层生物膜,再穿过叶绿体的两层膜才能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固定利用,所以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D正确。4、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图解,其中表示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都能合成ATPB. 过程总是同
7、时进行C. 过程都在生物膜上进行D. 过程产生的H还来自于水ACD据图可知,过程依次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其中都能合成ATP,A正确,过程不一定同时进行,如晚上仅进行(有氧呼吸)而不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过程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C正确;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除了来自葡萄糖之外,还来自于水,D正确。故选:ACD。【点睛】模式图的这类题目要明确考查的生理过程,如果不明确生理过程,就是一道很难的题目,如果能够明确生理过程就是一道得分的题目,所以这类
8、题目做题的关键就是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生理过程,这部分知识点要从多个角度如反应的方程式、模式图等方面去理解掌握。5、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B. 2过程完成了从活跃化学能到稳定化学能的转变过程C. 图中1、2过程只能发生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D. 某植物细胞内1过程产生的O2若参与到5过程中至少需穿越4层生物膜结构C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5代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A项正确;2过程代表暗反应,ATP中活跃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稳定
9、化学能,B项正确;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也可发生1光反应、2暗反应,C项错误;某植物细胞内1过程产生的O2参与到同一细胞内的5过程中,至少要穿过叶绿体双层膜、线粒体双层膜,共4层生物膜结构,D项正确。【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对光反应产生的ATP用途理解不清。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叶绿体内耗能的生命活动,但不能用于细胞的物质吸收、细胞质中核糖体上蛋白质的合成等活动。6、如图表示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它环境因素均控制在该植物生长的最适范围。其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 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敏感B. 25时.一天中至少需
10、要12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使该植株生长C. 30时.限制该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色素和酶的含量D. 4560时,该植株释放02速率逐渐降低C由图可知,在高温时,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曲线比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降的快,说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并且在温度为30条件下,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最大;当环境温度为40时,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只有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零时,植物才能生长。在高温时,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曲线比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降的快,说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A错误;据图可知,图中可以看出,25时,光合
11、作用强度约为6.5单位,呼吸作用强度约为2.5单位左右,假设一天中至少进行x小时的光照才能使该植株生长,净光合作用量大于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则净光合作用量=6.5x-242.50,解得x9,即25时,一天中至少需要9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使该植株生长,B错误;30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因都是最适的,因此限制该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内因即色素、酶的含量,C正确;据图可知,4560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因此该植物不释放氧气,只从外界吸收氧气,D错误。本题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核心考点,着重考查温度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曲线,其中温度是通过影响相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12、用速率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7、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得到转双基因水稻,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如图1;在光照为1000mol.m-2.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2。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B. 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会向右上移动C. 转双基因水稻提高了酶的最适温度进而增强光合速率D. 转双基因水稻比普通水稻品种更耐高温与强光C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A表示原种水稻在某温度下的光饱和点,A点以前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自变量光照强度,
13、其后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图2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在光照为1000molm-2s-1下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均是先增加后减少,但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远远小于转双基因水稻,据此分析作答。详解: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会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A正确;由图1可知A点是原种水稻的光饱和点,在图1中可知A点时的净光合速率是15,应对应的是20,如果用温度为25重复图1相关实验,光合作用是增强的,A点会向右上移动,B正确;据图2分析,两种水稻的相关酶最适温度都为35度,C错误;据图1与图2分析可知,在高温与高光照的情况下,转双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与净光
14、合速率均大于原种水稻,因此转双基因水稻比普通水稻品种更耐高温与强光,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强化学生的识图判断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图为某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B. b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C. d点的呼吸速率大于b点D. c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B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N1代表呼吸速率;ab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d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练九 解析 生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