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马宇摘要: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绝非停留在“浅层”的复述课文对话内容,其所应追寻的是立足于深度学习的对话教学。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有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大局教学意识观,深耕对话内容,钻研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能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关键词:深度学习 ; 对话教学 ; 策略对话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语言类教学中,有效的对话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互动的情境中,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此外,对话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话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未能沟通新旧词汇或句型之间的
2、联系,对话难免会显得单薄 ; 教师窄化对话情境,将对话仅仅局限于教材所给定的情境之中;教学过程缺乏语言的综合运用,对话教学大多停留在对课文已有对话内容的重复操练上,等等。上述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教师对英语教学理解的浅层化,能够识记每节课要求的核心词汇、复述出教材中所要求的重点句型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而淡化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要有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大局教学意识观。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注重主动探究、知识联系、批判式理解的学习方式,其所提倡的“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加以运用”的理念能给予一线教师较为理想的
3、教学指引。下面我将结合一些教学案例阐述一下其在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一、唤醒旧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度学习理论强调,新知的习得并非一个一个散落知识点的识记,而是需要将其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最终纳入其中,形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将再次重构成新的认知结构。由于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其对知识的理解也将是个性化的,个性化的知识才是被学生自我所理解、所接纳的知识。换言之,被学生认知结构所认同的知识,学生才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应用,做到举一反三,正向迁移。因此,在学习每一个新知之前,我们教师需要根据新授内容的不同类别,通过多样的方法和策略,将与新知相关联的旧知唤醒,让新旧知识产生沟
4、通和关联,进而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从而有效实现新知较好地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对话教学中,教师通常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唤醒旧知。在创设情境之前,教师需认真研读教材,了解学情,全方位掌握学生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也就是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所创设的情境才能足以唤醒学生的旧知。下面以五年级下册Unit4 Seeing the doctor的 Story time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教师先将与本课相关联的人体部位类、五官类、疾病类和表达感觉感受类词汇及询问病情的句型进行总结梳理(见表1):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将这些词汇做成卡片
5、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认读,也可以以更为有趣的形式将句型和词汇一起进行复习。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看病的情境对话,随后让学生模仿对话巩固复习已学词汇和句型。通过这样的对话形式,教师不仅唤醒了学生的已有认知,且为即将学习的新知进行了很好的铺垫,激活了学生的语言思维,为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开启了良好的开端。二、展开对话,促进知识的深度加工(一)逐层递进,引导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对话练习之前,教师需引导学生逐层熟知对话内容。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构成句子的最基本要素(即文中的目标词汇)。教师应让学生借助较为具体形象化的事物或动作理解、掌握目标词汇。心理学研究表明,可视化的物体或动作能够加深学生对
6、词汇的识记和理解。仍以Unit4 Seeing the doctor的Story time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目标词汇(组)为:brush ones teeth,drink water,eat sweets ,take medicine ,have a rest。教师于课前可以搜集以上这些词汇所对应的动态图片,通过四个层次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第一个层次就是先让学生借助动态图片初步理解图片所对应的词汇内容; 第二个层次就是仅呈现目标词汇,让学生做对应动作的形式; 第三个层次就是让同桌之间玩“你做我说”的游戏:一位学生表演动作,另一位学生说出对应的词汇; 第四个层次,教师可以运用已学过的句型设置
7、一些对话情境,进行目标词汇操练,让学生从语境中理解这些词汇。比如: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you have a cold?Do you like sweets?”等问题情境。可以说,目标词汇是对话内容最为核心的部分,掌握了目标词汇就能理解对话内容的基本意思。因此,目标词汇操练之后,教师可以依次出现Story time的两幅场景图,让学生去猜测:Su hai 和 Mike 生了什么病?医生根据他们的病情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随后,让学生带着想要探究明白的疑问听录音并完成第 38 页 Ask and answer 的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实
8、则就是学生对对话内容有无理解的检验。如第一次听录音之后未能准确作答,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完成 Think and write部分,在书写的过程中对文中内容进行二次深度加工,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全部能正确作答为止。(二)体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深度学习除了强调要真正理解所学内容之外,還注重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实践体验。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先尝试跟读并模仿语调。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让其两人一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话练习,并且强调在对话练习的过程中同伴之间要从发音、语调、情感等多个层次对彼此进行评价。一开始,由于学生对内容不
9、太熟悉,教师可以允许其对照教材的对话内容进行对话练习,练习的过程实则就是将对话内容不断内化、理解、吸收的过程。随后,教师仅在课件上出现 Su hai 和 Mike 生病的两幅情境图,让学生尝试进行对话。若学生在对话过程未能准确复述,教师应进行记录,对话结束之后,让掌握的学生再次对对话内容进行理解,并加以分析未能准确复述的原因之所在,判断是目标词汇没有掌握还是句型没有掌握,而后再次进行对话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对话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所选取的角色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进行角色互换并进行练习。随后,为了更进一步体悟对话情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鉴第38 页 Ask and answer 和 Th
10、ink and write的对话形式,运用第三人称的问答方法进行对话。比如,用“ Wha ts wrong with Su hai?She has a headache and a fever.”的句式或者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自我陈述。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本节课词汇和句型的再次巩固和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复述教材两幅情境图中的对话,可能有机械识记之嫌。此时,教师应布置类似 Ask and answer 和 Think and write的对话任务。这需要学生对两幅情境图的对话内容进行内化加工,深入理解。这样的方式方法可以将学生的英语对话学习引向深入。三、创编对话
11、,加强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否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可以看作是评判学生是否实现深度学习的标准。如果学生仅能将课本中的对话进行机械地复述,其并未达到深度学习所追寻的高级思维。高阶思维的达成需学生能在新的情境中,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尤其在语言学习中,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認知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善于发掘生活中的对话情境,创编对话,将课本情境和所创编情境深入融通,丰富语用情境,实现知识的灵活迁移。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如下的对话情境:对话情境 1:(教师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教室,显得无精打采)T:How does Miss Ma feel today?S:Youre tired./You h
12、ave a headache./You have a toothacheT: You are right. Miss Ma has a fever and feel a little tired. Now , what should I do?S:You should 对话情境 2:(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T:Picture1. How does this little boy feel?S1:He feels hot. He should take off his jacket. T: Picture2. How does the girl feel?S2:He feels cold. S
13、he should put on her sweater. T: Picture 3. Whats wrong with this baby?S3: He likes eating sweets. He always has a toothache. She should brush her teeth in the morning and before bedtime. She shouldnt eat too many sweets. 以上两个对话情境的创设源于生活,并且能将教材重点练习的几个重点句型较好地融进来。通过以上对话练习,学生再次练习了以下重点句型:Whats wrong wit
14、h .?. have/has a . What should I do?.should/shouldnt .学生还能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这几个重点句型,从而达到正向迁移。对话情境 3:课件呈现一幅农场场景图,让学生利用这几个句型来编故事,自由发挥。例如:T: Look at the picture. Who are they?S: They are Giraffe ,Duck, Cow, and Horse . T: Whats wrong with them?S1: The giraffes neck hurts. S2: The ducks mouth hurts. S3: The
15、 cows tail hurts. S4: The horses leg hurts. T: What should they do?S: They should have a rest today. T: Why cant Bobby help the koala?S1: Because the koala live in the tree.Its too high. T: What should the Koala do?S2: He should take some pills then have a rest. 相较于对话情境 1 和 2,对话情境 3 给了学生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这样的情境创设在巩固了课文中重点句型的基础上,再次活化了学生的思维。总之,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绝非停留在“浅层”的复述课文对话内容,其所应追寻的是立足于深度学习的对话教学。深度学习并非“偏、怪、难”,而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作为一线教师,要实现“深度学习”所追寻的目标,需深耕对话内容,钻研学生的认知特点。(责任编辑:奚春皓)- 全文完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