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方法分析.pdf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方法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方法分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方法分析魏德海摘 要:数学是现阶段中学阶段的重要教学科目,对数学教学的方法、措施等进行分析与总结,对于全面提升教学实践效果有突出的现实价值。就当前的数学教育实践来看,为了让学生对模块知识体系有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师会基于单元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安排教学工作。明确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对于工作实践开展意义显著,特以初中“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设计为例做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分析。关键词:数学单元 ; 教学设计 ; 基本原理 ; 实施方法 ; 平移; 旋转:G63 :A :1673-9132(2021)33-0155-02 DOI:1
2、0.16657/ki.issn1673-9132.2021.33.077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单元内容的联系性是非常强的,所以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单元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掌握,教师一般会基于单元内容特点做知识内容的整合设计,从而打破教材的限制。就单元整合设计的具体实施来看,需要掌握基本的原理,更要有科学的实施方法,这样,单元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才会更加的突出。基于目前的教学实践,对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进行阐述,这于当前数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作用。一、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和价值分析首先,单元教学设计能够突破教材的顺序限制,这对于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来讲有突出的现
3、实意义。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教学做具体的分析会发现,教师的教学安排多是基于教材编排的,但是从具体的教学分析来看,有不少教材内容的顺序安排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比如一个单元有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节和第三章节的联系性比较强,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迁移、类比等方法实现联系性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更加的轻松,掌握内容的牢固性也会更加显著。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安排,第一章节和第三章节之间会插入第二章节,从而使这两章的联系性教学变弱,这对于教学实践来讲是非常不利的。通过单元教学设计将单元教学内容做重新组合,从而使联系更加紧密的内容被安排在一起,这样,学生单元内容学习的有效性会显著提高。其次,单元教
4、学设计在学生知识体系以及框架建设中有突出的作用。从数学教学的具体分析来看,数学内容是成体系的,当学生成功组建了基本的知识框架之后再往里面添加内容,学生的知识掌握层次性会更加突出,其对知识的具体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以“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教学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单元设计,学生们明确此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图形的变换,基于图形变换这个大框架,学生又会了解到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比如平移、旋转等,在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做更细致的内容补充,学生对平移的基本理解,对旋转的内容掌握等会更加的具体。简言之,单元教学设计在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框架方面有突出的价值。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就数学单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单元 教学 设计 基本原理 实施 方法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