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化与翻译定义 .pdf
《2022年文化与翻译定义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文化与翻译定义 .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年第11期(总第127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 授 孙致礼文 化 与 翻 译 以前,人们常说我国翻译界存在两大流派 :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前者强调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因而把 “传神” 、“入化”视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后者则将语言学的某些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上,要求译作与原作 “等值” 、“等效” 。但是,令人可喜的是,近些年来 ,我国翻译界又悄然崛起了一个新的流派:文化学派。他们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相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两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
2、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 ,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蕴意的理解。因此 ,他们主张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中外学者对翻译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 ,其中张今先生的定义尤为惹人瞩目: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进行文化交流 ,促进社会进步 ,这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最大意义所在。从我国翻译界目前的状况来看,文化学派似乎尚未形成堪与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并驾齐驱的势头。但笔者认为他们的理论为翻译研
3、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笔者就从文化与翻译的角度 ,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体会。一、“文化传真” 是翻译的基本原则鲁迅说: “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 ,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 ,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 ,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 ,就是所谓洋气。 ”什么叫 “异国情调” 呢 ? 显然 ,鲁迅指的不是在语言上 “一味仿效西洋” ,而是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这就是说,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 ,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 ,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 “归化” ,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
4、别不宜 “归化” ,一定要真实地传达出来。因此 , “文化传真” 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文化传真” 可以说是在 “更大语境” 下做翻译。有时,从语言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一个译法,而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可能得出另一种译法,而且可能是更高一筹的译法,例如:(1) “Youdon t wantto loseLarryaltogether ,doyou? ”Sheshookher head.(S.Maugham :The Razors Edge,p.256 )“你不想完全失掉拉里,是吗? ”她点头。(周煦良译 刀锋 ,p.245 )在回答否定疑问句时,英美人着眼于所问的内容是否属实 ,而中国人则着眼于问
5、话本身是否正确。如果仅仅从语言的角度考虑,周先生的译文无可指摘;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考虑 ,似乎有些 “失真” :原文明明是“摇头” ,译文为何改成了“点头” ?笔者认为,这两句话改一个译法,则可达到 “文化传真” 的效果:“你并不想完全失掉拉里吧 ? ”她摇摇头。“文化传真” 的反义词是 “文化误导” 。如果我们光在文字上作文章,不考虑其文化内涵,有时难免会破坏原文的 “异国情调” ,代之以不伦不类的 “本国情调” 。例如:(2) “I betyoucan t spellmyname ,” saysI.“I betyou,whatyoudareI can,” sayshe.“All right
6、,” saysI , “goahead. ”“G eorgeJaxon- thennow,” sayshe. (Mark Twain:TheAdventuresof HuckleberryFinn,Ch.17)“我敢说你准不知道我的名字是哪几个字 ,” 我说。“我敢说你这可难不住我,我知道,” 他说。“好吧,” 我说, “你说说看。 ”“荞麦的荞,自治的治,清洁的洁,克服的克 ,孙子的孙 怎么样,” 他说。(张友松、 张振先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p.116 )上面两位译者用心虽好,结果却是弄巧成拙 :使不懂洋文的读者误以为英文用的也是方块字。如果这种译法在50年代还可说得过去的话,现在却是
7、万万要不得的 ,而应老老实实译成: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翻译研究,外语与翻译,1998年第2期。 张今:文学翻译原理,第8页。 翻译研究论文集( 1894 -1948),第246页。?14?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我敢说你不会拼我的名字 ,” 我说。“我敢说,你能行的事儿我也行,” 他说。“那好,” 我说, “就拼拼看。 ”“G- e- o- r- g- e J - a- x - o- n- 怎么样 ,
8、” 他说。(3) Thetwo giganticnegroes that nowlaid holdof Tom,with fiendishexultation in theirfaces ,mighthave formednoun 2aptpersonification of powersof darkness. (H.B. Stowe :UncleToms Cabin,p.356 )这时,那两个高大的黑人把汤姆一把抓住 ,脸上流露出魔鬼般的喜悦神色(那模样活像是阎罗王再世 ) 。(黄继忠译汤姆大伯的小屋 ,p.477 )“阎罗王” 本是佛教、也是中国冥界的主管,译者将其放在译文里,好像基督教
9、与佛教共用一个魔鬼 ,其实基督教的魔鬼是撒旦,这两个魔王是不可混淆的 ,否则势必产生误导作用。(4)“My dearMr.Bennet,” saidhislady to himoneday,“ haveyou heardthat NetherfieldParkis let at last? ”(Jane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Ch.1)有一天,班纳特太太对她的丈夫说 : “我的好老爷 ,尼日斐花园终于租出去了,你听说过没有? ” (王科一译 傲慢与偏见 ,p.1)把 “My dearMr.Bennet ” 译成 “我的好老爷” 也容易产生误导:好像 18世纪的
10、英国妇女跟旧时代的中国妇女一样,也跟自己的丈夫称 “老爷” 。其实,在奥斯丁的时代 ,虽然英国也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但并不存在妻子必须称丈夫 “老爷”的习俗。所以,此处还是如实地译作 “亲爱的贝内特先生” 为好。所谓 “文化传真” ,就是尽量保存外来文化之 “洋味” ,以使我国读者扩大文化视野,获得知识和启迪。例如 ,我们把kill two birdswith onestone 译成 “一石二鸟” ,中国读者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汉语成语 “一箭双雕” ,产生一种新鲜感。再如, 圣经 中有 beatswords intoploughshares,如果我们直译为 “把刀剑打成耕犁” ,中国读者就不
11、会将其与佛教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混为一谈。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 ,其核心问题是“异化” 还是“归化” 。从 “文化传真”的目标来看,译文应该是越 “异化” 越好;然而 ,为了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又不得不容许一定程度的 “归化” 。那末,应该如何处理好“异化” 和 “归化” 的关系呢?笔者认为,这里有一条基本原则:文化上要尽量争取 “异化” ,尽量避免 “归化”;文字上不得已进行“归化” 时 ,也要以尽量不引起 “文化归化”为前提。二、 译者应作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一般说来,我们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 ,首先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用余光中先生的话说,对原语要能 “尽窥其妙” ,对译语要能 “运用
12、自如”。然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往往负载着一定的文化蕴意,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所以 ,我们的译者不能光在语言上做文章 ,还要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按王佐良先生的说法,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其实 ,对于具有一定外语功底的译者来说 ,翻译中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蕴意。以我自己翻译美国的现代小说 末代教父 (TheLastDon) 为例 ,小说中先后两次出现 eggplant 这个词 ,前后文也没给出清晰的背景。此字在词典里的释义是 “茄子” ,但在小说里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为此,我请教了周围的许多专家 ,查阅 了许多词典,都枉费心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文化与翻译定义 2022 文化 翻译 定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