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破坏中国管理 .pdf
《2022年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破坏中国管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破坏中国管理 .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破坏中国管理一、 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鼻祖德鲁克在美国倍受指责1、戴明称目标管理是对美国管理最具有破坏性的力量瑞法尔?阿克雅( Rafael Aguayo)在他的戴明博士(Dr.Deming) 一书中写道:“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 ) ,著名的管理学者, 管理咨询专家, 十分积极的倡导一个绩效考核系统,该系统被德鲁克称为: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 。其他一些管理学者, 那些在现实世界中把公司做倒了的管理专家们, 也积极地推动了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如此整洁, 使美国的经理们舒适满意地感到: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是必要
2、的,会使员工们更好更努力的工作,进而可以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和利润。但是,戴明在 1980年代十分明确的告诫: 绩效考核、不管称它为控制管理或什么其它名字,包括目标管理在内,是唯一对今日美国管理最具有破坏性的力量。美国可以出口任何东西, 就是不能出口美国现在的管理方法,至少不能出口到友好的国家。 ”2、 彼得?斯科尔特斯称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为梦想清单彼得?斯科尔特斯( Peter R. Scholtes )在他的戴明领导手册( The Leaders Handbooks ) 一书中写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3、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 - - - - - - - - - “目标管理法多少只能算是 心想事成 的梦想清单, 无异于我们儿时圣诞节前或生日时的祝愿。 我有些心愿,老板这么说,现在你要负责将它们实现。 这样一点都不费脑筋。 它不叫领导力, 而只表示不想用心思考,并且放弃领导。 ”在彼得 ?斯科尔特斯看来:(1)绩效考核行不通。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研究证实,某组织实施绩效考核,状况就会更好, 更多看到的是, 一个企业花费资金和精力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 建立了绩效考核系统,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发现由此产生的弊端和问题,在没有见到绩效考核的效果之前,
4、就已经让企业领导焦头烂额, 承认自己曾努力推动的绩效考核管理的失败,自然是一件很多企业领导不愿承认的现实。绩效考核成功吗?根据蒂莫西?谢尔哈特(Timothy Schellhardt)在华尔街日报(1996 年 11 约 9 日)的报告:九成以上的绩效考核制并不成功。彼得?斯科尔特斯(Peter Scholtes)怀疑实际上比这更糟。(2)绩效考核与领导力和团队协作不相容。绩效考核使每一个员工与其主管之间, 都有个别绩效期望与评审之关系, 决定了员工的个人利益, 在团队成员之间形成了竞争的关系,相互帮助就会使自己绩效下降;而团队成员与团队之间,则有期望及互依关系,有时候,名师资料总结 - -
5、-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 - - - - - - - - - 员工必须面对主管期望与团队期望相冲突,从而必须有所选择的窘境,究竟要以主管还是以团队为重呢?通常是迁就主管而舍弃团队。领导的政策和做法,可以表示出对人是信任或不信任、对人忠诚或不忠诚。 绩效考核反映出领导对员工的态度, 会促使一个团队的分裂和漠不关心, 使组织失去温暖,喜欢怪罪别人,员工士气低落。(3)绩效考核使系统失去不断改进的机会。尽管绩效考核的正式目的也许是为了改进,然而却长流于评定及判断, 反
6、而少于改进有关, 多沦为对受评者个人的掌握,而改进系统和过程需要的是反馈而不是判断。绩效考核的焦点绝大多数放在个人身上,有时放在小组上,而大多数问题与在于改进系统和过程本身,不在个人或小组上。改进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改进系统及找出问题的系统成因正确方法,另一种是想改进个别员工并找出罪犯的方法, 绩效考核就是以找罪犯为主的解决方式, 它其实鼓励表面化, 鼓动人们问“谁?”而不是“为什么?”。忽略了系统会有偏差,绝大多数问题是由系统本身引起的事实, 从而失去了不断改进系统和过程的机会。3、日本(戴明)式和美国(目标)式管理在1980年代已决出了胜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
7、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 - - - - - - - - - 1940 年代,戴明等人对美国战争产业教授统计过程控制学( 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1950 年代,统计过程控制学及其人群关系运动在美国消失。美国采用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绩效考核( Performance Appraisal ) 。戴明给日本产业领袖授课,日本开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TQC Total Quality
8、Control) ,日本设立戴明奖(日本最高质量管理奖)。1960-1970 年代,美国继续采用目标管理。戴明继续给日本产业领袖咨询和授课。 日本经济繁荣。 美国渐失市场。1980 年代,在汽车、家电、钢铁等所有日本产业参与竞争的行业, 美国企业不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就是被迫退出了行业竞争。 戴明管理式公司和目标管理式公司在市场上决出了胜负。美国人开始反省,NBC 纪录片日本能,为和美国不能? 使戴明在美国一夜成名, 美国产业界普遍认为: “戴明是日本经济奇迹背后的驱动力。 ”戴明管理哲学和统计过程控制学在美国成为时尚,美国开始采取全面质量管理( TQM Total Quality Manag
9、ement) ,美国设立鲍丁格奖(美国最高质量管理奖),开始批评并放弃目标管理。1990 年代,日本经济萧条。目标管理在美国消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 - - - - - - - - - 美国产业仍重视质量管理, 强调领导力企业文化, 以及从丰田管理体系( Toyota System)改进而来的精益化制造 /工程管理( Lean Manufacturing / Engineering) ,美国工业重新站了起来。二、 20 年前危害美国的
10、目标管理会对中国有好处吗?1、1980年代美国银行目标管理的结果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 )曾一度制定了全美国最有雄心的目标绩效考核激励奖罚制度,以发放贷款的数额决定贷款员的表现, 表现最佳者可获得超过中等表现者50% 收入的奖励,结果美国银行得到了他们想要,也该得到的东西:大批的坏账, 虽然实现了管理目标, 但随后银行却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 只看贷款数额, 而不去考虑表面看不到的更重要的贷款质量、风险、客户忠诚等因素。只知道要求雇员 110% 地努力工作,随后再加 10% 的目标要求,如此年复一年是非常愚蠢的管理方法。2、1980年代美国纽约交通警察局目标管理的结果纽 约
11、交 通 警 察 局 ( NYTPD New York Transportation Police Department)有一段时间持续出现错误和非法逮捕事件, 无辜的人被指控犯有重罪, 其中绝大多数是黑人和墨西哥裔人。 事件曝光以后发现一个分局的 4 个警察要对这些错误和非法逮捕事件负主要责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 - - - - - - - - - 这 4 个警察全部被停职, 并接受审查。 奇怪的是,调查结果显示:这 4 个警察是该分
12、局表现最佳的警察,原来这个分局实行的是目标管理法, 警察的工作成绩、 表彰、提升是靠逮捕数量,尤其是对重罪和性骚扰罪逮捕数量决定的。警察中的白人种族主义分子,乘机滥用权力, 一举两得,用非法残忍的手段迫害少数族裔,还得到了分局的认可奖赏,但他们对社会和警察局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民众尤其是少数族裔对警察和执法人员失去了信心,抗议活动造成了族群对立和社会动荡。3、1980 年代美国国际电话电信公司目标管理的兴衰美国国际电话电信公司 (ITT) ,前首席执行官、 总裁海洛德?吉尼恩( Harold Geneen )在他的一本名叫管理(Management ) 书中写道: “一个 3 句话的企业管理课程
13、:你看书是从开头开始看, 你管理一个企业正好相反, 先从结局开始,然后你做一切必需的事为达成结局而努力。”这 就 是 在 美 国 被 称 为 “ 反 向 式 管 理 ( Backward management ) ”的东西。吉尼恩是财务教育工作背景,他最重视的是财务结果,他认为管理是简单和直接的, 他坚持 ITT 每年要达到增加利润 15% 的目标,不断升高生产销售目标,不断要求减少开支,每个人必须完成或超过自己的定额指标,优胜者奖,落后者罚,老完不成指标者就走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14、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 - - - - - - - - - 当吉尼恩成为 ITT 总裁后不久,财务报告显示利润持续增加,公司股票升值快速,投资分析师认为 ITT是一个经营很好的公司,加以推崇。ITT 公司股票价格升高大大超过了别的上市公司, 使 ITT 有了兼并别的股票表现不太好公司的能力, ITT 借此增加了每股盈利,因而增加了股票价值。如此效仿, ITT 又在新购买的子公司实行“管理魔术 目标管理”,使 ITT 的股票进一步升值。在 1961 年,吉尼恩掌管ITT 两年时, ITT 销售额是7.566 亿美元,盈利 0.29 亿美元,在 1977年,吉尼恩下台时
15、, ITT 销售额是 167 亿美元,盈利 5.62 亿美元,吉尼恩掌管 ITT 的 16 年中,ITT 在 80 个国家兼并了 350个公司,顶峰时是美国500 强第九名。随后 ITT 就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崩溃了。首先是主要分公司出现了问题,ITT 就开始出售这些问题分公司,法国等国坚持要从ITT 买回自己受人尊敬的电话公司,很快 ITT 缩小到了比他最初还要小的公司。让人们吃惊和怀疑的是ITT 曾经和与福特汽车、通用汽车、IBM、通用电气同属一列。ITT 的问题是质量, ITT 电话系统不工作,产品和服务质量低劣。当财务报告显示公司仍大笔赚钱时,没有人曾指责 ITT 的质量问题,
16、当质量问题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时,ITT 失去了它所有的魅力,但质量是硬道理,客户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 - - - - - - - - - 公司存在的基础,吉尼恩 16 年的目标管理实现了,也正是他为 ITT 挖好了坟墓。在 60-70 年代,ITT 令人印象深刻的财务结果愚弄了许多人,包括许多投资人, 整个国家都认为 ITT 的经理们懂得如何管理,数百的 ITT 经理们被高薪聘走成为其它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希望他们带来ITT 的管理模式
17、, ITT 管理模式被称为成功管理的榜样。有一个没有被愚弄得人就是戴明, 还有那些正听戴明讲课,并忠实实施的日本人。4、2002 年北京一家著名房地产企业目标管理的后果在 2001 年,北京一家著名的房地产企业由于工期要求很紧,就制定了非常强烈的奖罚激励制度,公司从上到下层层实行目标管理, 要求必须按时完工, 所有人在强大的压力下,日夜加班加点, 总算按时完成了这栋大楼的建设,成功的实现了公司制定的目标管理计划,成了公司成功目标管理的典范。但是好景不长,半年以后该楼房一侧地基下沉了30厘米,楼体出现了大量裂缝, 经技术鉴定是施工单位没有按施工要求施工。 事实上,在目标管理的期限内, 他们根本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破坏中国管理 2022 年德鲁克 目标管理 破坏 中国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