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浅谈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 .pdf
《2022年浅谈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浅谈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浅谈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思练镇宿邓小学韦加茂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在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个字。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老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一、借助教材读写结合,提高习作兴趣。崔峦先生说过: “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
2、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因为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理解、积累和运用。阅读中的“理解”不单是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还有对文章写法的领悟;阅读中的“积累”不单是对文中优美词句的记储,还有对文章写作方法的习得;阅读中的“运用”主要是对文本相关信息的吸收、内化后的输出过程,多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呈现,它是检验阅读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 阅读理应成为学生写作方法习得的主渠道和习作训练的练兵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分析、领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充分利用文本的优质资源,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作文基本训练,逐步夯实他们的作文基础。如教
3、学理想的风筝一课,可在学生阅读感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掌握作者是抓住人物特点,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然后指导学生仿照理想的风筝一文的写作方法,写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阅读教学中的练笔要根据年级和教材特点确定内容和形式。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让学生改写人称; 揠苗助长 一文可让学生把故事写具体;凡卡一文可让学生续写凡卡把信寄出去以后发生的事学生对这种在阅读中进行的练笔颇感兴趣,因为每篇课文都在表达的内容和方法上给他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东西,加上阅读为他们的表达铺垫了情感基础,是他们产生是试一试身手的欲望。这时候让学生练笔,他们不会觉得是老师“要我写”,反而意味着是老师在满足大家的倾吐需
4、求,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兴致盎然。二、关注生活,积累习作素材,提高兴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个作家没有生活的体验,写不出好的作品;一个演员没有生活的体验, 演不出好戏; 一个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好的作文。可见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房前屋后种的花草,放学回家,观察一下它的各种姿态,欣赏一下它的经经摇曳的身影;草坪上, 飞过一只美丽的蝴蝶,悄悄地过去观察一下它那美丽的大翅膀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古今中外,
5、天文地理,人文景观,是我们的生活空间。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既可以力求甚解,也可不求甚解,不求统解,不求全解;既提倡“初读”、 “精读”、 “细读”的阅读方式,也可保留“信马由缰”、 “蜻蜓点水”的方法;不求繁琐分析,但求多读、多吟、多诵。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到中外文化的营养,丰富积累,充实自我,下笔便能有神。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 “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的充实生活。”让真实的生活跃然于学生的纸上,让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作文的真实感受和无限遐想。三、作文训练,丰富有趣。精选学习资料
6、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学生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作文缺乏兴趣和自信,而作文训练内容单条,形式单一,教师指导方法千篇一律,是造成学生丧失作文兴趣和自信的主要根源。为此,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他们的乐写意识,增强他们的习作自信,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拓宽习作领域, 根据习作训练重点,想方设法创设习作情境, 让学生入情入境,身体力行, 引领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经松练笔,使作文训练过程现实化、趣味化。如,一位教师刚接新班时,他创设了一次谈话情境:“同学们,
7、这学期我担任你们的语文老师。我有个很大的愿望,就是想尽快认识大家,和大家交朋友。所以,现在我想请你们做一件事,就是向老师介绍你自己。可先简单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然后重点介绍自己的相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请大家把这些内容写在纸上交给老师。记住,一定要介绍清楚,让人觉得写得很像你,否则,老师就不容易认识你哦!”这样似无意却有意的引导,就达到了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习作目标,即要求学生 “拿起笔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教学要求。 由于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迂回” 的方式,向他们提出教师想认识同学的“需要”,学生产生急切想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冲动,于是就全身心地投入到“
8、让老师认识自己”的习作练笔之中。但这种“争东击西”式的作文教学却丝毫不给学生留下 “作文” 的痕迹, 只是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感到是出于某种表达的“需要”,于是就主动积极寻求表达的言语,产生强烈的写习作需求,在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中逐步获得表达的言语,产生强烈的写作需求,在乐于动笔、 自由表达中逐步获得写作的方法。四、师生互改习作,提高兴趣。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老师,就感到任务已完成,万事大吉。教师这时也只是给送上来的作文打个成绩,大概地写几句评语,发给学生,就算一次作文结束。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教师,得到的回应仅仅是一些分数和一些模棱两可的评语,当然提不起写作文的兴趣。学
9、生作文完后,我采用了师生互相交流批改的方法,以增强作文的兴趣。在作文收上来后,或先由老师批改,随后再让学生自己批改;或先由学生互改,再由老师进行检查性批阅。两项交流,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再进行个别或集体的评讲,这样做,对全班同学是大有好处的。遣词造句是否妥帖、准确,语言是否生动鲜明,说理是否合乎逻辑等等,都得动脑分析推理,然后作出判断,并逐一予以修改。而且,写得差的同学改到写得好的作文,可以学到方法,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吸取教训, 每互学一次无异于一次观摩和交流。对于一些较好的作文,可以在班级自办的学习园地刊出。 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而且也使他们
10、有一种责任感,注意社会效果,增强了写作的投入感。题目:农村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 十六字诀 ”作者:绍兴县漓 点击数:509 2006-6-27 来源 :教之初对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很多老师都为之头痛、困惑,普遍认为农村的孩子视野狭窄、见识少、信息贫乏,所写作文往往题材单一、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及城里孩子的作文丰富多彩有个性。 对此种观点笔者并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虽然在生活环境、 家庭教育和信息接受等方面存在着某种差异,但并不是农村的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
11、达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小学初中“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如果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能自觉执行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些要求,认真念好“ 广泛阅读、拥抱自然、深入农家、关注社会” 这十六字诀,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广泛的读书读报活动,让他们走出课堂与大自然亲吻拥抱,深入农家了解乡情风俗,关注社会生活, 不断增加社会信息的接受总量,同样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写出题材丰富、立意深刻、语句生动并且充满个性化的好作文。一、广泛阅读早在西汉时,
12、著名的词赋学家杨雄,就从写作的角度,最先提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 他所说的 “ 善为之 ” ,即指善作文。杜甫名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和后来程端礼的“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等,亦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阐明了“ 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跟底” 的道理。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大文豪鲁迅先生说得好:“ 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 新课程亦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加以量化: “ 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 万字
13、,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书读多了,胸中藏书万卷,视野随之开阔,在写作时,就能巧妙构思,合理布局,遣词造句,语言就会如“ 万斛泉水,滔滔汩汩,不择而出”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要精心指导每一个学生在学年初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并定时进行指导和督促,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诵读,并鼓励学生多记多写,记下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撰写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针对每个学生的书籍拥有量有限的现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搞一个图书箱,让每位学生献出自己喜爱的书刊杂志与大家共同分享,或者采用向学校图书室借阅等方式,以增加每个学生的书刊阅读总
14、量。二、拥抱自然杜甫望岳诗说:“ 造化钟神秀。 ” 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教师要敢于打破“ 封闭式 ” 的教学秩序,让学生走出课堂,与绚丽多姿的大自然拥抱、亲吻。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可以观察到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尽情地欣赏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春天,梨黄栗香、 蟹肥鱼跃的秋天。这样,既可以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感;又可以使学生捕捉到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堪为一举数得。传统的“ 封闭式 ” 的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的作文充满“ 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 , (苏霍姆林斯基语) 而曾经与大自然相拥抱、亲吻的学生则不然,早春的第一声蛙鸣
15、,盛夏的最后一朵玫瑰,深秋的满山红叶,寒冬的鹅毛大雪,无一不触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撩拨孩子们的诗兴。 当孩子们置身于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时候,也为我们教师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品格提供了契机。在大自然中,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家乡的第一场秋雨,捕捉它给自然界带来的细微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了解搬家初与搬家时蚂蚁的活动特点,培养思维的条理性;让学生观察公园一景,体会湖心亭、湖边垂柳、九曲连廊的巧妙搭配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可让学生观察山茶、杜鹃和含笑, 比较它们的花色、花期和花形诸方面的异同,培养思维的独特性。通过如此多角度、多侧面地训练,学生写
16、起作文来也必定会思维活跃,文思泉涌,他们的作文必定会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充盈。三、深入农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的天地,有我们的学生取之不尽的作文题材。特别是富庶的江南水乡,景美、物美、人更美。在这里很多有关邻里之间的交往乐、纯情美和农家结婚寿诞、满月进屋、买船造桥、 办厂开业等方面的风俗习惯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写作的题材。孩子们深入农家采集到这些富有浓重的乡土气息的材料,并加以精心整理,不仅可以避免依样画瓢,千篇一律的作文弊病,也为孩子们写出具有“ 个性化 ”
17、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农家人憨厚、纯朴、勤劳、 善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故事比比皆是:在农忙季节,为了赶农时,众乡亲互帮互助,不记报酬;为了方便大家出入行走,众邻居出钱出力,修桥筑路; 张家喜事临门,亲戚邻居就会带着红包主动上门表示祝贺,李家遭遇不幸,亲朋好友就会伸出温暖的手给予无私地帮助。孩子们深入农家,在观察、采访中收集到这些题材,并通过与老师、同学间的信息交流,可以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人与人之间的大同小异,深刻感受到农家人的纯情美。其次是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旺盛的生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家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特别是农家过春节,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方式:节俭
18、了一年的农民常常是杀鸡鸭宰猪羊,烹鱼煮虾;贴春联放鞭炮,张灯结彩;搭戏台唱大戏,祭拜神灵;走乡邻、访亲友,举杯把盏,一醉方休。农家的节日,不仅有“ 五一 ” 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 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 中秋节和元宵节等等。在这些农家的传统节日里,他们采用的庆贺方式又不同。如每年的三月初三,家家户户要做艾饺,据说这一天吃了艾饺, 种田淋雨不会生病发烧;七月初七, 农家妇女老老少少要用木槿树的叶子榨汁洗头,令头发柔软美丽、乌黑如云。让孩子们深入农家,了解这些风气习俗既可以陶冶他们的健康的生活情趣,又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家的旧俗
19、也在悄悄改变,许多风俗赋予了新的涵义。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 许多农民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了富。他们致富后, 不仅造起了别墅,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和小汽车,他们还要买书、买电脑,并且利用网络技术与老外做生意。更值得倡导的是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风尚。他们不仅捐资办学校,修村道,还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共同致富等等。这些反映当代农民新思想、新观念、新习俗的题材,也是孩子们值得去捕捉的。孩子们摄取这些时尚画面,把它们写入作文,既可以留下美好的记忆,又能得到情感的陶冶。四、关注社会我们常常感叹小学生的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我们教师及学生家长大都不
20、提倡学生过多地关注社会生活,怕因此影响孩子们的考试成绩;二是因为学生被局限于“ 两点一线 ” 的狭小天地,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教科书, 以致孤陋寡闻, 文思枯竭。 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必定会鼓励学生奔向“ 十字街头 ” ,关注社会生活, 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社会现实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我们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就要鼓励他们切实做到:“ 眼多看,耳勤听,口常开。“ 眼多看 ” 就是要孩子们经常收看 新闻联播 、 焦点访谈 、 法制在线 和实话实说 等电视节目, 观看中国少年报小学生语文报 少年文艺和学习方法报等报刊杂志,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和童话小说以及街市上的广告、海报、通知、启事
21、、墙报、板报、公约与制度等。节假日不妨三五结伴走出家门,游名山大川,观乡土人情,看云亭飞阁,品题咏镌刻。“ 耳勤听 ” 就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让孩子们坚持在课余时间听广播节目,听报告讲座,听老师对时事的点评,听民谣、谚语、笑话、 听相声、 小品、 评书, 听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商品,听导游娓娓动听地讲解名胜。“ 口常开 ” 就是要经常组织孩子们广泛开展点评名家作品、议论时事政治、畅谈利弊得失、辨析美丑善恶、吟咏唐诗宋词、背诵名篇佳作和即兴演讲比赛等活动。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阅
22、历和文化底蕴有密切的关系,孩子们通过这样的多看、勤听、常说, 活生生是一个“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的有心人。对于这样的有心人在我们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何愁写作文不能左右逢源、言如潮涌?写出的作文又何愁不视野开阔、别具风格呢?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云霄县教师进修学校何美琼为了能及时掌握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情况,进一步促进我县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根据县教育局的工作部署,进修学校小教室组织语文教研员,于2008 年 12 月 17 日至 29日深入 16 所农村基层学校70 个班级, 就全县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此次调研共查阅70 多位教师的作文教学计划及教案,查
23、阅学生习作3000 多人次, 并深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和班级图书角建设情况,较为真实、全面地了解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情况。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条件差异,导致区域之间学校作文教学质量发展不均衡。调研结果显示,学校规模比较大,师资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不管是“ 习作备课 ” 、 “ 习作布置及批改” 、“ 课外阅读 ” ,还是学生的习作水平,都明显优于学校规模比较小、师资比较缺的学校,复式教学、 身兼多科或包班教学的学校作文教学更加薄弱。(2)分量不同,导致重视阅读教学轻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比重远远大于作文教学, 考试的权重也是如此。这在客观上直接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出现重视阅读教学轻
24、视作文教学的倾向。上学期笔者多次走进课堂(包括作文教学专题调研),听了几十节课,遗憾的就是没有听到一节作文指导课或作文讲评课,总是“ 听” 不逢时,要么教学进度未到,要么教学进度已过。听了几十节阅读教学课,也很少看到随文练笔。作文是一种技能,要训练,仅靠课内 “ 语文园地 ” 要求的七、八次习作训练是很难提高习作水平的。(3)内外有别,导致课外阅读指导泛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六年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 万字。可课外阅读现状如何?尽管教师努力创建班级图书角,但存书大多数只是作文选,种类单调。 农村学生书包里很少有课外书,即使有课外书,也仅有一本作文选。 调查结果显示, 小学生作
25、文选是市场上畅销书之一。可见学生阅读内容单一化,阅读行为功利化。教师仅仅布置学生阅读的量,至于阅读什么书,如何阅读,不加指导,阅读指导泛化。(4)拿捏不准,导致习作指导充满随意性。作文指导课如何指导,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参考资料也远没有阅读教学来得丰富全面,指导过细,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指导过泛, 学生往往无从下手。 再加上作文指导与教师的语文素养密切相关,假如教师的语文素养不高,习作指导就难以有效实施。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求不高,对学生习作中事例虚假,情感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浅谈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 2022 浅谈 农村 小学 作文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