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分组实验16份).doc

收藏

编号:259485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1.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2
8
金币
关 键 词:
四年级 上册 科学实验 报告 讲演 呈文 分组 实验 试验 16
资源描述:
,.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9月22日 实验名称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实验器材: 烧杯3个、搅拌棒3根、沙、食盐、面粉、水。 实验过程: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面粉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现象: 食盐、面粉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实验结论: 食盐、面粉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9月27日 实验名称 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 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 (面粉、沙、 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过程: 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 4、观察比较滤纸。 实验现象: 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实验结论: 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9月29日 实验名称 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器材: 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 实验过程: 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 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实验结论: 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演示实验 实验时间 10月11日 实验名称 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 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过程: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实验现象: 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实验结论: 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演示实验 实验时间 10月14日 实验名称 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 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实验过程: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 2、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 和食用油。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3、观察 实验现象: 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实验结论: 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10月18日 实验名称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 烧杯2个、2克食盐20包、2克小苏打20包、搅拌棒2根、水 实验过程: 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2、按照同样的方法,往另一个盛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实验现象: 溶解了7份食盐,2份小苏打。 实验结论: 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演示实验 实验时间 10月20日 实验名称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 汽水、注射器、橡皮塞 实验过程: 1、轻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2、观察汽水析出的气泡。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反复3次.观察注射器里的变化。 实验现象: 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实验结论: 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演示实验 实验时间 10月25日 实验名称 溶解的快慢 实验器材: 烧杯2个、搅拌棒1根、热水、冷水、相同克数的食盐4份 实验过程: 1、将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 2、将剩余的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盛有相同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 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实验现象: 1、用搅拌棒搅拌的那杯溶解的快一些; 2、热水的那杯溶解的快一些。 实验结论: 用搅拌棒搅拌的那杯溶解的快一些;热水的那杯溶解的快一些。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10月27日 实验名称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实验器材: 烧杯1个、搅拌棒1根、食盐、水 实验过程: 1、取一小份食盐加到盛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 2、记录一共放入了多少份食盐。 实验现象: 100毫升水溶解了18份食盐,再加入第19份时,食盐便沉到杯底不能溶解了。 实验结论: 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11月1日 实验名称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实验器材: 三脚架一个、酒精灯一个、石棉网一个、蒸发皿一个、火柴、浓盐水、食盐。 实验过程: 1、在蒸发皿中倒入10毫升的浓盐水,放在三角架下加热。 2、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做溶解实验用的食盐颗粒进行比较。 3、蒸发皿中的白色结晶是盐吗?能溶于水吗? 实验现象: 蒸发皿中的白色结晶是盐,能溶于水。 实验结论: 食盐不会随水一起蒸发。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11月3日 实验名称 听听声音 实验器材: 大、小音叉各一个,音叉锤一个。 实验过程: 1、取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描述这个音叉发出的不同声音。 2、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小音叉,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 力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实验结论: 力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11月8日 实验名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器材: 锣、鼓、钢尺、皮筋。 实验过程: 1、用力按压锣、鼓,锣、鼓并不发声;轻轻击打却能发出声音。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 3、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能发出声音。 4、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实验现象: 鼓面、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 实验结论: 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11月10日 实验名称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器材: 钢尺 实验过程: 1、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 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强弱 3、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 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实验结论: 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11月15日 实验名称 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器材: 钢尺一把。 实验过程: 1、确定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 2、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部分的顶端。 3、听声音,分析声音高低变化,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尺子伸出桌面4厘米时,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高。 尺子伸出桌面8厘米时,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较高。 尺子伸出桌面12厘米时,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较低。 尺子伸出桌面16厘米时,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低。 实验结论: 尺子越短,发出的音越高;尺子越长,发出的音越低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11月17日 实验名称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实验器材: 1米长的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音叉、音叉锤。 实验过程: 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击抵住材料的音叉。 2、仔细听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传播声音 的效果。 实验现象: 使用铝箔听不到音叉的声音,感受不到音叉的振动。 使用木质米尺听到音叉的声音较小,感受到音叉轻微的振动。 使用棉线听到音叉的声音较高,感受到音叉较强的振动。 使用尼龙绳听到音叉的声音高,感受到音叉强烈的振动。 实验结论: 声音在四种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依次是:铝箔、木质米尺、棉线、尼龙绳。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11月24日 实验名称 鼓膜的振动 实验器材: 塑料杯子、气球皮、扎线、音叉、小沙粒 实验过程: 1、把气球皮蒙在塑料杯子口上, 用扎线扎紧。 2、在模拟的“鼓膜”上,放几粒沙。 3、用音叉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 4、观察音叉发出不同强弱的声音时, “鼓膜”是怎样振动的。 实验现象: 当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厉害,当声音小时,“鼓膜”振动微弱;当声音近时,“鼓膜”振动厉害,当声音远时,“鼓膜”振动微弱。 实验结论: 当声音大时或声音近时,“鼓膜”振动厉害,当声音小声音或远时, “鼓膜”振动微弱。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3) 实验小组 成 员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指导老师:黄邦喜 评定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分组实验16份).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94856.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