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课后复习本内容规范标准答案.doc

收藏

编号:25949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3.0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2
12
金币
关 键 词:
四年级 上册 语文课堂 课后 复习 温习 内容 规范 标准答案
资源描述:
1.观潮 课堂作业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薄雾(b√ bo) 风号浪吼(ho√ ho)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chēng√ chn)为天下奇观。 2.拼一拼,写一写。 观潮 笼罩 横贯 依旧 恢复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3.照样子,写词语。 漫天卷地 舍近求远 出生入死 若隐若现 前俯后仰 山崩地裂 风平浪静 深思熟虑 人困马乏 国破家亡 左顾右盼 生离死别 生死存亡 日积月累东张西望 天长地久 4.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浪潮越来越近,好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犹如闷雷滚动。 5.收藏屋。 课文中有许多语句写得具体形象,我想读一读,还想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①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②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④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6.读一读,写一写。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觉得这些词语好在写出了潮的高及来势凶猛。 (2)这段话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 (3)画横线的句子先写大潮的样子,我是从齐头并进这个词语知道的;再写大潮的声音,我是从山崩地裂这个词语知道的。 3.鸟的天堂 课堂作业 1.选择正确的读音 (1) (2) (3)了片刻 2.拼一拼,写一写。 灿烂 竹竿 木桨 规律 缝隙 照耀 树梢 静寂 3.选词填空 (1)陆续 (2)继续 (3)继续 (4)陆续 4.照样子写句子,意思不变。 (1)她兴奋地说:“看,孔雀开屏啦!” (2)他高兴地说:“我儿子太棒了。” 5.收藏屋。 (1)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2)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3)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6.读一读,写一写。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一对近义词是:(好像)(似乎)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描写大榕树叶子的繁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描写大榕树叶子绿得发亮,让人感到有一种生命在涌动。 (3)朗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时,语气应当(2)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句子中两次提到“鸟的天堂”,它们的意思不一样,第一个指那棵大榕树,是一种特定的称谓;第二个指这棵大榕树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语文园地一 1.拼一拼,写一写。 薄雾 沸腾 缝隙 恢复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若隐若现 漫天卷地 2.填一填,背一背。 (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2)绿水本无忧,(为风皱面)。青山原不老,(因雪白头)。 (3)(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5)四面山关照 (三)潭水影清 (6)我也搜集了三副对联: ①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桃花万树红。 ②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③植树造林绿大地,栽花种草美人间。 (7)我还收集了以下的对联: ①我爱(邻 )邻爱我, 鱼伴(水 )水伴鱼。 ②重重(山)岭山重重,峰外(山)青山外峰。 ③果种(山)坡山种果,红橙(鲜)艳鲜橙红。 (8)学习“趣味语文”中的对联。 hǎo d shū b ho d shū 好 读 书 不 好 读 书 ho d shū b hǎo d shū 好 读 书 不 好 读 书 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上联说: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下联说: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意在告诫儿孙后辈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 3.照样子,把带点字的意思写具体。 (1)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人,小孩,老人,大家挤成一堆,挤来挤去,从远处看,就像许多只小蚂蚁在蠕动呢! (2)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4.读短文,完成练习。 (1)查字典,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玩弄文字技巧。(舞文弄墨) ②轻视别人,对别人没有礼貌。(傲慢无礼) ③用威力逼迫恐吓,使别人屈服。(威胁) ④蒙蔽玩弄(愚弄) (3)用“—”画出徐文长用手对对子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答:读了这些句子,我觉得徐文长小小年纪很有学问,不惧权势,聪慧过人,我还知道知府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 (4)将短文中的两副对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5.古诗两首 1.拼一拼,写一写。 庐山 面目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腊酒 不识 2.比一比,再组词。 缘故 怀疑 浑身 腊酒 好像 凝固 挥手 蜡烛 3.读一读,写一写。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缘”是因为的意思。这两句诗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疑”是以为,怀疑的意思。在遇到绝境自我安慰的时候或者在解决了困难之后的情况下,人们经常使用这句诗。 4.背一背,默一默。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课外链接。 (1)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来教育我们要爱惜粮食。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6.爬山虎的脚 1.拼一拼,写一写。 均匀 爬山虎 叶柄 茎叶 触角 痕迹 逐渐 占领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空隙(kng√ kōng) 嫩叶(nn√ nng) 重叠(zhng chng√) 蛟龙(jiǎo jiāo√) 3.正确填写“的、地、得”。 蜗牛(的)触角 爬山虎(的)脚 好看(得)很 慢慢(地)变化 紧紧(地)贴着 嫩红(的)叶子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2)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5.读一读,写一写。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1)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而且颜色也会发生变化,逐渐变成灰色。要是没有触着墙,他的脚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2)从“小圆片”、“巴”、“萎”、“灰色”等描写中,我知道作者是从形状、动作、颜色[小圆片是形状、巴、萎是动作、灰色是颜色。]等方面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变化。 7.蟋蟀的住宅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洞穴() 堤岸() 搜索() 选择() 倾斜() 扒土() 2. 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随意(慎重) 明显(隐藏) 狭窄(宽敞) 潮湿(干燥) 光滑(粗糙) 热闹(安静) 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蟋蟀选择住址很慎重,不肯随遇而安。(√) (2) 蟋蟀的住宅是随着天气的变化和蟋蟀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固的。(√) (3) 蟋蟀利用现成的洞穴,加以整修,使住宅变得干燥、卫生。() 我发现这些句子都是用拟人方法写的。 4. 读一读,找一找。 (1)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2)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 文中这样的句子: ①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②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③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④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⑤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 ⑥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5.读一读,写一写。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废、费√)工夫,弃去(毫√、豪)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巢穴、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发掘、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随遇而安”的意思是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我从它慎重地选择住址、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这几点知道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3) 在横线上填写描写蟋蟀盖房子动作的词语。 蟋蟀盖房子时,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足踏地,用后退上的两排锯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语文园地二 1.拼一拼,写一写。 均匀 空隙 痕迹 逐渐 隐蔽 柔弱 倾斜 宽敞 随遇而安 毫不可惜 2.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毫不可惜(②)①细长的毛;②一点儿;③毛笔。 (2)随遇而安(①)①遭遇;②款待;③机会。 (3)只缘身在此山中(②)①缘故;②因为;③缘分。 (4)山重水复疑无路(①)①不信,怀疑;②不能确定的。 3.选词填空。 即使……也…… 虽然……但是…… 要是……就……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有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 (2)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会干的。 (3)(虽然)屋子的内部没有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4.填一填,背一背。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5.读短文,完成练习。 (1)第二自然段中的错别字。 (栽、得、竿竿)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词语。 ①传神 ②秘诀 ③出色 (3)解释文章题目的句子。 “我非常熟悉竹子,每当我要画竹子的时候,竹子的样子就在我心中出现了。我只不过是把心中的竹子画到纸上罢了。” (4)用“胸有成竹”造句。 ①史密斯先生不管做什么事,总是胸有成竹。 ②必须对实情“胸有成竹”,才能理直气壮地(到处)指责(别人)。 ③我虽然还小,可是对要从事的职业已“胸有成竹”了。 ④后来人们用“胸有成竹”来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⑤他写初稿时已“胸有成竹”,所以只须涂改几个词就行了。 ⑥我们老师思维敏捷,当我们有问题问他时,他总是“胸有成竹”地回答我们。 ⑦导演王家卫会把一个镜头前后拍上三、四十次--其中的十五次往往仅是为了最终拍摄而做的实验--与其相比,张艺谋截然不同,他总是“胸有成竹”。 ⑧我发愁这次完不成任务;老武“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 ⑨事前充分准备;事发后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慌乱。 (5)用一句话夸夸文与可的画。 9.巨人的花园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给下面的词语分类。 发脾气 纷纷逃窜 叱责 四处逃散 训斥 拔腿逃跑 第一类:发脾气 叱责 训斥 第二类:纷纷逃窜 四处逃散 拔腿逃跑 3读一读,连一连。 春天 绿树 飘香 夏天 白雪 盛开 秋天 鲜花 一片 冬天 鲜果 成阴 4收藏屋。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5读一读,写一写。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提醒”的意思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文中的“提醒”是指小男孩用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2)课文中有两处具体写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第一处: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第二处: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3)读了这段话,我敢肯定春天会来到巨人的花园里,因为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是没有春天的。 11.去年的树 1.形近词组词。 融化 时代 乘法 某天 隔开 伐木 剩下 煤油灯 2.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略) 3.按要求写句子。 (1)小鸟许下诺言的句子: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2)小鸟履行诺言的句子: ①鸟儿回到这里,找他的好朋友树来了。 ②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4.读一读,写一写。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这一段话中和眼睛有关的词语是(睁)、(盯)、(看)。 (2)我发现……两个“看了一会儿”。第一个说明:小鸟很吃惊,也很伤心,想找到大树过去的影子。 第二个说明:小鸟要告诉树,自己履行了诺言,同时也是对树的留恋与怀念。 (3)我知道小鸟唱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是因为自己去年向树许下过诺言,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5.小练笔。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鸟儿,看着昔日的好朋友变成了灯火,你会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①我会说:“亲爱的树,我历尽千辛万苦来找你,可想不到无情的伐木人把我们分开了,我们永别了!你燃烧了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却照亮了别人,给人间送来了光明和温暖,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们还要做好朋友。树啊,虽然你不在了,但是我们的友谊还在,诺言还在。树啊,我会把你这位好朋友牢记在心。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到以前我们相处的地方,唱歌给你的后代――小树苗听,让它们茁壮成长。你好好安息吧! 语文园地三 1.拼一拼,写一写。 洋溢 允许 孤独 训斥 隆冬 覆盖 凝视 冷酷 拆除 愉快 2.填一填,读一读。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雪花飞舞 鲜果飘香 草翠花开 狂风大作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 喧闹声把巨人吵醒了。 (1)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冰雪又把花园覆盖了。 (2)春天被巨人赶走了。 巨人把春天赶走了。 (3)大树被伐木工人用斧子砍倒了。 伐木工人用斧子把大树砍倒了。 4.填一填,背一背。 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树叶上, 蜘蛛吐丝给你一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 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 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 刺猬扎满了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5.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洗澡(短文略) (1)照样子,写词语。 例:规规矩矩 (干干净净)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恭恭敬敬) (2)填空,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蚂蚁洗澡时不是(搓肥皂水洗),而是(让别的蚂蚁来舔身体)。 不是……而是……蚂蚁想要洗澡,不是用语言告诉对方,而是跑到伙伴面前,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坐着,然后把脑袋伸到对方腭下,安静地躺着。 (3)当蚂蚁想要洗澡时,它是用什么方法告诉伙伴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答:当蚂蚁想要洗澡时,它就跑到伙伴面前,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坐着,然后把脑袋伸到对方腭下,安静地躺着。 (4)蚂蚁是按什么顺序给别的蚂蚁洗澡的?请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搓脚 搓背 搓胸和腰 洗脸 (4) (1) (3) (2) 13.白鹅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拼一拼,写一写。 邻近 高傲 郑重 京剧 滋味 侍候 脾气 责备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从容不迫 (2)一丝不苟 (1)昂首大叫 (2)厉声叫骂 4.收藏屋 收藏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②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③鹅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④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⑤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5.读一读,写一写。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根据词意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大模大样) ②拘谨不自然,不放松。(局促) (2)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略) (3)概括这一段主要内容的句子是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围绕这个句子,作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介绍鹅的傲慢: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毫不相让。 15.猫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任凭(pn png√) 枝折花落(sh√ zh) 摔跤(shuāi√ suāi) 解闷(mēn mn√) 2.拼一拼,写一写。 性格 跌倒 贪玩 尽职 抓痒 开辟 梅花 稿纸 3.填一填,读一读。 天真(可爱) (温柔)可亲 丰(富)多(腔) (闭)息(凝)视 (变化)多端 粗细(各异) 4.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它闭息凝视,一定要把老鼠登出来。 它闭息凝视,非把老鼠登出来不可! (1)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儿办好。 他下了决心,非把这件事儿办好不可! (2)既然你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做到。 既然你答应了别人,就非做到不可! 5.读一读,写一写。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按要求查字典。 查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除部首外几画 字典里的意思 应取哪种解释 任凭 R 亻 4 ① 任用。 ② 担任。 ③ 职务。 ④ 听凭。 ④听凭 尽职 J 尸 3 ① 完。 ② 达到极端。 ③ 全部用出。 ④ 用力完成。 ④用力完成 屏息凝视 N 冫 14 ① 凝结。 ② 注意力集中。 ②注意力集中 (2)照样子写词语。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无穷无尽 一天一夜 一心一意 一分一秒 (3)按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近义词:(的确)——(实在) 反义词:(尽职)——(贪玩) (4)照样子,结合文中内容写句子。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说它贪玩吧,它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尽职吧,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就会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5)这一段文章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描写了猫老实、贪玩、尽职的特点,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语文园地四 1.拼一拼,写一写。 头颈 滋味 倘若 侍候 责备 任凭 开辟 尽职 毫不相让 一日三餐 不胜其烦 从容不迫 2.填一填,背一背。 望子成龙 龙飞凤舞 天马行空 牛刀小试 呆如木鸡 胆小如鼠 如虎添翼 笨鸟先飞 来龙去脉 调虎离山 汗马功劳 老马识途 群龙无首 骑虎难下 马到成功 照猫画虎 3.读句子,仿写句子。 ◆鹅吃饭的时候,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扬威耀武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我发现以上这些句子从字面上看好像作者不喜欢这些小动物,而实际上却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喜爱之情。 我也能学着写一句: ①母鸡下蛋的时候总是狂叫,它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它的成绩。 ②小猫满月的时候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被玩得枝折花落。 ③猫要是决定出去玩一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也不会回家。 ④白公鹅走起路来总是高傲地挺着长长的脖子。 ⑤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总是摆着一副鹅老爷的脾气。 4.读短文,完成练习。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天,换上便装,一个人来到莫干山上一座寺庙中游玩。 寺中的①住持不认识苏东坡,只当他是普通的香客,不以为然,只是冷冷地从鼻孔中哼一声“坐”,①不情愿地对小和尚吩咐:“茶。” 二人谈了一会儿,②住持发现苏东坡的谈吐不凡,很有才学,觉得他有来头,便做出恭敬的样子,说:“请坐。”又②郑重吩咐小和尚道:“敬茶。” 谈到后来,③住持才知道眼前此人就是名闻天下的苏东坡,急忙起身离座,打躬作揖,满脸堆笑,连声道:“请上坐!”又③再三叮嘱小和尚“敬香茶。” 二人谈完,苏东坡起身告辞。住持急忙捧出纸笔,敬求墨宝,苏东坡毫不推辞,微微一笑,挥笔写道: 坐 请坐 请上坐 茶 敬茶 敬香茶 住持看了,目瞪口呆,不知是哭是笑。 (1)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 (2)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急忙) 吩咐—(叮嘱) ②做动作,想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打躬作揖 捧 推辞 挥笔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谈话时的措辞和态度不一般。(谈吐不凡) ②形容非常有名。(名闻天下) ③眼睛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呆。(目瞪口呆) (4)用“—”画出住持三次让苏东坡就坐时的不同态度,用“ ” 画出住持三次让小和尚上茶时的不同态度。想想住持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5)住持看了苏东坡留下的墨宝为什么目瞪口呆,不知是哭是笑? 答:因为住持明白这是苏东坡借助自己的墨宝,暗中讽刺自己以貌取人,待人的不同态度。 17.长城 1.选择正确的字,打上“√”。 (1)远看长城,它(像√ 象)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诞 蜒√)盘旋。 (2)这样气(魂 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厉 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 其)迹。 2.拼一拼,写一写。 堡垒 气魄 盘旋 城砖 屯兵 打仗 智慧 凝结 3.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1)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①蟋蟀建筑住宅没有特别好的挖掘工具,没有运输工具,就靠着它那柔嫩的脚。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①蟋蟀建筑住宅,不知要经过多少时间,才完成它的伟大工程。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公里)。 (2)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 我发现填上这些词语以后把长城长和高大坚固的特点写出来了,而且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加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5.读一读,写一写。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 (2)在画“ ”的句子里圈出描写动作的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站 踏 扶 想 (3)从短文中“没有”、“一步一步”、“数不清”、“无数”等词语中能体会到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歌颂和无限赞叹的思想感情。 6.收藏屋。 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想把喜欢的内容抄下来。 ①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8851.8公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长城并延长,始成长城。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②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18.颐和园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痕迹(hn√ hng) 耸立(shǒng sǒng√) 堤岸(t dī√) 远眺(to tio√) 颐和园(y√ y) 树丛(cng√ chng) 2.拼一拼,写一写。 宫殿 建筑 狮子 石柱 长廊 雕刻 姿态不一 楼阁 3.照样子,写句子。 例: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1)跑步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快得像离弦的箭,那姿势威武得像猛虎下山。 (2)那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多得像天上的星星,美得像五彩的锦缎,香得像香气扑鼻的香水。 4.收藏屋。 颐和园的景色美,课文的语言也美。我要有感情地多读几遍,还想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①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②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③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④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⑤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5.想一想,再填空。 这篇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先写进了颐和园大门,来到长廊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万寿山脚下,看到的亭台楼阁;再写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昆明湖看到的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 6.读一读,写一写。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ng fǎ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ī√ jǐ)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按要求查字典。 查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除部首外几画 字典里的意思 应取哪种解释 葱郁 Y 阝 6 ①香气浓厚 ②(草木)茂盛 ③(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 ② 隐隐约约 Y 纟 3 ①邀请。 ②简单,简要。 ③大概。 ④俭省。 ③ (3)文中“慢慢地滑过”的“滑”用得真好,能让人体会到昆明湖的湖水的静。 (4)这段话中用了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语,如黄、绿、朱红等,有些词语尽管没有直接描写颜色,但却能让人感受到色彩美,如碧玉、树丛、屋顶、宫墙等。 5.这段课文描写了登上万寿山向下望,所看到的颐和园美景。作者先描写了树丛、屋顶和宫墙;再写正前面的昆明湖、游船和画舫;最后写向东远眺时所看见的城楼、白塔。 语文园地五 1.拼一拼,写一写。 凝结 屯兵 肩膀 打仗 智慧 葱郁 楼阁 宫殿 隐隐约约 气魄雄伟 金碧辉煌 神清气爽 2.填一填,背一背。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这是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的一副对联。)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这是四川青城山真武殿的一副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山东济南大明湖的一副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这是江苏苏州沧浪亭的一副对联。) 3.读课文将下列课文补充完整。 (1)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我发现这两个句子中所补充的内容采用了比喻、生活中的实例、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读短文,完成练习。 桂林,以甲天下的山水,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象山,那奇特的神态,更有诱人的魅力。 早晨有雾的时候,整座象山笼罩在白茫茫中。不一会儿,乳白色的浓雾在流动,在减退。透过云流的缝隙,藏青色的石崖和山村隐约可见。这时,远处的天边,微成灰蓝,烟雾在继续减退、变薄,薄得像一层轻纱。从这轻纱垂幕中看去,巨象的轮廓立即呈现在眼前,它正伸长了鼻子在江中饮水呢!不知道是云雾在飘移,还是象山在蠕动,叫人觉得屹立在眼前的是一头活象。 中午,天空一片蔚蓝,漓江一片碧绿,象山好似一头巨像,伫立于绿荫之中,垂鼻休息。微风吹来,碧波叠起,巨像又仿佛在草地上缓缓散步。看,均匀的呼吸使象鼻在微微颤动呢! 傍晚,夕阳给象山涂上了一层金,江水也映出一条条彩带,将象山围起来,犹如一头金象站在彩带上飘动似的,令人神往。 神奇的大自然,塑造了象山;象山又增加了大自然的神奇!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难以磨灭(m√ m) 缝隙(xī x√) 塑造(su s√) 立即(j√ j) (2)想一想,填一填。 (奇特)的神态 (神奇)的大自然 (缓缓)地流动 (均匀)地呼吸 (3)按要求摘抄。 ①摘抄四个描写颜色的词语。 乳白色 藏青色 灰蓝 金 蔚蓝 ②摘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①烟雾在继续减退、变薄,薄得像一层轻纱。 ②象山好似一头巨像,伫立于绿荫之中,垂鼻休息。 ③微风吹来,碧波叠起,巨像又仿佛在草地上缓缓散步。 ④夕阳给象山涂上了一层金,江水也映出一条条彩带,将象山围起来,犹如一头金象站在彩带上飘动似的,令人神往。 (4)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①象山好似一头巨像,伫立于绿荫之中,垂鼻休息。 ①鹅走起路来从容不迫,大模大样的,好似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②雨后的杭州西湖特别平静,好似一面镜子。 ③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好似一面镜子。 ②夕阳给象山涂上了一层金,江水也映出一条条彩带,将象山围起来,犹如一头金象站在彩带上飘动似的,令人神往。 ①鹅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犹如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②鹅吃饭时总有人在旁侍候,犹如一个老爷。 ③正前面,昆明湖绿得犹如一块碧玉。 (5)读短文,填空。 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写了早晨、中午、傍晚的时候,象山姿态、颜色的变化。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象山的喜爱之情。 (6)收藏屋。 文章写得真美,我要有感情地读读,并且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一般情况下,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在描写上总是美的。】 ①烟雾在继续减退、变薄,薄得像一层轻纱。 ②象山好似一头巨像,伫立于绿荫之中,垂鼻休息。 ③微风吹来,碧波叠起,巨像又仿佛在草地上缓缓散步。 ④夕阳给象山涂上了一层金,江水也映出一条条彩带,将象山围起来,犹如一头金象站在彩带上飘动似的,令人神往。 20.古诗两首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 (1)朝(zhāo√ cho)霞染红了天边。 ()她背起书包,朝(zhāo cho√)学校方向走去。 ()眼前就是我们崭新的校舍(shě sh√)。 ()妈妈把可爱的小狗送人了,我真有点舍(shě√ sh)不得。 2.拼一拼,写一写。 故人 辞别 孟浩然 广陵 烟花 君子 3.读一读,对的打“√”,错的打“”。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是“的”意思。() (2)这两首诗中的“故人”都是指孟浩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课后复习本内容规范标准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594961.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