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pdf
《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二化学选修4 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QP) 。2、符号: H 单位: kJ/mol 3、规定:吸热反应: H 0 或者值为“ +” ,放热反应 :H 0 或者值为“ - ”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以及大部分化合反应是放热的大部分分解反应,电离、 水解、 高温下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碳与二氧化碳反应、Ba(OH)2与 NH4Cl的反应 等一般属于吸热反应。5、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0 H 在
2、数值上等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旧键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分子形成新键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之差, H=E生成物能量-E反应物能量=E反应物键能之和-E生成物键能之和6、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 、s、aq 表示不同状态。(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 数值不变 , 符
3、号相反。7、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化学反应的焓变 ( 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规律: 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则新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步骤:8、燃烧热:在101kPa时, l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反应热. 注意:燃烧的条件是在101kPa;标准 : 是以 1mol 燃料作为标准,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达物质燃烧时的 H 均为负值;燃烧要完全 :C 元素转化为CO2(g) ,而不是CO ;H 元素转化为H
4、2O(l) ,N元素转化为N2(g) 。9. 中和热: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 的水所放出的热量,KOH(aq) 1/2H2SO4(aq)= 1/2K2SO4(aq) H2O(l) ; H= 57 3 kJ mol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表示方法:v(A)=c(A)/ t = n(A)/ (t.V )单位: mol/(L s) 或 mol/(L min) 或 mol/(L h) 3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数值可能不同,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
5、比。4影响因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光、电、波、接触面、溶剂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浓度: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均可视作常数。故改变固体物质的量对速率无影响。(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没有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压强改变时,V正、V逆的改变程度是相同的;对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压强增加时,V正、V逆的改变程度是不相同的。(计量数大的一边改变的程度大)(3)温度:温度对V正、V逆的影响是不同的,升温时吸热反应一边增加的倍数要大于放热反应一边增加的倍数;降
6、温时放热反应一边减少的倍数要小于吸热反应一边减少的倍数。(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V正、 V逆。5. 有效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有效碰撞发生的条件是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活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用Ea 表示)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1 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2 自发进行的方向体系能量降低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熵(S) 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混乱度:气态液态固态3 焓变( H )与混乱度(S)综合考虑
7、4化学反应方向的控制G = H - T S c(OH-) 中性: c(H+)=c(OH-) 碱性: c(H+)c(OH-) 2常温下( 25)酸性溶液: C(H+) C(OH-) ,C(H+) 110 -7mol/L 中性溶液: C(H+)= C(OH-) ,C(H+) = 110 -7mol/L 酸性溶液: C(H+) C(OH-) ,C(H+) 110 -7mol/L 3溶液的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 -lg c(H+) 适用于稀溶液,当溶液中c(H+) 或c(OH-)大于 1mol时,直接用浓度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8、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PH范围 014 之间, 但 PH值等于 0 的溶液不是酸性最强的溶液, PH 值等于 14 的溶液不是碱性最强的溶液。 PH 值增加一个单位C(H+) 减小 10 倍5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 a. 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甲基橙) b. PH试纸:广泛 PH试纸: 1-14,只能读得整数精密 PH 试纸:精确到0.1.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剪下一小块PH 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半分钟内与比色卡比较,读出PH 值。 c. PH计
9、, 它可以精确测量溶液的PH 值。精确到 0.01. 6PH值计算的常见类型(1)溶液的稀释. 强酸: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的c(H+) ,直接换算成PH . 强碱: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的c(OH-),换算成c(H+) 再求出 PH值。【小结】一般情况下,强酸溶液每稀释10 倍, pH值就增加1 个单位,但稀释后pH 值一定小于 7;强碱溶液每稀释10 倍, pH值就减小个单位,但稀释后pH值一定大于7。(2)强酸与强酸、强碱与强碱混合通常两种稀溶液混合,可认为混合后体积为二者体积之和。强酸与强酸混合,先算混合后的c(H+) ,再算 pH。强碱与强碱混合, 先算混合后的c(OH-) , 再由 Kw求
10、 c(H+) 及 pH, 或先算混合后的c(OH-)及 pOH ,再求 pH。绝对不能先直接求才c(H+) ,再按之来算pH。【经验公式】 (其中 0.3 是 lg2 的近似值)已知 pH的两强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pH小+0.3 已知 pH的两强碱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pH大-0.3 (3)酸碱混合:先判断过量,求出剩余的酸或碱的浓度,再求c(H+) 【注意】强酸的稀释根据c(H+) 计算,强碱的的稀释首先应由c(OH-)浓计算出 c(OH-)稀,让后据Kw计算出 c(H+) ,再计算出PH,不能直接根据c(H+) 计算。【总结】溶液的稀释规律:. 强酸 pH=a ,加水稀释10n
11、倍,则 pH=a+n;弱酸 pH=a ,加水稀释10n倍,则 apHpHb-n;. 酸、碱溶液无限稀释时,pH只能接近7,但酸不能大于7,碱不能小于7(室温时). 对于浓度(或pH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稀释相同倍数,强酸的pH变化幅度大。(4)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其反应的实质是H+OH-=H2O,所以在计算时用离子方程式做比较简单,要从以下三种可能去考虑:( 室温时)( 1)若 n( H+)=n(OH-) ,恰好中和, pH=7 ( 2)若 n( H+)n(OH-) ,酸过量,计算剩下的c(H+) ,再算 pH ( 3)若 n( H+)n(OH-) ,碱过量,计算剩下的c(OH-) ,再算 p
12、H 7. 溶液酸碱性判定规律(1)PH 相同的酸(或碱) ,酸(或碱)越弱,其物质的量浓度越大。(2)PH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则强酸溶液PH 变化大;碱也如此。(3)酸和碱的 PH之和为 14,等体积混合。 若为强酸与强碱,则 PH=7 ;若为强酸与弱碱,则PH 7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若为弱酸与强碱,则PH7。(4)等体积的强酸和强碱混合 A、若二者PH之和为 14,则溶液呈中性,PH=7 B、若二者PH之和大于14,则溶液呈碱性。 C、若二者PH之和小于1
13、4,则溶液呈酸性。8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1)酸式滴定用的是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用的是橡皮管。(思考为什么?)(2)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往下标,下面一部分没有读数因此使用时不能放到刻度以下。(3)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放碱溶液,碱式滴定管不盛放酸溶液或强氧化性的溶液。(4)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比量筒精确;所以读数时要读到小数点后两位。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 - 滴定前的读数(5)滴定操作: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锥形瓶放在下面接液体,滴定过程中用左手控制活塞,用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14、6)滴定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颜色发生变化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即已达终点。(7)指示剂选择:强酸滴定强碱酚酞或甲基橙强酸滴定弱碱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酚酞(8)颜色变化:强酸滴定强碱:甲基橙由黄色到橙色酚酞由红色到无色强碱滴定强酸:甲基橙由红色到橙色酚酞由无色到粉红色(9)注意:手眼:左手操作活塞或小球,右手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速度先快后慢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利用n酸c酸V酸=n碱c碱V碱进行分析读数:两位小数。因一次实验误差较大,所以应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下面是用标准酸滴定待测碱而引起的结果变化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对 c碱的影响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偏大
15、读数开始时仰视,终止时俯视偏小到滴定终点尚有一滴酸挂在滴定管尖嘴外而未滴入锥形瓶偏大洗净的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偏大洗净的锥形瓶用待测碱液润洗偏大不小心将标准液滴至锥形瓶外偏大不小心将待测碱液溅至锥形瓶外偏小滴定前向锥形瓶中加入10 mL 蒸馏水,其余操作正常无影响第三节盐类的水解1盐类水解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弱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实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特点: (1)可逆(与中和反应互逆)(2)程度小(3)吸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1 页学
16、习必备欢迎下载2 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必须含有弱酸或弱碱的离子才能发生水解;无弱不水解:强酸强碱盐不水解;都弱都水解:弱酸弱碱盐因阴、阳离子都能发生水解,可相互促进;谁强显谁性:盐水解后的酸碱性取决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2CO3NaHCO3) 3多元弱酸的水解多步完成,多元弱碱的水解一步完成4常见完全双水解 Al3+ 与 AlO2-、HCO3-、CO32-、S2-、HS-、 Fe3+ 与 AlO2-、HCO3-、CO32- 如: 2Al3+ + 3S2- + 6H2O = 2Al(OH)3+ 3H2S5酸式盐溶液的
17、酸碱性: . 只电离不水解:如HSO4-,显性 .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性(如: HSO3-、H2PO4-) . 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性 (如: HCO3-、HS-、 HPO42-)6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律(1)盐类水解一般是比较微弱的,通常用可逆符号表示,同时无沉淀和气体产生。(2)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水解程度比第二步水解程度大得多。(3)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过程较为复杂,通常写成一步完成。(4)对于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盐类,因水解彻底,故用“=” ,同时有沉淀和气体产生。(5)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水解和电离同步进行。7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1)温度越高越水解
18、(2)浓度越稀越水解 a、增大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盐的水解程度减小 b、稀释盐溶液,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盐的水解程度增大。 c、外加酸或碱:可抑制或促进盐的水解。(具体再分析)8盐类水解的应用:(1)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3)实验室里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等(4)泡沫灭火器:(5)蒸干某些盐溶液时,往往要考虑盐的水解:(6)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9 (1)基本原则:抓住溶液中微粒浓度必须满足的两种守恒关系:电荷守恒: : 任何溶液均显电性,各阳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各阴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物料守
19、恒 : 某原子的总量( 或总浓度 ) 其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所有微粒的量( 或浓度 ) 之和质子守恒:即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 OH-浓度相等。c(H+)+ 得 H+后形成的微粒浓度得H+数 = c ( OH-)+得 OH-后形成的微粒浓度得OH-数(2)同浓度的弱酸和其弱酸盐、同浓度的弱碱和其弱碱盐的电离和水解强弱规律:(中学化学常见的有三对)等浓度的HAc与 NaAc的混合溶液:弱酸的电离其对应弱酸盐的水解,溶液呈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等浓度的NH3H2O与 NH4Cl 的混合液:弱碱的
20、电离其对应弱碱盐的水解,溶液性等浓度的HCN 与 NaCN的混合溶液:弱酸的电离I-Br-Cl-OH-NO3-SO42-( 等含氧酸根离子)F-阴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Ag+Hg2+F 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 +F e2+Zn2+ H+(指水电离的)Al3+Mg2+Na+Ca2+K+(4)牢记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电子守恒(5)电极反应必须写成离子的放电,总反应中弱电解质写化学式。(6)注明条件:总反应一定要注明条件- 通电(或电解)。二、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制造烧碱、氯气和氢气(1)通电前,溶液中的离子:H+、OH、Cl、 Na+(2)通电后, H+、
21、Cl优先放电阳极: 2Cl- - 2e- = Cl2(氧化反应)阴极: 2H+ +2e- = H2(还原反应)总反应式: 2NaCl + 2H2O2NaOH + H2 + Cl22、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电极、电解质溶液的选择:阳极:镀层金属,失去电子,成为离子进入溶液 M ne = M n+阴极:待镀金属(镀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成为金属原子,附着在金属表面M n+ + ne = 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电解质溶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
22、的溶液做电镀液3、Cu的电解精炼原理阳极 ( 粗铜 ) :Zn-2e-=Zn2+, Ni-2e-=Ni2+,Cu-2e-=Cu2+金属活动顺序排在Cu后的 Ag、Au、Pt 等失电子能力小于Cu,以金属单质沉积于阳极,成为“阳极泥” 。阴极 ( 纯铜 ) :Cu2+2e-=Cu, Zn2、Ni2等阳离子得电子能力小于Cu2+而留在电解质溶液中。电解液:可溶性铜盐溶液,如CuSO4溶液4、电冶金(1)电冶金:使矿石中的金属阳离子获得电子,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镁、钙、铝。(2)电解氯化钠:通电前,氯化钠高温下熔融:NaCl(熔融) = Na + + Cl通直流电后:阳
23、极:2Na+ + 2e = 2Na 阴极: 2Cl 2e= Cl2规律总结: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判断规律(1)若无外接电源,又具备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两极用导线互相连接成直接插入连通的电解质溶液里;较活泼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时是与水电离产生的H+作用),只要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即为原电池。(2)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阴极为金属,阳极亦为金属且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属同种元素时,则为电镀池。(3)若多个单池相互串联,又有外接电源时,则与电源相连接的装置为电解池成电镀池。若无外接电源时,先选较活泼金属电极为原电
24、池的负极(电子输出极),有关装置为原电池,其余为电镀池或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金属腐蚀:金属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2)金属腐蚀的本质:都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3)金属腐蚀的分类:化学腐蚀金属与接触到的干燥气体或非电解质液体等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4)电化学腐蚀的分类:析氢腐蚀腐蚀过程中不断有氢气放出条件:潮湿空气中形成的水膜,酸性较强(水膜中溶解有CO2、SO2、H2S等气体)电极
25、反应:负极:Fe-2e- = Fe2+(氧化反应)正极: 2H+ +2e- = H2(还原反应)总反应式: Fe + 2H+ =Fe2+ + H2吸氧腐蚀反应过程吸收氧气条件:水膜的酸性很弱或中性电极反应:负极:2Fe 4e- = 2Fe2+(氧化反应)正极: 2H2O + O2 + 4e- = 4OH-(还原反应)总反应式: 2Fe + O2 + 2H2O = 2Fe (OH )2生成的 Fe(OH)2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 Fe(OH)3,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2 年高 化学 期末 复习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