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教育学习知识资料能力重要资料库.doc

收藏

编号:260024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2.21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3
8
金币
关 键 词:
小学 教学 教育 学习 知识 资料 能力 重要 首要 资料库
资源描述:
\\ 教育知识重点 第一章 小学基础教育 一、教育概论 1. 狭义的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 教育的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 教育的功能:促进个体发展是其本体功能,促进社会发展是其衍生功能 5. 教育的目的:教育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映教育对人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向的要求。 6. 教育目的的作用: (1) 规范功能:规范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教育方向;规范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了学校管理 (2) 激励功能:是一种激励的力量 (3) 选择功能:选择功能集中体现在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4) 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 7.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 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2) 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3) 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4) 符合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5) 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 教育目的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1) 个人本位取向:把个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 (2)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代表人物有: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9. 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目的及其确立依据: (1) 德育: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 智育:是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体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 美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二、教育历史 1. 教育的起源: (1) 神话起源说: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体现天或神的意志 (2) 生物起源说: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代表人物有:列托尔诺、沛西能。 (3) 心理起源说: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的。代表人物:孟禄 (4) 劳动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代表人物:凯洛夫、米丁斯基。 2. 教育的发展(标志性事件):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最初的学校被称为庠、序、学、校;西周时期六艺由六门课组成,即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成为儒家私学的创始人;两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元时期《四书》包括《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包括《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春秋》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固定格式为八股文,直到1905年科举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兴学校。 3. 古代东西方学校教育的共同特征: (1) 阶级性:统治者享有受教育权,被剥削阶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2)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权威通过教师、牧师的权威,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3) 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 (4) 刻板性:教育和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5) 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受教育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4. 近代以来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 教育的世俗化 (4) 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5. 现代以来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三、 教育学的历史 1.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主要通过《论语》来体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说人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由后天形成。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无为”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2. 西方古代的教育教学思想: A.主要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 苏格拉底:“产婆术”,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2) 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 ,哲学家治国,培养哲学王。他把人分成三种等级:a.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b.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c.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 (3) 亚里士多德:代表作《政治学》 ,他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 B.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 夸美纽斯:代表作《大教学论》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教育应该适应自然 (2) 卢梭:代表作《爱弥儿》 ,主张自然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才是好的教育。他甚至提出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3) 裴斯泰洛奇: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使头、心和手都得到发展,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人特征的人。 (4) 洛克:代表作《教育漫话》 ,主张“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班,观念和知识来自后天。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 (5) 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山,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6) 杜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强调教育为现实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由此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主张“从做中学”。同时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7) 凯洛夫:代表作《教育学》 ,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总结了苏联20实际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把教育学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四个部分。 C.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1)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2)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3)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4) 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后又发展成《教育心理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我和体系由此确立。 3. 教育心理学之于教育实践的意义: (1) 帮助教师准确地交接问题 (2)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发展 (4)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四、 小学教育 1.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1) 全民性: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2) 义务性:只要达到一定年龄(6~7岁),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 (3) 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2. 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1) 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2) 在智力发展方面的启蒙作用 (3) 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3. 小学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1)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 教学工作管理 (3) 教务行政管理 (4) 总务工作管理 五、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1.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 (1)探索性(2)科学性(3)创新性 2.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 教育观察法: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2) 教育调查法:通过对 小学教育的有关事实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查阅法和填表法等 (3) 教育实验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4) 个案法: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对特殊或典型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该案例的现状或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 (5) 历史法: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6) 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 3. 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兴方法: (1) 教育行动研究: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分为:前摄性行动研究(实施行动先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和应答性行动研究(与前者相反)。 (2) 教育性质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地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3) 教育叙事研究: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讲述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等) 4. 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创新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5.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表述) 选题、查阅文献、形成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控制研究条件、执行操作定义、必要的过程监控与调整、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成果表述。 六、 小学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 小学教师的职业角色: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2.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 学科专业素养:是基础性要求。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全面而准确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基本的技能,深入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等。 (2) 文化素养:必须有广博的文化素养。 (3) 教育专业素养:要敬业,这是专业素养的第一要素;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理论: (1) 三阶段发展论:是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分的。包括关注生存阶段(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关注情境阶段(关注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关注学生阶段(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2) 五阶段发展论:新手(教师获取教学所需知识和技能)、进步中的新手(教师将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胜任型(能按个人想法自由处理事件,能强烈感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能手(对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反应有敏锐的直觉力)、专家(以直觉的方式立即作出反应,轻松流畅的完成教学任务)。 (3) 原型发展论:斯腾伯格认为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就是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所以教师的发展过程就是由新手到专家的过程。 PS: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解决教学问题的高效率、对教学的洞察力强。 4.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1)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2)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3)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 (4) 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5)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6) 专业人士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7) 网络远程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8) 教师成长记录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动力 第二章 学生指导 一、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1.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基本)规律: (1) 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分为4个阶段:A.感觉运动阶段(0~2岁):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与动作(口尝、手抓)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婴儿能认识到自己与别人是分别存在的。B.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用语言符号吸收知识,可以用简单符号从事思维活动。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能依据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D.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儿童能运用抽象的、呵护形式逻辑的(演绎或归纳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 (2) 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体现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不平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4)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 个体差异性:个体之间存在不同层次的差异性 2.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 小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由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由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由表面特征向本质特征发展 (2)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由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由具体形象记忆向词的抽象记忆发展 (4)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过度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四年级(9~10岁)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3. 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1)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关系的认知。分为三个阶段:上升期(一到三年级)、平稳期(三到五年级)、第二个上升期(五到六年级) (2) 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评价,是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和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 (3) 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4) 小学生社会性发展:表现在社会性认知、社会性交往 A.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对社会关系和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 B.社会性交往:主要对象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与父母之间:双方交往时间减少,发生冲突数量减少,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由直接控制转为引导、教育,要求他们自我控制、自我监督。与老师之间:由完全崇拜到有自己的想法和评价。与同伴之间:通过解决个人与集体的矛盾解决个人与伙伴之间的矛盾,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 4. 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 (1) 遗传素质的作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别差异的重要因素;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2) 环境的作用: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它的作用:使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成为现实;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3) 学校教育的作用: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它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它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 二、 小学生学习指导 1. 学习的心理实质: (1) 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 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 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 学习的一般分类: (1) 加涅的学习分类:信号学习(第一层次)、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A.智慧技能:是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B.认知策略:即学会如何学习 C.言语信息:即我们通常说的“知识”,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D.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E. 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3.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旺夫过程习得的。 (2)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 (3)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4)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5)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6)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7)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维系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4. 个体差异: (1) 认知方式差异:A.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B.沉思型与冲动型 C.幅合型与发散型 (2) 智力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3) 性格的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 5. 学习策略的培养(定义、分类): (1) 定义: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学习策略的特征有: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 6. 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 (1)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原则、个人自我效能感。 (2)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7. 学习兴趣的培养: (1) 改革教法,指导学法,激发兴趣:改革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2) 渗透情意因素,激发兴趣,帮助人人成功: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成功感、运用情感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按计划学习的习惯(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3)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习惯(4)自学的习惯(5)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6)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7)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 小学生品德发展指导 1. 品德的心理结构: (1)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 道德情感:是根据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个体品德形成的核心成分。 (3) 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到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4)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形成与否的重要标志。 2.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2)在体验中逐渐领悟道德情感(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4)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 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 (2) 权威阶段(6~8岁):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补考虑主观动机 (3) 可逆性阶段(8~10岁):是自律道德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4) 公正阶段(10~12岁):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 4. 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1) 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的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 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 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5.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1) 有效说服:利用证据,以理服人;发挥情感,以情动人 (2) 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 价值辨析: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5) 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最后应强调内部奖励。 四、 学生健康指导 1.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心理健康的标准: (1)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合理的期望值 (2) 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能做到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 (3) 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 (4) 具有与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 (5) 具有健全的人格 3. 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儿童多动综合症(2)学习困难综合症(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4)儿童厌学症(5)儿童强迫行为 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5.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 强化法:通过强化的手段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举手回答问题,老师鼓励,那么举手回答问题的出现频率提高) (2) 代币奖励法:用一种象征性强化物替代货币奖励的方法 (3) 行为塑造法: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 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的方法 (5) 暂时隔离法:当儿童有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即将他置于与其他儿童隔离的地方,直到定时器响了以后方可离开 (6) 自我控制法:让学生运用学习原理对行为实现自我控制的方法 6. 行为训练的基本技术: (1) 全身训练的基本技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好气愤。 (2) 系统脱敏法:当某些人对某些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 肯定性训练: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的真是情感和观点 7.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即理性情绪疗法): 认知行为矫正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感情和行为大部分取决于本人对周围世界的解释、想法和认知模式。即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及行为反应。主要的代表是艾里斯,他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他提出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通过调整认知,改变行为。这种方法对于帮助小学生消除因认知不正确带来的心理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章 班级管理 一、 班级与班级管理概述 1. 班级的概念:是学校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把年龄和文化程度相同或相近,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组织。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 2. 班级的历史发展: (1) 个别教学:特点在于其组织结构不固定,没有稳定的班级或小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进度、方式都不尽相同。 (2) 班级授课制:即班级教学,就是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把年龄、知识水平大体相同的一群学生编成一个班,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进度进行教学的形式。是最广泛采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埃拉斯莫斯。 (3) 班级的改革:道尔顿制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彻底改造,柏克赫斯特提出将班级打乱。 (4) 我国学校教育最早采用班级教学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3. 班级的功能: (1)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A.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B.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C.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D.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 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A.促进个体发展,包括认知、情感、兴趣态度、社会技能等的发展 B.满足个体需求 C.诊断与矫正个体人格发展 4. 班级管理的功能(意义): (1)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2)班级管理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3)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4)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5. 班级管理的内容: (1)对班级整体活动和整体工作的管理 (2)对学生学习的管理 (3)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管理 (4)对学生增强体质和卫生保健的管理 (5)对学校内外课外活动的管理 (6)对班级财务的管理 (7)其他方面的管理 6. 班级管理模式: (1)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 班级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 班级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 二、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与方法 1. 班级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班级管理过程是指班主任为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的,组织领导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有效控制和把握班级工作进程,保证班级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动态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1) 班级管理计划:指确定班级管理的目标和拟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要求、步骤和方法。是班级管理全过程的起点和指南 (2) 班级管理的实施:指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完成班级管理计划任务的过程,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是班级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3) 检查:是对班级管理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是实现管理计划的重要保证 (4) 总结:是班级管理过程的最后缓解,同时又是承上启下的缓解,是下一步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2. 班级管理的方法: (1) 目标管理方法:班级管理者通过目标设置来规定集体活动的方向,用目标来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它的作用:A.可以是班级全体成员都成为管理者 B.可以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C.可以使班级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更为主动 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熟度的不同,分别采用自上而下(低年级)和自下而上(高年级)的方法。 (2) 制度管理方法:班级管理者通过制定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规章制度管理班级,以促进班集体建设和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的作用:A.引导作用 B.警示作用 C.纠偏作用 班级制度的制定:A.要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配合 B.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C.各种制度的内容要明确具体 D.要经过班级全体成员的充分讨论 E.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3) 民主管理方法:指班级管理者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发动被管理者积极参与管理活动,以完成各项任务的管理方式。 它的作用:A.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B.可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主的熏陶,有利于养成民主的作风 C.能够体现师生平等,有利于师生之间思想与情感的沟通,营造和谐班级的气氛,为教育教学提供环境条件,可以间接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学生自主管理方法:指班级管理者让班级成员依据教育目标的要求以及自己和组织自身的特点,独立自主地管理班级活动的管理方式。 它的作用:A.有利于促进班级组织与每个学生个性之间和谐发展 B.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方法的要求:A.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B.让学生自主确立班级目标,自主制定班规 C.试行“班委竞选制”、“班干部轮值制” D.班级事务实行“包干负责制” E.实行“学生品德行为规范考核制” F.建立“班级教导会”制度 (5) 情感沟通方法:通过情感互访或情感交流来达成默契、理解和实现管理意图的沟通方式 三、 小学班级日常管理 1. 班级日常管理的意义: (1) 日常管理为班级创造有序的生活环境 (2) 日常管理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切入点 (3) 实施日常管理就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2. 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 (1) 思想常规管理:小学时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基本思想进行引导、教育、规范,是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 (2) 纪律常规管理:包括到校出勤的纪律;课堂学习与自习的纪律;可见粮草及休息的纪律;晨会,包括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纪律;班级卫生值日 (3) 学习常规管理:把班级学生的学习活动管理好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4) 活动交往常规管理:班主任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基本行为举止予以训练、要求和规范。包括日常行为常规训练、与人交往常规训练 (5) 环境卫生常规管理:训练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和形成学生保持教室、校园及其他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及习惯 (6) 安全常规管理:安全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3. 当前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 存在的问题:重规划制度管理而轻人性化管理;重课堂教学管理而轻课外活动管理;重封闭性管理而轻开放性管理;重经验型管理而轻科学性管理 (2) 班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应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 小学班主任工作 1. 班主任的概念:是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2. 班主任的作用: (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 (2)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3) 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4)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 3. 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 (1) 班主任的任务: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按照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长大能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 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对学生进行品德工作;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管理班级体,指导少先队工作;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4. 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1)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保证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了解和研究学生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 (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共同奋斗的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集体舆论、高度的凝聚力。 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组建班集体阶段、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班级积极分子涌现,班级核心初步形成)、班集体形成发展阶段、班集体发展成熟阶段。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及方法: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包括优秀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4) 建立学生档案:分四个环节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5) 组织班会活动 (6)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包括统一科任教师的影响、学校领导的教育影响、班委会的教育影响、少先队的教育影响、家庭的教育影响、社会的教育影响 (7) 操行评定:步骤有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8)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5.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是指班主任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品德、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基本条件 (1)思想道德素质(最重要) (2)知识能力素质 (3)心理素质 (4)身体素质 五、 班级活动的管理 1. 班级活动的意义: (1) 有利于促进学生交往及良好个性的形成 (2) 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巩固与发展 (3) 有利于改变社会风气,维持和发展社会的稳定 (4) 有助于活跃学生生活,缓解学习压力 2. 班级活动的内容: (1)德育活动 (2)学习活动 (3)科学技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文学艺术活动 (6)社会公益活动 3. 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 (1) 晨会活动: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时事政策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 班会活动:班级例会和主题活动 (3) 班级其他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传统文化 4. 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 要注意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相结合 (2) 要注意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3) 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4) 要注意与各学科相关知识相结合 (5) 要注意与各类节假日和纪念日相结合 5. 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针对小学生年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针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实际存在的问题 (2) 教育性原则: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富有教育性是班级活动的内在追求 (3) 主体性原则:全体学生都是班级活动的主题 (4) 多样性原则:活动内容与形式多样性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5) 计划性原则:必须从形势需要、学校计划、本班实际、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出发 6. 组织班级活动的程序: (1) 确定活动主题 (2) 设计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材料、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注意事项 (3) 活动的具体实施:是中心环节 (4) 活动的总结提升 六、 班队活动 1. 班队活动的原则: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多样性原则、计划性原则、生活化原则 2. 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主题教育活动、班队例会、班队文艺活动、班队体育活动、班队科技活动、班队劳动、班队游戏活动、少先队活动(教育性;自主性;组织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 七、 课外活动指导 1. 课外活动的含义: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2. 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3. 课外活动内容: (1) 科技活动:制作模型、采集标本、动物观察、饲养、种植 (2) 学科活动: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学教学教育学习知识资料能力重要资料库.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00246.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