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docx
《上半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021 年上半年老师资格证考试训练教学学问与才能学校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应了A,训练与经济的关系,B 训练与科技的关系,C 训练与政治的关系, D 训练与人口的关系2. 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进展的根本缘由是A 个人天赋, B 社会分工, C 国家性质, D 训练3. 在训练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A 同学B 家长C 老师D 校长4. 在学校课外活动中,同学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A,玩耍活动B 学科活动, C 科技活动D,文学体育活动5. “捧着一颗
2、心来不带,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老师应具有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A,深厚的训练理论学问, B 高尚的老师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学问, D,较强的训练教学才能。6. 将观看法分为系统观看和非系统观看的依据是A 观看条件是否人为把握, B 观看活动是否有规律,C 观看者是否直接进入活动,D 观看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果7. 假设学校生被狗咬伤,老师第一应实行的处理方式是A 马上包扎伤口,B 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 C,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 D 不做处理,直接送往医院。8. 威威同学在答复以下问题时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
3、思维具有A 宽敞性, B 流畅性, C 变通性, D,独创性。9. 同学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体会,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 这一观点属于A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D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10. 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乘作业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A 正强化, B 负强化,C,自我强化, D 替代强化。11. 依据皮亚杰的道德进展阶段理论,学校低年级儿童经常认为听父母话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由于其道德进展处于A 权威阶段
4、, B,公正阶段C 可逆性阶段D 自我中心阶段。12. 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特点是A,活动过多, B 冲动任性, C,留意障碍, D 学习困难13. 课程是“组织起来的训练内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A 斯宾塞,B 布鲁纳, C,赫尔巴特的, D 夸美纽斯14. 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的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表达训练理念,实现育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显性课程, D 隐性课程。15. 学习了坐井观天一课,同学学会写“信、拾、蛙、答”等生字,懂得并熟记“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依据三维目标的要
5、求,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A 学问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认知与实践,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6. 能让同学充分沟通互动并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道尔顿制, B 个别教学, C 分组教学, D,文纳特卡制17. 课堂教学中,课桌椅摆放方式会影响教学方法的运用成效,一般来说,“秧田型”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A 试验法, B 表达法, C 探究法, D 争辩法。18. 老师通过听写英语单词,明白同学的把握情形,这种评判方式属于A 测验评判, B 量表评判, C 实作评判, D 档案袋评判。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9. 义务训练数学课程标准 2021 版
6、规定,学校第一学段初步熟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其次学段懂得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这要求该部分教学的内容应实行的组织方式是A 直线式, B 圆周式, C 旋转式, D 顺向式,20. 张老师在课程上出示了一个钟表模型,通过对三个指针的操作帮忙小孙很快明白了: 时、分、秒的概念,这表达了教学的原就是A 稳固性原就, B 直观性原就, C 循环渐进原就, D 因材施教原就。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21.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2. 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进展中的作用。23. 简述班主任明白、争辩同学的主要内容。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7、阅读材料,并答复以下问题24. 材料。在某学校新老师入职培训中,围绕“什么样的老师是真正的好老师?”这一问题,大家开放了热议。有的说:“好老师是宠爱同学的老师”。有的说:“好老师应当为人师表”。仍有的说:“教学好才是好老师”-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这时,培训老师跟大家共享了一位作家的故事:“小时候,我特殊胆小害羞,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老师也从不叫我答复以下问题。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灵魂的作文。上课时,老师轻轻的走到我面前,问我是否愿意和大家共享我的作文。它的问话是那么柔和,那么的亲切,让我无法拒绝。我用颤抖的声音读了作文,她感谢了我。下课了,当我走到教
8、室门口时,她建议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些我都做到了。”这个故事引起了大家对于“好老师”更深层次的摸索。问题:1 结合材料,试着分析“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10 分2 试述学校老师如何为儿童进展供应适合的训练。10 分25. 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小龙禁不住发问:“老师,诗人春天好睡觉,连这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了?”老师脱口而出的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起床到外面一看不就知道了嘛。”小龙仍想追问,老师不耐烦的摆摆手让他坐下说道:“大家在课堂上要仔细听讲,不要任凭提问。”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小龙也低下了头。问题:1 结合材料评析这位老师处理同学课堂提问的做
9、法。10 分2 谈谈老师怎样爱惜和培养同学的意识问题。10 分四、教学设计:本大题有6 小题,任选 1 题作答,多答只按第 1 题计分, 40 分。考生可依据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 为中文与社会, 27 为数学与科学, 28 为英语,29 为音乐, 30 为体育, 31 为美术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未涂或多涂均五分。26.请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任务。1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10 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指导中年段同学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0 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20 分2
10、7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任务。1请列出在数学“统计与概率”学习时涉及到的三种统计图,分析三种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分。 10 分2假设指导高年级段同学学习,拟定教学目标。10 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20 分28. 1 简述英语儿歌在教学中的作用。2依据所给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9. 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10 分2如指导低年级同学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轮唱特点”
11、的教学环节,并说明设计理由。20 分30. 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动作方法:支撑脚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身体前倾,运球脚屈膝提起,用脚内侧推球的后中部前进,随后运球脚自然着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请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任务:1 简要说明“脚内侧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 分2 假如指导水平二的同学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3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设计理由。20 分31. 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1) 什么是版画?版画按颜色分类大致有那几种.(2) 如何中学段指学校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
12、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4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习对印版画的作画方法”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参考答案】 C,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假如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 确定要从训练入手。反映了训练与政治的关系2、【参考答案】 B,马克思认为,片面进展的根本缘由是由于私有制和旧式分工。3、【参考答案】 C,在训练教学活动中,同学处于主体位置,老师处于主导位置。4、【参考答案】 D,摄影属于艺术类的活动,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消遣、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等内容。5、【参考答案】 B,陶行知这句话强调了无私奉献的老师职业道德。可编辑资料 -
13、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6、【参考答案】 D 依据观看的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有确定结构观看项目和要求,可分为结构性观看和非结构性观看。结构式观看和非结构式观看又称为系统观看和非系 统观看。7、【参考答案】 C,被狗咬伤后,应用肥皂水和双阳水完全清洗伤口,不要盖住伤口让它开放。8、【参考答案】 C,思维的变通性即为的活动的灵敏程度,题目中威威在答复以下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变通性。9、【参考答案】 B,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学问简洁的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学问体会的过程。10 、【参考答案】 B,负强化,也称为消极强化,指取消厌恶性
14、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题目中,小强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取消禁止他看动画片的经受属于负强化。11 、【参考答案】 A,处于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对外的权威确定敬重和听从,把权威确定的规章看作是确定的不行更换的,在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完 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12 、【参考答案】 C,儿童“多动症”又称“留意缺陷,多动症”,其核心特点是留意障碍。13 、【参考答案】 A,英国训练家斯宾塞在1859 年发表什么学问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意思“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14 、【参考答案】 D,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匿课程、自发课程,它是学校情形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显现
15、的课程,这类课程,自己表达在学校、班级的情境之中, 题干中板报,橱窗、走廊等媒介,表达了隐性课程。15 、【参考答案】 A,学问:主要指同学要学习的学科学问 教材中的间接学问 , 意会学问生活体会和社会体会等和信息学问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猎取的学问。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包括读、写、算的技能, 题干中学会写生字,懂得词语,表达的正是学问与技能目标。16 、【参考答案】 C,分组教学中,同学层级相同,可以充分沟通,小组成员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争辩合作学习。17 、【参考答案】 B,秧田式座位是让同学以一排一排的方式面对老师而坐。这种座位布置方式限制了同学
16、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不利于同学之间的互动,但老师可以任凭走 到教室任何的方,便于监控和治理同学,促使同学集中留意力,适合讲授法。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8 、【参考答案】 A,测验评判,是指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同学成果的基本方法,实作评判,又叫做表现性评判,是指同学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学问和技能, 从而对其成就进行了评判。19 、【参考答案】 C,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显现,逐步扩高校问面,加深学问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显现,前面显现 的内容是后面显现内容的基础,后面程序的内容是前面显现的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 层层递进
17、。题目中先熟识,后懂得,表达的是螺旋式。20 、【参考答案】 B 直观性原就。老师通过演示的试验,让同学直观懂得所学学问属于直观性的教学原就。二、简答题21 、【参考答案】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规律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个范畴的具体内容:第一,语言智能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懂得他人,灵敏把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言语思维、言语表达和观看语言深层内涵等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才能。其次,数学规律智能是指有效的运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才能。第三,空间智能是指精确
18、感知视觉空间及四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才能。第四,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敏的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才能。第五,音乐智能是指人能够灵敏的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才能。第六,人际智能是指能很好的懂得别人和与人交往的才能。第七,自我认知智能是指具有自我熟识和气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才能。第八,自然认知智能是指善于观看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能够对物体进行识别和分类的才能。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核心观点:第一,每个人具备全部的八种智能。其次,大多数人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进展到令人中意的水平。第三,智能
19、之间通常是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第一次从多维视角看待智能。22 、【参考答案】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活动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的熟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活动力,是一种寻求进展的积极动机和期望, 所以,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进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进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准备性因素,逆境可以成才,“同流而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 “威猛不能屈”等典型故事,反映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进展中的作用。总之,影响人的身心进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身心进展,他们是一个整体、一
20、个系统、是以各个不相同的复杂组合在不同个体身心进展上产生影响的。23 、【参考答案】明白和争辩同学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明白和争辩同学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白和争辩班集体,包括集体的基本情形,如总人数,性别 结构,生源状况,年龄分布等。班级的基本状况,如学习好中差同学的比例,同学思 想品德的表现,班级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的,班级的其他方面,犹如同学活的小 区环境,同学家庭条件,同学在校外的表现的。二是明白和争辩同学个体包括同学的 基本情形,假如,性别,年龄,健康等。同学的家庭情形,如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 经济情形,居住条件等,同学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形,假设遵守纪律,文明礼貌集体
21、观念以及学习成果,学习态度,爱好特长等。同学的个性情形,如智力特点,情感意 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的类型等。班主任明白同学的方法有:1,书面材料分析,即借助同学的成果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同学进行明白。 2 调查法,即通过同学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拜望,从侧面间接的明白同学,包括问卷,座谈等。3,观看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方案的对同学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看。4 谈话法,是班主任通过与同学面对面谈话,深化明白同学情形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便利,简洁明白事实细节,有利于感情沟通等特点。三、材料分析题24. 【参考答案】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大
22、部分人认为老师做到宠爱同学,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等遵守老师职业道德就是好老师,除此之外,一名好老师更应当树立正确的训练观。老师应当坚持训练公正,面对全体同学,关注每一个同学的进展。材料中,证由于老师能主动关注不积极的同学,使同学获得了学习的信息和动力。老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应敬重、赞扬同学,在材料中,老师并没有粗鲁的要求同学 共享作文,而是轻言细语,温存的征询同学的同意,使同学感觉不到不应拒绝的力气, 正因如此,同学共享了自己的作文,也正因如此,老师获得了同学的信任,引导同学 获得了积极的进展。此外,新课改强调老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同学观,熟识到同学是一个进展的人,特殊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坚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半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上半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