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育学基础学习知识练习进步知识学习题集.doc

收藏

编号:260296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3.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3
8
金币
关 键 词:
教学 教育学 基础 学习 知识 练习 进步 习题集
资源描述:
\\ 第一、二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A.直观性 B.巩固性 C.启发性 D.循序渐进 2.“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3.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二、多项选择题 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学校教育 2.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4.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 A杜威和《普通教育学》 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C.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5.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是在(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7.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20世纪以后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的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杜威 2.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政治学》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卢梭 D.康德 4.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叫( )。 A.学制 B.学校教青 C.正规教育 D.制度化教育 5.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称 为( C )。 A.普通教育 B.全民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8.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 ) A.美德可教 B.教学的教育性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9.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0.学校教育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初期 11.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哪条教学原则相一致? (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学而知之 C.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D.温故而知新 12.“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 )。 A.《孟子》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14.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洛克 二、多项选择题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A.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学校即社会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政治制度 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3.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A.对个性的理解 B.对集体的看法 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2.学校制度文化的形式大体可分为( ) A.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传统 C.学校仪式 D.学校物质硬件 E.学校规章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A.政治制度 B.人口因素 C.社会生产 D.自然环境 2.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观念文化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传统文化 D.科学技术 4.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B )。 A.学生文化 B.学校文化 C.学校制度 D.学校传统 5.学校文化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思想观念是( )。 A.伦理观念 B.道德观念 C.求知观念 D.价值观念 6.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 )。 A.培养人才 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 D.促进经济增长 2.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A.协调功能 B.文化功能 C.理性功能 D.服务功能 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文化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D.学校的制度文化 4.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A.美国的舒尔茨 B.美国的凯恩斯 C.中国的于光远 D.苏联的斯特鲁米林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决定教育的规模 B.决定教育的速度 C.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D.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E.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 2.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C.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 D.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 E.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第四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 荀子 2.“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人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3.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B.遗传素质 C.家庭的环境 D.后天学习和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 ) A.成熟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环境论 E.内发论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 )。 A.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B.加速个体发展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的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发展个性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墨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2.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人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3.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体现了以下哪种观点? (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 4.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男生在游戏中喜欢扮演坚强不屈的英雄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6.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 ) A.阶段性 B.能动性 C.主观性 D.互补性 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 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表明个体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8.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决定因素 B.无关因素 C.物质前提 D.补充因素 9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种思想称为(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自然发生论 10.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物质活动 11.有些专家把( )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育年期 12."未来"成为最重要的概念是在(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育年期 1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成熟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遗传 D.环境 1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作用。 A.主导 B.制约 C.决定 D.辅助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 A.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客观性 D.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主观性 E.以上都是 2.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 A.环境对个体发展没有影响 B.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D.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 E.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 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 )。 A.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育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育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 意义 B.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C.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D.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 标准 E.使学生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内发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 A.孟子 B.荀子 C.威尔逊 D.格塞尔 E.洛克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白板说”的是英国哲学家( )。 A.华生 B.威尔逊 C.洛克 D.格塞尔 2.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3.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哲学家( )的言论。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4.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不严重的疾病也会把他击倒,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5.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 )。 A.洛克 B.赞可夫 C.维果茨基 D.华生 6.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稣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能动论 7.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8.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观点。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本能论 9.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自然发生论 10.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11.有些专家把( )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育年期 12.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心理特征表现方式 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3.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育春发展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要迅速得多。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E.个别差异性 2.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B.能发掘人的潜力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3.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哪几种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 ( ) A.人思维活动 B.个体的心理活动 C.精神活动 D.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4.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稣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 A.荀子 B.华生 C.孟子 D.弗洛伊德 E.洛克 第五章 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即是( )。 A.人狭义的教育目的 B.狭义的培养目标 C.广义的教育目的 D.广义的培养目标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称为(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 A.导向 B.激励 C.评价 D.指导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C.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 D.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 E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2.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 )。 A.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 B.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C.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 D.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E.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第六章 学生与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A.名誉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2.教师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对学生关禁闭,这侵犯了学生的(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3.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 )。 A.专门职业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独立的社会职业D.非专门职业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包括( )。 A.授业、解惑者角色 B.朋友角色 C.研究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E传道者角色 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 A.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且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 C.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D.在社会道德上,学生与教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E.以儿童为中心 第八章 课程 二、多项选择题 1.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 )。 A.教科书B.活动指导书 C.参考书D.讲义 E.讲授提纲 2.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 )。 A.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B.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 D.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E.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家庭课程 B.校外课程 C.省级课程 D.学校课程 第九章 教学(上)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的各自专长。将孔 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王阳明 D.朱熹 3.《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学教学原则包括(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则、因材施教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下列关于练习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等 B.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C.精选练习材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D.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越多越好 E.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凯洛夫 2.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中要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根据这一观点,在中学教学中应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教学原则是依据( )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 D.教学目的 5.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 )。 A.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间接经验 D、科学实验 6.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C.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D.发扬教学民主 7.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谈论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谈话法 9.学校教育必须以( )为中心。 A.课外活动 B.教学 C、讲授法 D、谈话法 10.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 ) A.熟悉 B.分析 C、体育活动 D、社会劳动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直接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E.认识的交往性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 )。 A、讨论法 B、练习法 C、谈话法 D、讲授法 E、实验法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哪一特点? ( ) A.教育性 B.指导性 C.间接性 D.交往性 2.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文化活动 C.实践活动 D.娱乐活动 3.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4.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 )。 A.启发谈话 B.主动谈话 C.被动谈话 D.预设谈话 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在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C.发展学生智力 D.发展学生的能力 6.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A.领会知识 B.引起学习动机 C.巩固知识 D.检查知识 7.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B.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D.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0.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 )。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学生特点 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D.学校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活动哪些属于教学活动? ( ) A.课前准备 B.上课 C.作业 D.练习 E.评定 2.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 A.准备好问题 B.准备好谈话计划 C.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D.善于启发诱导 E做好归纳、小结 第九 章 教学(下) 典型例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阐述的是(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赫尔巴特 2.我国古代学校大多采用(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3.在一次测试中,如果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得高分,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该测验的( )较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E.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 造才能的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E.设计教学法 巩固与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课外辅导 B、上课 C.课外活动 D、学生自学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是( )。 A.综合性 可操作性 灵活性 B.综合性 目的性 选择性 C.自主性 目的性 灵活性 D.可操作性 选择性 目的性 3.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指的是测验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4.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属于( )。 A.外部分组 B.班级授课 C.道尔顿制 D.内部分组 5.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 )。 A.检查复习 B.布置课外作业 C.讲授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6.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7.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分阶段设计教材,螺旋式地扩展和加深,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策略。 A.直线式 B.分支平行式 C.螺旋式 D.综合式 8.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应该在( )制定出来。 A.学期或学年开始前 B.定好课题计划后 C.学期结束后 D.上课前 9.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 A.使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B.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C.复习己学过的教材,对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10.在两次测验中,第一次测验机会分数的位置与第二次测验机会分数的位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以上,则说明该测验的( )较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的类型分为( )。 A.练习课 B.实验课 C.讲授课 D.复习课 E.演示课 2.为了使上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 A.重点突出 B.方法得当 C.目标明确 D.表达清晰 E.内容正确 难度提升强化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人1866年 B. 1822年 C. 1852年 D.1862年 2.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的是( )。 A.分组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设计教学法 D.个别教学制 3.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 A.教科书 B.课外辅导书 C.参考资料 D.教学大纲 4.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的是( )。 A.形式型策略 B.问题化策略 C.结构化策略 D.综合型策略 5.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属于( )。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班级授课 6.目前,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设计教学法 D.个别教学制 7.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学教育学基础学习知识练习进步知识学习题集.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02967.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